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南海之声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投稿须知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创作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投资理财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社团动态
星期天头条
深度报道
非凡人物
发现东盟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独中
时事焦点
霹董联会调查报告|2025霹华小生减4482人 跌幅达11.74%
根据霹雳州华校董事会联合会(霹雳董联会)针对2025年度霹雳州华文小学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全州184所华小在2025年的学生总人数为3万3711人,比2024年减少4482人,跌幅达11.74%。
5天前
时事焦点
YB观点
刘镇东.统考作为进步人文教育的先行者
统考经历50年,如今已步入人工智能(AI)时代,教育思维真的需要脱胎换骨。统考和独中的教育仍以填鸭式教育为主,始终着重学生背了多少条资料,训练他们擅长“回答问题”。然而,在AI时代,关键在于问对问题,才能得到适合和正确的答案。
1星期前
YB观点
教育
独中校长教师服务奖颁奖礼 波中苏祥珠50年 全场焦点
2025年全国华文独中校长及教师长期服务奖共有453人得奖,其中波德申中华中学的教师苏祥珠服务长达50年,成为全场焦点。
1星期前
教育
新教育
夕阳最美 华教奉献40年的心声
人生六十日已落,我称最美夕阳红。 回顾来时路,一生勤耕杏坛,奉献华教的理想已深深刻在骨子里。在国中退岗之后,即投入独中教育,期望在夕阳之年,再献力华教。夕阳再美,难免风雨;道路崎岖,砥砺奋进,人总不能等着风雨过去,而应学会在风雨中跳舞。风雨我不惧,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须做到穷则善吾身,达则济华教,故以另一种方式,即攻读博士研究,为华教建设与独中发展,做出另一种贡献。 读博研究之范畴始终以华教为根源,深入探讨独中所面对的困境与解锁方案,尤其在这科技与资讯发达的时代,在新一代对华教的热衷已日益淡化的时代,在教育多元化的时代,独中更应知己知彼,突破困境,稳扎根基,成为大马华裔子弟首选的教育基地。 马来西亚独中发展历程是一部充满坚韧与奋斗的历史,在不同历史阶段,面对政策压迫,社会变迁与全球化浪潮之多重挑战,仍屹立至今,实乃大马华人的心血实证与骄傲,其发展牵动华社命脉。在华教与独中发展课题研究中,我有机会以研究者的视角审视华教发展脉络,更大量阅读有关文献并经过系统的梳理与归纳,得于以更新颖与全面的观点、思维与视野探析华教与独中发展。不仅如此,在研究中让我对华教先贤之奉献更敬佩。华社与华教生死与共,不惜牺牲而为华教赴汤蹈火,华教斗士为了争取华教权益而鞠躬尽瘁,是马来西亚华教的前锋与后盾。当我游走于华教历史长河中,仿佛穿越时空,与先贤对话,解读过去,纵观现今发展趋势,以更宏观视野开拓对独中发展的新思维。 在国中掌校多年,所累积的经验得于在独中施展,营造一所魅力独中乃我之理想。独中要健全发展,管理制度起重要关键。董事会与学校发展起着唇亡齿寒的关系,必须紧守创办初心,更应富有教育理念,以教育管理来主导学习的管理措施,从基本行政架构中清楚分析各职位范畴,各司其职,确保内部管理稳定,达到董校和谐,齐步同行发展校务之目标。独中董事部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不能封锁在传统的框架,更可接受新时代的管理方式,建立一所现代化独中。 一所独中的魅力来自于人文教育,教师乐教,学生爱学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但,现今社会生病了,校园安全亮红灯,人文教育去了哪儿?教师乃教育体系及一所学府的重要支柱,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更具备教育理念与素质,故专业师资培训对独中发展影响深远。