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饮食

6天前
1月前
有道很平常的叫“马来风光”的菜,非常香辣入味,适合爱吃辣的人。相信不晓得这道菜的人是极少数的。“马来风光”其实是炒空心菜(俗称蕹菜)谈不上工序,重点在搭配上。而搭配的也不过是虾米、红辣椒、马来煎和葱蒜等寻常不过的东西,却有如画龙点睛般取得灵魂作用。做法极为简易,猛火速炒,几分钟即可香味四溢的热腾腾上桌。故而锅气是最关键的,火候也不能马虎,才能炒出一碟翠绿鲜嫩让人垂涎欲滴的“马来风光”。 然而,这么诱人的一道菜肴,摆酒席或吃大菜的场合,却派不上用场。即使是乡间的流水席也不见其踪影。也许是因为空心菜价格便宜吧,炒这么一碟价廉的空心菜上桌,让人觉得拿不出手,也深恐遭人嫌。所谓上不了台面,就是这么个情况吧。但管他呢。于我,“马来风光”不但是我从小到大的色香味俱全,也是我的生活之美。故心中一直有这样的疑问:饮食口味和生活美学有关系吗?倘若有关系又说明什么?是出身问题吧,家里从小就有这道菜,是妈妈的味道。多少年来外食时多数会点。有时幸运遇上加了猪油炒的,一箸入口,那无法形容的美妙滋味,让我回味无穷。 “马来风光”既具有历史的积淀,又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经历岁月广泛流传而成为南洋的经典美味。而经典所在,不仅在于普及,还十分亲民,是最平常的下饭菜,也是小老百姓人生安稳里的幸福——妈妈的味道,同时也是人气最旺的一道民间招牌菜。 我在这样的认知中,走过匆匆岁月。我的色香味俱全美学是妈妈培养的——她给了我一个平民的胃;不挑,不偏,也没有什么是特别喜欢或特别不喜欢的,只要不是特难吃的,一般都可以接受。简单来说,吃喝不就是为人体提供能量维持生命的这么一回事么。当然,口腹之欲人人皆有,对于饮食的欲望,不免各有所渴望与追求。这关乎个人口味的喜好。我喜欢菜蔬类多于肉类,而且口味偏辣。上小馆,无需看餐牌,抬头便是:“马来风光,加辣。”那是必点的一道,且一直有求必应,不消十几分钟便香喷喷地端上来了;辣椒红油欲滴,爆香的虾米呈深褐色,把空心菜的翠绿鲜嫩展现无遗。虽是已知的熟悉味道,但口感绝美,永远有层有次。它不但是民间人气王牌,更是最受欢迎的下饭菜;配一碗白米饭,热腾腾下肚,满足感爆棚——干什么都好,吃饱了再说,吃饱了才有力气啊。这道理我深信不疑。 也是这道理让我在饮食方面,抱定宗旨“做好自己”。食物不分贵贱,更无所谓精致或粗糙。就比如说吃饭和用膳,用膳当然比吃饭高雅得多,而且不在一个档次上,但那又如何呢?不由想起现代老饕们的海阔天空,他们是那么的丰富多元;有解馋不解饿的,也有解饿只为裹腹的。而现在大多数人把老饕作美食者解,其实是错误的。老饕原指贪食的人,且是市井小民中的贪食者。但是此老饕又不同于苏轼的彼老饕,苏轼的老饕是〈老饕赋〉里的美食家,是另一回事了。那是一篇研究饮食的专文,堪称食经。从最先选个好厨子,到选用食材(只选小猪颈后部分的肉,还有肥美的螃蟹、蛤蜊什么的一个劲的讲究)到烹饪的用水、厨具、锅盘铲勺碗碟,甚至是火力的强弱及时间的长短,都一一纤悉无遗地娓娓道来:怎么选,怎么烹,怎么调,筵席摆开来,还得佐以葡萄美酒和音乐歌舞,边吃边饮边听边观赏才算成事……真可谓吃得风流,那毕竟是古代文人的风雅,现代人看看就好。即使有意仿效,也不是我等吧。还是说说现代的老饕们吧。 要说把我也排入老饕行列,门都没有。但如果说到能打破价高必定是好东西的迷思,那我的认知是食物的营养价值跟价格没关系,物以稀为贵才是真道理。可人是虚荣的,社会更势利无比。谁不认为人参汤漱口,鱼翅佐饭,燕窝当饭后甜品,是上等人的美好的生活方式?即使不是贵胄之家出身,吃饭能吃出如此格局,够精致了吧,精致就是高雅。所以得换个说法,说用膳。 相关文章: 【专栏.所见微尘】李忆莙/岁月 【专栏.所见微尘】李忆莙/拉杂忆往 【专栏.所见微尘】李忆莙/身边即事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3月前
