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收购

17小时前
5天前
在这三个情况里,小股东欲抵抗,第一个情况最有胜算——云顶大马无法收购超过75%股份。偏偏,这是非常难突破的囚徒困境。 10月13日,正当大家还在讨论首相刚宣布的2026年财政预算案时,云顶(GENTING)和云顶大马(GENM)突然宣布暂停交易,并称有重大事情宣布。此消息一出,顿时引发许多人揣测:云顶是不是要将云顶大马私有化? 消息出来时,我正与朋友共进午餐时,大家都聊起这话题。当时,我认为私有化可能性不大,毕竟10月10日的闭市价格为2.14令吉,略高于每股净资产,从这个角度看,私有化并不划算。反之,如果云顶大马的股价在当时已经处于1.00令吉的水平,那么,私有化在账面上是极有可能发生的。 因为,资本市场不是做慈善(何况,慈善机构也可以是资本操作)。 以第一控股工业( FACBIND)为例,大股东以每股1.60令吉提出私有化献议,但是这家公司的每股净资产高达2.60令吉。更关键的是,截至2025年6月季报,公司的净现金接近1.5亿令吉。换算成每股的话,这家公司每股净现金大约有1.77令吉! 从披露文件看,大股东拥有近三成股份,换言之,大股东大概需要拿出大约9,400令吉(1.60令吉的收购价 x 剩余的七成股数),就能够牢牢地控制1.5亿令吉的净现金!而且,我们还没算上公司业务及其他资产的价值。很多时候,最清楚这些资产价值的,往往都是大股东。 这就是资本市场的残酷所在。也因为看过太多类似案例,所以我不认为云顶大马会被私有化。 当然啦,公告出来后,我就知道自己猜错了。云顶大马果然要私有化,而且是打算以2.35令吉的价格来收购剩余股票。2.35令吉是什么概念?这个价格比公告前的2.14令吉高出将近10%的溢价。 请问,这个溢价是否合理? 根据规定,上市公司在提出收购献议时,并没有强制要求必须给予特定溢价。只是,若收购价低于宣布前市价的一半,那么就需要和证券监督委员会解释(也就是得到批准)。所以,出价多少,真的全凭大股东心情,而大股东会有自己的计算方式。因此,就要看你怎么看待云顶大马的业务价值。 我留意到的是,云顶大马宣布私有化之后,至少超过10位分析师给出他们最新的投资建议,约三、四位分析师认为应该接受这份收购献议,目标价格也不怎么修改,顶多就调到和收购价相同的2.35令吉。 有人觉得合理,自然有人觉得不合理。有好些分析师则认为收购价格太低,其中以马来亚银行投资银行给出的2.97令吉目标价格最高。这位分析师的理由是,他认为云顶大马若重新估值或出售2011年购买的迈阿密土地,预计可带来34.6亿令吉的收益,相当于每股0.61令吉。 的确,如果云顶大马重新估值或者卖掉土地,是能带来收益的。不过,还是有区别。如果只是重新估值,那么这只是账面上的收益,并不会带来任何现金流入,公司还得支付估值费用,导致现金变少;只有在真正出售资产后,才能够带来真正受益。 而在2023年4月,云顶大马宣布有买家有意购买这片土地,股价也随之上涨一些。然而,事与愿违,这笔交易在2个月后告吹,股价在这段期间跌了至少7%。如今,这片土地大部分都没有交易,因此这笔0.61令吉土地收益,可以说只是个假设而已。值得玩味的是,这位分析师在私有化消息宣布之前,并没有把这笔可能发生的土地收益纳入其目标价格里。要注意的是,为什么这位分析师会在此时突然想起云顶大马有这么一块 “潜在收入” 呢? 当然,我们现在是审视云顶大马的收购价格是否合理,自然就要深度分析这家公司的全部价值,避免被收购方占便宜,对不? 不过,倘若你是收购方,对方和你说要把公司未来所有潜在价值都算进去,再加上一笔溢价,你愿意吗?毕竟,搞私有化的目的,不正是看中这家公司在完全掌控后所能创造的隐含价值,不再有外人指指点点? 都说了,公司里那些资产到底值多少钱,没人比大股东更清楚。 因此,收购方永远不可能给出终极价格。这是常理。任何收购价,都不可能是 “合理” 的。 被收购方要问的是,自己对“不合理” 能接受到什么程度? 目前大部分说法是,许多云顶大马的投资者都是在股价高于2.35令吉时入场,所以他们不太愿意接受这项收购献议。