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首页
|
登广告
活动
下载App
热门搜索
大事件
发现东盟
股市
星洲人
互动区
登录
Newsletter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最新防疫SOP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总编时间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风起波生
大使笔迹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亮剑
下班的路
百格大家讲
长风破浪
大选探路
翱翔天际
烈火真金
华研智库
吃饱了吗
鸟生鱼汤
娴言
鹭岛南望
走读天下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杭州亚运会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动力青年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昔加末
纳入东海岸经济特区 大臣:丰盛港与昔加末获旅游农业发展
(新山3日讯)柔佛州务大臣拿督翁哈菲兹表示,丰盛港和昔加末县将取得更快的发展,特别是在旅游业和农业领域。 他昨天主持今年第二次的东海岸经济特区执行协调委员会(ICC ECER)会议时,如此强调。 他表示,他很快就会布上述事项吸引人的报告和进展。 出席会议者, 计有:东海岸经济特区发展理事会首度执行员拜查威,柔佛州农业、农基工业及乡村委员会主席拿督扎哈里,柔佛州旅游、环境、遗产及文化委员会主席拉文古玛,丰盛港县长莫哈末沙基阿里、昔加末县长马斯尼等。
2天前
昔水灾部分灾黎未获援助金 盼能提呈上诉申请
昔加末2053户水灾灾黎日前获得2500令吉必需品援助金,但却有部分灾民未获得相关援助。这些灾黎盼本月21日能获得好消息,即昔加末县署会开放让未获得援助金者提呈上诉申请。
2月前
杨福友:掌握精通占优势 学生要打好中文基础
(拉美士12日讯)昔县发展华小工委会主席杨福友表示,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使用中文,掌握和精通中文占有优势,希望学生能打好中文基础。 杨福友今日为在拉华小学举办的2023年第三十七届昔县华小华语演讲比赛暨笔试比赛主持开幕时指出,全球有五分之一的人口使用中文。中文具有经济价值,中国是经济大国,中文的地位也日趋增加,其商业地位更是越显重要。 学习靠多读多写多讲 “掌握和精通中文能占优势,中文是有用且优美的语言,希望学生打好中文的基础。学习没有捷径,靠的是多读多写多讲。” 他说,演讲比赛的宗旨是让学生互相学习与切磋,积极钻研中文,培养更多人才,而笔试比赛则让学生探讨课外知识,培养阅读习惯和塑造阅读风气。 他也捐出1000令吉赞助此次比赛。 黄国重:网络阅读须分辨是非 与此同时,昔加末教师公会主席黄国重校长表示,演讲与笔试比赛是为了鼓励学生多阅读,吸收课堂之外的知识。 “现今网络科技发达,学生要独立思考,不能直接吸收资讯,要过滤和思考。” 他说,如今实体报纸已少了,很多是电子报,学生在阅读时也不一定要阅读实体书籍,可通过网络阅读,但仍必须分辨是非对错。 “此次比赛加入即席演讲,参赛学生要有许多的知识,才能即席发表。” 他提及,此次赛事由教总主催,全柔各地同步进行,从县级到州级,年尾则会进行全国赛。 拉华小学董事长姚珠德和校长曾华种也出席今日的赛事。