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投稿须知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创作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投资理财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社团动态
星期天头条
深度报道
非凡人物
发现东盟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外资
VIP文
资金流向│连3周净卖 外资再撤1463万
虽然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会在本周会面,缓和投资者对贸易战升温的疑虑,但外资并没有回心转意,连续第三周卖出股票,本地散户更是连续第七周撤离马股,只剩下本地机构独力支撑。
1天前
VIP文
即时财经
外资回心转意 一日内加码9751万
外资今日“回心转意”,难得对马股由卖转买,结束多日连续减持纪录。
5天前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RAM:11个月来最多 外资9月债市撤走68亿
大马评估机构(RAM)表示,外资在8月短暂回流债市后,9月再度从债市撤资,净撤离68亿令吉,写下2024年10月以来最大单月撤资纪录,并完全抵销8月净流入的30亿令吉。
6天前
焦点财经
焦点财经
美降息外资回流 新监管费伤盈利 交易所展望分歧
随着美国降息预期升温,外资回流新兴市场的动能增强,大马交易所(BURSA,1818,主板金融服务组)有望受益其中,促使部分分析员认为前景改善为买入良机,但也有分析员担忧新监管费成本上升将侵蚀盈利,故转而下调至“卖出”评级,市场看法分歧。
7天前
焦点财经
VIP文
资金流向│外资上周撤走9.6亿
尽管大马最新出炉的经济数据表现出色,但美中贸易战重新点燃及美国地区银行卷入贷款欺诈案,冲击投资情绪,上周外资和本地散户抛售大马股票,只有本地机构独力支撑。
1星期前
VIP文
VIP文
资金流向│外资上周转卖14亿
上周五安华政府公布2026年财政预算案,投资者转趋谨慎,马股未能在预算案公布前迎来上涨,全周累计下跌12.81点。
2星期前
VIP文
即时财经
外资9月售72亿大马债券 写11个月最大撤离潮
随着市场对国家银行降息预期消散,加上大批债券到期赎回,促使大马债券市场出现11个月来最大外资撤离潮。
3星期前
即时财经
VIP文
资金流向│外资大举扯购 上周净买5.8亿
尽管美国政府关门停摆,但市场憧憬联储局将在10月降息,加上预算案前涨潮再起,带动马股上周走势大勇,单周走高26.01点,令外资回心转意,单周大买5亿7712万令吉。
3星期前
VIP文
北马新闻
德大使:大马第二外资 “德马是长期合作伙伴”
德国驻马大使茜尔克说,德国是马来西亚第二大外资来源,近800家德国企业在大马运营,提供逾6万5000个就业机会,并长期投入技能培育与技术转移。
4星期前
北马新闻
VIP文
资金流向│外资上周转卖4.5亿
联储局主席鲍威尔上周称,美股“估值相当高”,加上美国最新就业数据强劲,促使市场对联储局降息预期降温,使到外资在连续2周进场之后,再度变身“卖家”,全周大卖4亿5146万令吉。
4星期前
VIP文
国际财经
抵制美货却不弃美股 外资加仓力度创纪录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今年春季发动贸易战、考虑吞并加拿大并总体上扰动全球对美国的信心时,外界曾日益担忧外国买家将抵制美国金融产品,但美国股市却呈现相反态势。
1月前
国际财经
VIP文
资金流向│外资上周净买4.9亿
联储局降息2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马股上周虽然因大马日假期,只有3天交易,但外资前周进场之后,上周连续第二周加码马股。
1月前
VIP文
即时国际
吸引外资 提振房市!中外管局松绑境外资金购房九大措施
为提高境外资金投资中国的意愿,中国外汇管理局今天发布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深化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有关事宜的通知》,内容包括允许外商直接投资项下外汇利润境内再投资,便利境外个人境内购房结汇支付九大措施。其中,针对境外资金购买中国房产的措施也得到优化!
1月前
即时国际
VIP文
黄子伦 | 为何外资不爱马股?
