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投资理财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社团动态
星期天头条
深度报道
非凡人物
发现东盟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写生
古城大小事
甲文艺创协会邀外州人参与 探索三宝井写生之旅
(马六甲22日讯)甲文艺创协会今日在“三宝文创社”举办三宝井游览及写生体验,大人小孩踊跃参与,一同踏上充满人文风情的古宅老屋探索之旅,透过写生创作感受社区的独特魅力。 此活动邀请来自柔佛峇株巴辖的艺术工作者郭柔莹主持,参加者在写生前也跟随讲解员参观当地,了解社区人文、建筑、生活形态,感受原汁原味的道地文化,以协助丰富写生的内容体验。 甲文艺创协会文商委员长许家勋表示,今日邀请外州朋友来参与写生,以不同的视野认识及体验马六甲,这场体验亦成为亲子活动平台,也欢迎热爱写生活动的单位洽询该协会联办。 许家勋:带动社区再生 他指出,三宝井这个老社区一直以来被人遗忘,该组织今年初入驻设点,期望透过文化活动带动社区再生。 “我们希望有不同方式保留此社区建筑物,譬如通过写生活动记录或保留这排4间老屋的样貌。同时,对面有一间硕果仅存的双层板屋。” 他说,三宝文创社设于三宝井延陵联合会吴氏宗祠内,是该会推动文化艺术活动的据点,未来每月将定期举办手作、艺术和文化等体验活动,并计划配合2025年世界旅游日展开系列文创活动,振兴老街人气。 “现代游客到其他地方旅游,乃希望看到当地的活文化,就像三宝井还有居民、巴刹及社区活动,希望它逐渐成为新旅游景点,因为它保留了原汁原味,很适合自由行旅客进行深度人文旅游。” 此外,许家勋介绍该会在巷子新打造的打卡景点“文创小巷子”,挂着许多描绘老街语言、地名、美食与商业字号的牌子,以及以姓氏堂号为主题的文化墙,深化公众对在地文化的认知。 陈所维盼开启速写风气 副会长陈所维则表示希望通过这场活动,开始鼓励青年或热爱画画的朋友,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城市或社区的概念,同时期许日后能每一、两个月举办一次,在马六甲开启城市速写风气。 郭柔莹:现场创作享受过程 郭柔莹是峇株巴辖城市速写(Urban Sketchers)的创办人,2016年起带领团队进行城市速写创作,记录峇株巴辖的街景、建筑和人文风貌。 表示,马六甲目前尚未有类似速写组织,盼能借此活动撒下一颗种子,推动本地城市速写发展。 她说,城市速写不讲求技巧,重心是鼓励大家记录下城市或建筑特色,所以在写生前已经进行简单导览和介绍,让大家把所吸收的资讯包括故事和年份等,以及感受融入写生里。 “我希望大家享受过程,所以参与者可用各种画笔现场创作,包括铅笔、彩色笔、水彩、油彩皆可,但绝对不是拍照后回家画,而是现场创作。” 出席者包括署理会长蔡志祥、委员王慧瑜。
2星期前
古城大小事
花城最热点
多名画家受邀波中校园写生 绘出“波中之美”!