昔县20所华小的学生参与今日的赛事,其中有18名学生参加演讲比赛,而笔试比赛的参赛者则有63人。 2023年第三十七届昔县华小华语演讲与笔试比赛成绩: 演讲比赛:冠军:梁婧璇(佳什华小);亚军:刘施林(大禹华小);季军:蓝婧瑄(冶美华小);第四名:李杏韵(思朴华小);第五名:关名恩(励志华小);优秀奖:邹恩慧(昔华小学)、张语桐(利民达华小二校)、蔡靖雯(爱群华小)、陈妍馜(登能华小)、张馷琁(化南华小)。 笔试比赛:冠军:郑瑞彤(利民达华小一校);亚军:龙慈涛(拉华小学);季军:刘彦哲(昔华小学);第四名:李嘉雯(冶美华小);第五名:陈怡瑄(昔华小学);优秀奖:方紫伊(拉华小学)、何楚钰(三合华小)、苏泋暄(拉华小学)、颜凯莹(思朴华小)、陈芷乐(昔华小学);安慰奖:李映儒(大禹华小)、郭玉文(雅格华小)、张净璇(励志华小)、何家辉(励志华小)、林彩婷(大禹华小)、李袆庭(三合华小)、黄苇伦(励志华小)、苏渼珽(加叻华小)、陈品源(思朴华小)、周妤芯(爱群华小)。
2月前
明年落实 昔市会推智能停车收费、设电动车充电站
(昔加末10日讯)昔加末市议会主席莫哈末恩姑达希尔表示,由于承包商无法提供服务且使用者不多,“手机短讯缴停车费”制度从8月1日停止;另外,市议会料于明年落实智能停车收费制度和设立电动汽车充电站。 莫哈末恩姑达希尔今日向记者指出,市议会正推动智能城市、打造低碳社会,以及气候行动计划,这3项计划息息相关。 “我们朝向智能城市,而智能停车收费制度和电动汽车充电站是其中的元素之一。” 他说,他已会见电动汽车充电站承包商,对方建议在万达镇设立一个充电站,以了解民众反应。 “目前已有相关需求,若吉隆坡人驾驶电动车到昔加末来,若没有充电站就会造成问题。如果每个地方政府区内都设有充电站就不会造成问题。” 不过,他指出,目前尚未有相关细节,承包商仍在准备计划书,最快预料会在明年落实。若充电站设于停车位,或许市议会会与对方合作。 至于智能停车收费制度,莫哈末恩姑达希尔指仍正探讨所使用的承包商与方式,但预料也将于明年落实。目前,全柔只有新山市政厅使用智能停车收费制度。 “不过,届时将以分阶段分地区的方式落实智能停车收费制度,例如率先在特定地区落实等。同一时刻,仍会继续使用停车固本制度,因为需时教育民众,毕竟使用者包括年轻人和老人家,而且不是每个老人家都使用智能手机。不过,无纸作业是我们的目标。” 询及有关从本月起停止使用的“手机短讯缴停车费”制度时,莫哈末恩姑达希尔指出,由于该制度的承包商面对技术问题,无法继续提供服务,加上该制度的使用者不多,市议会因此从8月1日开始停止相关服务。目前,民众可使用固本缴付停车费。 询及使用人数时,他表示,该制度于2017年开始落实,但每月用户维持未有增加,甚至有下滑趋势。 “每个月只有约百人使用。”
2月前
咖啡茶业者积极配合部长所强调环境卫生 必能带来正面效果
(昔加末1日讯)马新咖啡茶业联合总会长黄守群表示,同业们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发展部长倪可敏强调的环境卫生,相信必能带来正面效果。 黄守群昨晚出席昔属咖啡餐商公会75周年纪念庆典、新届理事就职典礼暨表扬理事长期服务奖联欢晚宴时指出,倪可敏多次强调环境卫生对餐饮业的重要性,尤其是厕所的环境卫生,这会对经商加分,希望大家能够给予响应。 “在同业们积极配合下,相信必能带来正面效果,甚至会让食客留下印象。” 他也提及,昔加末咖啡茶名声远播,民众若经过昔加末或利民达就要停下来品尝咖啡茶。 “昔加末是前往东海岸的必经之地,也是赶路人的休息站之一,显见昔加末已经擦亮招牌,大家都会停下来喝一杯咖啡或茶。” 他也宣布总会捐出5000令吉给昔咖啡餐商公会。 