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骑行

最近这几个月,一位视频博主模仿北京司机骂“Chill Why Did”(臭外地)的哏爆火,视频分享给朋友K,朋友K哈哈大笑,说老北京人是客气的,臭外地一词不会明目张胆骂,不过外地人也不喜欢北京人,也算持平。 在北京生活两年,多数马来西亚同学都不喜欢北京,问为何不喜欢。含糊的答案有“这就是一种感觉”“归属感不强”。具体的答案也多:“冬冷夏热,气候干燥”“费用太高,食物难吃,氛围太卷”“去哪儿都要一小时两小时起跳”“人太多,还不讲礼貌”…… 哪怕如此,我还是得大大方方地说我挺喜欢北京的。一个下午,我与K相约去隔壁学校吃韩餐,出了自家校门,扫了一个共享单车,两公里的路预估要骑个十来分钟。那天刚好是4月天,马路与马路之间的蔷薇花丛盛开,粉的黄的白的红的,小的有拳头大小,大的比脸还大。K说她得拿电脑电池去维修,我们估计得绕路,先到附近的电子城看看。 骑行的时候,舒适的凉风打在脸上。一个月前这风吹的是黄沙,这个月忽然就吹起了花瓣。此时一辆车急速驶过,地上的樱花和桃花瓣像小旋风一样地飞起,惹得我惊叫,让K赶紧刹车。我拿出手机,想要拍这瞬间的花雨,但花瓣太小,在镜头里像是点点的白絮。 “这儿拍不了的。”K说,于是我们继续骑行到维修店。到了店铺,K从环保袋里拿出电脑,我这才发现这是前几个月大热电影《好东西》的周边,上面印着“正直,勇敢,有阅读量”的绿色大字,让人会心一笑。不过K倒是不喜欢,说环保袋的尺寸不好,可公司给的,将就用着。 “这螺丝转紧没什么,换电池得300,包手工费。”店里老板说,我和K对视一眼,看出了K眼神里的犹豫,适时地说道:“我也饿了,要不咱们先去吃饭。” “行。” “那你电脑转螺丝得收你10块,不过先说啊,这电池已经胀得这样了,容易爆炸着火的。” 我和K走出店铺,K的神情担忧,想到那老旧宿舍发生过数次火患。我安慰了几句,说道:“换电池可以,但这儿一定是溢价的,你要不自己上网看看。” 走去的路上,上淘宝和咸鱼看了苹果电脑电池的价格,200到250,那手工费竟黑心地收了五十多。 去到了隔壁大学,保安也不讲究,随意地放行。我们走在有点陌生的地方,向一位同学问食堂在哪儿,她指了指身后,说穿过这楼向北走就是。北是哪里,这指路也太北京了,我们都有点糊里糊涂的,但不懂装懂,走了没几步,那同学又跑回来说,我带你们去吧。 喜欢归喜欢,北京不好待啊 我们和那女同学道谢后,在前往三楼韩式餐厅的过程中,还瞧见了二楼的日本餐厅。不过那时候我们还不知道这日本餐厅除了清酒以外没什么好吃的,商量好下次有机会后,便按照原定计划前往三楼。 这韩国餐我之前来吃过一次,一道菜20到30人民币左右,分量大,味道也不差。当我沉迷于干饭时,K看着穿梭在餐厅里的送餐机器人,还有电视机里的韩国新闻,抿了一口酒,若有似思地说:“这老板可能不是中国人。” “唔?” “这儿做生意,请的员工能干的就不会给机械干,而且端菜是端菜,后厨是后厨,电视上还播韩国新闻。” 说完,她还得证实一下自己的猜测,特意去和一个侍应生聊天。那侍应生没什么事,也乐得和K聊天,还真是韩国人,但来北京开了二十几年的店了。 一位外国人,选择在北京扎根二十几年,让人有些意外。别说外国人,中国外地人,若非一些机缘,也不会在北京安家落户,始终做着老京户嘴里的“臭外地”,挣了钱后头也不回地告别这座城市。结账的时候,两人吃了88元,一瓶米酒还没有喝完,人已醉得头昏脑胀。那么实在的酒,还便宜,北京不多了,说完我自己都发笑,真的被北京的物价毒害已深。 饭后我们慢慢地游荡在别人家的校园,也算做了个“臭外校人”,走着走着还要对别人学校的园林设计指指点点一番,说这杏花树、枫叶都稀稀落落,没有规划。经过周恩来的雕像前,K突然说,周恩来出生江苏呢,不过再看了看介绍,死于北京,秉持着对周总理的敬重和政治的敏感性,最后只是假正经地评价,这雕像帅气程度不如周总理本人。 “你新的实习怎么样?”K问。我摇摇头,上班第一天喜提加班两小时,假期也难拿,还没有转正名额。 K说她也辞掉干了一年的实习,公司转正薪资不高,在北京难活得舒服,更重要的是工作指示混乱,没有成长空间。路上的柳絮吹来,我打了个喷嚏,说道:“喜欢归喜欢,北京不好待啊。” 话一说完,K拉了我一把,一个闯入人行道的外卖骑手呼啸而过,横冲直撞。我们目视着他远离,本想骂几句,话到嘴边,又不晓得该骂什么,只觉得骑士也辛苦,最后两人又开始说北京的宜人春天过得快,短短几周,又要迎来酷暑。