报道/摄影:邓光忠 部分照片:波中提供 (波德申13日讯)配合波中波小庆祝111周年校庆,森州艺术协会多名画家受邀到波中校园写生,为美术学生上一堂与大自然结合的亲身示范课,绘出“波中之美”! 这些著名画家们为波中校园绘出多幅精彩作品,将在明天的宿舍开幕典礼上和双喜晚宴展示,让公众和校友们参观和拍照留念。 森州艺术协会会长杨六南赞扬波中是一间非常有爱的华校,学生非常幸福,因为一间学校可以开设美设班让热爱美术的学生上美术课,是很爱学生和珍惜学生美术天赋的表现,自己当年求学就没那么幸运,必须去申请美术学院继续就读。 杨六南在会上与学生们分享自己多幅作品,强调写生就必须融合大自然,课室就在外面的天地,并应用画家塞尚的一句话:“写生不是去复制物象,而是去实现自己对自然的感受”,鼓励学生把观察到的人事物和心中想法创作出来,作品一定包含美的感觉和感情。 波中校长张永庆感谢多名画家的彩绘,让波中校园变得美上加美,亲身为学生示范何谓真正热爱自然就能在任何地方发现美,让美设班的学生受益良多。 他感谢森州艺术协会10多位画家引领学生在校园内“写生”,给予同学不一样的体验,进一步提升对艺术的喜爱,整个校园充满艺术氛围令人心旷神怡。 参与的画家和莅临波中打气的嘉宾包括森州艺术协会副会长符永杰、秘书符致慧、 巴生艺术学会会长李祈成、王安柏校长、校友陆之琪、姚婷婷、刘梅瑛、庄凤英、Apri、王春兰、胡娇英、吴美诗、张桂娃、陈学浩及波中美术老师陈汉有、洪建发、颜冠军及谢爱昀等。 张永庆说,波中美术设计班是独中技职课程,作为高中分流的另一个选择,出路非常广,今年该校美设班学生吴芷芹成功被中国清华大学录取,美设班学生衔接大学升学及谋生完全不是问题,发掘孩子们兴趣才是波中的考量。
3星期前
花城最热点
星云
静默耕耘 ,画里有光——记低调真挚的艺术家叶志伟/吴亚鸿(巴生)
76岁的叶志伟,是一位低调而坚韧的艺术工作者,半个世纪以来,以画笔记录生活,以色彩寄托初心。他笔下流淌着本地的风土人情,也镌刻着山川景物的温柔与隽永。 自幼酷爱美术的叶志伟,在中学时期受教于张耐冬、刘昆文、黄乃群3位良师,后来又师从锺正山与邓德根,奠定了扎实的绘画根基。1970年,他毕业于吉隆坡美术学院,正式踏上艺术之路。 毕业后,他投身报社美工编辑与教学岗位,业余时间则与志同道合的友人外出写生,足迹遍及雪隆的大街小巷、渔村甘榜、河岸海边。他们用画笔捕捉光影,描绘岁月,将眼前风景化为心灵的寄托。他深信,艺术不只关乎形式,更是一种净化人心、滋养生命的力量。 退休之后,叶志伟依然笔耕不辍,把生活点滴化作画布上的“感言”。尽管年岁已高,健康不如从前,他仍以一笔一画描绘内心风景,珍惜生命的每一瞬光阴。 第二次个展 50幅作品 今年5月上旬,他举办了生平第二次个展,展出50年来的50幅作品。这不仅是艺术旅程的回顾,也是对生命与艺术的诚挚告白。 展出作品中,有一幅饱含深情的《巴生车站后巷》。2016年,他偶然路过这条熟悉的小巷,眼前景象唤起了十多年前与几位同道在此挥毫写生的往事。然而,昔日并肩作画的好友,皆已作古,只剩他一人仍在画里寻觅旧梦。他说:“那一刻,感慨万千,便画下这幅缅怀之作。”当时,他感叹:“不知自己还能坚持多久?”8年过去,这句话依然令人动容,而他,始终没有停下手中的画笔。 冠病疫情期间,他创作了《水里水外》,这是一幅静谧而意味深长的作品,引人深思。 画面上方,蓝绿色调中一群模糊的人影,面带口罩,神色慌张,似在水中挣扎。他们的动作僵硬,神情困顿,仿佛被无形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这是疫情下的人们,面对未知,陷入无助与恐慌。 而画面下方,几尾橙红色金鱼,悠然自得地游弋,色彩明亮,姿态从容。它们无声,却自在;无知,却不惧。金鱼的安然,与人类的慌乱,形成强烈对比,也发人深省。 