与此同时,昔属咖啡餐商公会会长拿汀黎小华表示,该理事会通过以资助方式鼓励该会业者进行洗手间的提升工程,希望政府能提供津贴式资助金予业者,以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早日完成提升工程。 她指出,昔属咖啡餐商公会是前辈在二战刚结束不久所成立的,当时市场不好且资源不足,在经营不易的情况下,经历无数的挑战与困难而坚持下来,实属不易。 “若没有前辈们的默默耕耘,也没有我们的今天。因此,我们应怀著感恩的心为本会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她指出,人说同行如敌国,但咖啡餐商公会如同一个大家庭,同业间互相交流切磋,与其他州属的友会分享心得,更在需要时互相支援,总会则像个大家长般时刻给予援助,凡对该业不利的课题都作出反应、申诉或反击。 另一方面,公正党士基央区国会议员兼卫生部长扎丽哈的代表熊运涛表示,清洁卫生很重要,从厨房、排污到厕所都不能轻忽。 他同时呼吁6州的选民把选票投给团结政府。他说,如果绿潮真的强盛,将对许多行业,尤其是酒和娱乐场所造成极大影响。 多名嘉宾也在晚宴上拨款或捐款给昔属咖啡餐商公会,其中包括公正党昔加末国会议员华岚拨款6000令吉、行动党拉美士国会议员彭学良拨款5000令吉、行动党利民达州议员黄炣卿拨款3000令吉、马华彼咯州议员陈宗拨款1000令吉、昔加末闻人丹斯里陈孟通捐2000令吉、昔属咖啡餐商公会名誉主席拿督谢玉兴捐2000令吉。与此同时,昔属咖啡餐商公会也捐出1万令吉给昔加末中华亲善洗肾中心。 昨晚的与会者包括筹委会主席伍尚存、昔属咖啡餐商公会总务苏伟汉、永久名誉顾问卢业强、法律顾问李福良、巫罗加什州议员兼柔佛州农业、农基工业及乡村发展委员会主席拿督扎哈里沙礼的代表兼马华昔加末区会主席徐安岄、昔加末中华亲善洗肾中心秘书云爱蓉和行政主任陈鸿国。
2月前
昔市增一旅游打卡点 清新巷9月中旬完工
(昔加末27日讯)已开始动工的昔加末清新巷(Segar Amat Lane),预料在今年9月中旬完工,以成为昔市旧区另一旅游打卡地点。 取自昔加末原名 Segamat 的清新巷(Segar Amat Lane),座落昔市公共巴刹斜对面的一条小巷,小巷两端衔接登姑阿末路和阿芝路。 在上世纪,这条小巷曾有一些摊档售卖红豆冰、冷饮、面档等,后来逐一迁至其他地点或结束营业。 在展开“清新巷”工程之前,这条小巷不让车辆川行,巷头巷尾则让摩托车停放。 昔加末市议员李来吉对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表示,根据昔加末市议会一开始的建议,是准备把清新巷设在昔市巴刹正对面的小巷。 他表示,由于很多来自登姑阿末路的车辆,使用这条单行小巷至阿芝路,于是改用现有的另一条小巷。 他表示,清新巷工程已于日前展开,预计在9月中旬完工,以成为昔市旧区另一打卡地点。 他说,昔加末市议会在去年12月,已在昔市一桥和依布拉欣路角店墙上,完成一幅“小公主与鳖”的民间故事壁画,清新巷是较后的另一项美化工程。
2月前
今日焦点
【特稿】传建议登记局搬到拉美士 大部分昔民众不赞同