4月前
                  (怡保17日讯)随着失智症病情的发展,长者的咀嚼及吞咽能力逐渐退化,饮食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然而,透过精心设计的餐单,不仅能确保食物的软硬适宜,更可兼顾长者的“期待感”与“视觉食欲”,有效提升其进食体验与生活品质。   拥有多年高龄照护与社会福利经验的井泽圭一分享,失智症患者并不是不能吃,而是需要更贴心的饮食引导,让他们吃得开心,也吃得下去。   井泽圭一:患者咀嚼吞咽能力退化   他在第二家园计划下在我国逗留多年,目前担任悠乐居长者安老院的资深顾问,在接受星洲日报《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指出,失智症的病程可长达10至14年,病况分为一级至五级。随着病情进展,患者的咀嚼与吞咽能力会逐渐退化,若不慎导致食物呛入呼吸道,极易引发吸入性肺炎。   他解释,很多人误以为长者不想吃,但其实是不会吃,特别是在舌头迟钝、喉头盖功能退化的状况下,进食过程存在风险。   井泽圭一提出饮食照护原则为失智症长者的食材应柔软、易吞咽,而为进一步提升食物体验感,家人可以在准备食物过程中再加摆盘的步骤。   他举例,当老人想吃肉食或鸡腿,可以将食物切碎或搅碎之后,再摆放像鱼或鸡腿的形状,这样一来,可以刺激长者的食欲,也会让长者对于每日餐食存在期待感。   日本安老院普遍配有营养师   他说,在日本老人照护机构中,饮食不仅关乎营养补给,也有情绪价值,当地安老院普遍配有专业营养师,根据患者失智等级与身体状况调整菜单,兼顾“期待感”与“视觉食欲”,更有的患者会以菜单为选择入住哪一间安老院的条件。   另外,他也说,依据他的观察,相较日本在失智照护上的制度化发展,马来西亚老人院以床位数量决定老人看护价格,尚未建立完善的“失智等级评估”和“客制化饮食”模式。     进食中多采用果冻状物质   井泽圭一也分享,除了软食,失智症长者在进食中也避免只是摄入液体状的饮食,可以多采用果冻状物质,或以“燕菜粉”将汤品半固态化,这样能有效降低液体误入肺部的风险,而味噌汤更被广泛使用,既有助于补水,也提供高营养价值。   他理解马来西亚当地的口味多数重油、重咸、重辣,长者一旦转为清淡软食,会产生强烈的心理抗拒,不过,他认为,长者若想吃特定的食物,家人可以尽量满足,但是不能够天天吃,这都需要家人耐心地引导和开解。   询及是否有需要忌口的食物或食材,他解释,长者群饮食方面没有特定的禁忌如海鲜等,但主要还是回到重点,要注意吞咽的问题,尽可能提供软食。     避免催促长者尽快吃   井泽圭一指出,进食过程也非常重要,有经验的护理人员会坐在失智症长者对面,目光相对下,引导长者一口口进食,而绝不能从后方喂食,这会导致失智症长者缺乏安全感,也避免催促长者尽快吃。   他分享,长者进食的步骤最好是一口饭配一口菜,每一口不同的菜,而不要将所有的饭菜倒入汤内,伴随汤一起吃,这会失去享受饭菜的体验感。 鼓励失智症长者舌头运动   此外,他也鼓励长者经常进行舌头运动,将舌头伸出,在嘴巴外面左右上下摆动,接着再重复,此类运动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寻找视频跟随学习,能够锻炼舌头和延缓大脑退化。   他强调,真正的照护重点,不是单纯让他吃饱,而是理解他为什么不吃、怎么吃、吃什么,饮食照护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对长者尊严与生活质量的回应。        
