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村

      (怡保25日讯)霹州行政议员吴家良指出,霹雳州政府将以“地方创生”(Place-making)概念为基础,发展及提升州内的华人新村,并以日本和台湾的成功案例作为参考,学习当地的地方创生概念、想法等,重新激活人口老化和年轻人外流的新村,确保新村重新恢复生气。   他指出,州政府现阶段将会以两大方向为主,首要是与联邦政府合作,致力推动新村的基础建设发展,包括提升道路、路灯及沟渠等设施,以便新村具备足够的先决条件以发展经济、商业或是旅游业;另一方向就是地方创生。   他说,地方创生将会分成几个步骤落实,州政府将会首先对这些新村进行深入的地方研究,透过第一手资料及第二手资料来记载当地历史,尤其是针对老一辈的口述历史,让更多年轻一辈的年轻人可以认识到自己成长的新村历史及故事。”   “在完成这项首要步骤后,州政府将会为各个新村寻找独特的定位和方向,因为不同新村有不同的面貌和故事,好比渔村和农村应该有不同的方式的定位。”   他说,州政府也将简化各地经济活动的官方申请手续等,透过这几个步骤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到新村,让年轻人回流新村发展,并为国家带来更多不同领域的经济和文化价值,以达到最后复活新村的目标。   他今天在霹州议会回答巴占州议员黄文标提问关于新村潜能发展时表示,新村在农业和传统经济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早期多数居民务农,近年在农业技术下更有效提高了产量和收入,比如上霹雳玲珑县的榴梿种植业、十八丁渔村的木炭生产、水闸新村的稻米种植等,在农业发展具备极大潜能。   他说,许多新村都有打造成旅游景点的潜能,这些新村独有且现成的旅游资源应该被善加利用,在保存新村现有的生活面貌之际,也将其打造成以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为卖点的观光区,让旅客到来的同时也改善当地人的生活品质。   另外在附加问题环节,询及州政府没有维修屋子的拨款,他表示州政府会通过与地方政府发展部合作,为需要的居民提供拨款,从以前维修屋子顶限的1万5000令吉增至2万令吉;翻新屋子拨款则从6万6000令吉增至8万5000令吉。    
1星期前
1星期前
(古来31日讯)加拉巴沙威新村老街昨日再次掀起“沙威艺起来”欢腾热闹的气氛,到场的全国新村发展委员会主席黄家和更直言,这项活动让他与团队大开眼界。 黄家和指表示,他到访了全国很多个新村,在沙威新村看到与其他新村很不同的一面,包括后巷的壁画、姓氏图腾等。 他表示,“沙威艺起来”于2014年开始,疫情期间停办3年,但大家的热情仍在,地方政府部和新村部要感激大家的配合,以及非政府组织的推动。 他说,在地方政府发展部长倪可敏的带领下,新村部过去半年获得许多好消息,包括今年3月的财政预算案,拨款从以往每年的6000万增至8000万,再增加至今年的1亿300万令吉,有了这笔预算,就能好好地提升新村的各项基建。 他表示,新村发展官已于两个月前提呈了古来县内9个新村的发展计划,不论是造路、筑沟渠,还是其他设施的提升,该部将尽速加快批准。 他说:“因为我们要在10月的财政预算案前将全部安排好,明年才能争取更多拨款。” 他表示,该部不单提升新村的基建,也拨出1万5000令吉给符合资格者修建房屋,以及150万令吉给全国22间(每间7万令吉)赤贫及符和资格的村民筑建房子。 黄家和于昨晚出席由沙威社团政党联合会配合国庆日主办,沙威文创社承办的“沙威艺起来”开幕礼上致词时,如此表示。 出席者还有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士乃州议员黄勃扬、士都兰州议员曾笳恩、古来国会议员张念群的助理张浚榕、古来县新村发展官陈俊杰、大会主席李国萍、活动总策划郑凯聪、美食与手作组组长骆英汉、舞台组组长戴立贵、沙威文青龙狮团团长何荣光、署理主席刘永业等。 李国萍在致欢迎词时表示,“沙威艺起来”活动于2014年开始举办,唯受冠病疫情影响停办3年,这次能顺利成功的举行,要感谢志工团队及帮忙打造沙威艺起来的同志。 他说:“当2014年第一次举办时,参与的人流量从下午到晚上超过1万人,在举办这次活动时,我们也希望能重回2014年的情景。” 大会也宣布,张念群较早前拨款4万令吉给大会。同时,由李国萍将大会旗帜移交给下一届承办单位沙威文青龙狮团。
