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保护令

1月前
(新加坡11日讯)无业中年汉流连夜场,多次为了讨钱,违反保护令对母亲动粗,还恐吓到母亲档口砸招牌,甚至放火烧屋,父母大义灭亲报警捉儿。 《新明日报》报道,被告梁志伟(50岁),面对包括违反个人保护令、刑事恐吓等9项控状,昨天承认其中5项,余项由法官下判时一并纳入考量。 受害者是被告75岁的母亲,她早于2005年就取得个人保护令,禁止被告家暴。 案情显示,过去10年来,被告一直处于无业状态,每天深夜会到父母家,或是白天到母亲工作的摊位索要现金,金额从100元(新币,下同;约330令吉)到3000元(约9891令吉)不等,然后多数是去芽笼和如切的KTV挥霍。 去年12月28日凌晨12时30分许,被告再次到父母家敲门,说需要钱偿还赌债,讨要1000元(约3297令吉)。 母亲拒绝后,被告威胁说,他会到宏茂桥10道第409座熟食中心的摊位闹事,砸掉招牌。 母亲感到极度恐慌,最终给了被告300元(约989令吉)。岂料,被告凌晨6时许再次上门,要求母亲再给1000元。母亲最终给了550元(约1813令吉),被告拿钱离开,父亲随即报警。 去年12月31日下午2时许,被告还打电话威胁母亲说,如果不给钱,就让一名叫“阿福”的人去砸摊位,并烧毁她的住所。母亲听后感到非常害怕,通知了丈夫,丈夫报案。 被告今年1月6日被警方逮捕,之后被控上法庭。(人名译音) 记者今早走访上述宏茂桥熟食中心摊位时,一名年约70岁的妇女拒绝受访,甚至称与涉案者毫无关系,但知道有人“进去了”(入狱)。随后,妇女以忙于做生意为由,让记者离开。 被告因暴力多次入狱 被告案底累累,曾因暴力多次入狱,控方要求重判。 庭上揭露,被告于2009年2月13日曾因违反个人保护令被判监禁20个星期。 控方进一步指出,被告也曾因滋事打架、持武器蓄意伤人、鲁莽行事等暴力行为,屡次进出监狱,也曾被打鞭,要求法官在量刑时考虑加重处罚。 被告求情时哭说,他不会为自己的罪行找任何借口,也说对不起母亲。 法官宣判时表示,尽管被告患有反社会人格和精神分裂症,但心理卫生学院的报告显示,被告的犯罪行为与这些疾病并无直接关联,无法作为求情的理由。 法官还指出,被告上次出狱至今不到一年,却再次犯罪,考虑到被告的前科,最终判决被告入狱2个月又24个星期。 家人搬家避祸 仍遭被告骚扰 由于持续遭到被告的骚扰,父母和一名女儿其实早已搬到另一个住处。去年9月18日傍晚6时许,被告前往家中索要钱财,被告的姐妹担心安全问题,给了他100元。 然而,没过多久,被告再次返回,要求她交出更多钱但遭到拒绝后,他在屋外恶言相向,并将门口的香炉踢翻。 被告也破坏父亲停在屋外的个人代步工具,将篮子踢落在地。案情显示,被告父亲早前曾截肢,日常生活需要个人代步工具。
2月前
4月前
(新加坡8日讯)“我吓坏了!”怀疑丈夫职场外遇,人妻连续两年“线上跟踪”丈夫的女同事,还伪造逾10个社媒假账号监视其一举一动。女同事按兵不动,半年时间收集长达150页的“骚扰报告”,再向新加坡法庭申请保护令。 《联合早报》报道,40岁女销售执行员丽莎(化名)向媒体指出,她向一名男性销售前辈请教工作事宜后,接到两通匿名电话,对方告知她该男同事已婚。 目前单身的丽莎说,她与该名男同事是职场关系,对来电者暗示她与其有不寻常关系感到不快。令她没想到的是,这两通电话仅仅是开始,接下来两年里,她的社媒网络开始冒出多个伪造身份用户的骚扰与跟踪。后来才发现,这些用户竟是同一个人——男同事的妻子。 “我吓坏了!我不知道她会做出什么事、散播什么谣言。我担心谣言会扼杀我的职场机会。” 期间,男同事妻子伪造身份创建10多个社媒账号,有时为了通过好友申请,还会使用丽莎同事的名字。每次丽莎发现假冒或可疑账号,该妻子就会开一个新的账号,继续监视她的贴文并发送不恰当、令人恼火的奇怪信息。 丽莎说:“很多人都告诉我不要理睬她的信息,或者就算了。但她没有停止,我也已经受够了。” 半年收集150页“骚扰报告” 之后,丽莎花了六个月时间收集男同事妻子骚扰信息和行为的证据,写成的报告竟有冗长的约150页之多。 丽莎向警方报案并向法庭申请保护令,该保护令禁止骚扰者继续骚扰,违反保护令者将被处以最高5000元罚款或不超过六个月的监禁,或两者兼施。 男同事妻子则通过律师否认骚扰指控,她还指如果丽莎放弃申请保护令,她将签署一份不再骚扰对方的承诺书,但坚称承诺书并非认罪。 尽管后来骚扰行为停止了,但丽莎坦言这件事对她造成了伤害,她思绪被搞到一团乱,工作表现也受到影响。 所幸,其间丽莎获得网络受害者支援中心的辅导,该中心转介她给律师,为她提供无偿法律咨询。  
