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南海之声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投稿须知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创作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投资理财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社团动态
星期天头条
深度报道
非凡人物
发现东盟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榴梿
狮城二三事
猫山王一公斤8新元 年底榴梿旺季开跑
(新加坡6日讯)年底榴梿旺季开跑,估计持续至2026年农历新年,狮城全岛榴梿商近日纷推促销,猫山王一公斤卖8至10元(新币,下同;约25至32令吉),再掀榴梿热。 《新明日报》报道,狮城榴梿商家受访时表示,10月份彭亨州的猫山王收成,当时价格相对亲民,个别摊位的猫山王售价低至每公斤10元左右。据透露,接下来其他地区也有收成,将迎来新一波的榴梿热潮,产量大增预计也会让售价下调。 榴梿商家谢伟昌受访时说,临近12月,柔佛州的猫山王季节将开始,到时榴梿价格会更吸引人。 他告诉记者,摊位会举办猫山王促销,每公斤低至8元。 另一商家马先生也说,下来数周会出现一个小“旺季”,到时柔州和彭亨州的猫山王“双丰收”,市场上的货源将大量增加。他表示,狮城商家若能以较低价格进货,自然也会以更优惠的促销回馈顾客。 另一家榴梿商昨日已在义顺的摊位举办大促销,每公斤彭亨州的猫山王榴梿卖8元,另有“A果”卖12元一公斤。 负责人赵慧萍(41岁)受访时说,活动是为了回馈社区居民,尤其是让乐龄人士可以吃到好榴梿。 活动持续3天,每天准备约1吨的猫山王促销。 其他受访榴梿商家皆表示,接下来会办不同的促销活动,全岛摊位预计“百花齐放”,再度掀起榴梿热。 义顺昨送300份榴梿 七旬妇骑行半小时来领 位于义顺环路第846座的榴梿商家昨日不仅举办特价活动,更免费送出300份榴梿,包括红虾及混合品种。 不少公众从各处前去领取免费榴梿,甚至有人从榜鹅赶至。 张女士(79岁,退休)住在义顺忠邦一带,她早在下午1时多就骑着个人辅助工具,花费半小时赶到现场购买和领取榴梿。 一小时领完免费榴梿 数百人大排长队,一小时领完免费榴梿。 据现场公众透露,不少人下午三四时就开始排队,要领免费榴梿解馋。部分乐龄人士即领即食,意犹未尽者再掏腰包购买特价猫山王。 赵慧萍说,300份榴梿先到先得,摊位职员现场为乐龄人士开榴梿,确保品质合格后才送出。 活动约下午5时开始,6时45分左右所有免费榴梿已被领完。
2天前
狮城二三事
古城大小事
疑生意失败 男子停车场坠楼亡
(马六甲4日讯)疑生意遇到亏损,23岁华裔男子今天中午从马六甲拉也一座4楼停车场坠下,当场身亡,警方暂把此案列为猝死案处理。 死者为来自峇株安南的陈福德(23岁,人名译音),生前以售卖榴梿为业。 女友指死者近日诉苦 马六甲中央警区主任克里斯多夫指出,警方是于今天中午12时40分左右,接到一名女子来电指,马六甲拉也发生坠楼案。 他说,调查官于中午2时左右抵达现场展开调查。初步调查,死者与女友于今天中午12时左右,到哥打拉沙马那一家酿豆腐店用餐。 克里斯多夫表示,死者女友声称,过去三四天死者频频诉苦指榴梿档口的生意欠佳,因此感到心情低落。抵达餐馆后,死者没胃口用餐,因此打包后就驾驶四轮驱动车前往案发地点的方向。 女友图阻止被推开 他说,当女友询问死者要前往的目的地,却没有获得回复。孰料当死者驾车抵达4楼停车场后,却以“要上厕所”为由下车,他之后突然奔跑,虽然女友试图阻止,却被推开,死者最终选择一跃而下。 克里斯多夫指出,死者被发现时浑身浴血在路中,身上穿着白色衣服及浅褐色短裤。 他说,闭路电视画面显示,死者及女友于中午12时38分抵达现场,随着奔跑及跳楼。 警列猝死案处理 他表示,根据调查,死者生前拥有3项刑事案前科。现场也没有他杀的迹象,因此案件被列为猝死案处理。死者遗体已交由马六甲中央医院解剖,以确认死因。 克里斯多夫说,截至目前,死者坠楼的原因与“阿窿”无关,相信是与生意面临亏损有关。 林朝雁:遇困难应求助 另一方面,怡力区州议员林朝雁表示,生命宝贵,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社会上也有许多宗教团体及辅导机构愿意伸出援手。 她今日接获消息后,前去现了解情况后,这么表示。 她呼吁公众珍惜生命,遇到困难时应主动寻求协助。 她认为,政府亦能从中作出努力,加强民众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抗压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她表示,在现实生活与网络世界中,人们面对的压力已不少。希望大家在网络上能多用正面言语,少一些冷嘲热讽。若能多一份关心与耐心,也许就能挽救一条生命。 历史城市议员雷宝翔表示,死者遗体于事发后不久已被警方送往甲州中央医院停尸房剖验,了解死因。甲州消拯队伍今午前往现场展开清理路面的工作。
4天前
古城大小事
关注东海岸
料11月尾与榴梿同步 久违的山竹将大丰收
久违的山竹小果开满枝头,预料将于11月尾开始,与榴梿同步大丰收,果王果后齐登场
4天前
关注东海岸
东海岸
防落地撞坏 沾泥土细菌 绑绳拉网 护榴梿
除了施肥,喷洒农药及浇水之外,绑榴梿也是榴梿园主品质管理工作之一。
5天前
东海岸
大霹雳
买五送一 100令吉多粒 怡保榴梿档掀促销潮
怡保近来榴梿市场买气稍显平淡,一些档主为带动销量,纷纷推出促销优惠,从“买三送一”、“买五送一”到“100令吉多粒”,希望借此吸引人潮、刺激买气。
5天前
大霹雳
即时国会
中国有多爱大马榴梿?农长:1年狂炫11.9亿令吉!
