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环保

6天前
真情告白:环保的意义/范纯玮 近来的天气总是沉甸甸的,一周几乎7天都是乌云密布,放眼望去一片片乌黑的浓厚云朵,像个心情不好的老小孩,随时闪电打雷发脾气,把地面上的人类吓出一身汗。 暴雨成为马六甲天气气象的常客,树倒也成为人们见怪不怪的意外,所幸大部分树都有灵性,没有伤害人命,但却很难忘记过去曾发生的夺命树倒意外。 种树要知树,也不该为了种而种,尤其在发展地区种树,包括狭窄的道路、空旷的海滩、没有防崩墙的山坡等,一旦树没有扎根的空间,就很容易出现旺盛高大,被暴风雨摧毁倒下的意外。 与其他州属比起来,马六甲市容算是很多树,确实点缀了整个城市,但理想是美好,现实却很骨感,因为当局在管理方面却无法与数量达到平衡(特别是拨款预算),以致常常出现“排队”等修剪的问题。 气候不受控制,意外也不等人,尽管当局在每次树倒意外发生后,迅速采取清理行动,但人们担心的是树倒后造成的伤亡意外,是多少钱都无法弥补的遗憾,任效率再快也挽不回失去的生命。 多年前政府提倡的种树运动及不准砍树政策,来到多年后的今天已经看到了坏处,是时候检讨合时宜的对策,有效地植树、修树、砍树,以达到有效的绿化和环保,这点不容再拖延。 毕竟,谁也不想用生命去换环保,况且能够环保救地球的方法还有很多待实行,譬如禁止塑料使用、资源回收及循环使用等,这方面应该更积极去推动,早日实现生活的环保,才有意义。  
1星期前
(麻坡21日讯)星期天早晨,一群乐龄志工在慈济麻坡合丰环保教育站忙碌分工,他们将民众送来的物资仔细清理和分类,再将相同材质的物品集中在一处,等待业者派罗里前来收购。 侯亚满:分类像炒菜不可混杂 志工侯亚满(70岁)形象地解释说:“(分类)其实就像我们煮菜,如果炒好一锅菜,却倒进去一汤匙咖哩粉,家里不会吃辣的小孩怎么办?同样,如果不把瓶罐或纸箱外面的塑料包装拔干净,不同材料参杂在一起就没法分解再造了,那回收也没用啦!所以我们在回收前才要重新清理分类,清净在源头就是这个道理。” 合丰环保教育站是慈济设在麻坡的第一个常态性环保站,这里原是一片住家旁的小果园,2012年由热心屋主捐出土地充作回收站,直至两年前才获得市议会的特别准证成为合法经营的回收站。 侯亚满透露,起初公众并不了解资源回收站,也不清楚什么物品可以回收,他们把打包食物的一次性碗筷都拿过来回收,里头还有吃剩下的食物。 “也有公众将家里大扫除整理出来的旧物全都扛来回收站,当中包括旧内衣裤、破轮胎、发霉锅具,直到近年不断教育宣导,送过来的回收物资才变得较干净和合适。” 洪淑珍:学会看淡物质 不比较 另一名乐龄志工洪淑珍(73岁)则是在2012年加入队伍,虽然只是重复做着分类物品的工作,她一点也不觉得乏味,因为这里有比她更年长的志工,让她感觉自己还很年轻,还能为社会再多做一点贡献。 洪淑珍也常随队伍到麻坡大型活动当环保志工,她跟着志工举着“环保爱地球”的标语,指导公众如何分类垃圾。 洪淑珍认真地说;“‘做环保,子孙好’,如果地方肮脏就会有蚊虫,那对小孩子更危险,我们做环保让环境干净,下一代才有好的生活。” 成为环保志工多年,现在的洪淑珍也降低了物欲,她说:“以前我每次参加婚宴都要去染一次头发,订做一套衣服,现在只要穿得干净得体,我就能出席宴会,看淡物质,就不太与人计较了。” 