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南海之声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投稿须知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创作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投资理财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社团动态
星期天头条
深度报道
非凡人物
发现东盟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未成年人
VIP文
马伟康 | 人性的恶不分年龄,教育失职有名有姓
人性的恶固然不分年龄,恶魔确实可能打娘胎而生,但教育失职也有名有姓;犯事的学生是该受到教训,可若真要追究,师长是否首当其冲? 不久前在影集中看到的校园轮奸情节,上周竟在马六甲一所中学上演,荒诞得我一时分不清虚拟与现实的边界。事件一经报道,举国上下为之哗然,无一不为此感到愤怒与痛心。 我们的校园怎么了?早前在校园霸凌频发之时,社会已责问无数。怎料,霸凌问题未见好转的当儿,性质更为恶劣的犯罪已映入公众视野。是现在的青少年变坏了吗?这会否只是单一事件?都不见得。 过去我曾在专栏提及,我认为人性存在“恶”的本质,部分人的言行并无 “可恶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的前因后果导致,而是纯粹由“恶”驱动。时评人许国伟近期的评论亦提出类似观点,他认为“人性的恶,不分年龄”。本次校园轮奸案加害者,显然属于这类人。 是,未成年人的前额叶皮质仍在发育,更容易冲动行事。但,我们回看案件,性侵、拍摄、把风,人人各司其职,无一不显示这并非临时起意,而是精心策划的预谋性犯罪。何况,受害者的挣扎与痛苦,他们看得到、听得见、能触及,却仍然选择施暴。再怎么不成熟、不懂事,稍有怜悯心的人,都无法轻易做到。 除此之外,将暴行拍成视频,用意无非是向同侪炫耀、威胁受害者。不过,再愚蠢的人都知道,留下视频无疑是留下自证罪行的铁证,那些加害者难道没想到这一点吗?在我看来,他们绝对清楚,并利用了自身未成年人的优势。 根据马来西亚《儿童法令》,10岁至18岁的未成年人犯法后可能承担“有限”的刑事责任,即便坐牢,判刑一般不会太严重。这是因为未成年人处于需要教育的阶段,判罚也是以教育导向,而非惩罚,而这也是《儿童法令》存在的意义。只是,这份立意良善的法律若被恶意利用,则可能成为减轻刑罚,乃至脱罪。于是,未成年人再如何做恶,其年龄仍可能成为他们逃避罪责的无冕之冠。 这并非社会首次对未成年保护法提出反思。2017年,韩国发生震惊全国的“仁川国小女童分尸案”,案件性质极为残忍,故不多赘述,有兴趣者自行前往搜寻引擎。该案两名加害者在《少年法》的保护下,即便服完刑期,出狱时也仅30岁,与受害者遭遇相比,显然微不足道。这促使韩国民众反思《少年法》存在之必要,以及受害者遭遇与罪行残暴程度因加害者年龄而被轻判,是否有其合理性? 人性的恶固然不分年龄,恶魔确实可能打娘胎而生,但教育失职也有名有姓。家庭教育仍是人格养成的根基,哪怕是反社会人格,在医疗干预下亦有机会导正。若教育失守,且师长一次次把小孩的错误视为“小事”,那么小孩终将在一次又一次的“小事”中逐渐壮大成大恶魔。 家庭教育、性教育的缺位,都是导致憾事发生的主因。犯事的学生是该受到教训,可若真要追究,师长是否首当其冲? 搞笑的是,校园轮奸案曝光之初,阿克马等人嚷嚷着要恢复教师鞭打学生的权力,以重建学生对师长与校规的敬畏之心。体罚是会让人身心畏惧,但也正如星洲人专栏作者陈云娟所述:因打骂才学乖的孩子,是因为“怕”,而不是 [vip_content_start] “懂”。即便恢复体罚,一昧鞭打也无法真正并让孩子完全了解“为什么不能这么做”的本质。 然而,这群在教育失职的成年人却仍头脑简单地认为暴力能有效了事,让孩子为他们的错误买单。这种以暴制暴的思维,恰恰暴露教育体系的贫乏。 教育部长法丽娜的言行更令人无语。