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华社

2天前
丹斯里古润金在2024年6月宣布捐款5000万令吉给新纪元大学学院,同一时候又各捐100万给两所大学和三所中学。几位朋友发来短讯表示敬佩,他们退休后甚少臧否人物,知我常遇古润金,仿佛要传达:华社某个角落有人因见善举而内心感动。 上有五个哥哥、五个姐姐,家里古润金最小。十三口挤在小木屋。“父亲是烧焊工人,母亲帮人割胶,家境困难,天天早起,小学时用一小时派完80份报纸后方上学,中学时为免学费,担任图书管理员,放学后留校,傍晚才回家。” 其父在他12岁去世,母亲在他高中时去世,升学不可能,进入社会是唯一选择。三十多岁时用多年积蓄,到中国做生意,以祖籍地中山为基地。 光阴似箭,枝枝节节省略。他和朋友开创完美集团,2024年6月在吉隆坡举行30周年纪念,一万名员工及伙伴同一时间到马来西亚,空前人数让旅游部喜出望外。 无缘正规的高等教育无妨,社会大学的磨练一样可以发光发热。古润金在企业界表现标青,难得是心中有自我也有他人。他说:“在事业稍微起色后,我决定投身公益事业。”截至2025年1月,完美公司在中国捐助总额超过10.9亿人民币,在马来西亚他特别关注独中和民办大学。铿锵有力的话是:“我们这一代很多人没有机会受高深教育,但是我们会确保下一代路子走得顺畅,更有信心。” 不只亲戚受惠,外人一样涵盖在内,个人遗憾转化成动力,大我情怀不言而喻。《论语·学而》子贡和孔子的对话可以一引。“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认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不够,理想社会是“贫而乐,富而好礼”。好礼包含秉承文化传统,实践良好的价值观念。 待人处事 不忘初衷 古润金时常提孙中山、陈嘉庚及陈六使,超越一己的精神资源推他向前。企业家的内在升华值得注意,前仆后继构成一条有意义的价值衔链。《吕氏春秋》提供一个正能量故事。在外沦为奴隶的鲁国人众多,国君下令有赎奴隶者,可向国库报销赎金。子贡赎人,不要补偿,以为居功不受禄是美德。不料老师孔子持异议,他认为报销程序并不损个人名誉或行善动机。孔子认为像子贡般富裕者不多,不愿报销举止若成榜样,为奴隶赎身者必然越来越少。孔子提子路曾救意外落水者,被救者以牛相赠,子路没有拒绝。此事一传开,鲁国人后来都勇于搭救落水者了。意思是广为流传的行径会影响民间思维。 2019年在中山举办的完美公益影像节,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赵阳发言时以“用力、用心、用情”形容古润金为人,古润金对公益事业的持续精神让他感动。赵阳发言时间不长,可帮他进一步说明其中含义:要将企业做好,必须经过一番努力。用心就是用脑,做事要有策略,要有方法。用情,指真诚,待人处事,不忘初衷。 我借几位在大学担任行政工作的学弟学妹之便,举办以“情在马来西亚”为主题的研讨会,古润金从中山回来开幕,“用力、用心、用情”让我想起学者在书房或研究室工作处境,成功的学者一样贯彻相同主张,不努力不可能出现好的研究心得。不用心则成果矛盾百出,害人误己。不用情则动力全无,路不可能走远,也不能发挥影响力,贡献苍生。 参与“情在马来西亚”研讨会资深学人很多,比我年长且默默付出的学人包括丹斯里蔡贤德、陈忠登医生、林水檺老师、文平强主任、陈志明老师、庄国土兄、何启良兄、顾长永兄、永乐多斯大姐及李元瑾大姐。其中两位“非人文学者”蔡贤德和陈忠登分别以“马来西亚华人社群在高等教育中的贡献:以拉曼大学为例”和“华研,情在华社”为题作报告,二人跨越自己学科,以情和理性让华社心悦诚服。二人环节由我主持,他们的付出我知之甚详,当他们提群策群力经验时,我为他们无私过去百感交集。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治骨器时,切了还要磋,治玉器时,琢了还要磨。不要期待不劳而获,要情不冷却就要保温,如此未来会好,下一代可以接受更理想的教育和文化熏陶。当古润金说经常与我及学者朋友吃饭,“不知不觉也受他们启发,促成他捐献华教。”那一刻我倍觉温馨。吾道不孤,心系马来西亚华社者绵延不绝,一路有凉风,一路有热情。
6天前
