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麻坡

(麻坡13日讯)第21届麻县华青团中秋园游会将于9月23日(星期六)傍晚6时在中化中学校园举行,除了一系列精采节目,现场将伫立高18尺及全宽7尺的大型主题灯笼,成为其中一个打卡点。 中秋园游会为期约半年的筹备工作已来到尾声,昨日活动筹委会成员在轮值主席方志权与总务方振忠召集下,在麻坡中化中学会议室召开总结会议。 方志权感谢来自 31个社团的所有工委,共同努力与配合。 历届主席代表陈汶益宣布本届预计筹得款项达标,扣除活动支出后,将循例把盈余捐给麻坡中化中学。 相较于往年的中秋园游会,本届美食街招商反应热烈,活动当天的档位与餐车,获得逾50个社团、商家参与,喜好小吃及各籍贯传统小食的坡众万勿错过。 文化街的部分由11个单位组成;而文艺街则由上届的3个单位增加至10个,其中包括麻坡同济会特殊儿童中心为大家展现的艺术作品。 除此之外,当晚还有儿时游戏活动,也少不了本地中秋传统活动——猜灯谜游戏。 当晚安排了精彩余兴节目与幸运大抽奖环节外,还邀请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峇吉里国会议员陈泓宾和文打烟州议员黄益豪,为大会主持亮灯仪式。 3位代议士也将在活动上,为麻坡康元龙师团的狮头、龙头点睛。 当晚烟火仪式之前的传灯仪式上,将由本地书法家——胡锦源为坡众现场挥毫,过后有大道舞门、麻坡KPOP舞团、麻坡同济会特殊儿童中心呈现精彩表演,其中GP Dancer将带来长达30分钟的中秋歌舞剧演出。 相关活动更多详细资讯,请坡众关注留意麻县华青团脸书专页( https://web.facebook.com/MuarHuaQingTuan )。
2星期前
麻坡是一座连电影院都没有的小城,却有不少冷门的文艺演出。像是2019年举行的马来西亚巴赫音乐节巡演,3小时德语圣乐演出,约800张门票全部售罄。 这要归功于在地文艺组织,一直在幕后默默为文艺演出助攻。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本期《这些人,那些事》,带你一窥麻坡启智书报社合唱团的声乐撒种之路。 细数过去30年,协助统筹文艺比赛和演出的麻坡在地组织,启智合唱团绝对是先锋。成立于1946年成立的启智合唱团,前身为歌咏队,直至1950年才更名为合唱团,由陈庆昌老师担任团长,栽培出一批声乐人才,在马新两地颇有名气,经常到马六甲广播电台录音。 蔡水庆加入合唱团50年 蔡水庆(74岁)是目前“团龄”最大的活跃成员,曾担任副总务、财政和文书。 “我是24岁加入启智合唱团,今年刚好50年。我喜欢正统文艺活动,所以白天工作,晚上就跑来会所学唱歌。” 刘曼弘重组合唱团  开启正规声乐训练 上世纪的70年代末,启智合唱团曾进入8年冬眠期,直至刘曼弘(68岁)从台湾东吴大学音乐系毕业归来,重振合唱团。 曾在中学时期加入启智华乐团和合唱团的刘曼弘,在1987年归国时,惊觉麻坡合唱团活动全面停摆。 “我觉得十分可惜,这还叫文化城吗?麻坡怎么可以连一个合唱团也没有?”他瞪大眼睛说道。 于是,他找回一批团员蔡水庆、王金庆、刘维发重组合唱团,其后又以五线谱教学,固定调法练习,将启智合唱团拉向正规声乐训练的道路。 隔年,他带领合唱团举办首场大型声乐演唱会“歌韵之夜”。回忆当时情景,蔡水庆眼里闪烁着光芒:“我记得现场气氛非常好,中场休息也没有观众离席,给我们极大鼓励!后来1999年,我们再办第二场‘歌韵之夜’,一周练唱5天,也在外界不看好的情况下完满落幕!” 同年,启智合唱团灌录专辑《麻河之呼唤》,为复办12年立下里程碑。 “歌韵”系列演唱会让启智合唱团累积丰富筹办演出的经验,团务也从这个时期拓展到办赛。1990至1997年,主办麻坡儿童歌唱常年赛;1990年、1991年和2006年承办“全国艺术歌曲独唱赛”。 唯一拥音乐厅业余合唱团 2006年,启智会堂音乐厅竣工,该团成为本地少数甚至是唯一拥有音乐厅的业余合唱团,已故音乐教育家陈徽崇老师撰文至星洲日报《大柔佛》盛赞此举为“百年罕闻惊喜”。 音乐厅收费合理,还配有一台三角钢琴,成为许多本地声乐艺术家初试啼声的小舞台。启用后首场演出,是本地声乐家刘靖杨与西安音乐学院彭瑗娣教授的公演。 刘靖杨:将所学与家乡声乐爱好者分享 刘靖杨(39岁)目前是西安音乐学院人文学院音乐讲师,说起当时为何会在启智音乐厅演出,他表示因为自己也是启智人。 “我是在1991年加入启智童声合唱团,那时才小学一年级,还记得是林逸源老师教我们唱《森林里的水车》、《歌声的微笑》和《劳动最光荣》……”,说起这些富有年代感的歌名,刘靖杨自己先笑了。 2006年,刘靖杨想把自己在音乐学院所学与家乡声乐爱好者分享,却苦于没有资源去统筹一切。 “当时我人在西安,也没有自媒体可以宣传,所以我就想到启智合唱团,他们一听到我的想法,马上爽快答应下来!” 整场演出从筹备、宣传、售票、布置,所有事务都由启智合唱团一手包办,刘靖杨与彭教授只负责上台呈现表演。 直至疫情前,像刘靖杨一样借助启智合唱团之手办演唱会的,还有本地声乐歌者程淑婷、李耀中、狂热歌者合唱团、世纪大学音乐系、日本女高音毛利绘美和山本史郎、菲律宾Novo合唱团,启智合唱团还为声乐学生主办演唱会募集学费。 总归一句,启智合唱团虽然只是一群业余声乐爱好者,却是他们对待声乐的热爱,对协办演出的热忱,一点一滴让本地声乐艺术薪火相传。 当务之急增建电梯 疫情后,启智合唱团面对团员老化和流失问题,虽然如此,仍在今年6月主办“南方之路”合唱交流会,继续推广本土文艺活动。 对此,现为启智书报社执委的刘曼弘表示,当务之急是加建一台电梯,不仅有利于乐龄和行动不便者进入三楼音乐厅,也助搬运大型乐器或各类器材。 “启智音乐厅是麻坡重要的文艺空间,电梯能活化整个栋大楼的活动空间,使启智合唱团能继续为本地文艺活动效力,不负先贤启迪民智的托付”,刘曼弘总结。            
3星期前
3星期前
(麻坡30日讯)麻坡是座文化古城,开埠至今已走过逾百年岁月,市区街道处处有着历史痕迹,如今,一名画家更通过其画笔,带领观众“走入麻坡老时光”。 这名画家是来自雪隆的吕政德,他在过去逾1年多次走访麻坡市区,穿梭在大小街道,拍照及收集资料,同时感受麻坡的人文气息。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他完成了逾20幅有关麻坡市区的画作,并将在8月11日至15日举办个展,与到访者分享作画心得。 这项展览将在仲尼路观海阁7楼的石头画廊展开,时间是中午12时至下午6时,欢迎爱画人士及民众踊跃到访。 吕政德表示,他走过多个地区,非常喜欢麻坡的独有氛围,就决定把麻坡绘入画纸中,而麻坡也是唯一被他用画纸记录下来的市镇。 他画笔下的麻坡,有旧建筑物、百姓生活、市区街道和夜景图等,融入他个人对麻坡的感受后,再以油画呈现出5、60年代的感觉,画中也透露出麻坡淳朴的风情。 吕政德过去曾画过麻坡郊区及马来甘榜,此次则以市区老街为主,让人感受麻坡的另一面。 承办画展的画家翁文豪指出,吕政德办过无数画展,如今在他邀约下,第三次在麻坡举办个展,主题为“走入麻坡老时光”。 他表示,麻坡少有画展,以麻坡市区为主题的画展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他希望麻坡市民能踊跃参展,感受画家笔下的麻坡。 任何询问或预约,可联络翁文豪(012-683 5551)。