4天前
1月前
(新加坡30日讯)骑出一张活地图!新加坡男子半退休后靠双轮勇闯世界,最远曾从中国独自骑到哈萨克斯坦,骑行3000公里,望用自身经验鼓励年长者保持活跃,活出晚年精彩人生。 从河西走廊的麦田,到游牧民族的蒙古包,再到哈萨克斯坦沙漠公路上的烈日,这些对别人而言是遥远的名词,但对现年63岁的徐树声而言,却是亲身记忆里难忘的风景。 《新明日报》报道,一向来热爱户外运动的徐树声忆述,自己对骑行的热爱始于40多岁时受海明威的一句名言所启发:“骑脚踏车才能最好地了解一个国家的轮廓。” 大约50岁从企业辞职,他除了投身兼职房屋经纪外,也毅然决定付诸行动实践以上理念。 “而且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比起跑步,骑脚踏车对身体包括膝盖的负担不会那么大。” 起初,毫无经验的他报名了旅行社到贵州的10天骑行旅程,后来便渐渐“上瘾”,加入各种骑行团队。 约4年前,由于觉得和朋友安排时间过于麻烦,徐树声开始了首次单人长途骑行探险,从越南河内骑到胡志明市,全程超过2000公里,用时29天。自此以后,开启他一段段单人或集体长途冒险,横跨18个国家,总里程超过2万公里。 今年8月,他刚结束探险生涯中最远的一段旅程——从中国兰州独自骑到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全程花了两个月,总长3200公里。 对于初学或鲜少运动的年长者而言,这个数字的确令人望而却步。徐树声说,他自己也是年长者,因此在行程安排上不会像年轻人那么激烈。 “3天各骑大概三四十公里,休息一天再继续。步伐放慢,才能欣赏沿途景色,如果只顾低头赶路,骑得再快再远也没意义。” 他也说道,退休并不代表人生终结。 “我经常看到老人家坐在组屋楼下发呆,像是在虚度光阴。如果能够说服两三位老人家一起去骑车,大家慢慢骑到马六甲,我会觉得很有意义。” 徐树声曾和好友在尼泊尔展开700公里的长途骑行途中常遇陌生人送暖。 徐树声分享,在蒙古骑行时,一位游牧老人从蒙古包里走出来招呼他进屋吃羊排,还请他到床上休息。他也曾经在烈日下骑行横穿哈萨克斯坦一条两百多公里长的沙漠公路,不时有经过的陌生司机停下为他送上一瓶水。 “如果不是骑车的话,是体验不到这样的暖心事。” 他也会在旅途中参观博物馆和研究当地历史,甚至还在YouTube开设频道@OldGuyCycling分享所见所闻。 创办骑行社群 成员多达6000人 徐树声说,在开始骑行的两三年后便创立了自己的骑行社群,遇见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发烧友,更有了自己的“固定小队”。 目前社群已有6000多位成员,3年前他交棒给年轻人继续经营,但仍然活跃其中,并组织骑行团到马六甲、普吉岛和甲米等。 “我很欣慰团里面通常有一半都是年长者。有些人刚加入的时候身材肥胖,后来逐渐变得健康。我自己也是一样,骑车前有80多公斤,现在是72公斤了。” 在与同好享受骑行乐趣的同时,他的探险精神感染了两名儿子。 “我30岁的大儿子今年刚从公司请3个月假,两夫妻到欧洲当背包客。我经常和他们说,从小国家来的人更应该去体验外面的大世界。”          
1月前
