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组屋

(新加坡9日讯)亨德申组屋区一名阿叔被指出租“垃圾屋”,月收1750新元(约6095令吉),还将走廊当成厨房,让5租户违例煮食。 《新明日报》今年8月曾报道,亨德申弯第105座组屋出现垃圾屋,当地居民申诉,指单位内的一名阿叔不仅囤积大量物品,还在走廊摆放煤气炉架、储物箱、纸盒等,搞得乌烟瘴气,或有安全隐患。 时隔超过3个月,又有网民在脸书申诉,指阿叔在单位外摆放电磁炉、锅具等,将走廊当成厨房,还将单位出租给外籍人士。 记者昨天走访时,确实发现走廊上设了支架,上面摆放着电磁炉,一旁还有各式厨具,以及手推车和其他杂物。 一名住在单位内的租户当时正好在单位外,似乎准备在走廊烹煮晚餐。 租户尼山(22岁,学生)告诉记者,上个月经友人介绍,才搬到该单位。他透露,本身是一名学院生,与另外4人合租下单位。 “一个人的月租是350新元(约1219令吉),我和另外2个朋友住在一间房间。另两个人则合租一间(房间)。屋主自己一间,不过他很少会出现。” 他说,搬进来前已经得知情况,认为居住环境尚可接受。一般上,他们白天不会在走廊上烹煮,只有到了晚上才会煮快熟面。 “多几天,我们就会把厨房移进去,这些东西全部都是属于屋主的。我们其实也很少在走廊煮东西。” 期间,尼山尝试帮忙联系屋主,但始终无法联系上。 疑自行“拉线” 走廊现电插座 疑屋主自行“拉线”,走廊出现了电插座。 据观察,阿叔在单位外的厨房设备虽然简陋,但烹煮食物相信不是问题。早前有邻居就曾透露,不止一次看到阿叔在楼梯间架起炉子,从家中拉出延长线,肆无忌惮地煮食。 不过,如今烹煮的“设备”已移到单位正门左侧,单位外还竟然出现带有保护层的插座,上方还有一盏日光灯。 尼山说,从房间开电后,才能开启外面的插座电源。 梯间被占用 情况已好转 楼梯间被占用,如今情况已好转。 网民之前也曾拍下视频,指阿叔单位旁的楼梯间堆满杂物,包括电冰箱、橱柜、废弃招牌、脚踏车等等。 不过,记者昨天发现,楼梯间如今腾出了许多空间,仅留下一张办公椅、脚踏车和工具箱,与之前的情况相比明显好转。
2天前
(新加坡6日讯)组屋电梯成垃圾槽?有居民把大型物品丢弃在电梯内,狮城市镇会贴监控器画面寻人。 位于淡滨尼22街第274座组屋的B区电梯,有居民投诉电梯宛如垃圾槽,时不时会有一袋袋垃圾和吃剩的饭菜盒。 居民:对坐轮椅者造成不便 该名居民李枫音致函《联合早报》指出,有人分别于11月17日和20日把架子和桌台等废弃家具扔在电梯内,若有需乘坐轮椅搭电梯的居民,碰到这种情况,就无法使用电梯。 记者昨日走访发现,市镇会在一楼电梯口贴放告示,还附上两张监控器画面,分别是一名男子扛着大型衣架和桌台进入电梯内的情况。 告示指出,他们得知电梯经常有人丢弃大型物品和食物,并指若居民有该男子的资料可以告知市镇会。 据观察,告示贴在电梯内部以及8楼和7楼的电梯口,居民刘太太(67岁,家庭主妇)说曾见过电梯内有一袋袋的垃圾,普遍是早上碰见,相信事后由清洁工清理干净。 她也说,有时候也会看见纸箱放在电梯内,倒是没见过大型物品。 另一居民陈女士(65岁)则说,她早前就看过有人把桌台遗弃在电梯内,对此感到吃惊。 “都已经到了电梯,就顺便带到楼下的垃圾处就好,我不理解为什么要把物品放在电梯内,太没有公德心了。” 另外,也有居民反映曾看到有喝完的罐装饮料,被人放在电梯内的手把上,抑或是纸巾和包装纸散落一地,非常不干净和不卫生。 垃圾槽就在楼下 居民指也有人在电梯口和组屋底层乱丢垃圾。 居民郑女士(48岁,经理)透露,从电梯步行不到一分钟就是垃圾回收处,但还是会有居民把垃圾置放在组屋底层的脚踏车架附近,还需要清洁工再去收拾。 居住在五楼的安(62岁)说,他们的电梯口经常会莫名出现纸箱等废弃物品,相信是楼上居民把垃圾丢在他们的楼层。 安说,有时候会顺手拿下楼丢弃,但认为这种行为非常没有公德心。
5天前