若部分股东不响应收购,就能阻止云顶大马拿到90%赞同票,从而施压大股东,让他们提出更高的收购价。这恐怕是许多分析师建议现在买入或继续持有云顶大马股票的原因之一。 这个可能性到底存在吗? 首先,要明白云顶大马的私有化是自愿收购(Voluntary Offer,简称VO),而非强制收购(Mandatory Offer,简称MO)。MO是握有介于33%至50%股份的大股东,在6个月内买入2%股份,就会触发。而云顶大马的VO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他们必须获得50%股份(上周五截稿时,交易所显示收购方已持有49.999%股份)。因此,这份献议可以看成已经生效,如今是等待投资者接受。 要是云顶大马在这项VO逾期之前(21天至60天)拿到超过75%股份,那么就不符合交易所规定的25%流动股票的要求。通常,交易所会让上市公司尽快满足这项要求,否则往往都是以 “停止交易” 伺候。而云顶大马管理层已经表明,届时不会维持上市公司的地位,并寻求途径让云顶大马除牌。 因此,云顶大马的态度已经很明确。小股东们要么接受2.35令吉的献议,要么就面对除牌后,难以找到买家的窘境! 我们说说接下来可能会演变的局面吧。 [vip_content_start] 第一个情况,云顶大马收购超过50%股份,但无法达到75%的。那么,私有化可能告吹,而且在未来12个月内不会出现。这个时候,云顶大马股价或将失去支撑力。 第二种情况,云顶大马收购超过75%股份,但低于90%。那么,就会发生我先前所提,云顶大马会寻求其他途径来除牌。根据法规,上市公司除牌需要得到75%票数同意,反对票不能超过10%。这是因为证券监督委员会允许那些投下10%反对票的股东向上市公司索取其余反对者联系方式,以方便他们团结起来。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私有化收购案都会将90%持股设为最低水平,就是要避免小股民们团结起哄。 但是,不要以为拿不到90%股份就无法除牌,此前,大马机场控股在私有化过程里,也是无法收购90%股份,但之后他们申请将门槛下调至85%,而彼时他们已掌握86.51%的股份。之后,大马机场控股自然顺利除牌。 最后一个情况,就是云顶大马掌握90%或以上的股份,这情况我也没有内容可以补充了,就是直接除牌。 在这三个情况里,小股东欲抵抗,第一个情况最有胜算——云顶大马无法收购超过75%股份。偏偏,这是非常难突破的囚徒困境。 我承认,市场里有许多人是在每股2.35令吉以上的价位进场,并且持有多年。但若把时间范围缩小到2025年来看,其实市场的加权交易价格是落在2.00令吉稍低的水平。也就是说,今年交易云顶大马股票的大部分人是赚钱的,他们对私有化献议是乐见其成。 当市场有两股势力在拉锯,鹬蚌相争,得利的自然就是渔翁。 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云顶大马的收购价格虽然溢价不多,却很可能是许多投资者少有的出路之一。是不甘心,但又能怎么样呢?或者这么说吧,云顶大马并不是一家慷慨著名的公司,投资者又不是不知道。 一些刚接触股票的投资者最喜欢把一句话挂在嘴边——买股票等于做生意。他们把自己看作是这盘生意的合伙人。的确,你可以用生意角度分析股票,哪家公司值得买,哪家不值得买。但是,你不能用做生意的角度来看待自己投入的资金,因为只要你的股份不够大,你就无法有效地捍卫自己的权益。 相关新闻: 连2日买进云顶大马 林国泰持股达50.02% 云顶连2日买云顶大马 再斥6314万吸纳2710万股 美高梅退出 3公司争纽约3赌牌 云顶大马胜券在握? 纽约赌牌竞标进决胜阶段 云顶大马提呈最终竞标书 重大消息宣布 云顶云顶大马今日停牌
7天前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3月前
3月前
4月前
4月前
5月前
5月前
5月前
5月前
7月前
7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