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学校

1天前
1天前
2天前
5天前
5天前
我有一张大大的工作台。我的工作台长6呎,宽3呎,表面是光滑的木纹,右侧下方有3个配有钥匙的大抽屉。从2005年踏入职场,成为教育界的菜鸟直到变成今天的老鸟,算一算这是我入职20年来的第四张工作台了。 2017年新校舍落成,身为这所学校的行政人员,我很幸福的可以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那时,我就成了这张工作台的主人。但是我从不曾好好地观察它,感受它,它的存在是那么的理所当然。直到看到副刊【星云】的9月征文——我的工作台,才发觉这个默默无声的家伙已经陪了我8年。 我的工作范围和老师们稍有不同。比如上课的节数比较少,安排活动,比赛和文书方面的工作较多。所以我的工作台不像其他老师那样常常会被学生的作业和簿子给“淹没”,有的甚至可以看到“双峰塔”耸立在桌面,若旁边是无人的位子还可以“非法扩建”到隔壁的工作台上呢。放眼望去,每位老师的工作台,台下几乎都堆了满满的书本、文件夹。只剩下胸前那一小块可以写字的空间。我想这也是多数华小教师办公室的共同点吧!没办法,空间有限。 教书育人的小天地 上班的时候,我日复一日在这里执行日常工作。这张工作台除了让我有舒适的空间备课、写教案、批改作业、上网输入资料、签收文件、线上会议、做报告等等,也让我可以和不超过4位同事一起讨论活动,而不需要移步到四楼的会议室。此外,少数未完成作业的学生、补考的学生也都可以在这工作台上进行。我还可以一边处理事情,一边监督他们,十分方便又安心。偶尔,也会有手上拿满文件夹的老师经过,借用桌子来填写表格或在文件上签名。这时,我就会趁机和他们聊上几句。 这张工作台除了给我带来稳定的收入,满足我的生活需求,还让我的人生充满意义和价值。因为教书育人不仅关乎学生个人成长,更关乎一个国家社会的未来。明年学校即将迎来建校的100周年。我知道这张工作台总有一天会换上新的主人,而在我60岁退休前,或许会有第5张、第6张甚至是第7张的工作台。但我希望这张工作台可以留在这里见证未来的150周年校庆。
1星期前
星期五,对小学五六年级的我而言,曾是自行拎书包掏钥匙开门回家的日子。 那年长我6岁的三姐,中学岁月恰与我小学6年同步,上下午班的节奏一致,家人于是把照顾我的重任交托予也仍是个孩子的她。星期五,因为友族同胞中午需到清真寺诵经,学校会提早放学,她和其他华裔同学就可以留校上每周一次的课后华文班,我和她的下课时间就对不上。家人叫我带上钥匙,校车载送抵家后若有陌生人尾随,记得到楼上邻居家去躲,千交代,万嘱咐,还是遇上了恶人。 某日一陌生人跟着我上楼,拿着张地址,说要我带路,我拒绝,正当他想进一步行动,突见家门打开,恰巧那天哥没上班还听见门外声吵探出头来,打救了我。那以后,家人更不放心了,不是谴责却仿佛归咎的压力让三姐难过。她说大家只担心我,却没人关心她每天独自骑脚车经过窄木桥和寂静小路上学是不是也安全,难道要她放弃华文?我望着姐半是懊恼半是委屈落下的泪,说不上一句安慰的话却替她难过,也第一次体会了学华文让学生在现实拉锯中的无奈。 我上的国民型中学,华文列为正课也是必考科,安排稳妥得如此理所当然,相对于三姐的国民学校,幸福的我们如何读懂他们那份游走于珍惜与失落之间、在渴求与放下的罅隙中挣扎的心态?我们唾手可得的幸福,于他们却往往沉重压抑。 华文路上的无声力量 那时,我校未有开办大学先修班,毕业以后全都寄人篱下调到另一所女校就读中六。迎新选科后某日学姐召集,语重心长要我们考虑选读与报考华文,别让这门课停办于我们这届考生。我向来喜欢华文,没对这次的道德与民族精神索求顾虑许多,及至后来带着对华文的热忱也研读至大学毕业。然而,我们在礼堂角落凝重地为担起母语传承的那次秘密聚谈,至今萦绕脑海。那是第二次意识到学华文确有难以言说的无奈。 有人问是谁影响了我走上华文教育的路,是父母吗?还是老师?母亲在我入学前已逝,父亲只受了几个月的学校教育就因祖父故去而辍学当童工。要说影响,或许就是他后来自学认字的精神,以及每天都要买两份华文报纸阅读的习惯,让我在资讯不发达也未有网络的年代,还能因阅报汲取养分而不觉匮乏。 小学有个老师在课堂上公开表扬我华文不错,说小六UPSR检定考试华文阅读与理解一定可以双双考A,后来我真考取A成绩回应了她的肯定,及后的中三PMR,中五SPM华文考试都不曾落马。这仿佛是神奇的咒语。当了老师以后,有一次,一名毕业生在感谢卡上写道,她对华文没有信心,却因我在课堂上曾鼓励及肯定她可以考取特优,于是她真的做到了。她的这番话让我回望往昔。 挫折终会在转角偶遇,一帆风顺如何磨练刚毅?我几番跟学生坦承自己STPM的中六华文是成绩单上最差的成绩。在学生惊讶且问是猫还是狗时,我说牵了头大象回家,没有人愿意相信。原来我早不需要用A的加持来显示价值,在他们难以置信的疑惑里我笃定,做了什么比得到什么更让人信服。对语文的喜爱是哪怕未受肯定也绝不动摇的信念。 中学时作文比赛是选人参加而不是规定全校参与的活动,有一年华文老师没选我但她问还有谁要参赛或想推荐谁,我的好朋友举手推荐了我,我感谢她也感谢老师没有拒绝她。那一次我没有因为不被老师首选参赛而自我矮化,也幸运地获得首奖。即便后来我没有再创高峰,但是那次得奖作品贴堂的骄傲让我更领悟到被肯定的意义,以至于我在当老师时更愿意俯下身子去看看没有站在顶端闪耀的孩子,更愿意分散资源让更多孩子得到机会。 华文和教育这条路,每一个细节都是成长路上的石子,前人铺垫而我继续堆叠。我的孩子并未因我华文老师的身分而格外喜爱这门课,又有何妨?只要她还有机会说着读着写着和我及我父辈祖辈一样的语言文字,会感恩先贤前辈护持的牺牲,永不在诸多无奈中挣扎求存乃至贸然放手,就好。 星期五应该是一扇通往周末休憩的门,是哪怕每周仅此一堂华文课时,也足以让思绪诗意地泛向远方的轻舟,只要华文的春天继续开花结果就会抹去我姐一样的泪。
1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