(新加坡2日讯)疑神台起火,芽笼东中路一组屋单位发生火患,屋主人在国外,接获消息后,急订机票赶回国。 《新明日报》报道,这起火患发生于今早6时许,起火的是芽笼东中路(Geylang East Central)第123座组屋15楼的一个单位。 记者接获消息赶到事发地点,发现有4辆警车、4辆民防车辆、各一辆消防车以及救护车在场。火势当时已被扑灭,仍有10多名警员在组屋楼下安顿居民,另有大批民防人员在场协调。 附近居民陈小姐(33岁,公务员)受访时称,她清晨6时许闻到屋外传来一股烧焦味,以为是烟霾,于是搬出空气净化器,岂料味道非但消散,还越来越重。 “我后来往客厅窗外望出,发现楼下邻居家冒出滚滚浓烟,因此立即下楼查看。” 陈小姐发现大量白烟从失火单位的门缝飘出后,立刻通报民防部队,也多次尝试按邻居家的门铃,但无人应门。 “我赶紧通知隔壁单位的居民疏散,5到10分钟内,民防人员就抵达了。我也回家带父母疏散到楼下。” 另一居民李女士(85岁)则称,她们住在那里超过40年,第一次遇到火患,听说是神台引起的。“我腿脚不好,当时儿子叫我逃生,女佣推轮椅带我下楼。” 据观察,警方在事发单位外拉起封锁线,单位客厅焦黑一片,在走廊上就可闻到烟味,走廊和电梯地上也满是水渍。 据悉,火患发生时,屋主不在家,委托了两名男性友人前来查看情况。其中一名友人蔡先生(75岁)透露,屋主人在国外,经邻居通知住家起火后,第一时间致电请他帮忙。 “我不知道他在什么国家,但他说会订下一趟班机回来。” 民防部队受询时证实,今早7时许接获通报。火患涉及屋内架子的物件,民防部队使用一支水枪和一个压缩空气泡沫背包灭火。无人在事故中受伤,起火原因在调查中。 居民带宠物狗疏散 陈小姐指,她与父母带着宠物狗疏散,当时组屋楼下已聚集了大批居民,不少人在附近围观、议论纷纷。 另一名居民刘女士(68岁)则说:“我们7时许闻到烟味,一家六口走楼梯疏散到楼下,当时很紧张,因为家里有老有少。” 据观察,居民在早上9时许逐一回家,警员也陆续离开,仅剩调查人员在失火单位内。
1星期前
    邱德和·66岁·马六甲人·派报员 我曾是一名油漆工,1997年经历了金融风暴,于2000年开始,从事派报的行业,对于这份行业感到骄傲,而身为派报员多年,也练就了一手抛物技能。 由于派送报纸的住宅,也包括组屋,为了节省时间和力气,我开始学习如何抛物,从底层楼将报纸扔到组屋的2楼或3楼。 开始时,对于投掷报纸并不熟练,偶尔掌握不了力度,将原本要抛到三楼的报纸,却不小心抛到二楼住家,只好上楼取报纸,重新派到读者住家。投掷报纸几乎是每个派报员具备的技能,同行经常笑称,若想要改行,或许还能够当个篮球员。 随着网络科技进步,人们已能轻易从手机掌握更即时且丰富的资讯,对于通过报章掌握最新资讯的依赖大大减少,同行们都感慨派报行业逐渐走下坡。 身为一名派报员,必须赶在天亮之前,将报纸送给每位读者。每天凌晨4时就要起身,前往报馆索取报纸,直到早上9时才结束一天的工作。 工作上,我们必须有着钢铁一般的精神,只要还有力气骑摩托车,也要拖着疲惫的身躯派报,若是突然告假,也难于找人顶替。 多年前,派报员曾被犯罪组织盯上,趁着我们摸黑上班时,持巴冷刀打劫,甚至有派报员被攻击受伤缝了数十针,然而工作还是要做,每日都带着提心吊胆的心情工作。所幸,后来获得警方的重视与介入,并成功逮捕了干案的匪徒,这才让我们放下心头大石。 每次出发前,我都要检查摩托车的车胎,确保车胎没有漏气,避免派报工作受影响。平日工作时,我都会准备好雨衣,确保下雨时不被雨淋湿,也预防被冷风吹至感冒。 我也会准备好塑料袋,每当下雨时,会将报纸放入塑料袋,避免报纸被雨水淋湿,将报纸送到读者住家。 在兴盛时期,州内派报员人数可达150人,包括印裔派报员。如今,派报员人数也逐年减少,对于派报员而言,饱受日晒雨淋、风吹雨打都是家常便饭,只要身体还能动,就算生病了还是要工作,毕竟还要依靠它来养家糊口。
1星期前
2星期前
3星期前
4星期前
4星期前
1月前
2月前