(昔加末1日讯)近期传出昔加末国民登记局搬迁至拉美士的建议究竟可不可行?大部分昔加末民众认为此举不合理,拉美士属副县,人口较昔加末少,两地距离远且昔加末原已设有国民登记局,不可从有变无。 大部分受访者向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表示反对,认为此举将造成民众不便,地方上原设有国民登记局却突然变无,需前往更远的地方办理事情,于理不合。 不过,也有部分民众认为可接受,因为二三十分钟的车程并不太远,并认为此举或可带动拉美士经济。 与此同时,也有民众认为政府应该做好规划,最好将各单位集中在一个地点,为前往政府部门办理事务的民众提供最大的便利,省却大家东奔西跑处理事务的不便。 巫统柏马尼斯区州议员安努亚玛南日前证实相关建议,但目前仅属于口头建议。柔州国民登记局是基于新的拉美士国民登记局将于本月中投入运作,思及昔加末国民登记局属租赁性质且已经陈旧,同时可节省开支而提出相关建议。不过,目前一切只属于口头建议,尚未正式发出公函。 行动党利民达州议员黄炣卿表示,她与数名反对党议员数个月前会见柔州国民登记局局长时,被告知拉美士新的国民登记局已建竣,该局比昔加末的还要大。 “我当时询及会否将昔加末国民登记局搬迁至拉美士,但局长回应指没有这个打算。他当时也提及,该局打算申请拨款建设昔加末国民登记局。” 她指出,既然有了搬迁昔加末国民登记局至拉美士的口头建议,她将再向柔州国民登记局局长做进一步了解。 黄炣卿也对昔加末国民登记局搬迁至拉美士的建议表示反对,因为昔加末民众前往拉美士的路途遥远,特别是金马士峇鲁、峇都安南等地的民众。 “这个建议不太合理,除了存在距离的问题之外,也不能让昔加末地区从原本有一间国民登记局,结果却变成了无。” 她同时提及,昔加末市议会目前正著手进行地方小型规划,她已经向当局建议把政府部门集中起来,为办理政府事务的民众提供便利。 ▉昔加末春秋慈善社主席廖益荣对昔加末国民登记局搬迁至拉美士的建议表示不理解,同时也反对此建议。 “昔加末是主要县属,但民众必须到更远的地方办理事务,况且昔加末国民登记局总不能从有变无,这些都说不通。” ▉利民达中华公会会长陈碧芳表示,从利民达往昔加末,以及从利民达往拉美士,所需的路程相差无几,若昔加末国民登记局搬迁至拉美士,料对利民达民众没有太大影响。 “我们要知道为何当局提出这个建议,若是为了节省开支,充分使用新的国民登记局是可以接受的,省下来的款项可做其他的建设。” 她不否认从昔加末往拉美士,抑或是峇都安南等地的民众前往拉美士都需要一段路程,但毕竟国民登记局并不像银行,只有在办理特定事项时才需前往,不是需经常前往办事的部门。 “20分钟的车程并不算太远,况且昔加末人也经常开20分钟的车前往一个地方。小城镇较没交通阻塞的问题,开车20分钟前往一个地方是可接受的。” ▉前金马士峇鲁村长陈良成表示,昔加末国民登记局搬迁至拉美士的建议并不会对金马士峇鲁的民众造成影响,因为当地居民前往金马士国民登记局办理事务。 “不过,昔加末是主要县属,但却建议把国民登记局搬到副县拉美士,这难免会让人觉得奇怪。” 他也提及,尽管对当地民众没有造成影响,但若遇上需先到其他政府单位处理事务后才能到国民登记局办事的情况则还是会面对问题,届时就要两地跑了。 ▉民众郑添枝指出,搬迁昔加末国民登记局至拉美士的建议并不妥当,他反建议政府要好好规划,把各政府单位集中在一区更为合适。 “昔加末人口较拉美士多,而且本来就设有国民登记局,不能突然搬迁变成零。对昔加末人来说,要到拉美士国民登记局办事并不方便,更何况其他更远的地区。” 他说,政府在设立各机构时需有所规划,应尽量把各政府机关集中在同一区,让民众只要前往一个地方就能处理完所有的政府事务,而不是像现在办需奔走多个地区才能处理好所有事务。 ▉在昔加末经商但居住在拉美士的民众李良伟赞成昔加末国民登记局搬迁至拉美士的建议,并认为这可推动拉美士经济。 “我赞成并不是因为我居住在拉美士,我是以经济角度看待此事而赞成。拉美士是一个被冷落的村子且经济不理想,国民登记局搬迁到拉美士可发挥些许经济效益,民众前往办事时也可到拉美士走走吃喝。” 他说,20分钟的车程并不太远,拉美士人也经常到昔加末办理事务。大家刚开始时或许不习惯,但一段时间后就能适应。 “况且我们并不需要经常到国民登记局处理事务,办理身份证、报生纸、注册等并不是每年都要处理的事,为何不给拉美士一次机会?” 他坦言听到不少昔加末人对此建议嗤之以鼻,但他认为尽管拉美士人口不若昔加末多,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月前