9月前
1年前
(新加坡21日讯)男子被校方开除后频发电邮和文章,辱骂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前院长,甚至持枪闯入法国校园并涂鸦恐吓前院长的字眼;前院长申请保护令,要求禁止男子继续骚扰他,获得新加坡法院批准。 《联合早报》报道,被指做出骚扰行为的是居住在德国的男子高达忠。2021年2月,Insead学院与在新加坡生活的前院长米霍夫(Ilian Mihov)在防止骚扰发令下,向新加坡国家法院申请保护令,禁止高达忠对学院与米霍夫发出含有恐吓与羞辱等内容的电邮与文章。 新加坡国家法院法官李立贞本月发出书面裁决,批准米霍夫的申请,但由于学院不符合相关法律对受害人的定义,学院的申请被驳回。米霍夫在今年8月底卸下学院院长职务。 根据判词,高达忠原本是中国清华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课程的学生,但在2019年9月19日被校方开除,理由是高达忠发出内容不当的电邮给学院人员与校友等,违反了学生操守准则。 同年9月23日至2021年10月,高达忠发出3封电邮给米霍夫与其他学院人员,内容涉及羞辱米霍夫、质疑米霍夫为何让学院与一家名为“厚益高等教育研究院”的学府合作,以及恐吓出书揭发他被开除的内幕等。高达忠也在某刊物发表文章批评米霍夫。 法官认为,高达忠的指控并不合理,尽管学院已澄清没有与厚益达成任何合作协议,高达忠却不相信学院的说法;他对米霍夫的批评充满敌意,更像是人身攻击。另外,证据指向高达忠还曾用不同假名发电邮骚扰米霍夫。 在法官看来,高达忠对米霍夫的敌意有越来越严重的倾向。2022年6月,即案件第一阶段审讯结束后,高达忠持枪进入学院位于法国的校园,除了朝保安人员发射空弹,他也在墙壁上胡乱涂鸦,包括涂写恐吓米霍夫的字眼。他过后被法国警方逮捕,并遣送回德国。 由于高达忠持续做出骚扰米霍夫的行为,法官认为有必要发出保护令,禁止高达忠骚扰米霍夫,其他人也不准刊登高达忠羞辱米霍夫的文章。 米霍夫也要求高达忠对他做出金钱赔偿,但被法官驳回。法官解释,根据法庭条例,米霍夫提出的申请只限于寻求保护令,无法要求得到其他赔偿。(部分人名译音)
1年前
(新加坡6日讯)狮城去年6月设立的防止骚扰专项法庭,一年内接获650起民事补救(civil remedies)的申请,法庭这期间共发出173个保护令,并裁定9起案件的当事人可获得赔偿。 《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本月5日书面答复工人党盛港集选区议员何廷儒的询问时,发表上述数据。 何廷儒要知道2021年6月设立的“防止骚扰专项法庭”(specialist courts),接获多少刑事投诉和民事补救,有多少起获得保护令、强制性治疗和赔偿裁决,以及案件分类详情。 民事补救是指保护令、虚假陈述相关庭令和赔偿的申请。 尚穆根也说,从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推事庭也接获626个与防止骚扰法相关的推事投诉(Magistrate’s Complaint)。这类投诉是到推事庭提出,而不是防止骚扰专项法庭。 尚穆根解释,推事不会把推事投诉移交检控单位,但可能指示警察调查,再由后者转给检控单位。至于有多少个推事投诉最终交由监控单位采取进一步行动,他没这方面的数据。 防止骚扰法2014年11月15日生效后,受害者不只可以报警,也可以通过民事补救,即申请保护令和不得刊登庭令(Non-Publication Order)等,应付骚扰和与受害者有关的不实信息的传播。 在紧急情况下,受害者也可以申请临时的加速保护令(expedited protection order)。法庭可当场发出这类保护令。 根据尚穆根,今年首半年,法庭共发出49个保护令和89个加速保护令。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