6天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世华媒体(马来西亚)集团总编辑拿督郭清江与星洲日报霹雳区第39届《学海》学记交流,对着这班“新闻界菜鸟”,他不谈新闻,而是以过来人身份,传授待人处事的“秘笈”。 《学海》霹雳区学记队在学习营期间到访星洲日报总社,并得以与拥有40年新闻与出版经验的郭清江交流。郭清江笑言,他一开始志不在记者,而是想当警察,原因很简单:警察穿上制服、配上配枪,帅呆了! 进入大学先修班后,某天他看到槟城韩江新闻专修班招生,便想:警察举枪抓贼,保护社会安宁;记者奋笔疾书,写出人民心声,端正社会风气,两者皆为保护社会。 “心里有正气,想要帮助社会,不管是拿枪或拿笔,都是实现理想,加上我也喜欢书写,所以决定当一名记者。” 如今身为“老总”的他,当初并非一帆风顺,到报馆应征,曾被三度刷下,但他“屡败屡战”,最后加入报业,投身新闻工作至今。他坦言感受良多,包括从受访对象身上获益匪浅。他笑言从年轻学记身上看到了40年前自己的身影,决定以自身经验及向他人身上学习所得,传授年轻人人生态度。 【秘笈一】不要抱怨 郭清江表示,不管是对生活、学业、工作或是父母,若抱怨,就等于将负能量背负于自身,事事看不顺眼;必须学会接受,同时要意识到:它是可以改变的。 以青少年为例,13至18岁的年轻人思想逐渐成熟,自认到了可以“话事”的年纪,然而父母在一些事情上依然为孩子做决定,导致孩子认为父母干涉自己的人生,双方常起冲突。同样的,在职场上,打工人士可能会对公司制度不满,不解为何不能遵循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做事,而怨气满满。 “当有这样的感受时,应该这么想:我今天做不到,不要紧,日后当我为人父母,我不要用同样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或日后当我做到了你的职位,我要做出改变。当你抱着此心态,怨气就消散了,专心做好当下正在做的事,保持这种积极的态度,才能继续走下去。” 【秘笈二】学习聆听 郭清江表示,我们常有主见,坚持自己想法,但聆听非常重要。和人交往必须学习聆听,用心思考对方的话,从中可学到许多东西,受用无穷;若不聆听,不接受对方意见,一直反驳对方,等于将门关起,把对方拒之门外,也就无法改进自己。 他强调,要取得成就,人脉是重要的一环,同样来源于用心交友。 “一个人接近你时,你可以感觉到他是真心诚意或是另有目的,而目的不纯的交往注定不会长久。一段关系需要双方付出,不能要求某一方单方面付出。若你并非用诚意经营,很快就会被看穿。” 他解释,人脉从求学时期就开始建立,好比在学校或学记队里认识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会发现一些同学特别受欢迎,一些则似乎没朋友。自己交友过程中,也能感受到谁才是真正的朋友。 “这类关系的建立,是用钱买不到的。” 【秘笈三】用心做事 郭清江指出,不论是学生或社会人士,都要有一个信念:把每件事做好。 “能力不足没关系,时间能让你学习和进步;但若态度没有摆正,就无法把事情做好。” 他坦言,征聘请人时最重要的并非文凭,那不过是一张纸,而是雇主评估应征者时看的第一眼。评估的80%占比,在于应征者展现出来的态度。 “对我而言,态度比能力更重要。态度好,能力就没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但若能力很强、态度不好,他无法在团队里做出贡献。” 媒体须有社会责任 说是没谈新闻,但架不住学记“机关枪”连珠炮式发问,郭清江也慷慨分享。他表示,如今媒体都在追求点击率,但他认为点击率只适合网红,不适合媒体。 “你可以观察,网络上所谓的高点击率高流量新闻,基本上都是色情、八卦、无聊的内容。如果为了流量,拼命做这类新闻满足这些受众,基本上是在培养一群没有素质的读者。” 他坦言,流量应该追求,但不应该用这类新闻去追求,而且后来发现到,在人人渴望以最快速度获得资讯的今天,传播新闻的速度也能帮助达到流量。 他强调,媒体必须有社会责任,因此他成为星洲日报总编辑后推出《暖势力》专栏。当时社会新闻铺天盖地,一些读者觉得报纸充满负能量,不愿意看报纸,他就想媒体可以做一些事情,协助把正能量带到社会。 “我们身边每一秒都发生许多不幸事件,通过媒体的笔报道出来,鼓励更多人去帮助他们,这是媒体能够做到的事。” 于是乎,《暖势力》版推出后,报道了一名老妇人的故事:她单独在家,家里脏乱,没人帮她洗澡,立刻引起各族热心人士在网上号召到她家里帮忙,马来少女帮她剪指甲,华人帮她洗澡,还有的帮她清理家里垃圾。还有一则报道,是一名12岁的小钢琴家希望为母校买一架钢琴,便举办演奏会筹款,激发了更多年轻人去做好事。 “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媒体的力量。如果我们在社会上建立了正能量,磁场会越来越大,社会更和谐。” 华文报传播资讯 也肩负文化传承 学记也尖锐发问:互联网崛起,阅报的人越来越少,会不会对报业带来冲击?郭清江认为,年轻人还是会看报,只是年龄延后,毕竟这个年代有太多娱乐方式。他反问学记:是否有考虑过自己看的东西,有没有营养或价值? “今天你把所有的精神和时间都耗在手机上,你是不是已经被它骑劫、绑架了?你的生活重心不在你的生活上,而是在手机上。它也在破坏我们的健康,眼睛、脊椎问题越来越严重,更有甚者,一些父母为了让自己安心吃顿饭,往往让孩子看手机,这其实是在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他指出,我们不可能丢掉手机,但到了一个阶段就该思考:要把多少时间花在这里?做什么东西需要用手机?做什么东西又需要远离手机? 