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礼物

2天前
1星期前
1月前
2月前
“你今天好乖,我请你吃炸鸡。”据说这句社交媒体的放闪之言,让许多女孩留言表示羡慕,认为便是受到宠爱的体现,小友有感而发,表示这句话让她觉得不舒服,好像女人缺乏自主能力,只是宠物或小孩。这一句话也可以是“工作辛苦了。我给你点了外卖,记得好好吃饭。”她想要平等的尊重和倾慕,而不是上对下的恩赐。 她这一番感叹,底下留言有赞同,亦有觉得小事一桩,劝小友不必认真之类。不认同主流意见之人,难免觉得孤独,然而终究是选择,每个人不妨依据自己的需求,决定从众或走自己的路。小友在自家园地,清楚表达她期待的伴侣关系,我觉得很好啊。 伴侣之间的情趣言人人殊,彼此愉快就好,无须由外人界定。除了家暴,外人实在无须过度关心别人的家务事。爱自己不好吗?何必一直关心别人。 记得新婚之际,友人见到家人为我开车门,直夸他有绅士风度。我倒是无所谓,回说我可不稀罕。我不在意这类社交礼仪的规范,毕竟自己开车门并不费事。我遭遇不痛快、身体不舒服,届时家人关心我、服侍我就可以了。 不爱猜测别人的心意 我这人古怪,不易讨好,后来学会不期待家人献殷勤,对彼此都好。每逢佳节,社交媒体总有不少女子炫耀丈夫、男友致赠的花束、大餐或礼物,这些女子开心总是好的,但说实话我不羡慕也不想要。为我种花,直到盛放送给我,我会很开心。可是佳节送花送礼,只不过是跟别人同时抢购消费,我觉得没什么意思。 我喜欢阅读,可是别送我书,有时,我连自己喜欢什么书都不知道。以前不喜欢的书,后来很喜欢,或者相反,我都发生过,阅读喜好会改变的。书还是自己挑的才好。 不爱猜测别人的心意。我直接告诉家人我的意见,也要求他直接与我明说,我不想猜。毕竟像我这么笨的人,不善于接收他人的言外之意,倘若对方未直言,而我居然猜错了,沟通失误是谁的责任? 家人原本的表达模式相当迂回,吃了几次亏,不得不改变。比如逛街时,他曾问你要不要吃豆花,我直言不要,两人就走过去了。谁知他生闷气,后来我才发现他想吃豆花。为了此事我们好好沟通,我要求以后家人想要什么自己明说,以免再度发生豆花事件,我不吃连带他也没得吃。家人想吃豆花,我愿意作陪,可是当下未必也想吃。 少了猜测,生活是否缺乏情趣?嗯,这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5月前
5月前
5月前
百年难得一见的疫情和打得难分难解的俄乌之战,让普通打工仔增添不少压力。微薄的薪水已逐渐追不上百货通膨,生活之绳就快勒上颈项,几乎令人窒息。高压之下依然憧憬着更美好的未来,于是朝九晚五的工作几乎不曾停止。为了碎银几两,步伐依然紧凑,日夜都在赶路中。 有时候想找机会让自己透透气,或者去接受大自然的气息来放松身心,却发现每一次的出走远方都不再像以前那样没有后顾之忧。想去云顶吹吹冷风,但老板吩咐的工作做完了吗?想去热浪岛和海龟游泳,但这个月的业绩达标了吗?想去吉隆坡逛一逛,但荷包里的钱还足够撑到下一个出粮日吗?长大以后,才发现少了光着脚的纯粹快乐。 那天工作回到家里,让引擎熄火休息,自己却久久不肯下车。在车里傻傻愣着,看着眼前的草坪。前面是一座森林,间隔着的是一条小溪,偶尔会有山猪牵着几只可爱的山猪娃娃前来觅食饮水。小山猪们长得可爱,褐色有条纹的毛发覆盖了全身,若不是那猪鼻子,或许还会让人误会成是一只只小鹿。 我下了车,关上车门。看到几只大白牛就躺在那里休息,它们如果知道我的困境,是否会嘲笑我做人不如做牛做马?我调侃着自己。躲在树林里的小猴儿在偷偷看着我,是在等我离开然后来偷吃香蕉吗?邻居的阿姨最讨厌那些猴子了,香蕉变黄时,便是猴子宴会时间。 夕阳西下的这块草坪,竟然如此漂亮。平日匆匆忙忙的脚步都来不及慢慢欣赏。听,远处还传来鸟儿的吱吱喳喳,还有邻居鸡鸣狗吠的声音。邻居真是诗情画意,特地盖了一个鸡棚,养了一堆宠物鸡鸭。我心里莫名感动,想起了那句:“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近在眼前的美景,却从未曾发现。 眼前这漂亮的草坪难道不是大自然赐给我最好的礼物吗?远离喧嚣获得松解,重点是不会加重经济的负担,可不是一举两得?待会儿的黄昏,我再找时间带着侄女到邻家去,摸摸那些可爱的鸡鸭,再会一会毛茸茸的小狗。长命功夫长命做,且让我把所有的烦恼,全部抛在脑后吧!