1月前
寻访往昔的振林山新村,多少人还记得这里的二战前老店、日本铁桥以及黄梨厂的辉煌? 振林山位于新山县西南部,此处往前32公里就是大马半岛尽头,对岸是新加坡。90年代中期展开的第二通道、港口计划乃至2006年依斯干达经济特区起飞,正逐渐改变这个弹丸小镇的风貌。 本期的大柔佛社区报《这些人那些事》将带读者走一趟振林山新村,回味小镇往日的美丽与哀愁。 根据振林山明德小学1982年出版的校刊记载,振林山的开放历史可追溯至1914年,其发迹与黄梨厂息息相关。 黄梨加工罐头外销国外 在全盛时代,振林山黄梨厂拥有六、七百名职工,采自动化大规模生产,把黄梨加工成罐头,产品出口到新加坡,甚至远销至欧美各国。 虽然这座工厂早在国家独立前,就搬迁到附近的皇后花园8哩半(即后来大家熟悉的南益王梨公司),许多村民当时甚至还未出世,更不曾见证过“振林山黄梨厂”的存在,但是,从祖辈那儿口耳相传各种有关黄梨厂的事迹,却是他们最精彩的童年故事。 林德泉:犹记船只运黄梨到大街仓库 在村里营业多年的“德泉饮冰室”东主林德泉(61岁)说,黄梨厂的原址如今已变成巴士总站,在他未出世前,工厂已经撤离,但他清楚记得,童年时常看见8哩半工厂的员工利用船只,从附近的河流把黄梨运到新村大街的仓库。 店屋还建有防空壕 “德泉饮冰室”就坐落在大街上的两层楼店屋,林德泉指出,这建筑物的历史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悠久,他的店里还建有防空壕! 他指着店里一个摆放冰箱的角落说:“这里有个地下室,是以前战争时期,供村民避难的防空壕。” 可惜的是,林老板说,由于防空壕如今已没有用武之地,加上店里空间局促,因此早就用水泥把它的入口封死了。 百年建筑被保存下来 市政府曾于90年代,将老街上部分陈旧非法的板屋拆除,改建新式的店屋。幸运的是,这两排富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得以保存下来,其外型看来还非常稳固,独特之处在于它超过1公尺长的屋顶,和五脚基之间竟不需一根柱子支撑! 铁桥获拨款修茸 另外,振林山村长颜家伟告诉记者,新村通往丹绒柏乐巴斯港口的铁桥,是日治时代由日本人亲自建造,至今有超过70年的历史,也堪称是小镇古迹。 他说,由于年久失修,桥面已严重斑驳,近日获得州政府拨款修茸,相信工程完成后,铁桥将恢复昔日的原貌。 颜家伟:上任初期忙著捉猴 也是马华依斯干达公主城(依城)区会署理主席的颜家伟回忆说,上任之初,几乎每天都忙着帮村民捉猴子,“到现在至少有捉了50只!” 他分析,这是因为这些年地方上的大肆发展,许多森林被砍伐,猴子们无家可归,只好跑出来城市找食物,但是野性难驯的猴儿,也对民居带来困扰。 他说,庆幸的是,猴患问题已在前区会主席拿督张秀福的协助下获得改善,目前已很少接到村民这方面的投诉。 交通便利双刃剑    停车位不足 他指出,依斯干达经济特区的拓展,带给新村最直接的改变是交通上的便利,宽敞笔直的第二通道缩短了当地和新山、笨珍及龟咯等地的距离。 “如今,从新山开车到振林山,只需30至40分钟,这在过去是难以想像的。” 然而,他说,交通便利也如一把双刃剑,突显了新村停车位不足之现象。 他说,新村附近有20多个花园区,这些地区的居民每日将车子或摩托车停放在市中心,再乘搭巴士到新加坡工作,占据了大量停车位,导致区内交通混乱,也影响了商家的生意。 