股市要发展,关键在于活力与多元意见——有人看涨,也该有人看跌。风险,是中性,也是我们这些投资人要学会共存的功课。 相信许多马股投资者近几年都反复看到同样信息:外资持续抛售马股,剩下本地机构独自撑起所有买气。不少投行的研究报告都指出,外资是马股的净卖出者,2025年前8个月里,仅在5月份短暂净买入10.2亿令吉,相较于年初至今高达164.5亿令吉的净卖出额,根本不足为道。 截至8月末,外资在马股的持股比例已降至18.8%,是过去十年来的最低点。 当然,股市如人生,总有起落。这也是一些同行还对马股有信心的原因——大家在赌所谓的“平均值回归” (mean reversion)。只要外资回归本地股市,那么富时综指(KLCI)就有望稳固在1,600点,并进一步上探1,700点。你看,我的用词听起来都很有技术分析那味儿。 不过,我们也要问自己一道问题:外资在马股的持有比例平均值应该是多少?应该从什么开始算起? 自2018年以来,外资在马股的比重几乎一路下滑。过程里偶有起色,例如在2022年下旬(大选不确定性消除)及2024年中旬(数据中心投资热潮带动),但是,这些上升在过去近8年的时间里,更像是回光返照。 从历史来看,马股在全球,或者说在亚洲,乃至东南亚股市的地位一直在下滑。1994年时,马股在明晟公司(前身为摩根斯坦利资本国际)所统计的股指——MSCI EMI的占比高达 19.94%。然而,2020年却下滑至1.76%,截至2025年5月,更进一步滑落至 1.37%(比2月的1.39%相对低)。 这些下滑自然少不了大环境因素,例如中国和印度经济实力高涨,使得马股在MSCI EMI占比变少,因为股市就是经济增长的放大器。在此消彼长的影响下,马股在股指的比例自然和其他东南亚股市一样被压缩(新加坡不在其列,而在发达市场的股指)。 另一个更重要的发展,就是马来西亚的经济结构依旧是传统的经济模式。MSCI EMI里有一个行业的占比尤其显著,那就是科技类(近两成半),而我国在科技业产业链里处于营业额较少且接近生产终端的位置,所以这一类公司市值相对低,纵使近几年有Inari打入KLCI,但好景不长,很快就被剔除在名单之外。如今,整个KLCI都是一些极度成熟的传统产业(个人希望SkyeChip上市后能带来一丝改变)。 除了科技业,另一个在MSCI EMI约有两成半占比的行业为金融业。不过,你不可能奢求马来亚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比肩,所以马来西亚公司也刷不到什么存在感。 说完历史和大环境变迁,就该谈谈为何外资在2018年开始不断沽出马股。那一年出现两个主要变数,第一个是MSCI EMI权重调整,中国A股市场纳入股指,使得中国股市占比从27.99%上升到29.31%;相应地,马股则从2.42%被挤压至2.38%。 第二个变数当然就是我国政治变天。所谓政党轮替这种事嘛,在外国都是稀松平常的事儿,但在这里就完全不一样了。变天成了一场政治清算,并且改变所有政策,例如GST被取消、大型基建计划纷纷喊停。GST是政府收入的重要支柱,而大型基建计划是给未来发展注入活水,别说是外资,就连本地投资者也不知道那时候的新政府有什么打算。 政策稳定性是个非常难得的品质,外资相当看重,因为他们很多时候根本没办法发挥影响力,只能用脚投票。但我们的政府偏偏就不认这套,觉得自己新的那套才是最好的。马哈迪如此,安华也不例外,他所推行的一系列对投资环境不利的政策,我也懒得说,免得变成一篇政治文。 我想聊聊另一个重要角度,那就是官联投资机构(GLIC)在马股的参与度。一直以来,马股都被誉为 “防御性较强市场” (defensive market),也就是说, [vip_content_start] 当全球市场大跌时,马股跌幅会较低,投资者不用心脏病爆发。 不过,这只是一种基于历史数据的说法。当黑天鹅事件发生时,马股还是照跌不误。如果大家有经常留意今年4月至5月的股市变化,就会知道即便我们没有发生经历类似日经指数在4月2日至9日间近12%的暴跌,但KLCI也有超过8%的跌幅。同样的,防御性较强的市场在牛市时同样上升缓慢。如今,日经指数已创下今年新高,而马股还反复在1,600点上下横摆。 那么,GLIC为何会影响马股的防御性呢? 简单来说,就是GLIC能够管理的资产金额,已经成长到本地股市容纳不下的水平了。试想,光是EPF管理的资产规模就高达1.3兆令吉的水平,而本地市值最大的马来亚银行也不过0.12兆令吉,不到EPF的十分之一。我们还只是讨论EPF而已,还没加上Khazanah、PNB、KWAP等等。一个更为合理的做法是,投资更多资金在国外,而非本地市场(首相的看法则是反过来,要求EPF提高本地持股比例)。题外话,所有投行的第一大客户都是GLIC,使得我很难不猜测GLIC投资团队也很享受这种众星拱月的感觉。 因此,对于GLIC来说,他们的投资策略往往是入股后就长期持有,久久不卖。这当然是一种正确的投资策略,不过,被入股的公司往往需要牺牲部分资金配置的权力,因为 GLIC 通常要求企业维持派息水平——无论比例或金额——以便它们能继续向会员(包括你我)分红。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上市公司也不敢投入更多资金在一些高风险事业,因为一旦亏损就会遭到GLIC抗议。久而久之,所有大盘公司几乎沦为GLIC的打工仔。也因为GLIC鲜少买卖,导致很多公司即便出现严重亏损,跌幅也有限。对持有差劲业绩公司股票的投资者来说,跌幅受限固然很好,但同时也造成 “市场无效论” 。 坏业绩,股价不怎么跌,但是业绩很好时却出现大量卖盘,因为这些卖盘积压太久。当股价不能很有效地反映公司价值时,愿意留下来的玩家也不会活跃到哪里去。况且,我们的卖空也有诸多限制。 这些,都是让许多外资机构对马股的态度,要嘛是策略性投资(我记得SC有研究,约14%持股比例属于这类,买了就放着不动),要嘛就是浅尝即止的短暂操作。 股市要发展,关键在于活力与多元意见——有人看涨,也该有人看跌。风险,是中性,也是我们这些投资人要学会共存的功课。希望监管部门和GLIC能够提早看到这一点,若任由现状延续,最终只会把市场养成一潭死水。
1月前
VIP文
VIP文
资金流向│外资终止9连卖 上周净买2.2亿
市场憧憬联储局将开启降息周期,区域股市预先上演庆祝行情,外资也逐步进场,开始回归马股。在外资助攻下,马股上周走高1.39%,成功重返1600点关口。
1月前
VIP文
焦点财经
外资8月撤资额 65亿减至4亿
随着联储局在9月很大可能降息,美元走势受到打压,外资对大马债券重现购兴,在8月净买入30亿令吉,扭转连续2个月的减持动作,使得今年以来的债券净外资流入增至190亿令吉,外资持有的债券总额上升至2940亿令吉。
2月前
焦点财经
更多外资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