《水里水外》的构图耐人寻味——上方是挣扎的人类,下方是自在的鱼儿,这不仅是空间的对比,更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隐喻。人类自诩为“万物之灵”,借科技改造世界,创造文明,然而一场疫情,却让我们退回封闭的空间,重新面对脆弱的自我。而那些渺小的生命,依旧按着自然的节奏生生不息。 这幅作品没有给出答案,而是以沉默的方式,提出最深刻的提问。我们所追求的强大,究竟是什么?在文明的洪流里,我们是否忘了谦卑,遗忘了自己不过是天地间的微尘众? 五十余年,叶志伟始终不忘初心,默默耕耘。他的作品朴实真挚,带着印象派的光影气息,题材贴近日常,如《五牛戏水》、《椰林清风》、《细雨后的菜园》、《暮色归来》等,皆是平凡生活的美好注脚。 画家叶志伟,他从未刻意张扬,也未随波逐流,只是静静地、执著地,用画笔书写内心的风景与对世界的温柔。而正是这份低调与坚持,让他的作品历久弥新,照亮人心。
2月前
星云
大柔佛焦点
黄梨花祭祈风调雨顺 众人日出祭拜四方
(居銮19日讯)第六届黄梨花祭今早在新邦令金黄梨园举行,众人在日出之时,朝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祭拜,祈求来年风调雨顺,黄梨产量丰富,为农民带来收入。
6月前
大柔佛焦点
大柔佛焦点
钟情大马小镇市景 香港画家南马火车行写生
(新山26日讯)香港画家钟情于大马的小镇市景,疫情前后近乎每年都会飞到马来西亚不同的小城镇,寻找小市民的生活足迹入画,边寻美食边感受这里浓浓的人情味。 符闻一(59岁)自2009年首次与家人带着母亲到槟城旅游,没想到这一趟旅程竟勾起了他儿时的热忱,从此每年必定会到访马来西亚一趟,展开他的写生之旅。 “每次过来(马来西亚)都不会错过(写生的机会),都会作画。” 他说,当时到槟城旅游并没有想过要写生,只是母亲走累了要在酒店稍作休息,于是他趁着空档到街上买画纸,以写生来消磨时间。 让符闻一爱上在大马写生的旅程,最大的原因是这里有许多香港看不到的老旧建筑和街景,也有他爱吃的美食,并且能够接受本地辛辣的马来餐和印度餐。 “我来了很多次,我很喜欢这个地方,这边的人很好,特别喜欢这里的食物,喜欢吃,所以我来到这边就找吃的、找画的,我就觉得很享受。” 符闻一回忆他初次到访槟城时,发现当地有许多老旧的建筑物,年龄甚至比他还要老,他看着特别喜欢。 他说,日常生活看了太多现代化的建筑,如今看到本地这些老旧建筑物,令他感受到本地华人先贤在大马奋斗的故事。 符闻一对现代化建筑和大型商场不太感兴趣,反而喜欢看渔村、小镇、老房子、老店、路边摊、小贩,口里不断复述后者“很有意思”。 他在写生时喜欢从旁默默观察当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尤其在巴刹观察商贩与顾客的对白,直言“非常有趣”。他擅于观察生活中的每个小细节,将这些场景入画。 他说,若有机会,他喜欢逛本地的市集和巴刹,比如他在芙蓉吃早餐时,发现楼下的菜摊售卖的蔬菜五颜六色,非常好看。 “记得以前去砂拉越,当地有个星期天市集,小贩都会将收成的辣椒排得很整齐、漂亮。” 符闻一这趟旅程也去了彼咯,并在当地发现一个很有趣的档口。有一天早上,他坐在一个售卖马来糕点的档口旁作画,档主是一名巫裔妇女。 他形容,该档口很简陋,档口前还有五六名顾客正排队购买糕点,档主一边准备糕点,一边回过头与他谈话,询问他几岁、从哪里来,才发现原来档主与他同年。 “我画完后,档主还送我几块糕点,当天我画得很开心。” “有一次在淡边画完后,小贩送我一杯菊花茶。”这些微小的举动,都让符闻一感受到大马浓浓的人情味,成为他快乐的泉源。 符闻一在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执教水彩课程,进修者大部分为在职年轻人和退休人士,而他本身也有开班指导退休人士作画。 