辟停车场缓和交通 针对此课题,村长披露,市议会已批准将政府诊所后方的空地辟为停车场,工程将在明年展开,预计可提供100个车位,他相信这将有助于缓和市中心的交通状况。 和大多数乡镇一样,颜村长坦言,振林山也面对年轻人大量往外移的窘境,据他统计,新村目前的人口不足1000人,大部分是老人和小孩。 蔡丽惠:移除旧街灯换LED路灯 另一方面,依城市议员蔡丽惠(46岁、振林山村委会顾问)受访时则表示,她初次到这个新村巡视时发现,当地的路灯竟是建在店屋墙上!这令她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后来,在她极力争取下,终于在去年10月,将老旧街灯移除,重新装上4盏LED路灯。 此外,她也感激州行政议员林添顺给予协助,改善政府诊所的设施、垃圾清理、清洁水沟与河流,以及在各主要交通灯前装置闭路电视。 陈明国:欠缺运动场所 在振林山土生土长的陈明国(44岁、村委会秘书)指出,和他小时候相比,新村有很多事物都不一样了。 但是,他也明白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他说,新村虽然面积不大,惟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唯一缺的是一个可供村民,尤其是年轻人运动的场所。 他说,当地许多年轻人因为没有健康的活动,终日流连于网吧或沦为飙摩哆族,他希望当局能关注,在区内兴建体育设施,如有盖的篮球场,鼓励更多年轻人来运动,远离不良嗜好。
1月前
和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文中提到月光如水,于是与学生聊起了月亮。 我对学生说月亮在古诗词中是一种意象,问他们是否知道它蕴含的意思,有位同学很快的说:月亮代表我的心。又有一位同学说那是白月光,张信哲唱的;还有同学也许是找到了机会埋怨道:月亮不就是月亮吗?古人想太多了,还为难了我们。结果全班同学你一言我一语的越说越兴奋,但话题已经越扯越远…… 他们说的也没错呀,邓丽君那甜美深入民心的嗓音,即使在这个时代,孩子们只要听过她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就能记住;而如今张信哲很多所谓的经典歌曲对许多年轻人来说一点都不陌生。我想毕竟苏轼的年代离他们太远了。他们又那么年少,要思念谁?又有什么人叫他们牵肠挂肚呢?即使穿越时空回到古代,猜想他们最关心的也不会是月亮吧! 小时候我和父母以及弟妹住在新村婆婆的板屋里。婆婆的板屋是个大家庭,有大伯、二伯、三伯、四伯还有未成家的小叔和几位堂哥。每一天十几个小孩一起读书玩耍,吵架也打架,相爱相杀热热闹闹地一起生活。白天大人大都到胶园割胶,我们这些小孩放学不是到小河捉小鱼,就是四处到芭窑游荡、采野果,直到天色渐黑才不甘不愿的回家。 小时候的夜晚常常是一片漆黑,四周传来的虫鸣声总是特别响亮。事过境迁,还真记不起当时在屋里如何度过了那一段岁月的漫漫长夜,要知道那个时候是个连黑白电视机也难求的年代;但还记得,有月亮的夜晚,几个小孩就会在月下围着坐在大门口石墩上乘凉的大人转,大人在聊天,我们就追着小伙伴的影子踩踏,偶尔有谁绊倒哭起来还会遭来大人的责骂。是啊,那样漆黑的夜晚,月光确如水般照亮了多少单调却快乐的时光…… 小时候,天上的圆月就像一盏悬挂在空中的灯,在特定的时间亮起时,感觉特别特别的明亮,连睡前关上窗户时都忍不住要多望两眼,好像再看久一点就能看到婆婆说的嫦娥和兔子。看归看,可是千万不能用手指去指月亮,婆婆说指着月亮耳朵会烂掉,当时我们这些天真的孩子竟然都深信不疑。后来,还没有等到婆婆过世,祖屋里的各个家庭都各散东西,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家。过年过节,还有往来的亲朋戚友就会聚在一起,我们特别喜欢中秋节,因为可以提灯笼,各种各样动物造型的灯笼真的太美了。大人都说八月十五的月亮特别圆特别亮,但比起月亮,我们这些小孩更关心的是手里的灯笼,时时刻刻担心蜡烛熄灭了。