4月前
4月前
4月前
父亲忌日,我们牢记心中! 老伴为拜祭的五碗头犯愁,我说父亲生前喜欢卤鸭,就投其所好,买只鲜鸭,自家卤吧!凑足五碗头。 我们是潮州家族,卤鸭是潮州名菜,虽然卤制工序繁杂,却难不倒老伴,因为早已得到家婆绝活的真传。但此时,要现买现宰的新鲜鸭子不易,只好选了冷冻鸭将就。 母亲在世时,曾告诉我们选择菜鸭或半菜做卤鸭最好,因为皮薄肉厚,但今时今日,市场上很难找到这类鸭种。 老伴将冻鸭清洗多遍,并清理鸭身残留细毛,然后,以五香粉涂抹,留放隔夜,再下锅。 下锅前,务需调制卤汁,首先将适量白糖放在适度的热鼎里,一再搅拌,待白糖溶解熬成琥珀色,加入清水,随着将八角、桂皮、甘草、草果、丁香、蒜头、青葱等香料放置其中,而卤鸭不可缺少的蓝姜,切片后,塞入空洞的鸭肚内,剩余的可加入鼎中,与香料一起熬煮。 蓝姜能帮助清除鸭腥味,同时也可在卤味中加入料酒,如花雕酒或五加皮,同样有去腥的功效。 为让卤汁与卤鸭色泽红润,可添加酱油。 一切就绪后,盖上鼎盖,文火浸煮,沸腾不宜,其间掀盖翻转鸭身,并将卤汁不间断淋在鸭身,此举能保持卤汁渗透入肌。 大约二句钟之后,就可出炉。缕缕香气扑鼻而来,让人垂涎。 闻到四溢鸭香,浓浓的卤味,就想到家的味道,妈妈的拿手好菜,除了卤鸭,其油炸包菜焖排骨更令人回味,这道菜不只家人喜爱,连我中学同学月华大姐偶而谈起离世已久母亲的烹肴, 对其油炸包菜焖排骨的口味,回味无穷,赞不绝口呢! 和其他移民一样,妈妈漂洋过海到南洋,随身带来原乡的习俗,饮食与传统文化,及虔诚的宗教信仰。 儿女们也爱上潮州传统菜 我家拜玄天大帝,一日三餐,鲜甜清淡的潮菜,时年八节,桌上有潮州蒸鲳鱼、卤鸭、清炒芥蓝、竽泥等等,我要儿女记住独一无二的潮人传统饮食文化。 庆幸的是儿女们也爱上潮菜,尤其常伴婆婆身边的儿子,在耳濡目染,在其指导下,学会卤鸭的烹制,得到婆婆真传,后继有人,令老怀告慰。 年前,我回乡一趟,亲人都以狮头卤鹅招待,我心里纳闷,怎不见潮州卤鸭,我们潮州人不是常把潮州卤鸭挂在嘴边吗? 问胞兄老五,才明白,我老妈那年代的潮州人生活贫困,吃的就是自养的鸭,但今时不同往日,乡人生活开始富裕,吃的是价格昂贵的卤鹅!怪不得我在潮州,卤鹅处处可见却难见卤鸭的踪影。 身为潮州人,我常以潮味卤鸭为傲,其传承的何止是传统的滋味?更是家乡的记忆。
4月前
是的,那是一道令我印象深刻的鱼。 90年代的精武体育馆周围,到了深夜各种食档愈发热闹起来,形成热带半岛的特色,有的顾客是刚加完班的上班族,有些顾客是计划光临夜店或从夜店出来的夜猫子。那段日子更因为金融风暴袭击,人心惶惶的群众以吃来疏解压抑并应对未来的未知数。我们的组合由政治人物、记者、写作人以及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群体组成。平日光顾的食档多数是知名的海鲜火锅档,那一夜却选择一个刚刚营业河鲜档子。 经营档子的是一对约莫二十来岁的年轻男女,不知道是夫妻还是姐弟,他们一边整理档子,一边压低声音吵架。说是吵架,男的却闷葫芦似的几乎没有回嘴,女方一边说一边哭泣,抬头看到我们,即刻换了笑脸打招呼。这种关系让我唏嘘,难道又是因为金融风暴一路席卷而遭殃的小市民? 寡言少语的小伙子却没有丝毫受到情绪影响的迹象,一点也不含糊地杀鱼、清洗……再烤烹海鱼。尽管不是活鱼,但是,冰镇过的海鱼还是十分新鲜,也不知道是如何保鲜的。海鱼什么香料都不下就放到烤架上,烤熟了再配几碟蘸酱上桌。烤鱼还没端上来,隔着数公尺的距离,已经因为嗅到那股诱人熟香而食欲大振。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烤烹是一道陌生而稀有的菜肴,完全没有想到烤鱼原来那么好吃,我们吃得很专注,就像日本人吃河豚吃得不亦乐乎。 