中国人有多爱大马榴梿?农业及粮食安全部长莫哈末沙布给出一组数据。
1星期前
即时国会
即时国际
越南榴梿出大事了!2000个货柜滞留边境 农民含泪以跳楼价杀出
由于越南出口榴梿因化学检测实验室暂时关闭,近2000年货柜的多乐省榴梿滞留在边境口岸和仓库。贸易商停止购买,当地数百个处于收获期的榴梿园,如今面临果实成熟后掉落腐烂或低价卖给商贩的困境。
2星期前
即时国际
关注东海岸
榴梿食家愈加追求品质 叶秋德吁果农与时并进
彭亨州果农公会会长叶秋德村长表示,马来西亚是盛产“水果之王”的榴梿天堂,水果之王的独特魅力享誉全球,“食家”都以追求优良品质为目标。
3星期前
关注东海岸
百格新闻
榴梿大盗凌晨出击 搬走数萝黑刺
凌晨时分,彭亨地里望大街发生了一场“搬运秀”,3人乘坐一辆国产车到场,分两轮行动,将放在货卡上的黑刺榴梿搬上车,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
4星期前
百格新闻
带你看世界
德国商场频传煤气泄露 竟是榴梿惹祸
德国威斯巴登消防局日前收到民众接连通报,市中心一处商场传出煤气味。消防队赶赴现场发现,气味来自亚洲超市新上架的榴梿,令当地警消哭笑不得。
4星期前
带你看世界
即时国会
不能只靠中国买 沈志勤:大马榴梿应卖去澳洲美国
公正党峇央峇鲁区国会议员沈志勤建议政府拓展榴梿出口市场,不能过度依赖单一出口中国市场,必须多元化出口到其他对榴梿有需求的国家与地区,例如澳洲、美国、台湾、印尼和新加坡。
1月前
即时国会
国际拼盘
榴梿味似煤气 德国人“闻”之丧胆消拯队一天出动四次
大马人见人爱的“水果之王”榴梿,对洋人来说往往是恶梦,不仅无法接受其独特的味道,还因为与煤气味十分相似,导致消拯员闻“香”而至,白忙一场。
1月前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带3.5公斤榴梿登机被拒 2旅客10分钟吃光 放屁都是榴梿味
中国云南昆明机场两名旅客因为被禁止携带榴梿上飞机,决定在机场直接吃光,一口气狂吃了3.5公斤榴梿,连放屁都是榴梿味。
1月前
带你看世界
中港台
拍戏对手喷出“榴梿口气”郭晋安吸入差点撑不住
郭晋安拍视频爆料片场尴尬事,坦言曾在拍戏时不幸近距离吸进对手演员的“榴梿口气”,让他难以忘怀。
2月前
中港台
星云
榴梿归木——你可知榴花不似莲,“榴梿” 已正名?/林智勇(关丹)
小学时学写“榴梿”一词,老师特意强调二字部首不同:“榴”是木字旁,“莲”是草字头。 当时稚嫩的我们满心困惑:怎么会是莲花的“莲”呢?难道榴梿树在结果前会开出莲花来么?诚然,那是童趣的想当然。 再长大些,从阅读中知晓榴梿属常绿乔木,我愈发纳闷:为何不让“榴莲”二字皆从木?榴莲飘香季节时,街头榴梿摊的标价牌清一色写的是木旁“梿”,可校园里老师依旧教草头“莲”。年复一年,像我一样心生疑惑的学子无从计数。 尔后从报章获悉,老师教“榴莲”,只因参照当时《现代汉语词典》(下称《现汉》)收录的规范词条,而当时民间却普遍坚持“榴梿”二字应从木才为之合理,因而形成了有趣的分歧与对峙的僵持局面。 “榴梿”与“榴莲”如斯暗中较劲了好多年,校园墙内推崇“榴莲”,墙外多是“榴梿”的拥趸,各有半边天。如今“榴梿”稳坐正宫宝座,一统天下。最终成为正规词的它,也历经一路颠簸波折。 回溯历史,许多到南洋品尝榴梿的外国使节和文人雅士,回国后都依据各自的听感和文化背景作音译,诸如“留连”“榴连”“流连”“赌尔焉”“流璃”“罐果”等,可谓各显其趣。 显然,“Durian”在早期未有固定中译写法,仅是靠民间口耳相传,借以听音去记其名,无疑在遣词用字上五花八门。