独中乃华裔子弟的另一升学管道,许多华裔子弟希望能挤入独中之门槛,接受优质华文教育,但事与愿违。所以,在我读博研究中,更深入探讨学生们所面对的问题,尤其是留级生及后进生,在前路茫茫的十字路口,我们为他们提供了何种教育,是否真正为他们策划另类教学法,提供正规教育之余,结合学术与技职教育,让这群后进生可开拓另一条康庄大道。 华教乃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文化认同与身分认同基础,一路风雨走来,华社苦心经营独中,育人才无数。新时代的独中,是否仍然秉承先贤开办独中的初衷,继续履行发展母语教育,传承中华文化之重任,而不因时代的需求而变质,实乃应探讨之课题。 人生一步一脚印,我从执教鞭至掌校,纵横杏坛四十余载,在教育工作所经历的淬炼与困境皆有其价值,内在沉淀的精华,坚持继续献身华教,更希望让独中教育发扬光大。 烈日走过辉煌,夕阳依然染红大地! 更多【新教育】: 听见教室外的呼声 海草研究员 x 音乐人黄莲心/让更多人看见海草之美 在东南亚短片节 看见每个国家当下的呐喊
2星期前
新教育
VIP文
詹雪梅.能安心否?学校文化告诉你
如果学校所主张的核心价值只是流于形式和口号,学生也必然在说一套做一套的价值混乱中无所适从,无法正确安放情绪。这样的学校不可能让人安心学习。
4星期前
VIP文
全国综合
老千冒充教师买热水器 . 女承包商被骗1.4万
近来老千频频冒独中之名行骗,公众受促提防,凡是以独中之名进行的交易,务必致电向校方确认。继老千冒公教校长名义诈骗后,上周又有一名骗子冒充“光民中学教师”,以学校需安装热水器为名,通过伪造银行汇款凭证,骗取一名女承包商先行垫付订金,导致她损失1万4000令吉。
4星期前
全国综合
即时国内
承诺明年独中拨款准时到位 陆兆福:农历新年前发放
交通部长陆兆福承诺,政府明年的独中拨款将一如往年,确保在农历新年前发放给全国63所独中。
1月前
即时国内
市场情报
探沙巴|让制度变成温度 守护学子的升学路
在沙巴,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更是家庭与社会的希望。州政府自1986年起制度化拨款给华校、独中及宗教团体,也设立“前十名奖学金”,以实力为唯一标准,让优秀学生得以圆梦。 这次,《百格》走进校园,看见政策如何化为机会,也看见努力背后的那份信念。
1月前
市场情报
都市动态
通胀逼紧 撑不住了 雪隆5独中 明年涨学杂费
(八打灵再也18日讯)在万物通胀之下,独中面临入不敷出情况,雪隆过半的独中将于明年调涨学杂费。
1月前
都市动态
星云
送书送暖一老人/达拉(新山)
他是有做功课的。 他告诉我说:全国有62间独中,79间华中(国民型中学)。是的,这是一位热心宣扬中华文化、热爱及推广马华文学的老前辈告诉我的。他说,还有国民中学,单单在吉隆坡就有一百七十多间,柔佛州二百二十多间。 他花了这样多时间、心血去收集这些学校的名称和地址,唯一的目的是要将他最近出版的小小说集给寄出去。 这是既花钱又繁重琐碎的工作(他先选择处理独中和华中):找地址、打印剪贴在141个(79+62)信封上、贴足邮票然后投寄。最后才轮到国民中学。但因全国的国民中学数量实在太惊人了,只好只处理柔佛州的。 敬佩前辈的送书精神 这些工作即使让年轻人来做都觉得吃力,何况是八十多岁的耄耋老人。他没有助手,没有秘书,就那样一个人独自扛起! 独中和华中,每间寄两本,邮费是3令吉;国民中学每间寄一本,邮费是2令吉。(书本厚121页)他需要购买400至500令吉的邮票,这里的邮局卖到断货。邮票不够,只好走遍小镇附近、城乡的各所邮局才勉强凑足。 寄的时候又要分三、四个不同地方的邮局邮箱投邮。因为担心太多邮包,邮差会埋怨太重太累赘。(不知道会半路丢弃吗?) 有一次,他把六、七个邮包放进某花园一个看起来像要倒要倒的邮箱,正放心不下左右徘徊时,看见附近杂伙店的印度老板走出来在五脚基抽烟,便多嘴指着斑驳点点,脱皮落骨的可怜邮箱问了两句:“温那甘(您好!印度问候语),请问这个歪歪斜斜的邮箱,邮差会来收信件吗?” “放一百个心吧!邮差每天都来,会打开来收信的。”老板吐出一口轻烟,微笑着说。 除了邮寄,送书活动也在一些公开场合进行。如当地德教会举办的活动及各学校的校庆义卖上;还有每一个月慈济的资源回收,他都会把书交给当志工的师兄师姐,以及那些载来回收物的大德们。 