适逢学院2个星期的学期假,他前一晚教完课,隔天就飞到大马展开写生之旅,结束旅程后又要准备开课,因此他每次只能趁着学期假“出走”。 在大马逗留的2个星期,符闻一在新山友人陈文祥的协助下,展开南马火车行,从雪州焦赖一路搭火车到柔佛新山,间中也停靠多个城镇作画,平均每天至少作一幅画,最多有三四幅画。 他也到访柔佛州多个小镇,包括:新邦令金、吗什、永平、班卒、玉射、武吉甘蜜和东甲、拉美士。 “每个地方都不一样,有些地方很小,当地人生活节奏很慢、很舒服的样子,也很轻松。”火车行让他看见许多不一样的人事物。 早年曾有作油画的符闻一自嘲性子比较急,年纪越大越没耐性,只想着赶紧画完再来画下一幅,因此选择作水彩画,也会选择类似A4尺寸的画纸作画,平均一个小时可完成一幅画。 “一般不会画大的,因为画大幅的时间会太长;画小幅的可以多画几张就很开心,多画一张就好象‘赚回来了’。” 他说,本地有许多街景素材让他作画,因此宁可选择尺寸较小的画纸作画,如此一来就能多画一些不同的街景。 符闻一教画已有10年的时间,在这之前是一名音乐老师,如今全心投入教画和写生。 他说,从小就开始接触画画,但到了10多岁就放弃画画,专心学音乐。 暂停画画近20年,他10年前决定重拾画笔,只因观看了一名画家在访问中分享道,其视力在80多岁后逐渐衰退而影响作画,点醒了他要趁早作画。 马来西亚是他到访写生最多次的国家,之前曾到访中国、英国、法国及威尼斯。 符闻一此趟写生旅程讲求轻便,他只带了3支水彩笔、数支钢笔和些许画纸,颜料都是挤在水彩盒上,走到哪、画到哪,画纸不足时就在本地补货。 他说,由于这次搭乘的是廉价航空,在没有额外加购托运行李的情况下,他只能尽量让7公斤的手提行李精简,否则他会多带一张可折叠的凳子。 “我习惯坐着作画,如果有凳子,选景的选择就会多一些,否则需要找地方坐下来才能作画。” 更多报道,请留意星洲日报、星洲网。
9月前
大柔佛焦点
都市动态
丹村写生作品延续艺术生命 4慈善家认购画作
一群人来了,为美丽的丹村掀开艺术序幕,留下许多美好的作品,另一群人来了,给作品注入新的色彩元素,掀开艺术生命的新篇章。
11月前
都市动态
雪隆头条
默迪卡体育场户外写生 绘地标 定格繁荣景象
50名青年画家在默迪卡体育场一带进行户外写生,描画及彩绘吉隆坡标志性建筑,所呈献的作品丰富细腻,色泽鲜艳,包括默迪卡体育场及新地标默迪卡118大楼交相辉映的一面,为我国和谐繁荣发展的写照增添一抹色彩。
11月前
雪隆头条
艺文
【画展】锺槟城《丹青一笔》9月中吉隆坡开展
我国画家锺槟城将于9月中旬,展开主题为“丹青一笔”的个人画展。在人生即将迈入70岁之际,锺槟城回湖自身的艺木之旅,那些曾经铭刻在记忆中的重要时刻,仿如倒带,一一重现眼前。 2015年,锺槟城第一次参加了曼谷一场大型写生活动,心中对艺术的酷爱仿佛瞬间被激活,连带起一股信心与勇气。回来以后,他渐渐拓展视野,尝试户外写生、水彩画和城市素描。 进一步接触了油画与水墨画之后,他更发现了二者的不同特质:一个是不拘绳墨,超逸不羁;一个是黑白交织,出神入化。彼此间既有对比,又不失和谐,怡恰映射了生活本身的繁复与兼容。 山水画成醉心流派 记得第一次踏足中国,锺槟城亲眼目睹了大陆气势磅礴、壮阔浩瀚的大山大水。从此,便对中国山水画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山水画,遂成了他醉心的流派。 随着对艺术的投入,旅行的热情也被点燃。足迹遍布之处,他一边拓宽自己的认知情感,一边让自己拥抱绘画和雄伟景观,知老忘老,更成了他充沛的创作激情。 这次个展,他停下来,回顾白己的艺术道路。从艺术创作来看,有4个篇章,记录了他行走在路上的各种心情—— (一)山水:他心中的桃花源。 (二)马来西亚素描:蕴含了他对这方水土的爱。 (三)旅行绘画系列:每一笔都激荡着回忆,包括他对异国文化及建筑奇迹的致敬。 (四)肖像:镶嵌了难忘的平凡或不平凡的人物。 欢迎大众齐来观赏,共享锺槟城无限的画作故事。 【画展资讯】 日期:2023年9月12日 至 10月1日 地址: Lai Lai Art Gallery + Studio, 2, Lorong Awan 3, Kuala Ampang, 68000 Ampang, Selangor 更多资讯:https://www.lailaiart.com/