推测《现汉》编委会可能是依据相关书面记录,将“榴莲”一词纳入词典作词条。 榴梿是典型南洋热带水果,我国马来西亚是盛产国之一。榴梿深受国民喜爱,更被赋予“果王”的美誉。因对其情有独钟,广大民众坚决认为:榴莲属木本植物,该享有的是皆从木的中文译名。“榴梿”(木旁梿)也是新加坡与台湾的规范词形。因此,当《现汉》初版采“榴莲”(草头莲)作词条时,本地许多中文教师都深感困惑,不明所以然。 继初版《现汉》与《现汉2》录用“榴莲”为词条后,“榴莲”不知何故在《现汉3》《现汉4》悄然匿迹了。 直到2004年,《现汉》主要修订人陆尊梧教授受邀到我国担任“华语言文字规范”讲座的主讲人,有与会者提问“榴梿”的写法,并传达了本地华社多数人的观点:双木榴梿才是合理写法。陆教授承诺会将此议题提交词典编委会探讨,“榴莲”与“榴梿”的地位就自此发生逆转了。 榴“莲”树不会开出莲花 2005年出版的《现汉5》,重新收录“榴莲”为主词条,列“榴梿”为副词条。2012年《现汉6》历史性转折将“榴梿”(木旁梿)晋升主词条,“榴莲”(草头莲)则降为参见条目的副词条,最新版的《现汉7》沿袭了此制。 词典中的主词条,意指推荐规范词形,具完整释义、例句等,而副词条则仅标注“同‘XX’”或“见‘XX’”(XX指向主词条)。换言之,眼下《现汉》中的“榴梿”(木旁梿)是具有释义的词条,而“榴莲”一词则只标注着“同‘榴梿’”。 值得欣喜的是,《辞海6》(2009年)亦步亦趋扶正了“榴梿”。当下只有《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尚未跟进,仍以“榴莲”为主词条。 一词之正,百年之争,“榴梿”终在汉语权威词典中加冕主位,扬名天下!我们坚持“榴梿”二字应从木的理念,终让世界主导汉语的中国为之认可,遂依其本质正其字。 “榴梿”得以反客为主,马来西亚华人与有荣焉,这绝对是值得分享的喜讯!华文老师更该铭记:昔日所学的写法是“榴莲”,如今教学当以“榴梿”为规范。词典中主副条写法皆可用,但教学应优先选用作为首推规范的主词条。 过去风光的“榴莲”已然退居副位,学子不会再为“榴莲树会不会开出莲花”而疑惑了。曾被校园拒于门外的“榴梿”有了华丽的转身,原来词典也会上演“世事难料,‘词’海波涛几翻新”的把戏。 “榴梿”的晋升,恰似文化寓言:世界边缘诉求的坚定,终究迎来正名的时刻。“榴梿”从马来西亚一隅跋涉,其路漫漫,但其志可鉴,故遇花期,名留史册!往后,当人们书写“榴梿”一词时,笔尖划过的,不仅是俩木部的汉字,更是马华人对文化认同与坚持语言回归本质的长征,或许在笔画刻下木纹的瞬间,隐隐约约地感受到马华人对“果王”的长情大爱,凝聚成的无声力量。 【附录】 词典中“榴莲/榴梿”为主词条演进史: 《现代汉语词典》 1978(初版)1983(第2版) =【榴莲】 1996(第3版)2002(第4版) =未收录 2005(第5版) =【榴莲】(也作“榴梿”) 2012(第6版)2016(第7版) =【榴梿】(也作“榴莲”) 《辞海》 1999(第5版) =【榴莲】 2009(第6版)2019(第7版) =【榴梿】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2004(初版)2010(第2版) =【榴莲】 2014(第3版)2022(第4版) =【榴莲】,某些地区也写作“榴梿”。
2月前
星云
星云
榴梿季/珊(怡保)
