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客工

(新加坡3日讯)小印度骚乱发生至今已10年,当年的女巴士协调员绘述,当时以为再也见不到4岁的女儿,而她至今仍心有余悸,不敢经过事发处。 2013年12月8日晚上,33岁印度籍建筑客工萨蒂威尔在跑马埔路上私人巴士时,因醉酒被女协调员汪玉恩请下车,而萨蒂威尔下车后追着离开的巴士时跌倒,不幸遭巴士车轮辗毙,周围的客工看到这一幕十分激动,开始攻击巴士司机,汪玉恩也成为泄愤目标,最后演变成涉及400人的骚乱。 《新明日报》报道,事隔10年,现年48岁的汪玉恩接受媒体访问时说,当年与司机一同躲在巴士上,车外的客工频频朝他们扔东西。 “我很害怕,一直用双手护着头,有人扔了一块砖头,打到了我的左眼上方,导致隐形眼镜都掉了出来,左眉有条很大的伤口。当时血流进我的眼睛里,我无法看清任何东西,还以为会失明。” 后来司机让她躲进一个垃圾桶里,直到警察到场救了他们。 “我不知道等了多久,感觉像一辈子那么长,我以为我会死,再也见不到女儿了。” 她后来送院,脸和腿都受了伤,右手也轻微骨折,眉毛伤口缝了6针,随后的几个月,她不停做噩梦,经常控制不住地落泪。 如今,14岁的女儿是她最大的支柱。“她一直告诉我,事情已经过去,我现在很安全,不需要再害怕。” 她事后辞职,7年前开始担任负责接送学童的校车乘务员。 “不过我每次路过小印度,都会紧张,但我也知道新加坡就这么小,无法永远避开这里。” 今年8月,她10年后第一次到小印度,虽然还是无法到案发现场,但希望可以身作则,让女儿知道过去的事情就是过去了,不要一直深陷其中。  
7天前
(新加坡28日讯)深夜回校途中下错地铁站,女大学生边在电话中跟男友吵架边走向巴士站,结果被一名醉酒的客工跟踪、暴打和锁喉,并被拖进草丛惨遭强奸。 《联合早报》报道,现年26岁的印度籍客工卡迪克事后被诊断患有精神疾病,一度获得无事省释,但他4年后病情好转,昨天在高庭承认一项严重强奸的控状。 高庭法官彭康钊将被告面对的另一项强行掳走女子发生性行为,以及一项挪用他人易通卡的罪行纳入考虑后,判被告坐牢16年和打鞭12下。 这起事件发生在2019年5月4日凌晨1时,地点是赛马公会道(Turf Club Avenue)附近的丛林。被告当时是一名清洁工。 为了保护受害者,媒体不得报道可能泄露她身份的资料。 根据案情,当时23岁的受害者是在籍大学生,她当天深夜结束活动后,打算搭地铁回学校宿舍,但却下错站到克兰芝地铁站,于是打算转搭巴士。 当时由于与身在国外的男友在电话中发生争执,她于是离开有7至10人的巴士站,想要独自步行到下一个巴士站。 两人在通话中持续争吵,受害者边走边哭,完全没有留意四周。当时在附近的被告看到她哭泣后,上前搭讪。 受害者谢绝被告的“关心”后,才察觉四周非常陌生,于是转头打算走回地铁站,但被告却暴力抓住她,要她继续走。受害者听不懂,但惊慌下照着被告的指示继续走了一段路,但很快发现被告一直跟着她,吓得她赶紧告知男友自己被跟踪了。 受害者原想过马路走另一端摆脱被告,但才走到一半,被告就冲上前不断挥拳打她的脸,她吃痛大喊,在电话另一端的男友只听到她的喊声,情急之下立刻致电她的室友,请对方代为报警。 被告把受害者拖进丛林强奸 被告暴打受害者一阵后,用手箍住她的颈项,强行将她拖进附近的丛林强奸了她。干案时,被告一直用手按住受害者的颈项不放,导致她一度呼吸困难,想挣扎却换来被告更加暴力的对待,还警告说无需喊,反正也不会有人听到。 事后,被告还从受害者的背包里取出她的水壶,喝了几口水后将剩下的水倒在她的下半身上。 受害者在被告走进丛林消失后,挣扎找到自己的手机并致电室友,告知自己刚被强奸,警方在接到室友的电话后赶到现场,最终在附近的大路救下浑身伤且不停哭泣的受害者。 受害者伤痕累累    男友都认不出 受害者过后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她遭被告打得鼻青脸肿,全身上下多处瘀肿,男友接到通知后立刻赶回来探望,但他说在医院看到她时,几乎认不得她。 警方隔天在事发地点附近逮捕被告,他的DNA与在女子衣物和附近寻获的男性底裤上检验到的DNA吻合。 律师代为求情时称,被告悔不当初,真心对受害者感到抱歉,但因精神状况才一再拖延认罪,并非刻意而为,恳请法官判监15年和打鞭12下。