6月前
6月前
今年35岁的张寳仪,她的人生路上从不平坦,但她不放弃自己。 她14岁时父母离异,不想读书而辍学帮母亲卖手饰;16岁未婚先孕,结婚8个月,发现丈夫有外遇而离婚,但她自觉无经济能力,将孩子交给家婆扶养。 早婚所面对的心理压力及婚姻的不美满,让她的情绪陷入焦虑,看过心理医生、纵火,也曾经是很想自杀的人。 走过低潮却患癌 29岁,张寳仪终于走出人生低谷,却发现自己患上淋巴癌第四期。当时主治医生告诉她,只有50%的痊愈率,她告诉医生:“我就是你下一个医好的人”。 她就这样活到现在,度过了医生所说的5年危险期。虽然目前仍饱受癌症的各种并发症所折磨,但她形容癌症是上天给她的一份礼物,让她的人生变得不一样。 她说:“我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一切的发生皆有利于我’。如果,我不是得了一场癌症,我不会好好地享受我的生活,不会对自己好一点,爱自己多一点。” “可能有人觉得患癌很不幸,对我却是一份礼物。以前我不懂爱自己,如今我觉得自己很好,与外貌无关;觉得自己很幸运,身边的人事物都很美,可能是心态的改变,随便一道风景,都会让我觉得很美。” 她坦言,23岁被妹妹拉去学化妆,秉持“别人可以做,为何我不可以”的好胜心,她一边学化妆,一边参加比赛。 她说:“我不一定要拿第一名,但必须是第二或至少第四。” 她表示,担任化妆师期间,经常飞往日本代购衣服、化妆品等,可能是找到了本身热爱的东西,那段时间是她从小到大最开心的日子,生活的一切也渐迈入顺境,甚至与妹妹及朋友合创美容店。 化疗掉发 24亲友陪一起剃光头 回首抗癌的岁月,张寳仪透露,在准备前往化疗时,一边收拾物件,一边情难自禁地哭,半年多的化疗过程,在头发不断掉落时,24名亲友陪她一起剃光头,看到许多年迈的老伯伯奋力抗癌,让她感触颇深。 “年长的他们都没有放弃,为何我不能坚持?医生说我的生命很顽强,我在那一段时间,学会看得很开,很少会不开心。” 她表示,在化疗期间被迫放下工作,却在机缘巧合下,通过直播及网上购物平台,让自己有收入,其后更在朋友的建议下,录制与朋友或癌友对谈的视频。 她感触良深地表示,抗癌的过程,最难适应的是身体变弱的过程,因为以前都是她照顾别人,如今要麻烦别人照顾她,虽然大家都不会不愿意帮她,但她需要很长的时间去调适。 她坦言,患癌是她生病中的转捩点,患病前性格好胜、敏感、极端,想让自己很成功,工作起来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就算多次到日本代购,也不允许自己有多余的时间看东京铁塔,觉得未来有的是时间。 “如今,工作之余想看世界,出国代购也会安排一两天留下来旅行。对我而言,现在健康很重要,无论如何一天都会睡上6到8个小时。” 敢于尝试不留遗憾 张寳仪不讳言,曾经想像过自己的葬礼,也同时告诉自己,要勇敢地面对,努力了就不要沮丧,很多以前没有尝试的东西,现在都会试着去尝试,就是不要留有遗憾。 与癌友接触 陪有需要的人聊天 她表示,以前认为做善事,只要捐钱就好,如今会通过私聊,与其他癌友接触,陪有需要的人聊天,如有机缘还会考虑分享自己的经历。 她坦言,没有必要为了钱失去健康,但健康生活仍要花钱,除了减少代购及化妆的预约,自媒体的创设,便是为预访万一需要在家养病时,能透过自媒体继续工作。 她表示,难过只是在为难自己,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这世界其实真的能很美好。 “回首过往,以前的自己较肤浅,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美;现在看什么都觉得美,连望着屋外的天空都觉得美。” 她说:“我很庆幸,身边有很多爱我的人,癌症让我更加懂得珍惜,让我有机会去帮助更多的人。”
7月前
8月前
9月前
10月前