2年前
艺文
大柔佛焦点
用画“框住”新山旧火车站 柔写生会唤起重新认识古迹
用画“框住”历史。
2年前
大柔佛焦点
大柔佛焦点
【特稿】柔写生会老街红楼写生,吸引友族参与游客驻留
(新山5日讯)柔佛写生会迎来第三场“新山市区文化丶遗产和艺术资助计划”系列活动,近40名艺术爱好者齐聚新山老街地标之一的红楼写生,场面壮观。当天恰逢周末,吸引不少游客驻留,为新山增添艺术气息。
3年前
大柔佛焦点
花城最热点
首次集体到百年义山写生 画出闹市内的“古墓花园”
通过“写生”画出义山的美,再制成明信片或贩售或邀捐款,让艺术之笔为人们打开心房,以不一样的心态看待已美化成古墓大花园的芙蓉李三路华人义山
3年前
花城最热点
大柔佛焦点
办书画印展回馈母校 郭温和现场写生 展现功力
(峇株巴辖10日讯)为了回馈母校,作为峇株巴辖华仁中学校友的书画及篆刻家郭温和一连三天,在母校举办“峇株动艺——郭温和书画印展”,与在场者分享他的艺术之路,令出席者获益不浅。 “峇株动艺——郭温和书画印展”由峇株巴辖华仁中学与峇株巴辖多元艺术协会联办,于9月9日至11日在峇株巴辖华仁中学中镜楼艺文厅举行,今日是书画营的开幕仪式。 郭温和今日特别带了一只兔子到现场作为示范写生用途,他挥毫几笔就绘出活灵活现的兔子,还以幽默风趣的口吻传授各种绘画技巧,现场气氛轻松有趣。 郭温和致词时感谢主办方,即母校华仁中学及峇株巴辖多元艺术协会给予机会,让他得以在母校举办书画印展,这也是回馈母校的方式之一。 他说,地区要能掀起一股“文化热”,要靠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只要群众肯继续爱护及给予支持,艺术文化就能继续走下去。 他也谈到,文化与艺术不能一成不变,学艺术也不该只为了自己,而是要把艺术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人能够受到艺术的熏陶,让艺术文化年轻化及生活化,才是成功。 峇株巴辖华仁中学校长郭天平致词时说,艺术能够沉淀心灵,只要静下心来欣赏艺术,即使是不懂艺术的人士,也能从艺术中获得陶冶。 峇株巴辖多元艺术协会会长兼华中美设科主任沈振川表示,峇株巴辖并不像其他人所形容,是一个文化沙漠,反之峇株巴辖近期有不少音乐会、摄影展、舞蹈演出及书画营。 “还有一些乡团或宫庙所举办的活动,节目都非常丰富,还包含了狮艺文化及其他民俗文化。” 他希望各界能一起推动人文艺术,放慢脚步欣赏身边的艺术品,并且从中学习,让生活更美好。 出席者还包括峇株巴辖五校董事会董事长刘国文、峇株巴辖华仁中学校友会主席陈德曜及峇株巴辖中华公会文教组主任孙漍坚等。 开幕人妙妙集团执行董事庄坡政致开幕词时表示,这个世界和时代在改变,尤其冠病疫情使得人们的生活经历翻天覆地的改变,尤其让人们意识到,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他说,从前大家都是闻“癌”色变,反而不把“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当一回事,但这场疫情让大家看到,面对三高问题的人士一旦确诊冠病,后果可大可小。 此外,他希望,大众能够趁着书画印展认识与掌握艺术,艺术对艺术工作者而言不止是一门事业,同时也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养身之道。
