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毅论环境
真心真言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深度报道
投资理财
非凡人物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义务教练
善心美事
善心美事 | 担任义务教练40年 陈照林为学校篮球队付出心血
(东甲25日讯)坐落在柔北区金山脚下的砂益新村,在90年代曾经因为篮球而名噪一时。当时,小小的乡镇先后有多人被选入国家篮球队或成为初选国手,成为篮球界的一段佳话。 这一切的辉煌都离不开当地篮球爱好者自发性地推动篮球运动,而其中一人更是功不可没,他就是至今仍积极为篮球献身的82岁义务篮球教练——陈照林。 在砂益启群学校篮球场上,总能看见一名头发斑白的教练,耐心地指导一群年幼的孩子打篮球。 孩子们以广东话的“吉林”亲切称呼着这名教练,而这正是陈照林的乳名,也是砂益村民耳熟能详的称呼。 虽然陈照林与孩子们的年龄相距超过半个世纪,却无阻他们的沟通。从孩子们的称呼与他们的互动,就可看出双方的良好关系。 陈照林于日前接受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采访时透露,自己担任义务篮球教练已有40年。然而,他从未接受过正规的篮球训练,而是凭借对篮球的热爱,以及早年与朋友组队参赛的经历,不断累积实战经验,并逐步掌握篮球技巧。 70年代初,陈照林搬迁至砂益新村,也把对篮球的热爱带到这片土地。其孩子在80年代就读启群学校,作为父亲的他也随之走入校园,成为义务篮球教练,开始栽培一代又一代的篮球运动员。 在他的带领下,启群学校篮球队逐渐崛起,从区域赛到全国赛多次斩获佳绩,逐渐成为篮球界的焦点,孩子们不仅在比赛中展现潜力,也建立自信及开拓视野。 “我认为,兴趣应该从小培养,长大后再学就太迟了。”因此,若遇到有潜能的学生,他甚至会到学生家中,说服家长让孩子打球,因为对他而言,有潜能就应该获得相对的机会。 作为砂益篮协创办人之一,陈照林直言,担任教练除了希望培养孩子们对篮球的兴趣,推广篮球运动,也能为砂益篮协栽培接班人,当然,也少不了他对篮球的坚持与热忱。 除了教授篮球,他为球队立下规矩,培养学生的纪律,同时承担球队在赛季期间或在外地训练时的交通安排;而至今,他仍坚持陪伴球队参与每一场比赛,成为球队最坚强的后盾与支持者。 “每当取胜时,大家都会很开心,但如果输球也没有关系,我就给他们多些鼓励,让他们继续努力。” 他对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坦言,从未想过这一教就是数十年,也没预料到会栽培出多位国手或初选国手,并指球员与球队取得的成绩,是大家刻苦训练的成果。 由于他在篮球界享有一定的声誉,并曾收到其他学校的执教邀请,但他都因为舍不得离开砂益而一一婉拒。 过去,陈照林除了积极教导篮球,也考取大马篮总裁判证,还与球友们经常组队到国内外参赛,足迹遍布中国、菲律宾、印尼的泰国等地,而最后一次参赛是在约20年前。 “我很享受整个过程,可以一边打球一边走走看看。就像我带队到各地比赛,能结识新朋友,还能互相观摩和学习。” 如今已到了耄耋之年的陈照林,体力虽不及当年,无法在球场上奔跑如昔,但他仍坚持每周到校教授篮球,关注学生们的练习情况。 他认为,推广篮球运动是一份使命,也是他热爱所在。 桃李满天下的陈照林,每当有球员返乡与他在街头相遇时,总会主动向他打招呼、邀请他参与球员聚会或在新年期间向他拜年,这些都让他感到无比欣慰及满足。 询及是否有退休的打算,他表示,自己已经上了年纪,身体不如从前好,加上孩子们都在外地发展,因此,在适当的时机他就会卸下教练的身份。 盛极必衰是永恒的道理,篮球队也不例外。 陈照林坦言,过去学生人数众多,挑选适合且有潜力的球员相对容易,现今情况大不如前。 “现在学生人数不断减少,面对的诱惑越来越多,家长也更注重孩子的课业,所以我们很难再组成一支完整的队伍。” 为了筹足球员人数,该校一些低年段学生会被选出赛;但即便如此,球队在不久前的数场比赛还是取得佳绩。 值得一提的是,陈照林在教授篮球的同时,也鼓励球员多方面尝试,包括学习裁判技巧(吹哨执法)。其中一些学生更是受到他的影响,踏上篮球教练之路,或在教育领域积极推广篮球运动。 他的昔日学生卢慧兰,目前在启群学校任教,并负责校内篮球事务,同时担任东甲县篮球组的技术老师;另一名学生卢妤慧,则在东甲县多所学校执教篮球。 卢慧兰回忆道,她在小学四年级加入篮球队,在陈照林的悉心指导下,通过篮球找回自信,并留下许多美好回忆。 她表示,陈照林担任义务教练数十年,为学校节省大笔费用,而他认真负责任的态度也赢得外界的高度评价。 卢妤慧则形容陈照林非常有耐心,从不会轻易责骂球员,也从未让任何一位球员在赛场上坐冷板凳,所有人都有机会上场比赛,展现自己。 她指出,陈照林数十年来的无偿付出非常不容易,虽然并非所有人都懂得珍惜,但球员们都铭记在心,敬他如父。 “我们女队员有一个‘回娘家打球’的群组,每当大家返乡时,我们都会到球场上打球,并邀请教练前来观看和指点,仿佛回到了过去。”
6小时前
善心美事
更多义务教练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