在美国居住了十几年,每逢12月大街小巷都充满着圣诞的气息。不管是不是基督教或天主教徒,人们已将圣诞节视为文化节日来庆祝。多数美国家庭都会架起圣诞树,精心布置家里和庭院,给孩子及朋友们选购圣诞礼物,准备庆祝这个每年最盛大的温馨节日。各大商场还会特别准备书桌和邮箱,让小孩写卡片寄送给圣诞老人,告知圣诞老人他们所期望的圣诞礼物。我感到好奇,究竟有多少美国小孩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 美国智库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调查显示,约72%的美国民众表示他们在童年时期,确实相信自己收到过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调查也发现,约69%有小孩的家庭会假装圣诞老人在平安夜到访过家里。让人惊讶的是,居然还有约三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长大后还觉得平安夜圣诞老人确实会到访。他们之中有23%的65岁或以上的美国老年人,也有11%的成年人说他们虽然不庆祝圣诞节,但会和朋友们玩互换圣诞礼物的游戏( Kris Kringle)。 自小吴牙牙学语以后,随着学校和生活中圣诞氛围的感染,她对12月份是极其的期盼!和其他美国小孩一样,她小时候坚定地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美国父母一般都会“配合”这些童话故事,让孩子相信这位来自北欧的慈祥老公公Santa Claus的存在。圣诞老公公会观察小孩一整年的行为操守,并在平安夜拉着麋鹿来到家里,透过烟囱钻进家里,给好孩子们送来圣诞礼物。因此,进入12月份,父母可说是用尽“圣诞老人效应”来管教孩子——听话的孩子才有圣诞礼物哦!要是不听话,圣诞老公公可是会知道的哦。小吴一过了11月份的感恩节,就开始许愿自己要的圣诞礼物,时不时透露自己的圣诞愿望,我们作为父母都一一听在耳里了。 特别愿意缔造美好回忆 圣诞节还有一个传统,就是平安夜的时候,小孩会在圣诞树下摆放一小杯牛奶和几块曲奇饼干给圣诞老公公。小吴对这个“传统”可热衷并认真看待了。她一般把牛奶和饼干放在圣诞树下,特别叮嘱我们都不可以动那些牛奶饼干,那点心是给辛苦派送礼物的圣诞老人。等他来到我们家的时候,可以顺便“歇息”喝口牛奶、吃一些饼干。第二天早上,小朋友要是看到曲奇饼干被咬了吃了,他们会认为圣诞老人确实来过了,圣诞礼物也出现在圣诞树下了。一切得到“验证”后,小朋友们可说是高兴得激动万分!殊不知,每年的平安夜,我们作为家长都得清晨摸黑一早起床,先把饼干咬掉一口、牛奶喝掉一截,然后把预先藏好的圣诞礼物摆在圣诞树下。等小吴起床后,我们还要若无其事地陪她“见证”圣诞老人来过的证据,看她那充满惊喜的表情。 圣诞老人这个童话故事,非常真实地陪伴了许多孩子们成长,留下了童年美好的回忆。慢慢地,当孩子上学以后,接触了更年长的同学或自己的手足,这些大孩子便会告诉他们圣诞老人不过是个美丽的谎言。而过去的圣诞礼物其实是父母所准备的,圣诞树下的饼干和牛奶大概也是被父母“操作”过。有的孩子会询问父母,父母会耐心地告诉他们真相。不管如何,大概不会有父母和孩子因知道了这个善意的谎言而闹不愉快。我觉得,孩童小时候对圣诞老人的相信和幻想,折射了一个人成长过程对现实的认识——从初期的天真烂漫,到认清现实里的有喜有忧;虽然后来知道礼物都是要用钱去买回来,并不是天上圣诞老人送过来的,但是礼物里都是父母浓浓的爱,这一切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孩子小时候找寻圣诞老人的印记,长大以后才发现,原来圣诞老人就是自己的父母。长大后的每一年圣诞都会回忆起小时候父母用心地给自己一年一年地铺排圣诞剧情。我也特别愿意给小吴每年缔造这种美好回忆,希望小吴带着这份爱的记忆迎接未来的人生。即便一年里面对了各种困境,来到岁末迎接圣诞的时候想起这份回忆,希望她的内心会重新感到温暖并且坚强起来。圣诞老人来过的证据,正是父母对孩子爱的印记。
12月前
12月前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