有时在咖啡店遇到同村的熟人或是认识的商店老板、工友,他也会上前递上一本,说:“打扰了,送你一本书!” 但如果恰逢万字票或马票投注日,他会比较小心谨慎地处理。因为有好几次,他递书本时却被拒绝,耳后还听到埋怨:“大吉利市!一大早就倒大霉了!书书书!输输输!什么都输掉了!” 这里也顺便谈谈我送出拙作的经验和感受—— 我也曾将报上及杂志发表过的拙作影印下来,与相熟的友人或比较谈得来的晨运伙伴分享。还有送给那些一次生两次熟的卖鸡饭老陈、杂伙店安娣等等的“贩夫走卒”、普罗大众。其实高手在人间,到处是藏龙卧虎呢! 卖鸡饭的老陈为人风趣幽默,他感慨地对我说,你是我认识的稀有品种的文人啊! 我打包鸡饭,临走时递给他一份影印作品,顺便说道:“生意兴隆,后会有期!”他慌忙放下尖刀,双手抱拳似模似样地说:“江湖再见!” 但也有的人接到我的影印品时,会坦白地告诉我,他们很少看文字这玩意了。有的甚至数天后相遇,问他对拙作有何指教时,回答却是:已经看了,但也已经丢掉了。我总感到无奈又无言。应该是我写得不够好,不够精彩,才会让读的人没有看下去的兴趣;毕竟本就是我的一厢情愿。时代已经改变了,人们对文学文艺早已失去兴趣。有的只是因为看你拿着文件,兴致勃勃盛意拳拳的一番好意,拗不过你,不好意思拒绝,应酬应酬你罢了! 书本是有温度的,作者呕心沥血、默默耕耘和付出,让它持续发光,真是功德无量。所以,我对这位送书前辈的精神,深感敬佩。我开玩笑地对他说:“今时今日,已经很少人踏足邮政局寄东西了,邮局都快关门大吉了!像你这样全力支持邮政系统,我会尽快去向当局报告,让有关部门打造一个金牌奖状颁发给你!” 他就是我认识的工人作家吕才易。这次邮寄的是他的第3本小小说集——《我离开工地了》。
1月前
星云
社团校园
隆中华独中公布2026年初一新生名单
吉隆坡中华独中日前举行初一新生入学考试,共有约1400名小六学生参加入学考试,并于今日公布2026年度初一新生的录取名单。
2月前
社团校园
全国综合
陈友信:优化独中体育赛制 华教杯改两年一届
董总主席拿督陈友信宣布,随着全国华文独中体育竞赛制度的优化调整,华教杯将改为两年一届,下一届赛事将于2027年举行。
2月前
全国综合
全国综合
文化不同,爱相同! 友族教师独中播种爱的种子
不相识就不会相爱!在我国的独立中学里,有一群来自不同族群背景的友族老师,用真诚与热情走进校园、走进学生心里,谱写出一段段跨越文化的教育佳话。
2月前
全国综合
时事焦点
霹州议会|独中 宗教学校 淡小皆获拨款 沙拉尼:努力让全民受惠
霹雳州务大臣拿督斯里沙拉尼强调,州政府同意协助所有教育,大家不要互相比较,教育给多少(拨款)都不足够,但州政府努力让全民受惠。
2月前
时事焦点
特稿
特稿 | 利丰港培华独中力拼转型 3年2筹打造现代化校园
(东甲27日讯)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事业,也是社会与文明进步的动力,虽然教育的本质千百年来从未改变,但办学方式必须与时并进,方能成就大业。 在我国,独中被视为华文教育的堡垒之一,纵然一路走来历经风雨,却始终坚守岗位,只是资源的多寡,让各校的发展脚步并不一致,方向也有所不同。 位于东甲县利丰港的培华独中属于小型独中,是一所资源相当有限的独中。 然而,该校董事会深知学校发展不能仅靠守成,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因此近年来不断努力突围,更期待在未来两三年内全面提升各项设施,让学校华丽转身,迎来现代化校园。 走进培华独中,校园一侧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尺的发展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这是综合大楼、体健楼、篮球与排球馆、综合活动中心与游泳池等设备,为该校破茧成蝶所做的准备。 其中,游泳池的建设与测水工作已完成,综合大楼及其余设备预计明年中旬前便能完成。 为了进一步完善学校设施,董事会在3年里两度发动千万令吉的筹款活动,首次是在2023年,目标为1500万令吉,如今再次发动2000万令吉的筹款。 董事长陈苏潮披露,董事会有感时机已成熟,必须加速各项建设步伐,全面提升软硬体设备与教学质量,让该校从内到外焕然一新。 他指出,除了进行中的工程,该校计划在今年内冷气化所有课室,为学生营造更舒适的学习环境;明年则再增建一栋新学生宿舍,以容纳更多学生入住,而综合大楼也会增设太阳能板。 “因此,董事会再度大胆发起筹款活动,希望各界能慷慨解囊,共同守护及支持华文教育,为国家社会培育更多人才。” 现已完工的培华独中游泳池,预计明年初将投入使用,届时将成为柔州第一所拥有游泳池设施的独中。 这座泳池长25公尺,宽16公尺,水深1.2公尺。虽然此深度在条例上无需配置救生员,但校方基于安全考量,仍会安排救生员驻守。 陈苏潮对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披露,泳池启用后将先开办以校内学生为主的游泳基础班,并会逐步会对外开放,以便能维持泳池的维修经费。 他强调,设立泳池与青体部鼓励学生学游泳的目标一致,因为游泳不仅是全身运动,在情况紧急时还能自救或救人。 “目前,我们正与3组具备救生认证的教练洽谈。我们早前也到访森州及雪隆地区的独中,了解他们在宿舍与泳池管理方面的经验,以做好准备。” 他补充,学校未来将成立游泳社团,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并提升学生招生的吸引力。 陈苏潮指出,游泳池旁目前正兴建3层楼的体健楼,内设健身室、更衣室、洗手间及乒乓室等,另一侧则有篮球及排球馆。 “我们把运动设施集中在一处,便于管理。这些设施预计今年内完工,随后进行内部装修。” “随着学校硬体与教学素质的不断提升,希望学生人数未来能突破800人,这也是我们长久以来的目标。” 他回顾,学校自创校以来历经风雨,学生人数最高峰仅700多人,目前为530人。 “过去我们的招生活动不足,加上少子化冲击,使学生人数受影响。但我们仍希望通过各项努力,每年能吸引140至150名新生,6年后就能达到800人的目标。” 另外,他披露,该校目前的学生宿舍仅可容纳约140名学生,为了长远发展,董事会计划明年增建一栋4层宿舍楼,可再容纳150名学生;届时2栋宿舍楼将分别供男女学生入住。 他认为,一旦各项工程在未来两、三年内陆续竣工后,不仅能推动学校迈向新里程碑,董事会接班人也无需再为校园建设操心。 财务问题几乎是所有华校共同面对的沉重压力,培华独中也不例外,但这并未阻挡该校前进的脚步。 陈苏潮透露,学校每月学杂费收入约16万令吉,但教职员工薪资开支超过31万令吉,意味着每月不敷至少15万令吉。 “我们只向学生收取11个月学杂费,却要支付教职员12+1个月薪金,这还不包括水电费等其他开销。换算下来,董事会每年需为每名学生补贴约5000令吉。” 他表示,各方的捐款与报效是学校运作的重要支柱,而为了舒缓财政压力,校方被迫于明年调整学杂与宿舍费。 “即便如此,这两项收费仍属偏低水平。若学生因经济困难无力负担,我们还会提供多种援助,确保学生不因经济问题而失学。” 董事会总务杨六棣指出,培华独中地处郊区,在招生及师资方面都面对一定阻碍,所幸该校经历多年的努力,情况已逐渐改善。 他说,学校目前正积极推动发展,并获得社会各界的正面反馈,证明校方正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他表示,该校经历过搬迁与起起落落,也曾面对管理及行政上的挑战,使该校的竞争力不及大型独中,但如今学校正改头换面,相信未来将绽放更亮眼的光芒。 培华独中董事会在积极推动硬体建设的同时,以校长洪志文为首的行政团队也积极提升整体教育水平,力求学校在内外兼修上取得同步进步。 洪志文表示,校方已制定并落实多项计划,不仅全面提升学生的品德与学术水平,也丰富学生的联课活动,并加强师资素质。 他透露,校方鼓励学生报考大马教育文凭及设立辅导班,由聘请经验丰富的老师为学生备考。 “校方明年将设立语文活动中心,开办英语与国文会话训练课程,增强学生口语表达与交流能力,并引入国际语言测评体系,为学生提供权威性的认证。” 此外,校方将持续推动教师专业培训计划,制定教学评估标准,协助教师掌握数码教学工具,让课堂更生动高效,从而全面优化教学品质。 他希望通过多项计划来推动学校持续成长,并成为优质教育的标杆。
3月前
特稿
社论
社论.华小一所都不能少:东西马华教应该互助
砂拉越董聯會願意向西馬釋出關閉華小的准證,既是現實的無奈,也是一種智慧的妥協。西馬華社若能伸出援手,建立制度化的資源共享,東西馬華教就能互補長短,共同守住“華校一所都不能少”的信念。
3月前
社论
更多独中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