政治圈子新鲜人的朋友向女老板说:“手艺真好。你老公?男朋友?” 女老板容光焕发,很难联想她之前又闹又哭的样子,回应时却略带羞涩,说:“可惜都不是。” 我问小哥:“怎样学会的手艺?” 小哥闷闷地说:“在家里玩着烤,觉得味道还不错。前一阵子公司裁员,大家合计着挣钱,抱着赌一把的心思,筹钱开档。可惜,生意不好。” 他的回应,算是解释了之前的吵架缘由。 我说:“这么好吃,只要坚持,应该不愁生意。” 小哥终于笑着说:“希望做到令顾客印象深刻,再吸引回头客。” 就这样,这条令我印象深刻的烤鱼,打开我味蕾的一个新维度,成为了我重要的味蕾记忆。 在马来半岛,烤鱼从单一逐渐形成多元而多样式的烤烹流派。马来人在沿海一带,新鲜海鱼直接上烧烤架,烤熟蘸上加了小辣椒的酱油;又有以香蕉叶包裹的烤鱼,与鲜鱼一起包进香蕉叶的还有辣椒、黄姜、蒜、葱、姜、盐等多种调味品与香草,后来我又品尝了一种加了臭豆、空心菜、豇豆等的包裹烤鱼。到了泰国,我吃到一种以粗盐包裹的碳烤烤鱼,蘸料保持泰国鱼露、辣椒与青柠的组合。我喜欢吃鱼,晚上外出,肚子饿了,吃上一道烤鱼,才算是不虚出行。印象中的烤鱼,几乎没有进驻过时尚的酒楼或者怀古的食肆,多半是骑楼前的大排档或者乡镇的小店;没有形成隆重的招牌菜,却偏偏不可或缺。每一次走过路过,烤鱼还没上桌,甚至还没点上,鼻子已经被那股味道与热气折服,根本不需要任何招徕手段。 东南亚烤鱼少不了香茅 泰国往上的越南、寮国、缅甸等国家,都不缺烤鱼。沿海地区烧烤海鱼,靠湖或者靠河,就轮到淡水鱼上烤架。上烤架的烤鱼,一种是用厚厚的海盐包住,另一种混合各种当地香草与香料,再用香蕉叶或是荷叶包裹。 与卖家聊天,枝蔓的花絮与逸闻全是烤鱼品种与烤鱼配料,不过,缺少大众版本,大部分都是私家秘方。或者是城市地区之外的地方,市场化程度不高,冷链物流刚刚起步,就连城市也没有形成经济规模,沿江与沿海多半就地取材,防止鲜鱼变质,不过是家居小冰箱或者加一点冰块,反而出现百花齐放的格局。 烤鱼貌似东南亚一种民间饮食,却隐含着食不厌精的味蕾形式。最初的烤鱼可能是简单的家庭料理,或者鱼获多的时候一道适合与亲朋共享的美食,接着逐渐走向市场化,与很多东南亚的小吃一样,以简单与价廉,化腐朽为神奇,呈现出最具地方特色的朴实味道。不过,东南亚的朴实味道,最讲究的还是各种地方香草与香料,一道特色烤鱼,永远少不了香茅、黄姜……,有的还加了南姜、手指姜、咖哩叶等,吃的不是纯粹的烤鱼,而是各种香草与香料的混合物。 与东南亚烤鱼持有类似特征的,还有中国重庆的各种烤鱼。最具代表性的万州烤鱼,必须出动干辣椒、葱、蒜、姜、花椒等香料,而且用量很多。我就因此时常调侃重庆朋友,说:“重庆烤鱼的香料是不要钱的。” 与东南亚直接上烤架的烤鱼不一样,重庆烤鱼名义上是烤,却从油炸或者煎鱼开始,或者因为重庆烤鱼多数选用小刺颇多的鲫鱼、草鱼或花鲢,煎炸能使小刺酥软。煎炸以后的鱼,加水以及很多香料再放到托盘里烤。有时候先放在铁架子上烤,再放进烤盘里,加水与很多香料继续烤。用多种并大量的香料,可能是为了掩盖淡水鱼那股浓郁的土腥味。多种烹饪工序叠加的重庆烤鱼,严格意义上已经不是烤了。重庆朋友却强调是烤鱼,而且是很香的正宗烤鱼。 香,也是形容烤鱼的关键字。可惜,香和臭却是一线之隔。那些香料,在讨厌某种香料的朋友口里,就是臭。 烤鱼的门槛并不高,烤架、鲜鱼、香料或者蘸料,简单之中却十分考验功夫。烤得太焦,鱼肉又干又柴;烤不熟,又略带鱼腥味,还不如直接吃鱼生。一路上,我吃过不同类型的烤鱼,却从来没有遇见第一次吃烤鱼的惊艳。后来有几次回去,我到精武体育馆附近溜达,也找不着当年的食档。最接近的,大概就是在日本吃烤香鱼与秋刀鱼的体验。
5月前
5月前
6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