今日焦点
今日焦点
昔加末马青区团设定3大目标 盼吸引年轻人加入
(昔加末24日讯)昔加末马青区团设定3大目标,即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马青、启动昔加末马青先锋队,以及专注于教育、经济及工作机会。 昔加末马青区团团长郑国威发表文告指出,该区团昨晚召开首次执委会议,并设定以上3大目标。 “我们要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马青。从以前早期巅峰时期,昔加末区团共有16个支团,但在这一届改选中只剩下10个支团,团员约400人。这涉及种种原因,例如近20年来的政治大洗牌、工作事业、家庭生活等。” 他强调,昔加末马青区团将尽全力获得更多年轻人认同马青路线与政纲,秉持党“自强不息”的路线,慢慢壮大马青,这也是首要任务。 他说,区团已经启动昔加末马青先锋队,马青必须站在前端发声,扛起监督政府的责任,甚至延伸至为民请命,以及提供反建议给有关当局等。 “我们也专注于教育, 经济及工作机会,这些都与年轻人息息相关,是年轻人最基本的生存条件。” 昔加末马青区团执委: 团长:郑国威,署理:张锦山,副:杨德福、谢玉强、陈美莉、吴志辉;秘书:徐正阳,副:薛伟胜;财政:杨建安,副:刘文彬;组织秘书:黄洁仪,副:伍世凯。
3月前
今日焦点
大柔佛焦点
运材罗里失控翻覆大路上 幸司机跟车仅轻伤
(昔加末16日讯)运载木材的拖格罗里在转角处失控翻覆,幸司机与跟车员仅受轻伤。 昔加末警区主任阿末詹比利发表文告指出,该起交通意外于今日清晨4时15分,在新山至芙蓉联邦道路185公里处,即昔加末警区附近一家油站前发生。 他说,该辆罗里相信是从芙蓉方向驶往新山方向,唯司机途经转弯处时没能妥当控制罗里,导致罗里失控撞上分界堤和路肩。 “罗里翻覆且运载的木材也跌落满地,越过围篱至昔加末警区。” 他表示,拖格罗里司机是一名30岁的巫裔男子,而跟车员则是一名25岁巫裔男子,两人皆受轻伤被送院接受治疗。该道路事后被暂时关闭以移除掉落马路上的木材和进行清理工作。 他提到,警方援引1987年陆路交通法令第43(1)(危险驾驶导致车祸)条文进行调查。此案仍在调查中,任何人若拥有进一步资料,可联络昔加末交警(932 5811)。
4月前
大柔佛焦点
有故事的人
一辈子当流动零食摊贩
我是土生土长的柔佛昔加末亚罗拉新村人,父亲是一名流动摊档业者,售卖零食、水果、冰水等。在闽南话中,这种摊档叫做摊子。
4月前
有故事的人
今日焦点
胜选昔加末区会主席 徐安岄更上一层
(昔加末11日讯)马华昔加末原任区团团长徐安岄成功击败原任署理主席苏昌彬,出任昔加末区会主席。 其团队的吴天和也在署理主席战役中击退对手陈育明,而副主席方面则由陈良成、蓝瑞荣、陈玉坤和陈联宗胜出。 至于15名中央代表则由陈玉坤、吴添教、拿督李煌治、薛振明、黄义平、林科长、陈联宗、杨德伟、李思华、蔡添寿、陈良成、吴天和、蓝瑞荣、陈育明和拿督林平国赢得。 今日的大会议长由拿督侯振德出任。 徐安岄胜选后表示,他所许下的承诺一定会做到,他原订竞选区团团长,但因为原任区会主席李煌治另有行医安排,所以竞选区会主席。 他也感谢许多马华前辈成就他,令他在32岁能担任区会主席职。 李煌治早前表示,他当初在林平国带领下加入马华公会,直至1998年创立银旺南区支会。 他说,参与政治工作,就是要把工作做好,而他也坚持一个原则,即家和万事兴。 “一个组织,只要家团结和谐,才有精力对外。若家不安宁,如何应对外面的政敌,如何做好选区发展?” 他提到,他在2004年竞选利民达州选区,也从2005年至2023年担任区会主席,长达18年,希望接棒者能完成昔加末的政治使命。