控方则要求判监15年至17年,以及打鞭16下至18下。 法官下判时同意控方立场,认为醉酒的被告当时预谋跟踪受害者,不仅对她施暴,还泼水企图销毁证据避开追查,但考虑到他选择认罪,最终判他坐牢16年和打鞭12下。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新加坡14日讯)为向公司索取工伤保险赔偿,孟加拉客工被指躺在地上假装受工伤“等人发现”,称自己背部流血昏迷送医,但救护人员却指他“假装昏迷”,他遭控上庭后日前被判罪成。 《新明日报》报道,被告是28岁的孟加拉客工胡山撒丹,案发时在Vigour Technologies有限公司工作。 他被控3项抵触工伤赔偿法令(Work Injury Compensation Act)的罪行,指他于2019年4月11日,在狮城人力部谎称工作时受伤,申请保险赔偿。 被告不认罪,案件经审讯后,法官判他罪成,案展10月17日下判。 根据判词, 被告称督工事前给他安排工作, 他于2019年3月1日凌晨4时43分,在没有参与早会的情况下进入工作场所,独自爬梯子搬运逾30公斤重的铁链,结果摔倒在地,背部流血。 他称自己躺在地上,直到其他同事开工发现他,才把他送往厂内的医疗中心。 被告说,同事发现他时他大喊疼痛,也有同事看到他背部的血,但供证的同事都否认他的说法。 被告也称自己是昏迷的情况下送往医疗中心, 但救护人员却指他“ 假装昏迷”。 救护人员解释,他拉起被告的手后放开,发现被告的手是缓缓放下的。再来,他试着推开被告的眼皮检查, 可被告却紧紧闭着眼睛。 检查瞳孔时,他也发现被告瞳孔反应跟一般昏迷者不一样,因此判定他假装昏迷。
3月前
(新加坡23日讯)网上近期流传一段客工在罗里上打伞避雨的视频,促使用罗里载送客工的课题再度引发热议。 社交媒体 Instagram @singapore_incidents 账号昨天上载的一段视频显示,一群坐在罗里后座的客工打开两把雨伞,以遮蔽不断飞溅进入车内的大雨。 当时,车后座坐着十几名客工,两名坐在最外边的客工,打开了两把小型的蓝色雨伞。 网民呼吁改用巴士载送客工 视频经上传后引发热议,至今已吸引约3万8700人点阅,留言的网民纷纷催促改用巴士载送客工。 一名网民说:“这些人为我们建造‘庇护之所’,我们却没有保护他们。” 《8视界新闻网》早前报道,今年8月份,相关政府部门接到两份请愿书,希望政府禁止雇主用罗里载送客工。当局当时回应表示理解保障客工安全的重要性,但雇主和商会反映,如果实施禁令,许多公司将无法继续经营。 尤其是对那些还在努力应付冠病疫情后,成本上涨和业务受阻的中小型企业而言,此时此刻要他们寻找其他方法载送客工,还是有一定难度。 当局意识到,用罗里载送客工的做法并不理想,但如果企业无法运营,会对新加坡的房屋、医疗和地铁建筑项目带来影响,当地和外籍劳工也可能因此失业。 无论如何,相关政府部门和机构已经鼓励企业和商会,设法作出其他交通安排。 当局去年就宣布,所有用来载送客工的罗里必须安装遮雨篷布。遮雨篷布一般是装在后座两侧的防水帆布,可同主要作为车顶的遮盖设备相辅相成。 其中至少有一侧必须是透明雨罩,以便在为工人挡雨的时候,也确保他们有足够的光线。
4月前
(新加坡30日讯)2022年在新加坡共有超过3500名客工和外籍帮佣坠入诈骗,损失超过2500万新元,大约是全岛全年诈骗报案总数的10%。 《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警察部队今天发文告公布最新数据时指出,警方将继续和人力部等伙伴合作,通过不同方式,避免客工和帮佣成为受害者。 例如,当局将在接下来3个月内,推出一个专门针对客工群体的短视频比赛,不仅提高他们的防范诈骗意识,也让他们发挥创意,制作反诈骗题材作品。 人力部也会与非政府组织和社区伙伴合作,用客工的母语制作反诈骗文宣,并通过社媒推广。当局也将在今年较迟时候,针对外籍帮佣推出反诈骗活动。 警方反诈骗公共教育办事处今天在人力部支持下,于内政团队战备人员协会卡迪会所,举办第三场社区反诈骗交流会。交流会主要讨论如何提高客工对诈骗案件的意识,以及当局如何能更有效地帮助他们。 有超过60人出席交流会,其中包括客工宿舍管理业者,以及在社区积极担任宣传大使或义工的30多名客工和帮佣。 内政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部长孙雪玲也出席交流会。她说,一些客工可能因为不熟悉新加坡法律,或担心自己违反法令,而很容易坠入网上骗局。 “我们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会,与社区伙伴还有非营利机构合作,更有效地把如何保护自己的信息,广泛地传播出去,让我们的客工能更有力度地保护自己,还有保护他们的同胞,避免成为诈骗案件的受害者。”
