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硕士

3星期前
2月前
  (新加坡25日讯)25岁长子黄昱证(Beckham)出国留学15个月,潘玲玲心里百感交集。 《新明日报》报道,狮城艺人潘玲玲前日(23日)在社媒贴出机场拥抱和送别儿子的照片,并写道:“看着你和疼爱你的家人相拥话别,再看到你和爸爸远去的背影,我心里突然百感交集,既为你感到骄傲,又忍不住有一丝难过。时光飞逝,仿佛昨天你还是那个需要牵着手去幼儿园的小不点,一转眼,你已经长大成人,要奔赴更广阔的天地了。” “从幼儿园到大学,你一路走来的努力和成长,爸爸妈妈都看在眼里,也深深地为你感到自豪。正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你的认真和执着,所以才会毫无保留地支持你出国深造的梦想。” 潘玲玲也鼓励儿子勇敢去学习、探索和经历,并希望他能学有所成、平安健康,然后记得回家,因为家永远是儿子的避风港,他们永远是最坚实的后盾。 攻读经济数学 潘玲玲接受访问时表示,儿子这次是远赴美国芝加哥读经济数学硕士班。 她坦言一开始并没有太多不舍,但是当儿子转身离去,看着他的背影,还有他跟家人在相拥告别的时候,那一瞬间令她感触,也开始伤感,因为儿子这一趟出国是离开自己最久的一次,长达15个月。如果毕业后能在当地找到工作,则会多待三年。 “时间真的很长,对一个母亲来说,我也不晓得自己是喜还是悲。我最伤感的一刻是当我回到家,发现真的只剩下我和小儿子了……在整理大儿子的房间,触摸他的东西时,突然想到‘哇,这张床接下来15个月没有人睡’,15个月,原来真的好长。” 黄世南陪同11天 帮儿安顿下来 老公黄世南这次陪儿子过去芝加哥11天,帮忙他安顿;潘玲玲因为还有工作在身,所以没有一同前去。 谈到小儿子黄昱棋(Kynaston),目前在狮城大学修读电脑工程系二年级。 对于两个儿子的教育,潘玲玲坦言他们小时候,自己管教得比较严,是个虎妈。不过现在和他们的关系更像朋友,很多时候都是心跟心之间的交谈,除了有很多话题聊,儿子也会和她分享秘密。 去年首尔街头受访 帅气外型吸睛 黄昱证去年在首尔修读夏日课程时,因一次街头采访而在社媒传开爆红,帅气的外型当时引起不少注意;他也曾与潘玲玲在2022年国防部的一段视频中亮相分享国民服役经历。
2月前
4月前
4月前
4月前
5月前
10月前
11月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新加坡20日讯)涉嫌骚扰女学生,被大学纪律部门召问话,硕士生不满部门做法,两次发电邮威胁对方若再骚扰自己,他就会拿刀到办公室捅对方的喉咙。 《联合早报》报道,马来西亚籍被告约翰阿里夫(36岁)事发时是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的在读硕士生。他昨天(1月19日)在新加坡国家法院承认一项恐吓的罪名,被判坐牢3周。 案情显示,学院接获通报,指被告涉嫌骚扰女学生。学院随即展开调查,并在完成调查后将事件交由南大的纪律部门接手。 纪律部门在2023年4月25日下午2时28分,通过电邮通知被告,指部门接获了与他相关的不当行为投诉,要求被告与他们见面谈话。 庭上透露,被告在一小时后回复,但并非同意见面,反而是发出了一封恐吓电邮。 在回复中,被告警告纪律部门不要再以调查事宜来骚扰自己,不然他会报警处理,并会拿一把刀插进对方喉咙。 被告不久再发出一封恐吓电邮,并强调他刚所说的都是认真的,且他说到做到。被告也指出他隔天就会拿刀来到学校,并会砍伤每一名办公室职员的喉咙。 收到这两封恐吓电邮后,纪律部门的职员立即通知校方。校方建议职员暂时在家办公,直到被告被警方逮捕。庭上未透露被告何时被捕。 纪律部门在隔天就向被告发出驱逐令和无接触令,禁止他步入校园或与校园人员交流。 庭上透露,被告患有分裂情感性障碍(Schizoaffective Disorder)和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不过,控方指出,被告的病情与他的罪行没有任何关联。 考虑到被告的罪行和求情等因素,法官最终判被告坐牢3周。
2年前
