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租房

(新加坡28日讯)租房前谨慎核实房屋经纪的执照,还两次上公寓看房,就连合同也签了,岂料对方收了5000新元后就闹失联,夫妻愤而报警。 苦主王先生(40来岁)联系《新明日报》,称本月在租新房子时碰到状况。 他说,妻子在脸书上看到有房屋经纪发帖文,指在大巴窑一带有三房式组屋要出租,于是通过WhatsApp联系了这名自称是房地产中介的男子。 王先生解释,他们目前住的组屋单位租约将在12月到期,因此正在找新住处。 “我们联系他时,他说那套房子已经租出去了,然后介绍我们另一套位于纽顿的公寓,每个月租金2500新元。” 对方接着发了公寓视频给王先生看,之后也安排他去看房子。 “看了两次房子后,我们对新住处很满意,于是决定入住。” 对方之后发电子版的租约给王先生签署,并要求支付两个月房租作为押金,也就是5000新元。 王先生把钱汇给对方后,在本月23日签下租约,并定在12月15日入住。不过,王先生之后向对方询问印花税等问题时,对方却推托说临近入住时再处理,岂料两天后就再也联系不上。 眼看对方迟迟不回复,王先生昨天报警。警方发言人受询时证实接获投报。 看房子仅由“接待人”招待 两次上门到公寓看过房子,屋主和“中介”都不在,而是由“接待人”开门招待。 王先生夫妻俩在本月20日和22日先后到公寓看房,但“中介”都没有随行。第一次看房时,对方说忙着服务别的顾客,不能一起前往;第二次对方则以家里有事,人在马来西亚新山为借口,无法陪同看房。 王先生说,那两次都由对方安排的一个人接待,这人有公寓单位的锁匙,还开门给他们入屋参观。 他指仅和“中介”通过一次电话,双方基本上都是通过短信沟通,他也曾跟对方索取房屋经纪执照来核实。 “我们上网查看了他的执照,名字是在房地产代理理事会注册的,所以从没想到会出事。” 房仲公司职员:接洽的人不是他 夫妻上门找中介公司,公司职员称,公司确实有这位房屋经纪,但跟夫妻接洽的相信不是他。 王先生意识到自己可能坠入骗局,昨天直接上门到房屋经纪公司询问。 “他们说,公司确实有这么一位经纪,但否认跟安排我们看房子的是同一个人。” 言下之意,与王先生接洽的,可能是一名冒充经纪身份的人。 王先生指目前已经报案,并称5000新元对他们夫妻俩来说是巨款,希望能拿回那笔钱。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新加坡21日讯)因租金调涨,一名越堤族急着在新加坡另租一间房,通过社交媒体和手机即时通讯应用程序相中了一间,还给了订金,事发才发现租了一个不存在的房间。 25岁的美发师李欣旺告诉《8视界新闻网》,他本月15日晚上通过社交媒体看到有网民贴文,位于新加坡乌美1道第320座组屋的一个单位有客房出租,一个人住只需要600元(新币,下同)租金。 他说,他原先租的房间两个人住,一个人的租金快要从450元涨至650元,便急着租别的房间,准备下个月就搬迁。 曾3次通过社媒找房 李欣旺在新加坡生活近6年,曾3次通过社交媒体找房间租住,都没有问题。 这次,他在被照片和价格打动后,就先后通过社媒和手机即时通讯应用程序“WhatsApp”联系上对方。 这名署名“John Kho”的网民自称帮叔叔出租他的房子,他还用大马的手机号码和李欣旺沟通。 李欣旺说,或许因为自己也是大马人,因此未曾起疑,“John Kho”的口音听起来也像大马人。 “他其实蛮厉害的,会要求你把房子保持干净之类的,(听起来)好像真正的屋主。” 组屋单位并不存在? 