3年前
大柔佛焦点
花城最热点
采集“老芙蓉的故事” 艺术巷写生作画
哈芝节连假的降临让这个周日的芙蓉市区变得寂静,街道和小巷的车子很少,作为芙蓉市内其中一个打卡热点的艺术巷更是一扫平日的喧哗。
3年前
花城最热点
大柔佛焦点
【特稿】各地画家齐聚居銮 发掘山城之美
(居銮16日讯)疫情让艺术活动暂停了接近2年,如今蠢蠢欲动的艺术家们也重启了与美的互动。20位来自马来西亚各地的画家齐聚居銮,一连2天在各个老街作画,将居銮的美纳入画中。 这项活动是由马来西亚水彩画协会举办,柔佛写生画会牵线,画家们希望在疫情期间推动文艺绘画活动。 包括2名友族在内的约20名画家,会利用这几天的时间,齐聚火车站街和依斯迈街等老街,以水彩画下这些街道的点点滴滴。 另外他们也和居銮艺术协会、銮中美术设计科学生进行交流,希望通过类似的交流,促成更多艺术的碰撞。 他们昨日下午抵达居銮后,就在火车站街一带架起画架,用各自的画笔绘出画家眼中的大街小巷。 虽然间中曾下起毛毛细雨,但没有阻止画家们的热情,因为对他们来说,在写生时遇到天气问题,都是习以为常的。 马来西亚水彩画协会会长蔡清坤指出,该会每年都会到各个小城镇作画,希望可以通过写生的方式发现各个小镇的美。 蔡清坤说,他本身是从吉隆坡来到居銮,也是第一次到访居銮。而该会是第三次到柔佛州作画,之前曾到而这次也通过本地商家的配合,带动本地写生和画画的风气。 “通常我们会注重有象征式的东西,如一些具有地方色彩的主题。我们对居銮的印象就是山城,其他州的人较少来到这里,但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希望可以在这里找到适合入画的题材。” “我们希望能够把居銮的美呈现出来,让大家都能看到。” 他也透露,作品完成后,他们一般会计划进行展出,有时候也会在作画的小镇进行展览。 蔡清坤说,民众一般会对自己生活城市的景色习以为常,通过画家的画笔,呈现出另一种美感,也会为民众带来别样的视觉刺激。 本地青年画家李进强则透露,疫情让艺术活动停摆,如今已经到了重启的时刻,因此安排了这场写生活动。 他说,同伴们从马来西亚各地到来居銮,在遵守防疫标准之下进行作画,而他本身也在出发前先进性了检测,希望整个活动是安全的。 李进强说,他们也会和本地的艺术团体如居銮艺术协会、銮中美术设计科学生进行交流,希望通过交流蹦出更多火花,也进一步将写生艺术传播出去。 通过这些交流,他希望可以促成更多人爱上写生,也进一步将写生艺术传播出去。 另外,他们也将会在一场爵士乐活动上进行写生,对画家们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李进强说,画家们会在乐手彩排时进行作画,而他们都十分期待,写生和音乐两种艺术形式可以如何进行碰撞,再产生火花。 来自槟城的李永明指出,他第一次到居銮来,除了顺道享用本地的美食,他认为居銮的一些街景和槟城也有些相似,而老街的各种建筑物能够成为作画的素材。 他说,在疫情之下已经很久没有出来画画写生,趁着疫情趋缓,大家在疫情后第一次出远门作画,重拾写生的乐趣,也能顺道和本地艺术家进行切磋和交流。 来自吉隆坡的李永发指出,他和许多画友都同样毕业自吉隆坡美术学院,銮中美设科主任高秉益是他们的学长,这次也获得了他协助安排各个事项。 他此次的画作以火车站街的华商饭店为题,他说之前画友曾发一些有关居銮的照片让他们对居銮有个初步的印象。 李永发也透露,他耳闻居銮火车站已久,此次写生之行也终于来到居銮火车站,虽然没办法在火车站内作画,却还是可以在附近作画,顺道欣赏火车之美。
4年前
大柔佛焦点
更多写生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