某天下午,我带着战战兢兢的心情上网查询硕士班的入学成绩。当“PERMOHONAN BERJAYA”的字句出现在屏幕时,我兴奋地紧握双拳,任由肾上腺素在体内流动,最终化作无数个“YES!”在偌大的空间里回荡。 只有上天知道,这一路走来是多么地不简单。 3年半前,结束为期两年的实习后,我被调派到砂州某个小镇的医院服务。临行前,父母的脸上写满了忧愁,而我也是万分不舍,但职责在身,唯有怀着为民服务的心踏上这陌生的土地,努力适应新环境。南中国海把马来西亚分割成两半,我原以为这距离不算什么,血浓于水,又怎么会被那湛蓝的海水稀释掉了呢?但我错了。 一晚,天空突然下起倾盆大雨,厚重的雨帘无法屏蔽来自西部的信号,手机响了,是母亲的来电。电话那头少了平日里的嘘寒问暖,反而被母亲一连串的问句取而代之。她的语气里充斥着不满,以独裁者的姿态下达命令,不得违抗。 “几时要申请回西马?” “你的父母年纪不小了,是时候回来照顾我们了。” 我摇了摇头,心有余而力不足地告知若要申请回乡,必须在当地服务至少两年才符合申请资格。 “告诉他们你的父母老了!” 我想起回乡的种种条件,唯独父母年老,并不在内。我心里想着,如果申请过程不需得到上司、院长的批准,并通过卫生部的筛选,那该有多好。我如实告诉母亲,她却不理解,认为这不过是借口。 “你不要回家了是吗?!”沉默半晌,母亲说出了这句话。我顿时百口莫辩,不管如何解释,这话题都会如打了结的毛线球般,剪不断,理还乱。雨持续下着,我的心里也下起了雨。 自那天起,父母不时挑起这个话题,而我的答复永远千篇一律,得不到满意的答案,电话那头就传来了嘟嘟的声响。不久,冠病肆虐全球,行动管制令的施行恶化了原本已僵硬的关系,我们交谈次数逐渐减少,最后竟然干脆不联系了。 相信一切是最好的安排 家庭的问题让我宛如离开水里的鱼儿般喘不过气,唯有透过繁忙的工作来自我麻醉。同时,我也为了升学而努力着。若要得到政府提供的升学奖学金,就必须符合种种条件,其中包括工作表现连续3年达到85%以上、无纪律问题,并得到上司、院长和两位专科医生的推荐信。此外,申请者还须通过入学考试及面试,才能在硕士班抢到一席之地。因此,我多了必须留下来的理由,不然转换到新的工作地点,就要重新建立人脉关系,之前的努力也会付诸东流。 那是一段心力交瘁的时期,家庭及工作同时拉扯着我,虽然表面上我似乎放下了家庭,但心里总隐隐绞痛。我并非不想回去,只是还不是时候。兴许情绪都写在了脸上,我收到了来自另一半、同事的关心,某人的一句“能陪伴你到老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你自己”,更让我茅塞顿开。 后来,我透过电台了解到“情绪勒索”这个词汇,也开始往这个线索寻找解决方案,该面对的始终要面对。 一转眼,3年半过去,如今终于苦尽甘来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希望这次可以陪伴他们,一起走完接下来的日子。虽然至今的我还未得到他们的入学祝贺及祝福,我,依旧会拍拍自己的肩膀,告诉自己“恭喜你!辛苦了!”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活出更好的自己,相信一切都会是最好的安排。 那晚,我与我的另一半在湖边的小食店点了sambal炒粿条、干炒面和泰式猪扒,简单地庆祝了一番。感恩一路有你。
2年前
(新加坡24日讯)中国男为跟随未婚妻来新工作,用1000新元(约3500令吉)买了两张假硕士文凭求职成功,东窗事发后,求情称未婚妻也丢了工作,昨天被判坐牢45天。 《新明日报》早前报道,被告张帅(译音,37岁)承认一项抵触雇用外来人力法令的控状。 调查揭露,被告于2009年至2012年到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念书,但并没有完成学业,也没有考到文凭。 被告后来回国,随后因未婚妻在新加坡工作,被告也想来新就职,于是申请高级建筑设计师的工作,在履历表里称自己拥有建筑设计系的学士与硕士学位。 被告最终于今年4月被一家公司录取,但为了申请工作准证,公司向他索取文凭。 被告于是通过微信,花了1000新元找人帮忙伪造两张文凭,一张指他于2012年7月16日考获学士学位,另一张则指他于2014年7月18日考获硕士学位,以此获得了工作准证。 今年5月29日,被告正式开工,但却没能完成被安排的工作,随之引发公司对他文凭真伪的怀疑。 被告的上司搜索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毕业生名单,没有找到被告的名字,咨询校方后也证实被告的文凭是伪造的,上司于是立即撤销被告的工作准证,接着报警。 控方指出,被告作虚假申报,提交假文凭以取得就业准证(EP),有必要严惩以阻吓其他想以类似方法取得就业准证的人。 代表律师求情时说,被告一个月内被揭发后,很快就向警方和盘托出,且也配合调查。被告的未婚妻(现在是妻子)在新加坡的职业也被毁,已经辞去工作,两人没有在新加坡获得金钱利益。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