李欣旺也说,他们通话两、三分钟后,“John Kho”就给他看含有组屋单位地址和屋主信息的一张截图,并附上屋主的身份证,一切看似毫无疑点。 他在看房前,于当晚根据“John Kho”提供的屋主银行户头信息,汇给对方600元的订金。 不过,《8视界新闻网》记者在新加坡土地管理局网站的土地综合信息系统,以及新加坡国内税务局网站上查证地址时发现,“John Kho”提供的地址并不存在。 再被要求付租金后 才意识到不对劲 李欣旺说,直到本月18日,“John Kho”再度联系上他,要他多给600元,作为10月的租金时,他突然开始起疑,毕竟房东并未给他钥匙,也还没搬进去。 他随后致电“John Kho”说,自己已经付了订金,不可能再多付一笔租金。 在他决定报警的几个小时前,发现网上也有人分享自己陷入同样的骗局,便毅然决定报案处理。 新加坡警方答复询问时证实接获报案,并表示调查仍在进行。 新加坡去年共发生979起网络平台租房骗局,比前年的192起激增超过4倍。
3月前
3月前
4月前
4月前
5月前
6月前
6月前
(新加坡23日讯)租房骗局猖獗,新加坡大巴窑一名老屋主称,平安无事住了20多年,岂料过去半年,多达7组被骗“租客”上门要求退款,原来他家地址遭骗子“借用”,让他和家人生活严重受干扰。 老屋主林先生住在大巴窑8巷第11座组屋,他本月20日又被一名年轻女“租客”找上门,他直接就和对方说:“很多人跟你一样被骗了!” 不幸坠入租房圈套的刘小姐(23岁,销售员),被骗后拨打《新明日报》热线申诉,指上周在网上看到林先生的单位要出租整间房子的贴文。 她付了5000多元(新币,下同)订金后,才想到要上门看房子和找屋主问清楚,岂料被林先生告知她被骗了。 近七旬的林先生告诉《新明日报》记者,他住在该处已23年,但过去半年,多达7组人前来讨回“租金”或称要搬进来住。 “后来我才发现,有骗子假冒中介,还拍我家的照片,跟着冒用别人的资料与名字,改成我的住址。这个小姐来的时候和我说,她付了对方近6000元,可是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林太太则说,这样的事件防不胜防,只希望骗子停止冒用他们的地址行骗。 “租客”上门哭闹 老屋主陪报警 林先生说,印象最深刻是有一对印度夫妻,在元宵节大哭大闹,令他哭笑不得。 林太太则说,他们上门时因被拒绝入住,态度很凶悍。 “他们说被骗了1万2000元,然后过年过节来这里哭,可是我们也没办法,你想想我们怎么会高兴。有些‘租客’还大半夜来大吵大闹,生活真的被影响。” 林先生最后陪着那对夫妻报警,他指两人也在警局里痛哭。 “房屋经纪”要收税金 女子上门找屋主揭骗案 刘小姐在脸书留言后,一名自称是房屋经纪的男子,通过手机即时通讯应用程式“WhatsApp”联系她,双方谈妥每个月租金2780元。 “他要我付1个月的定金、1个月的租金,我就转了5560元过去。” 岂料不久后,对方又发短信过来,说需要再付2000元的税金。 刘小姐马上心生疑虑,并觉得出租的房子就在附近,于是上门看看,怎知敲了门,屋主说自己根本没要出租房子,因此她马上报警。 她也找了银行询问,职员表示她的钱很快就被转到海外户头了。 她也根据经纪的个人资料找到本人,对方称名字被冒用,自己也没有大巴窑房子出租。
7月前