校园霸凌案频发之时,教育部除了祭出让全国中小学校长带领学生喊口号的举措之外,毫无作为。如今,轮奸案受害者仍在医院接受治疗,法丽娜却不合时宜地发表“四名嫌犯可继续参加SPM考试”这般杀人诛心的言论。此话不仅在受害者及亲属伤口上撒盐,更罔顾民众情绪,被炎上也是咎由自取。如同人权律师拉杰斯的批评:法丽娜及教育部的做法,如同给了所有相信正义与儿童保护的大马人一记耳光。 除此之外,教育部在文告中将校园轮奸案定义为“不当性行为”一事也引发了争议。前净选盟主席玛丽亚陈批评,教育部的表述等同于把强奸这一刑事罪行降格为纪律问题。结合过去争议,法丽娜领军的教育部确实令人担忧,也让人质疑其在校园事件频发的今天能有多少作为。 与此同时,性暴力在受害者身上烙下的伤痕,恐将伴其一生。肉体的伤疤会随着时间复原,但心灵的创伤却可能一生难以抚平。日后,一只刻意/不经意搭在其肩上的手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时时刻刻都对世界充满戒备与恐惧。 加害者需要承受怎样的惩罚,才能稍微弥补受害者所受的伤害?真的能弥补吗? 挥舞的藤鞭除不了恶魔,暴力也无法教会孩子。受害者的伤害已无法抹去,若社会与教育持续缺席,下一场悲剧只是时间问题。 难道教育部还要继续靠喊口号杜绝恶行? 你说呢,法丽娜。 衍生阅读: 许国伟 | 他们还只是个孩子?人性的恶不分年龄! 马伟康 | 人类的恶意,死刑阻止不了 陈云娟 | 再不听话就滾出去 【保护儿童/01】检视性侵儿童法令 保护儿童的后盾抑或装点门面的摆设?
4星期前
VIP文
新闻线上
黄振威.惩罚未成年人不是答案
吉兰丹存在严重的青少年社会问题,惩罚并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1月前
新闻线上
新闻线上
黄振威.无辜者必须受到保护
许多人没有意识到,在嫌疑人被法庭正式提控之前不公布其姓名是一种普遍遵循的惯例。
2月前
新闻线上
读者观点
颜建荣.校园霸凌与人工智能时代的价值观危机
校园霸凌事件并不是孤立的“校园问题”,而是整个社会价值观、家庭教育、媒体环境与科技变迁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2月前
读者观点
VIP文
郭碧融.提防潜伏在儿童身边的狼
处在复杂的社会里,许多纯真的童话已经不适合直接讲述给孩子听,反之可以进一步提出让孩子思考的问题。
2月前
VIP文
全国综合
查拉坠楼案 | 媒理会:涉及未成年人 “报道查拉案须保持敏感”
马来西亚媒体理事会(MMM)对最近有关查拉凯琳娜案件的新闻报道表示高度关注,并提醒媒体在报道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时,必须保持准确、合乎伦理与敏感度。
3月前
全国综合
即时国际
欧盟推出《数码服务法》新指南 成员国可就未成年人推出社媒禁令
欧盟委员会昨天针对《数码保护法》(DSA)发布新版未成年人网路保护指南,允许各成员国针对未成年人出台社交媒体禁令。
4月前
即时国际
关注东海岸
取缔卖烟及未成年人吸烟 登卫局发出149张违规通知
登州卫生局展开取缔行动,根据2024年公共卫生烟草与吸烟产品管制法令(852法令)发出了149张违规通知,收到近3万令吉的罚款。
5月前
关注东海岸
关注东海岸
丹州未成年人强奸案及乱伦案件攀升 并非单方面的责任
吉兰丹州务大臣拿督莫哈末纳苏鲁丁表示,丹州的未成年人强奸案及乱伦案件攀升,并非单方面的责任。
7月前
关注东海岸
VIP文
陈云娟 | 青少年与成年人的爱情