2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4月前
4月前
4月前
5月前
6月前
(麻坡8日讯)麻坡县岭嘉坐困水城已进入第8天,数百居民在“孤岛”备受煎熬,面对粮食与物资短缺的窘境,就算有钱也买不到东西! 岭嘉于上周三突发水灾,水位不断上升,迅速把当地包围成“孤岛”,如今柔州各灾区水位逐渐消退,灾民们纷纷展开清洗工作,但岭嘉居民依然备受洪水困扰。 据了解,当地的水位于昨日及今早有稍微退去,无奈今午又下起大雨,令人担心水位再度升高,影响灾情。 岭嘉新村村长罗丽娇披露,岭嘉有逾千各族居民受困,其中华裔有700多人,当中有47户家庭的近160人入住岭嘉华小临时疏散中心,一些则暂住亲友家。 她补充,岭嘉的3所临时疏散中心都已爆满。 “水灾造成岭嘉对外公路中断,物资难以进来,一些杂货店关闭着,一些则物品都几乎卖完,居民有钱也买不到东西。” 她说,住家没有被淹的居民因没有入住疏散中心,不获当局提供三餐,却又无法购得食品而面对断粮的情况,必须靠着外来的援助度日。 “所以我们在接到非政府组织或慈善组织捐助的食物干粮后,就会逐户分派,让大家一同度过难关。” 另外,罗丽娇披露,当地面对交通中断已有多日,一些病患的药物也几乎用完,所幸卫生局每天安排医务人员带着药物进入灾区,同时也为病患治病。 “前几天就有一名灾民因血压过高,被安排乘坐军警卡车离开灾区,到外接受治疗。” 罗丽娇披露,岭嘉水位起起落落,水足够深的地方可以使用快艇,不够深的只能用小船渡过,一些地方则须用军警卡车,所以必须依情况不断做出调整。 她披露,今早就有3名考生必须赴考场,考生们在清晨6时15分集合,乘船只到另一处后由军警送到考场。 她补充,未来数日都有考生需要应考,所以每天需要依情况做出交通安排。 另一方面,罗丽娇披露,当地的临时救灾中心在数日前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导致有灾民腹泻。 她说,当时相信是交通安排的疏漏,导致午餐很迟送达,且抵达时已经变质发酸,有灾民相信因受不了饥饿而食用,结果造成腹泻,之后有关食物承包商已经被撤换。 她也指出,每当食物无法准时送到时,灾民也会以饮料或谷类饮料暂时充饥。 麻坡警区在脸书宣布,从今日起将在巴莪及班卒范围的水灾灾区主要路段展开雨伞行动(Op Payung),以进行安全管控及管制交通情况;雨伞行动将24小时进行,直到当地摆脱水灾困扰。 麻坡警区及大马民防部队过去数日也在灾区协助赈灾,包括巡逻灾民住所,确保不会有人“乘水打劫”,以及出动船只帮忙运送物资与食物。 另外,麻坡警区今日也在脸书分享与军警联手护送岭嘉3名考生赴考场的照片。
7月前
7月前
7月前
(麻坡27日讯)“厕所干净与否与人的素质有关,也影响着外人或游客对当地的印象。” 这句话是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记者,走访了曾入围2021至2023年东盟旅游奖项“东盟厕所类别奖项”的麻坡黄金丹绒码头厕所后,所获得的民众回馈。 这座厕所在多年前被麻坡市议会改头换脸后,蜕变成为麻坡最美、最具有绿意的公厕,并成功入围上述奖项。 事隔数年后,这座厕所保持大部分原样,干净无臭味,就连厕所外的假草皮及踏板,也是小孩们的玩闹地点;周末时,还有小孩躺在草皮上嬉闹,让人意想不到数步之外就是公共厕所。 黄金丹绒码头厕所除了绿意盎然,环境悠闲,民众还能吹着徐徐河风欣赏麻河之美,而且,这是一座免收费厕所,却有着星级般的等级,让民众赞不绝口。 这座厕所注重干净,使用者在踏入假草皮范围时必须脱鞋,进入厕所时也须穿上厕所拖鞋,确保污垢不会被带入厕所范围。 