4月前
今日焦点
大柔佛焦点
至今年至6月为止 柔渔业局野放逾40万鱼虾幼苗
(昔加末6日讯)柔佛州农业、农基工业及乡村委员会主席拿督扎哈里沙礼表示,柔佛渔业局今年至6月为止,已在各河野放40万5000只鱼虾幼苗。由于鱼虾幼苗供不应求,因此州政府已拨款75万令吉,准备资助3位业者在昔加末、古来和笨珍开设鱼虾苗场。 他表示,渔业者局今早在昔加末各河,野放总值6万令吉的20万只虾苗,希望能在数个月里顺利成长,让渔夫日后再唱丰收。 他今早在甘榜德甘码头主持野放虾苗活动致词时表示,20万只虾苗分别在该码头、甘榜瓜拉巴耶、甘榜阿华及甘榜鲁波吉逢野放。 他表示,根据柔佛渔业局的调查结果,显示昔加末河流最适合淡水虾,因此选择在昔县野放虾苗。 他说,野放渔苗已取得明显效果和成绩,去年4月渔业局在昔加末河域野放虾苗,8个月后肥美淡水虾涌现,让渔夫们大唱丰收和破记录。 他说,使用袋形网捕虾的渔夫,在那两个星期的盛产期,每天最高可获80公斤,若乘每公斤70公斤,每天就有数千令吉收入,而垂钓者每天也有5至6公斤收获。 他表示,渔业局之前已在昔县野放11万8000只峇翁、吉罗鱼苗(Ikan Kelah)、青吉罗(Ikan Tengas)及南方鲃(Ikan Sebarau)等,加上今早的20万只虾苗,渔业局今年迄今已在昔县野放31万8000只鱼苗和虾苗。 他表示,渔业局每年在柔佛各河野放50万至70万只鱼虾幼苗,而柔佛3至5位培苗业者的渔苗,不足应付柔佛渔业局的需求。 他举例,由于柔佛鱼虾幼苗不足,渔业局去年在巫罗加什的麻坡河野放活动,是向森州向业者购买鱼虾幼苗。 他说,渔业局已获政府75万令吉拨款,以资助业者在昔加末、古来和笨珍开设渔苗培育中心。每区各有一位培苗业者,每位业者可获25万令吉资助。 此外他表示,渔业局已获拨款15万令吉,以重启弃置约10年的昔加末甘榜阿华的峇翁鱼曲培育中心。 出席活动者,有柯美拉州议员莎拉斯娃蒂、柔佛渔业局局长再努丁、昔加末市议会主席恩姑莫哈末达希尔、昔加末渔业局主任诺丽达尤等。 扎哈里沙礼呼吁各界人士,不要在河流展开电鱼、毒鱼等不健康活动,并要求人民充当政府的举报勾当的耳目。 他表示,电鱼和毒鱼勾当将危害河流生态,以及影响渔夫持续收入,因此希望大家充当政府的耳目,一旦发现这类勾当即刻举报。 他说,他已知会柔佛渔业局局长再努丁,如果昔县河流被发现有人毒鱼或电鱼,他日后将把渔苗野放机会转让他县河流,庆幸迄今他没听闻昔县河流出现这类勾当。 他表示,各界人士勿把不适合的鱼类野放到河里去,例如红尾峇翁并不适合昔加末河域,之前可能水灾而流到昔加末河域,结果已威胁到其他鱼类。 他说,河流若出现一种不曾出现的鱼类,可能危害其他原有的鱼类,或被逼逃往他处。 渔夫欣见政府野放虾苗活动,冀望8个月再唱丰收。 在昔市麻坡河用袋形网捕虾的罗斯里(59岁)表示,渔业局于去年4月野放虾苗,让他在12月尾至1月上旬大唱丰收,从平时每天3公斤收获,爆增至数十到100公斤,打破他四十多年的捕虾记录。 他对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他表示,若接下来没有毒鱼和电鱼勾当,渔业局今早野放虾苗活动,将在8个月后看到成果,希望届时让渔夫们再唱丰收。 也是昔加末渔夫协会副主席的他表示,为表对渔业局野放虾苗活动的支持,他今早特地出席在甘榜德甘举行的野放虾苗活动。 昔加末渔夫协会主席曼梳(73岁)表示,自政府增加野放渔苗活动,昔加末河流的渔获己明显增加。 他表示,除了半年前的涌现淡水虾,平时渔夫捕获的各类淡水鱼也明显增加。该会全盛时期会员达75位,目前减至59位。 拥有10年袋形网捕虾的渔夫罗斯礼(39岁)表示,自渔业局野放渔苗活动后,造成昔加末河流的鱼获增加,而垂钓者也大大增加。 他表示,淡水虾是对环境十分敏感,因此若出现挖沙活动,将影响邻近小虾的成长。