记忆最深刻的是突然焚烧起来的灯笼前面,一张嚎啕大哭的脸…… 月亮有圆缺 世间有得失 后来到大城市读书,在城里和家乡两处往返数年间再也没有好好看过月亮。在很多个不断寻找自己又不断迷失的日子,似乎就在努力要把日子过得更充实的时候,儿时的月亮似乎已从我心中悄然出走而不自知。望着眼前的学生,常常感激上天让我成为一名老师,可以和他们靠近,越是靠近越是能够找回一些已经淡忘的曾经,比如年少的单纯,还有那个小时候和月亮遥遥相望的自己。 离别的日子终于到来,站在学校礼堂的台上与同学道别时,压抑的泪水最终强忍不住,哭花了一张脸。我想我不会忘记这一天。 如今到吉隆坡重新适应新的工作,新的生活,欣喜还能够看见从小就认识的月亮啊,它早已告诉我,世间的一切人事,有圆必有缺,有得必有失,今天的离别也许是为了下一次的相聚。 夜空下,万家灯火,傲立于城中的双子塔最为耀眼,然而我知道有一盏灯属于自己,它依旧忽明忽灭,但总有圆满的时候,给予我一些安慰和鼓励。
2月前
2月前
3月前
〈新村〉 那时共产党还没炸死人 那时晚上还可以出门 还不用带身分证 森林里没有游击战,猎 几只兔子,吊起来割个皮肉分离水滚来吃 那时大家还住得很近 Nokia还没出来 朋友圈却有马来人 躲在二楼,我不想puasa喏给你50仙 买两支汤匙共食一包 报纸香蕉叶口味的辣辣回忆 那时报纸尚未起价新闻还很可信 那时还没有网民 遇到不公会走到大街举旗烈火莫熄 那时不会互骂芭比不怕交换唾液 祈祷不用扩音器有公鸡喔喔叫,唤醒 破烂书包塞满历史数学科学英文授课回忆 那时肤色只能限制手中的语文课本 (华语,马来语,还是淡米尔语?) 奖学金还很公平 加一本英文How are 油 I’m fine tank you 秀给隔壁Abu一家听,互相练习 父母午睡梦中油条豆浆仍然卖不出去的呓语 那时他们关注营业额多过考卷ABCD 那时成绩真的无法决定一个人的生命 不如帮忙把摊子收便便 警察来互相tolong迁移 传遍全村的耳语是谁家儿子上马大医学系 (那时全国还只有一间大学) 难得回乡,一张diploma征服整条街的心 没有high distinction不用紧 脚踏车今天照骑 那时 路没有现在崎岖 〈学校男厕〉 多年以后 我们在从左数起第二间男厕重聚 握着小鸟,闻樟脑丸式的童年芬芳 假装尿急的周会 瓷砖暗记数学公式之间 数算暗恋过的女生,那些 来了便匆匆飞走的鸟儿面前 我们不过是粘在尿盆上 扭动身躯的奇异虫子 渴望被某人的喙叼起,进入 谁的里面,谁与谁交合被学长揭发 以此作为笑话主题 翻滚、搅拌,为溶解的人格与自尊 奉上几首腥臭味的情诗 作为献祭 在那些立着“小心打滑”的路口 永远隔着一个尿盆的距离 你尿得像只精准射击敌人的零式战斗机 精准射击、节律分明 像极诗与意象那类东西。话说 你还写诗吗。你还是没有回答 只是静静地小解,洗手、完事 你做什么总是比我快 不管是走路、写诗、或是离开这个世界 就这样尿着,假装没有听见声音 假装你还在那里 〈满分作文〉 我一如往常走进教室,没想到 有突击小考,令人大吃一惊。 桌子头发装饰摆成 合乎校规的样式, 接着抬头,臆测一些嬉笑嘲弄的字眼, 擦不掉的划痕,叠满脚印的白鞋, 它们是令我骄傲的友情见证, 别看他们这样,其实,是一群害羞的人。 总要把我推到角落,才放得开, 再玩一场收保护费的游戏。 我们是很要好的朋友,每天都 形影不离。 顷刻,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老师像园丁那般浇灌我们,实现新新自由主义, 从不打扰花丛生长,无论怎么互相玩耍 “不过是同学之间的小打小闹罢了。” 口中嘟嚷,老师谆谆教诲 开心的时间过得真快,玩到最后 只剩下我一个人了。这时,小美总是会 温柔地,把创口贴放在 最红肿淤青的伤口,痛痛快飞走。 掌握时间的魔法,一头白发 拍走板擦灰,就下雪了。 我们之间,有共度一场圣诞的情谊—— 这样想的话,心扑通扑通跳着, 扶起身子,小美好像说了什么。 但我一语不发地回家了。 