然而,凡事难有十全十美,有民众指厕所地面有水渍,加上拖鞋防滑性欠佳,差点在厕所里滑倒,而本报记者亲自“光顾”后,也是如此遭遇。 此外,厕所地面有被丢弃的纸巾,一些厕所的抽水系统也无法良好操作,不过,这些对整体卫生情况有没有大影响,民众依旧给予厕所卫生很高评价。 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早前宣布,从明年开始执行“厕所不达标,执照不更新”的政策,同时推出“全国厕所大奖”。 看来,只要麻坡黄金丹绒厕所继续改善缺点、强化优势,就有望再次获得荣衔。 公共厕所的卫生除了靠定时清洁工作外,公众的配合更是必不可少。 负责管理麻坡黄金丹绒码头厕所的麻坡市议会公共助理莫哈末纳迪尔(37岁)指出,他每天必须清理厕所3次,确保厕所干净卫生。 不过,他表示,厕所的卫生程度取决于公众的配合度,倘若有人在他刚完成清理工作后弄脏厕所,就会让下一个使用者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公众意识非常重要。 “难免有人不愿意好好使用厕所设备或弄脏环境,但此情况比开始时好多了。” 他披露,当开始落实脱鞋措施时,有民众拒绝配合及生气,如今民众的配合度已大大提高,甚至还会帮忙叮嘱不愿合作的人。 他补充,脱鞋的用意是避免把污垢沙土带入厕所,减少排水管堵塞问题;在厕所内穿拖鞋也能避免把厕所的污渍带到外头。 他直言,该厕所常获得民众及旅客的赞扬,他虽自豪却不敢自满;在入围东盟旅游奖厕所类别时,他更是开心无比。 “厕所卫生彰显个人素质,获得表扬就能提升麻坡的形象,如果没有民众的配合,就不会有干净的厕所。” “曾有人问我如何保持公共场合的卫生,我只告诉对方:从自己做起,才能影响他人。” 另外,莫哈末纳迪尔认为,厕所收费与否与干净程度无关,黄金丹绒码头厕所在收费时期,卫生欠佳,如今免收费,卫生情况却大大提升。 “常有游客以为厕所要收费,当获悉免费使用后,反而把零钱投入一旁的建议箱内,我就用这些钱购买厕所拖鞋。” 针对有民众指差点在厕所滑倒,他表示厕所拖鞋必须每两个月更换一次,他将尽快更换防滑性更好的拖鞋。 颜婕允(21岁,麻坡人)与友人洪宇康(21岁,新山人)对黄金丹绒码头厕所的整体环境给予好评,两人都认为厕所卫生、干净及无异味。 颜婕允表示,她曾在疫情行管令前使用过该厕所,如今再度到来,发现厕所的卫生情况依旧很好。 “不过,厕所的厕纸已经用完,拖鞋相当滑,抽水系统也没水,这是美中不足的地方。”不过,她仍给予该厕所7分的高分,并指该厕所可以一直保持卫生干净及入围奖项,是麻坡人的骄傲。 首次使用该厕所的洪宇康认为,厕所的卫生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形象及人民的素质,影响着旅客的对当地的观感。 他说,该厕所的卫生程度良好,男厕的设施完善,也相当干净,而且厕所外的绿草皮,予人清新的感觉。 来自马六甲的旅客慕尼尔(32岁)坦言,比起很多地方的公共厕所,黄金丹绒码头厕所非常干净,设施良好及便利,让他印象深刻。 他表示常和家人到黄金丹绒走走后,就会在厕所外的椅子上休息等候,小孩则在厕所外的草皮上玩乐。 他表示,虽然该处距离其住家有50公里的路程,但黄金丹绒干净舒适的环境及卫生的厕所,让他愿意一再到来。 黄金丹绒码头摄影师依曼(21岁)指出,该厕所没有堵塞、垃圾或异味等问题,也常获得旅客的赞扬。 他虽然不知道该厕所曾入围东盟旅游奖项的厕所类别奖,但厕所的卫生情况让他感到骄傲及高兴,同时希望此情况可以继续保持。
7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