(新加坡10日讯)继父好友的未成年继女约他聊天,男子被指在深夜里在组屋楼梯口性侵得逞,由于少女案发时未满14岁,男子落网后被控强奸罪,他否认罪行,案件今天在狮城高等法院开审。 为保护受害者身份,法官发出限制令,媒体不可报道任何可泄露她身份的资料,包括被告的名字。 《8视界新闻网》报道,案发2020年3月23日晚上11时许,地点是蔡厝港一座组屋的楼梯间,受害者目前16岁,案发时年仅13岁。而现年27岁的被告当时24岁,案发时,他也刚从监狱获准假释不久,需遵守一些假释条例。 除了强奸,被告也面对两项性侵控状,他坚持否认有罪,控方针对3项罪状一起进行审讯。 根据控方的开庭陈词和双方同意的案情,由于两家人关系亲密,受害者小的时候曾被送到被告家,由他的家人代为照顾数个月,期间,被告曾长时间陪伴受害者。 后来,受害者的继父和母亲的关系闹僵,继父虽然仍和被告一家保持密切关系,她和母亲则多年没再和被告一家联络。 案发前相约聊天 2020年2月份,受害者发现继姐姐和被告视频聊天,随后从继姐姐那里取得被告的联络方式,两人进而重新取得联络,并开始互传短信聊天。 2020年3月23日晚上,受害者约被告见面聊天,两人碰面后一起到案发附近组屋楼下的长凳上聊天,期间,两人开始有些肢体接触,被告也一度把手指伸进受害者的私处性侵她。 受害者之后走上附近组屋的楼梯,被告跟在她身后。在楼梯间时,被告趁四下无人之际,先用手指性侵了受害者,之后脱下裤子强行和她发生了关系。 被告向受害者道歉 事后,受害者跑去附近的一个游乐场,被告追上去找到她,向她道歉。 受害者之后因担心被父母责骂不敢回家,而去投靠亲戚。 约一个星期后,即2020年4月1日,受害者离家出走,之后她在不同时候分别向继父和继姐妹透露自己遭被告强奸。 2020年5月20日,她的一个继姐姐带她报警,被告隔天落网。 控方将传召30名证人出庭供证,案件仍在续审中。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新加坡16日讯)金文泰邻里商圈出现七八家美容、美甲以及按摩院,有些暗藏春色,挂羊头卖狗肉,居民抱怨有伤风化。 《新明日报》接获读者通知,指近来金文泰2道第354座组屋附近出现多间美容美甲店和按摩院等,遍布组屋楼下,令她大感担忧。 居民陈小姐(38岁,家庭主妇)去年10月搬入该区,发现组屋楼下的商圈鱼龙混杂,按摩院似乎越开越多。 陈小姐表示,有些商店十分可疑,专门接待男性顾客,从未见过有女顾客出入,店内也不开灯,有男顾客进去后,对方会立刻关店锁门。 陈小姐有2个年幼孩子,经过组屋楼下时屡次看见类似情形,因此担心日后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这些人把弄得组屋乌烟瘴气,真的是有伤风化。” 记者走访观察,发现组屋楼下有七八间美容美甲和按摩店,分散在近百米的组屋商圈,每一排商铺都至少有两三间类似商店。 其中有几家按摩院灯光昏暗,年轻女性职员打扮性感坐在店外,向经过的男居民拉客。 据观察,有男顾客光顾其中一家美甲店,停在门口与女店员简短交谈,随后两人便进入店内。 女店员随即锁门关店,同时另一位女店员从美甲店内走出来,坐在外面观察情况。 不过,一些按摩店则有明码实价,员工也身穿制服,店内摆有按摩设备,男女顾客皆有接待。 正经门店 常遇不正经顾客 养生馆负责人黄女士(49岁)表示,自己在该区营业已有数年,经常遇到别有用心的顾客,已经习以为常。 黄女士透露,不时有男顾客来询问是否有提供按摩或是其他服务,但在听说是专业养生馆后便会立即离开。 她指商圈内的那些店并未对其生意造成影响,也不存在竞争问题。“各种顾客有各种需求,我们面向的是不同群体,顾客一般都是熟客介绍。” 美甲店不见美甲设备 美甲店里不见任何美甲设备,只有独立房间,女店员称也有提供按摩服务。这些女员工也穿着性感,当有男公众经过时都会主动打招呼。 据观察,美甲店内并未开灯,仅有门口招牌亮起,也不见任何美甲设备,但后方有独立房间。 记者上前询问,店员立即表示有提供全身按摩服务,但必须等前一位顾客先出来。 “我们只有一个房间,一次只接待一位顾客” 对方说完后便把门锁上,让记者稍后再来,随后便走入后方的房间。 当记者再度上门时,相信美甲师或是起疑,突然改口说只提供脚部按摩,没有其他服务。记者追问之下,对方又表示听不懂英文,不愿多谈。      
3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