2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久远的孩童年代,总将零用钱存下来,加上课余到老家附近的胶水店打工兼职,待有书商到校内摆摊,《十万个为什么》、《探索世界之谜》等百科全书脸不改色地买。中学时煮炒档打工,兼职所得亦用来买书。那时小城的中华大会堂(现为酒楼)常有书展,周末不必上课日间泡一整天,回家时大袋小袋收获满满。执教鞭25载,口红没买过一支包包没买过一个,最常买的,还是书本。从书店网购,特地到都城逛书店购书,直到如今仍旧买不停。素来物欲极低几乎无所求,工作完毕周休的悠闲午后,在房内静静看书泡一杯咖啡,人生最快乐的事。 人生迈入不惑之年开始骑单车旅游,趁学校假期到国内外探索异地风情,那些年买单车配件比如轮组变换器等面不改色不假思索,因多是单骑孤身上路,务必将车子在旅途出问题的几率减至最低。其他的骑行装备如卡鞋帽子等则不甚在意,对我而言,骑游穿得舒适骑得惬意即可。穿拖鞋快干衣骑行,堪称最落魄骑士。单车骑游后,除了买书,多一项爱好——喜欢所有脚车的模型或摆件。每趟异地骑行,必探访当地菜市及书店,若经过卖手工纪念品的市集,小小单车必成为囊中物。 某年在泰北清迈结束山区骑行后,在住宿躺平沉淀几天,休息之际帮老板娘打点日常事务,住客退房后帮忙打扫清理小花园杂草等,住宿几日言谈甚欢。你真的很勇敢,一个人骑那么多地方。退房那日,妇人从柜台后方放房间钥匙的壁橱上将黑色骨架的小脚车递来,来这个送你,你不必买。记得办入住手续时我曾问这脚车可有贩卖,妇人告知是非卖品。硬要递钱给她,她不肯收下。我将小脚车收好在单车驮包内,骑往机场。途经一处水果店,买两大盒葡萄,折返住宿,恰逢柜台没人,将葡萄放好后安静离开。回国后与老友谈起,哎呀简你太拘泥了,那脚车就当作你的工资啦。分分钟那个葡萄还贵过脚车。我笑笑不语。家父遗训,待人处事勿占人便宜则不亏欠。 某次到小城夜市买事物,经过玩具摊,摊贩的帐篷下,橙黄色灯光中3盒儿童组装的脚车小玩具吸引我的眼球。3辆颜色不同的脚车。全部买下,付款时候摊贩安哥说,安迪你眼光好,这个带给小孩子很不错,它组装上来很可爱。我心里狂笑不已,实际上是我这个大孩子要买来给自己。 骑游10年,两年前因急性关节炎来袭类风湿性关节因子偏高,医生嘱咐再也不能长途骑行。唯有近近骑花园骑短途,唯单车不能割舍。某天和老姐往金店,一眼看中可爱小小脚车坠子。一发不可收拾,继续买小小金脚车。公路车菜篮车淑女脚车买个遍,完全没有戴连价格标签也没丢弃,同事说简你没戴为什么买呢。不为其他,只因太喜欢脚车了。 继续读书继续买书。不能长骑仍继续买脚车。书本与脚车,我不加思索的消费。
3月前
4月前
4月前
5月前
6月前
6月前
(麻坡13日讯)一次的台湾环岛骑行,让53岁的潘志雄萌生在我国半岛环岛骑的念头,并与一群骑行爱好者们共同推广“骑脚车去旅行”的理念。 潘志雄是在昨日中午,与14名骑行爱好者浩浩荡荡骑着脚车抵达麻坡,在麻坡景点及贪食街享用美食与打卡后,继续南下行程。 这群来自彭亨、森美兰州、马六甲及柔佛各地的骑行爱好者,于3月1日从吉打骑往玻璃市,再南下沿着海岸线骑行,预计在3月14日抵达新山邮政局前的“零”里程碑,路程全长超过1300公里。 潘志雄对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透露,他在去年首次计划环岛骑行时,就有5名骑行爱好者参与,一起沿着东海岸骑行,全程超过1400公里;今年队伍则壮大到15人,并改在西海岸骑行。 “我国半岛沿海的风景非常漂亮,还有许多少为人知的特色景点,都很值得推广,所以我们想边骑行边欣赏美景,借此推广骑脚车去旅行的活动。” 他指出,在我国骑行环岛的费用便宜,只需支付住宿费及用餐费用,其余时间都在骑行及拍照打卡等。 “当然,我们也在社交平台分享照片、适合骑行者入住的地点、美食及各种景点,让更多人也能骑脚车去旅行。” 他透露,我国有一些地方有“零公里”里程碑,包括麻坡,而他与队伍会寻找这些里程碑合照,并以新山邮政公司前的“零”里程碑为终点。 潘志雄的团员年龄介于40到60多岁,行程中还有一名77岁的骑行爱好者陪骑2天。 询及东西海岸的差别,他指出,东海岸风景很是漂亮,但垃圾比较多,西海岸则是道路车辆较多,路况也有待改善,而在我国骑行,必须要耐得住炎热的天气。 他补充,国内其实有人骑脚车环岛旅游,惟都以数人的小团队进行,15人的环岛团队在国内相信是第一次。 “无论如何,骑脚车去旅行的理念值得被推广,让更多人组织团队,一起在国内环岛骑行旅游。”
8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