他也表示,今天星洲日报是全国报份最多的报纸,这是因为华文报与华团、华商、华教同为马来西亚华社四大支柱,华文报为华社华教发言抗争,也举办鼓励报考中文、号召为灾民捐款等各种文教及福利活动,它不仅带有资讯传播功能,也肩负传承文化、捍卫族群权益的使命,因此华社对华文报的情感非常强烈,也一直支持华文报到今天。 【听君一席话有感】 胡诗绮表示,郭清江的每一句回答都不在她的意料范围之内,他看待事物的角度更为宽广,让人听了后有“原来还能这样解答”的感觉;郭清江一席话让她受益良多,学习如何为人处世,不局限在自己的世界,接收不同人的观点,最后将变成自己受用一生的价值观。 袁睿慷表示,郭清江说话方式犹如说故事的爷爷,语气温和,却句句透露其见识之深广,他看世界的角度恰恰是年轻人所需要的不同看法。他也对郭清江没有备稿就能与学记侃侃而谈深感敬佩。“当我们发问时,郭总也耐心与我们解释。” 对于郭清江所说的“不要抱怨”,他感同身受,认为抱怨在现今年轻人身上随处可见,却从不愿意做出行动。郭清江提及的人脉,他也非常有共鸣,觉得平日真诚待人,他人肯定将在我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 【学记感言】 郭总分享的三大秘笈都离不开“用心”二字,其中我们最有感的便是用心交友。交友不该以一时的利益出发,更不能抱着“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想法。有时只有在困境中方能分清谁是“益友”或“损友”,可见擦亮眼睛择友,也是一门重要的知识。 这趟学习营可谓是收获满满,有幸听郭总一路走来的人生感受,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此次学习营获得KintaEcocity有限公司赞助。
2星期前
2星期前
(大山脚讯)大山脚福德正神会于新春期间在日新独中怀德堂举办“乙巳年新春大团拜”联欢晚会,并捎来许多振奋人心的消息,为新的一年带来美好愿景。 福德正神会理事长拿督王德恭在晚会上透露,福德正神会于2024年再创新高,无论是总收入、2025年拨款还是储备金,都展现出稳健增长。 他说,2024年间,该会共拨出374万令吉,用于教育、慈善及公益事业,并随着储备金的增长,福德正神会拥有更多资源推动更大规模的慈善事业与教育支持工作。 当晚,福德正神会更特别拨出逾300万令吉作为慈善与教育用途,以惠及更多有需要的群体。 王德恭也说,福德正神会于2024年推动的《六大目标,九大计划》也取得显著成果,其中“大专免息贷学金”已成功发放第一批受惠者,并计划在今年将基金规模从去年的150万令吉提升至300万令吉,为学子提供更有力的教育支持。 周游斌:福德正神会善举受认可  另一方面,中国驻槟城总领事周游斌说,有人形容福德正神会为华校的“守护神”,反映了福德正神会的善举广受认可,堪称为本地华社的典范。 他也说,在春节里,槟城乃至整个大马,各地的新春团拜、庙会、嘉年华、拜天公等庆祝活动热闹非凡,这正是中华文化在马来西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写照。 他指出,中马两国关系在建交50周年的新起点上,展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成为国际睦邻友好合作的典范,并奏响了全球南方团结发展的时代强音。 魏子森表扬贡献良多 此外,槟州行政议员兼巴东拉浪州议员魏子森赞扬福德正神会长期推动慈善、关怀弱势、弘扬文化,为社会贡献良多,特别是当晚的教育及慈善捐款移交仪式,更彰显了福德正神会的公益精神和槟城人守望相助的传统。 他说,州政府将持续推动青年、体育及卫生领域的发展,提升医疗服务,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并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建设更美好的槟州。 福德正神会秘书长王嵣荃说,福德正神会今年拨出300万令吉善款,过去3年累计拨款高达1000万令吉,而这一成就得益于理事会的勇敢革新。 他指出,自2023年王德恭上任理事长以来,会务革新成效显著,包括企业化管理旗下业务、推行《六大目标,九大计划》,并成功提升产业与庙宇收益45%,为慈善与教育事业提供更稳固的资金支持。 福德正神会乙巳年新春团拜联欢晚会在学生们精心准备的精彩文娱表演中圆满落幕,为盛会画上了完美句号。 评语: 可以对比原文和见报的这篇报道,会发现见报版本在内容上更加简洁明了,是吗?关于嘉宾致词的部分,不必将所有内容挤在同一段落,这样显得过长且冗杂。而且,很重要的是,致词内容择选重点即可,以确保读者可快速抓住核心信息。
2星期前
2星期前
3星期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2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