陈美燕:活化社区各年龄层人士 陈美燕(52岁)起初是为了让孩子加入慈济亲子班,才在2010年成为志工,后来她辗转加入大爱妈妈和医院志工,4年后成为社区副协力组长。她的其中一个任务,就是载送新加旺区的乐龄志工到合丰环保教育站轮值,希望借着环保活化社区各年龄层人士,尤其是闲逸在家的乐龄人士。 “参与活动就是自我成长,每周拿1个小时来这里做环保,乐龄人士其实都很欢喜” 她笑说,“好过在家当三等公民,等吃、等睡、等死!” 开设“惜福区”兜售二手物品 陈美燕透露,经过多年宣导,越来越多公众晓得应该珍惜和回收物资,也因此全天开放的合丰环保教育站,终年都是物品常满状况,其中收到最多的是衣物,一个月就能收到15吨。 由于回收物资丰富,慈济在合丰环保教育站对面的店面开设“惜福区”,让公众以象征性的价格购买回收而来的二手或全新物品,其中包括衣物、校服、鞋子、电器、书籍、婴儿推车和安全椅等。 吴肇强:包装垃圾成灾 破坏环境 近年,网购和外卖行业兴起,物流业者为了安全运送物品,以里三层外三层的方式包裹物品,导致包装垃圾成灾。 志工吴肇强(51岁)透露,麻坡巴口垃圾土埋场前年已经关闭,当时垃圾场已有11层楼高,完全不胜负荷,目前麻坡的垃圾是运往昔加末处理。 “我们看到问题非常严重,而设立新垃圾场对生态和土地也是很大破坏,所以我们提倡回收,减少垃圾,禁止焚烧。” 合丰环保站可回收旧玻璃品 秉持珍惜地球资源的理念,合丰环保教育站也回收玻璃制品,这在麻坡也是少见,因为一般废品回收商都拒收玻璃制品。 这是因为1吨玻璃回收价仅100令吉,而且还要收集到9吨,收购商才会派罗里来运走。 合丰环保教育站是借用善心人士的地方才能安置众多玻璃制品,虽然劳师动众又赚不多,合丰环保教育站还是乐意承担起这份责任。 陈美燕说:“地球资源是有限的,总有用尽的一天,既然这些玻璃还再生成其他物品,为什么我们不回收再使用呢?”。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
(关丹13日讯)MyRecycle组织周日(12日)在丹绒隆坡太子城举行资源回收获居民不俗的反应,该组织考虑在丹绒隆坡定期每月举办至少一次回收活动。 MyRecycle组织创办人之一叶志翔说,丹绒隆坡是人口密集区,但地点与市区有一段不短的距离,为了方便和鼓励居民参与环保,将考虑长期在该区设回收站。 他受访时说,根据过去6站的回收活动,包括上周在皇家岭的回收活动都获得不俗的反应,当地居民和英迪拉仙本那、武吉冷宜等区居民也要求该组织继续举办回收。 “昨日的回收活动收到最多的资源是塑料品,其次是纸类和使用过的食用油,还有洗衣机及吸尘机等电器,参与民众中以巫裔的反应最好。” 他说,通过回收计划鼓励居民参与售卖资源,能够获得现金回酬,互惠互利。 他说,目前市场回收价为纸张和塑料每公斤30仙、使用过的食用油每公斤1令吉50仙至2令吉,视油的质量而定;电器或电子垃圾无论能否使用均可回收,例如电视一般为每部3至4令吉。 丹绒隆坡区州议员罗斯里到场支持该场活动,他说,由于绒隆坡是较为偏远的郊外地区,居民往往会把资源当作垃圾进行焚烧。 “我非常鼓励和认同,让回收活动走入丹绒隆坡,把可以回收的‘垃圾’换取金钱,推动环保。” 他也说,该区有必要定期举办回收活动,满足居民的需求。
3星期前
3星期前
4星期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