4月前
5月前
5月前
6月前
6月前
(新加坡12日讯)滨海中心一带地下道变成女佣、客工聚集地,每逢周末有过百人到场席地而坐,聚餐喝酒。 《新明日报》接获读者通报,指昨天(11日)傍晚经过地铁环线滨海中心站一带的地下道,惊见大批女佣和客工群聚。 记者走访时发现,地下道位于地铁滨海中心站与政府大厦之间。据观察,地下道相当空旷,有超过100名客工与女佣在场,他们铺了草席和塑料袋席地而坐,成群结伴野餐、喝酒,有的人甚至带着一行李箱的食物,与同伴分享。 称同乡欢聚 联络感情 其中一名客工敦(50岁,技师)受访时透露,大部分客工与女佣都来自缅甸,大家趁着周末休假,与同乡欢聚,联络感情。 “我在新加坡工作30年了,常年都没办法见到家人,就和同乡们来这里聚会,放松心情。” 他也说:“每个星期天都这么多人,有时碰到下雨,附近草坪群聚的客工和女佣就会进来躲雨,整个地下道就满了。” 另一名同样来自缅甸的女佣吞敏(47岁)与约15名朋友相聚,她透露,出于经济考量,无法光顾餐厅,才选择在公共场所聚会。 “我们几乎每周都会聚会,有时也会去商场走走,但更多时候是找公共场所坐着聊天。我们通常在早上10时抵达,晚上8时前便会离开。” 自备音箱轮流唱K    又唱又舞乐在其中 记者发现,现场不仅有客工弹奏吉他,还有一组人自备音箱播放音乐,并准备了两支麦克风,让同伴们轮流唱卡拉OK。一大群人唱歌又跳舞,乐在其中。 客工敦强调说:“若我们的消遣对其他人造成影响,对方可以告知,我们愿意降低声量或换地点。” 女佣:有冷气舒适    3年前开始聚集 来自印尼的法丽达(50岁,女佣)受访时说,她每周都会和同乡外出,3年前无意间发现此处,就常来这里聚会。 “我们不喜欢人太多的商场,这里有冷气,又不会晒到太阳或淋到雨,我们很喜欢。” 另一名女佣法蒂(37岁)则说:“这里很舒适,还有很多人会唱歌跳舞,看着心情也很好。” 除了群聚的客工与女佣,记者也发现有3名少年在地下道练习街舞。 大部分受访公众透露,鲜少经过地下道,因此不受影响。 公众韦小姐(31岁,审计师)说:“我从中学就知道有人群聚在这里,过去是学生会在这里练舞或玩滑板,不知道现在变成外籍客工的聚集地。我觉得不会很吵,除非有走过这里才会听见音乐。”
6月前
(新加坡8日讯)客工撞飞六旬脚踏车骑士,担心驾照被吊销,竟请同事“顶包”,但同事得知骑士伤重身亡后,坦白一切。客工今天(5月8日)早上被判监12个月,吊销驾照8年。 《新明日报》报道,上述致命车祸发生在去年4月16日傍晚5时零3分,地点是惹兰友诺士朝泛岛快速公路朝大士方向的叉路。死者是阿督亚兹(64岁)。 被告乌泰亚畔(25岁,印度籍)案发时是一名司机,他于2021年4月30日考到驾照,还未过一年的驾驶执照实习期。曾为他“顶包”的拉詹迪兰(28岁,印度籍)早前承认妨碍司法公正的罪行,被判坐牢3个月。 案发前,死者骑脚踏车过斑马线,该路段有两条车道,被告开着罗里行驶在右边车道,眼见左边的红色德士在斑马线前停下,他仍继续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前进。 当发现死者骑着脚踏车过斑马线时,被告没能及时刹车,撞上死者,将他抛飞7米外。 根据医药报告,死者被送到医院时,头颅骨和肋骨骨折,事发一小时多后宣告不治。 警方和救护人员抵达前,被告因担心驾照会被吊销,要求同事拉詹迪兰谎称自己是肇祸司机。同事则担心公司发现原本应该执勤开罗里的他没有履行职责,答应顶罪。 同事被带回警局调查,坚称自己是案发时开罗里的司机,同天获得保释。 事发两天后,公司告知被告和顶罪的同事,脚踏车骑士伤重不治,同事便反悔说不顶罪了,两人这才向警方坦白一切。
7月前
8月前
8月前
9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