4月前
大柔佛焦点
六日议言堂
郑国威|昔加末马青加油自强
6月1日,我提名竞选昔加末马青区团团长一职。那一刻,我的目标很清晰,即是必须把昔加末的马青给强大起来。 我的三大目标: 第一,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马青。 怎么说呢?从以前早期顶峰时昔加末有17个支团,在这一届的改选里只剩下10个支团,党员也在400人左右,试问活跃的仅剩下多少位呢? 当中包括种种的原因,举例,近20年来的政治大洗牌,工作事业,维持家庭生活等,哪还来的时间参与政治,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因此,尽全力让更多的年轻人认同马青的路线及政纲等,是首要的任务。 第二,启动昔加末马青先锋队。 不管是全国课题或是地方议题,马青必须站在前端来发声,扛起监督政府的责任,甚至是可以延伸至为民请命,及反建议给有关当局等。 马青是先锋,这是早期马华在辉煌时代主打的口号。在这低潮的时候,只要各区的马青有着同样的信念及行动,我相信华社还是会感受到马华改革的决心。 第三,专注于教育及工作机会。 教育,工作都与年轻人息息相关,这是年轻人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昔加末马青在这一块需要大大提升,这不仅是一把与年轻人拉近的钥匙,也是改善中年一辈们所担心的。 在这科技发达的年代,机会多,自然竞争也多,自身生存的能力也必须提高。 参政没有目标是不可能的,当初参政就是铁了心要参选,当个民选的议员。 可是随着时间的磨练,我觉得我有着更加清晰,更大的责任,将马青强大起来,让更多年轻人参与,这才是我这一届任期团长的目标! 马青加油!昔加末马青自强! 更多报道,请留意星洲日报、星洲网。
4月前
六日议言堂
百格新闻
载重物罗里清晨相撞 酿1死1伤
一辆载着木板的罗里,和一辆载着铁管的罗里相撞,造成一名男司机丧命,另一男子蒙受轻伤。
4月前
百格新闻
大柔佛焦点
昔加末未来3个月降雨量 陈宗:料介90mm至140mm
(拉美士25日讯)马华彼咯州议员陈宗表示,昔加末平均每月降雨量约200公厘(mm),但接下来6月至8月期间,每月降雨量预料介于90公厘至140公厘之间。 他指出,气象局官员今日在昔县发展行动理事会会议上提及接下来3个月的降雨量,他为此促请居民节省用水,注意高温。 “昔加末平均每月降雨量约200公厘,但6月份的降雨量料介于90公厘至120公厘,7月份预料为100公厘至130公厘,而8月份则料为100公厘至140公厘。” 他表示,我国面临极端气候,民众需加以警惕。另外,若气温超过35度,气象局将通知昔加末县署,届时将禁止户外活动。 “我们在2月份时迎来344公厘的降雨量,3月份更高大733公厘的降雨量和大水灾。” 陈宗也促请有关当局关注联邦道路往彼咯新村的彼咯路牛群游荡的问题。他说,他所接获的路边游荡牛群造成交通意外事件至少有3宗。 “去年8月份有一宗因为撞及牛群车子翻覆事件,农历新年后也有一宗,而最近的则是3月30日,相关事件全都在晚上发生。我在4月份也接获好几个相关投诉。” 他说,拉美士县议会曾与牛主开会,唯却仍旧发生类似问题。他为此促请有关当局加以关注,采取行动遏止问题。
4月前
大柔佛焦点
善心美事