俗话说得好,家是 我们的避风港。 妈妈是一棵大树,不怕 风吹雨打只怕全球暖化, 偶尔,躺在病床上乘凉。 有时我会去看看她。 爸爸是温暖的太阳, 看见成绩单之后 会核融合爆炸。 回到我最美、最温馨的家, 有父母家人的关心,可见 爱之深责之切 不假。 毕业前,他们提醒我 你和小美,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咦 那是什么意思啊?我数学一向来, 都不是很好。 但那都是之后的事了, 今天依然 风和日丽。 相关文章: 【新秀个人特辑】连宏勋/臃肿 连宏勋/明天记得带历史课本 【零刻度诗社作品展】连宏勋/伊甸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4月前
5月前
(关丹12日讯)随着房屋和地方政府部对每个新村拨款从10万令吉上限提升至20万令吉之后, 关丹县新村发展官郑有宏积极鼓励关丹、林明及甘孟3新村村委会把握机会,善用拨款改善新村基设和美化,同时间又能增进新村旅游及创造特产的项目。 他今天连同林明村长覃晓峰、甘孟村长叶俊明及多名希盟州议员,在彭州立法议会副议长李政贤的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时,如是表示。 郑有宏说,从即日起至今年底12月31日,每个新村可申请最高20万令吉,因此他在过去3周已会见相关3个村委会,就各新村的潜在发展进行讨论。 他说,人口老化是各新村共同面对的问题,要将拨款用在合适的地方,同时吸引外界到访,打造新村旅游会将是关键。 “关丹方面,我鼓励他们把拨款用于兴建篮球场雨盖及进行周边美化,再以每周举行一场篮球活动来吸引人潮。 他说,目前村委会因篮球场缺乏雨盖,无法避免遭热天或雨天破坏篮球活动。 “若以此前10万令吉的拨款上限,申请一座预算13万5000令吉的雨盖需要分两个阶段进行,如今在房地部的新举措下,村委会可更好的完成村内的设施。” 覃晓峰说,林明以旅游景点闻名,不过在旅游业饱受冠病疫情打击后,迄今仍未完全恢复,除了周末之外,平日鲜少游客到访。 “当下最重要是先提升道路和沟渠,尽量减轻水灾带来的影响,之后会开拓多2个新景点,尽量让游客在平日也会想到访林明。“ 他说,无论公共设施或景点方面的提升,村委会以往想做但苦无拨款,现在盼在新村发展官配合下,为林明村民谋取更多福利。 叶俊明则说,甘孟现在除了东海岸铁路计划工程带来些许工友之外,唯一曾经吸引游客的水上乐园已经不复存在,在发展旅游方面可说毫无卖点。 “我们可利用新村美化拨款进行提升,并把甘孟独有的‘好品’介绍给村外人,同时将这笔新村拨款用在改善硬体设施。” 郑有宏补充,村民所生产的农产品,可经包装和社交媒体宣传打造出品牌,使之广为外地人所知。 他透露,在善用拨款进行美化下,关丹3个新村也有望成为即将举办的全国新村美化比赛中,621个新村里最有潜能的其中40个新村,获取高额奖金。 李政贤也是彭州行动党秘书,他今日在场时也提及地方政府发展部推出的新村低息贷款,欢迎新村村民或前村民借贷进行或扩展小型生意。 “只要是新村人,无论是否住在新村,均可向国民储蓄银行申请一项贷款利息平均仅2.25%的贷款,惟暂时只开放予拥有商业注册者。” 他促有意申请的村民联系郑有宏: 012-928 8882。 他也说,房地部从今年起把基建发展拨款额度加大至20万令吉后,可大大解决新村面对拨款不足的问题。 另一方面,消费人事务与人力资源委员会主席沈春祥建议说,东海岸大道向西的大道休息站是个推广彭亨州特产的合适地点。 “云冰的虾、关丹的咸鱼、林明的椰饼等本地土产可经由‘一城市一产品’,效仿农业销售局的农产品销售做集中推广,让更多人认识我们本地的特产。” 他透露,该项建议仅处于初步阶段,需要与有关委员会及大道公司进行更多洽商。无论如何,他认为,本地在推广土产方面仍需加倍努力,才能让外界看得到彭亨州的特色。
5月前
5月前
6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