是从什么时候察觉的呢?大概是在回家的路上,忽然发现街角多了几个榴梿摊。戴头巾的阿姨、穿拖鞋的叔叔坐在折叠椅上,一边熟练地剥着果壳,一边冲着路人喊:“来,新鲜的猫山王!”塑料板上摆着几块金黄的果肉,在暮色中泛着柔柔的光。不一会儿,空气中弥漫起一股浓郁的甜香,像熟透的果肉夹着一丝奶气,悠悠地从街角那头飘过来。榴梿季,就这样来了。 我对榴梿谈不上痴迷,但也从不排斥。小时候在外婆家,榴梿虽然不是随时都吃得到的水果,可一到季节,它总会如约出现在客厅中央。外婆尤其偏爱那种香甜中带点微苦、苦后又回甘的口感。每到这时候,她总会叮嘱我爸一句:“记得买猫山王,不要太干的。”我爸便带我去老市场,找那家熟识的摊贩。他们围着一堆布满尖刺的果实,用指关节敲壳、听声音、挑形状,嘴里还念叨着我听不太懂的行话:“要软不软的最好。”那时候我也没特别去琢磨这句话的意思。反正,有人负责挑,有人负责剥,而我,只需要坐在一旁,安心等着吃就好了。 也不记得从哪一年开始,榴梿不再只是街角摊位上的季节味道,而成了网上的团购链接,和一条条“XX品种到货啦”的WhatsApp语音。吃榴梿变得方便,也更讲究了——有人会专程开车两个小时,只为到特定的小镇尝一口刚从树上掉下来的果子;也有人坐在风扇底下,边吃边细聊品种的差异:红虾、D24、XO、黑刺……倒也不能说不好,只是有些仪式感悄悄消失了,连带着,某些味道也变得模糊了。 榴梿是很有耐心的水果 前阵子我陪朋友去了蕉赖一家颇有名气的榴梿摊。老板是个戴着小金链的中年男子,手法麻利,剥果壳像是家常便饭。我们坐在塑料桌旁,品尝着他亲手剥开的猫山王,喝着清凉的椰水,聊着天。忽然,朋友转头问我:“你觉得榴梿,是热闹的,还是孤独的?” 我愣了愣,从未这样思考过。但细想过去那些画面,倒也觉得,两种说法,似乎都说得过去。 榴梿在市集里,是热闹的。吆喝声此起彼落,塑料袋摩擦作响,顾客挑选时的犹豫,还有果肉被掰开时“啵”的一声,紧接着就是旁人忍不住的赞叹:“哇,好好吃哦!” 可真的吃起来时,它又显出一种莫名的孤独感——你得一个人面对那团几乎有实体感的气味,要么爱得深沉,要么敬而远之。 很少有水果像它这样,有一种“自我完成”的姿态:不搭咖啡、不加盐糖、不切块冷藏,也不刻意取悦你。它是什么样子,你只能照单全收。 我想起外婆以前常说的一句话:“榴梿不能急,要等它自己掉下来。”小时候听不太懂,只觉得她在讲吃榴梿的窍门。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她其实是在讲做人——很多事情真的急不得,包括人心。 榴梿是种很有耐心的水果。它得在树上慢慢等,等果肉被时间养软,等最后那根纤维被风吹雨打磨断,才会在凌晨三四点,悄悄落在潮湿的地面上。早市的人听到地上一声轻响,就知道,那颗果,熟了。摘早了,味道还涩;捡迟了,已透着酒气——一切都得刚刚好。 可生活里,最难得的,往往就是那种“刚刚好”。我们总是太着急,习惯用消息催进度、用行程塞满空白,连睡前也不忘设个闹钟,生怕哪一分哪一秒被浪费。可偏偏,那些真正值得的东西,最是急不来的。 这几天,我常路过住家附近的一个榴梿摊。老板娘见到我,总会朝我点点头。我并不是每次都会买,有时候只是经过,顺便停下来看看。她养了一只橘猫,懒洋洋地趴在冰箱顶上晒太阳,半眯着眼,像是也被果香薰得昏昏欲睡。我站在摊前,闻着那股淡淡的甜香,脑海里浮现起小时候的画面:外婆坐在小板凳上,一边剖着榴梿,一边说:“来,吃这颗肥的。”她的声音像一层薄纱,轻轻拂过记忆深处。 榴梿季总是短暂的,像那些藏在记忆深处的片段,只有在某种气味飘起时,才会悄然浮现。它不会特地为谁而来,也从不等人。遇上了,便是运气;错过了,也只能等下一回。 生活大概也是这样。不必每一口都吃得尽兴,也不必急着拆解每一场热闹背后的寂寞。它们来来去去,只要有些味道留下,就足以回味。
2月前
星云
更多榴梿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