(新山19日讯)一名自称刚到新加坡工作的华裔男子,在脸书贴文称自己被房东指没有遵守租房规则,而遭后者赶出租房处。 脸书账户为一名林姓的男子,今日凌晨时份在脸书群组“新加坡最大租房群”贴文,并上载自己与房东在手机即时通讯应用程式“whatapps”的对话截图,讲述自己遭房东赶出租房处的缘由。 他先在贴文表示,他把洗漱用品放在不对的地方,结果其牙刷被那到地上,而且都是冲凉的肥皂水;他认为,房东应告诉他洗漱用品放的地方不对。 他也指自己没有不遵守租房规则,却被房东赶出租房处。 他表示,他没有和房东吵是因为需要工作,并指房东欺负他刚到新加坡工作。 贴文最后也写出一个位于新加坡菜市路(Chai Chee Road)一座组屋的地址。 截图内容除了房东指林姓男子把洗漱用品放在不对的地方,而且限定他只能在晚上8时至隔天凌晨6时使用冷气,并表明温度只能在21摄氏度以上,同时每个月得清洗滤网。 有关房东也回应林姓男子若在下午5时至隔天凌晨3时使用冷机,就会和他房间使用冷气的时间差很多,电费会很贵,并表示若不遵守规则可以搬走。 虽然,林姓男子询间房东自己违反了哪些规则,也要求房东说出搬走的理由,但是后者表示要林健勇搬走不需要解释,只说林健勇太过自我,不适合住他家。 本报记者通过脸书联络林姓男子,以作更进一步了解,不过截至中午1时,对方还未回应。
7月前
(新加坡13日讯)青年被指在网站出租房间,但索取了订金后失联,至少10名苦主中招,损失超过5000元(新币,下同)。青年在多人报警后被捕,今日被控上法庭。 《新明日报》报道,苦主蔡婉郡(22岁)4月底在脸书发贴文寻找合适的租房单位,表示有意愿在榜鹅租一间房间,她指隔天一位自称是房东儿子的青年主动联系她,称有房出租,并且允许双人入住。 “他说一个月只要800元,所以我就有点心动。” 双方约在青年的组屋楼下见面,他随后带蔡小姐到15楼住家看房,当时单位内无人。蔡小姐看房后相当满意,但青年的言行却让她心生疑虑。 “他看起来很紧张,感觉要匆忙结束看房,而且还多次提出先付订金。” 因此蔡小姐当天拒绝先付订金,岂料当晚青年发来短信,并将自己的身份证发给她,短信中还强调自己不是骗子。由于急于找房,加上以为有他的身份证和去过他家,蔡小姐两天后转了800元订金给对方,约定6月搬入。 不料,5月初有人在脸书爆料有租房骗局,矛头都指向同一个青年,蔡小姐才惊觉上当。她立刻联系青年,但对方否认网络上的指责,强调那些都是谣言。 “他说会退款给我们,可是过后就失联了。” 随后不同苦主在脸书发文,至少10人上当且手法相同,其中数人已经报警。他们每人都转给青年数百元订金,最后都联络不上对方。 单位门锁 被胶水封死 记者走访上述单位,敲门时屋内无人应门。 据观察,单位铁门上的门锁被胶水封死,无法打开。 附近邻居受访说,平日极少看到青年,但最近有几批人先后来找他,也怀疑铁门可能是被受害者封死。 另外,社交媒体也流传青年拿着身份证的照片,相信是苦主为防止青年跑路以及事后拒绝承担责任而拍下的。 26岁男涉租房骗案被控 涉嫌以租房为名,欺骗多名受害者,26岁男子落网被控。 新加坡警方昨日发表文告,指当局在本月1日至10日间,接获数起租房诈骗的报案。 据称,涉事嫌犯通过脸书发布广告出租房间,并通过PayNow收到受害者付款后,嫌犯就失联,也没有按照承诺租出房间。 宏茂桥警署的警员展开调查后锁定了26岁男嫌犯身份,并于本月11日将他逮捕。初步调查显示,这名青年涉嫌参与至少5起类似的租房骗案。 他今日在欺骗罪名下被控上法庭,一旦罪成,可面对最长10年监禁和罚款。 警方提醒公众,租房还未确认前,不要预先支付费用,也应该用支票或通过银行转账来支付订金、租金,并留下文件证明。 公众应确认有意出租的单位确实存在、并检查房屋状态、以及是否有多重分租的情况。 公众也应确认出租人的身份,以及他们和房屋的关系,尤其是在没有注册房屋中介协助的情况下。
7月前
7月前
8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