【善心美事】善士纷报效送有需要者 昔市慈善鸡饭十里飘香
一名匿名善心人士报效慈善鸡饭给有需者,鸡饭店前长龙引发其他善心顾客也加入报效善举,加上其他内外坡善士纷纷踊跃报效,让昔市这家店的慈善鸡饭十里飘香,慈心满溢。 昔市一名代号“57”的善心人士,之前曾数次委托昔市沙林路的口福鸡饭店主,派送30至50包鸡饭给有需者,前后已送出数百包鸡饭。 该店东主黄德全(56岁)表示,这名为善不欲人知的善士来自昔县某新村,他获得征得对方同意后以57号称之。 他向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表示,在今年3月昔加末爆发水灾后,57号善士报效90包鸡饭分3天(3月8日至10日)送给灾黎和有需者,再加上他另外报效的30包,3天总数为120包。 他说,那3天店前人龙牵动了其他食客和网民的慈心,纷纷加入善心义举,报效数十至300包鸡饭不等。 他表示,过去两个月里报效订单接踵而来,他每隔几天就推出慈善鸡饭,每次派发50包,而他每次都自行另加10至20包不等。 食客当场加入行善行列,现场付费给店主,以确保排队者都有鸡饭吃,并另付50包鸡饭价钱托店主隔天派送。 黄德全表示,一名来昔加末找朋友的槟城热心人士,在店里吃鸡饭时看到人龙和了解情况后,就吩咐店主不能让排队者空手而归,并将负责付费。 他表示,这名热心人士当天缴付10包鸡饭价钱后,又掏钱报效隔天50包鸡饭给有需者。 他说,昔市一名烘焙器材店女东主有一天前来打包时,看到人龙和了解情况后,也交代说要排队者都能领到鸡饭,并在当天缴付10包鸡饭价钱,同时另付50包价钱在隔天派送给有需者。 他表示,昔市一名汽车分销行也报效150包鸡饭; 还有一些善士分别报效10至20包,他则凑足50包择日派送。 他说,他的儿子黄有权(25岁)把送饭过程制成影片上载到网络快拍去,一名来自沙巴的女善士看了快拍短片就捐献300包鸡饭,并以每天50包分6天派送。 生日行善积德 一名顾客带孩子到店吃鸡饭时,看到人龙领取慈善鸡饭和了解情况后,就当场捐出100包鸡饭,为生日的儿子行善积德。 他表示,这名在新加坡工作的昔加末人,了解慈善鸡饭的意义后,就表示要为隔天生日的儿子行善积德,并当场缴付100包鸡饭价钱。 他之前已准备在隔天派送另一位善士捐献的50包鸡饭,最终在在该善士通融下把行善档期,让给当天生日的小寿星公。 他表示,一名印裔父亲获悉此事后,也向他预订6月某天行善档期,要捐献慈善鸡饭为儿庆生行善积德。 他说,一名从昔加末搬到马六甲行医的医生报效100包鸡饭后,其一名同行的心理医生随后也报效50包鸡饭。 他表示,面对善士的捐献交托,他和家人都全力以赴,每包鸡饭都是真材实料,和门市售卖的品质一致,每包价钱一律6令吉。 为免混乱和顺利派送慈善鸡饭,店主采用善士的建议,实施“先领号码再领饭”制度。 黄德全的儿子黄有权表示,他和父亲在中午12时派送鸡饭,而有者提早1小时就来排队,后来提早至早上10时,甚至9时30分就来排队,而父亲则找来20多张椅子给排队者坐著轮候。 他的房产课程同学和导师也是慈善鸡饭的捐献者,当导师看了他制作的派饭短片后,就向他提议“领号码”制度。 于是,他就著手制作编号牌子,并在早上11时30分派发,再于中午12时按照编号派送热腾腾的鸡饭,一举解决有需者提早到店排队的问题。 另一方面,黄德全表示,他花15至20分钟砍切鸡肉,并在妻姨协助快速打包60包慈善鸡饭;太太高淑清(52岁)则在店里处理其他厨务。 他表示,一些老顾客看到店前长龙,以为要等很久才能品尝而欲打道回府,经店主解释后才知店主早已备妥好慈善鸡饭,没有影响堂食或打包生意。
4月前
善心美事
更多昔加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