试想,两个毫无交集的生命阶段,他究竟爱上你什么?你们的生理、精神和道德基础有合拍吗?还是在权力不对等的情况下,方便他对你情感操控? 日前,韩国男星金秀贤被爆曾与当年仅15岁的女星金赛纶交往,两人不仅年龄差距多达15岁,而且还是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交往,顿时引发社会热议。许多青少年父母纷纷表示焦虑,不知该如何保护孩子。 一个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一个是成熟的成年人,这两个年龄相差悬殊、处于不同生命阶段的人,怎么就互相吸引了? 以前在校园讲座时,我提到如果喜欢你的人是25岁男性,15、16岁的女生立刻嫌弃地反应:咦,那个男的这么老的? 我接着问:那假设对方30岁 “不可能,我才不要老男人。他都可以当我爸了,恶心!” 我都还没说完,这些少女反应还真大啊……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青少年的视角里,青年和成人是两个不同的分水岭。但,这并不代表青少年与成年人之间不会发生爱情。 爱情是什么?社会心理学家齐克.鲁宾认为,爱情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种特殊想法和态度,它是亲密关系的最深层次,不仅包含审美、激情等心理因素,还包括生理唤起与共同生活的愿望等复杂因素。 爱情的产生需要生理、精神和道德基础形成,因此通常发生在成年人之间。儿童仅具备第一性征,尚不具备产生爱情的条件;青少年随着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的发育,可能具备产生爱情的可能性。但如果仅有生理上的成熟,而缺乏精神与道德层面的支撑,仍不足以真正形成爱情。 爱情的持续发展需要有精神基础。它主要是两个人能满足彼此心理方面的需求,例如性格合得来、有共同话题。两个人可以相互理解、关爱、欣赏,再一起把生活过成各自想要的模样。 最后,爱情还需要道德基础作为支持,这意味着两个人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上相契合,并愿意为这份感情负责,对彼此忠诚专一。 也就是说,真正的爱情除了要有成熟发育的身体(包括对性的需求),它还需要有精神上的满足,三观合拍,以及对感情的责任感。 青春期是儿童转大人的成长重要阶段,随着身体发育成熟,性意识觉醒,他们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关心和爱慕,萌发出求偶心理。然而,由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知识和生活阅历有限,他们对爱情的认知仍然肤浅而朦胧,因而显得幼稚和不成熟。虽然他们内心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但对未来的家庭责任、恋爱与学业的平衡,以及如何区分友谊与爱情等问题都缺乏认知,于是就会出现早恋、多角恋爱等不良现象。 小芬当年15岁,还念着初三,恋上了班上的华文老师。当年老师已经30多岁,而她却坚信这是真爱。如今50多岁的她回首往事,不禁思索,究竟是什么让她当年奋不顾身,如飞蛾扑火般冲向这段感情。 答案是,老师因年龄累积的成熟特质、成为她人生中的领灯人、也是一座庇护她的大山。单亲家庭的她,很需要一个像父亲的爱人——无条件的呵护、宠爱与包容。 她对老师究竟是爱情,还是对父爱的投射?为何她不似前段例子中的女同学那样嫌弃老男人呢?或许是原生家庭塑造了她对“父辈之爱”的渴望,或许是她渴望有力的肩膀依靠,又或许,那时的她真的相信,那就是爱情。 女生的Pre-Frontal Cortex(前额叶皮质,负责决策、冲动控制、推理以及情绪调节)必需到25岁才完全发展成熟。当年15岁的小芬。前额叶皮质还在发育中,而她所坚持的爱情,究竟是否正确? 也许你会说,爱情不分年龄,为何不相信它的存在?我只想说,这句话只适用于成年后的年龄差距。 当一个成熟的成年人选择与13至17岁的青少年交往,不仅存在权力不对等的问题,还涉及对未成熟心智的利用,甚至可能通过诱导或胁迫,要求未成年人拍摄私密照片、录影,或发生性关系。 例如,15岁的孩子可能认为自己很成熟,但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判断力仍显不足,容易受到不怀好意的成年人影响。试想,两个毫无交集的生命阶段,他究竟爱上你什么?你们的生理、精神和道德基础有合拍吗?还是在权力不对等的情况下,方便他对你情感操控? 要知道,这不是单纯的恋爱。在这样的年龄差距下,心智成熟度、社会经验、权力关系都极不对等。 即便是双方自愿的,身为成年人依然有责任避免这段关系的发生。 如果孩子爱上成年人,父母能怎么做? 当孩子陷入与成年人的感情中,父母需要理性引导,帮助他们认清问题,并保护他们免受可能的伤害: [vip_content_start] 一、冷静面对,不要一味指责 孩子对成年人的爱慕,可能源于崇拜、缺乏安全感或对成熟特质的向往。父母应先冷静倾听,不要直接否定,以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更加执迷不悟。 二、帮助孩子理解“爱情”与“依赖”的区别 引导孩子思考,这段感情是基于真正的爱情,还是出于对成年人的依赖或投射。例如,对方是否给予她/他无条件的关爱?还是在利用她/他的不成熟? 三、讲解年龄差距带来的现实问题 让孩子了解,成年人与青少年在心理成熟度、社会经验、责任感上的差距,以及这种关系可能带来的隐患,如控制、操纵,甚至法律风险。 四、加强对孩子的保护意识 告诉孩子,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恋爱不仅涉及权力不对等,还可能存在利用与操控。例如,对方是否有意引导她/他发生亲密行为?是否让她/他做出超出年龄承受范围的决定? 五、提供更健康的情感支持 孩子之所以对成年人产生依恋,可能是因为在原生家庭中缺乏关爱。父母应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给予足够的陪伴和肯定,让他们在家庭中感受到温暖,而非寄托在一段不对等的感情里。 六、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孩子执迷不悟,或已经陷入不健康的关系,父母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学校辅导员或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以确保孩子的安全与心理健康。 青少年对爱情充满憧憬,但他们的心智仍在发展,容易被成年人误导或利用。父母的角色不是单纯地禁止,而是耐心引导,帮助孩子理解真正的爱情,并学会保护自己。
8月前
VIP文
即时国际
姚明提议未成年人每学期关闭萤幕24小时 引网友热议
中国篮球巨星姚明在两会期间关注青少年议题,提出未成年人每学期的某一天关闭萤幕24小时的建议,鼓励青少年走进运动场。这则提议引起中国网友热议,并且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名。
8月前
即时国际
国际拼盘
中警方核查未成年人住酒店 曾破获拐童案
中国公安部昨天通报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旅馆报备未成年人入住4200余万人次,公安机关核查可疑情况52.2万次。
9月前
国际拼盘
狮城二三事
以个人训练引诱 前足球教练性侵少女监33个月
一名前足球教练假借免费的个人训练为名,引诱一名15岁少女到家中多次性侵,被判处坐牢33个月。
11月前
狮城二三事
天下事
禁16岁以下使用社媒 青少年新闻老板抨击:扼杀创造力
澳洲一青少年新闻业主称,禁止16 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社媒的立法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主意”,会扼杀青少年的创造力。
11月前
天下事
全国综合
教长:按趋势改进指南 教育未成年生殖健康
教育部长法丽娜指出,社交与生殖健康教育指南(PEERS)有助于提高社会,尤其是家长和学生对生殖健康的意识。
12月前
全国综合
即时国际
墨西哥一皮卡车内发现11具遗体
墨西哥南部格雷罗州检察官周四称,警方在该州一辆皮卡车内发现11具遗体,其中包括两名未成年人。
1年前
即时国际
更多未成年人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