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首页
|
登广告
活动
下载App
热门搜索
大事件
发现东盟
股市
星洲人
互动区
登录
Newsletter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总编时间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风起波生
大使笔迹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亮剑
下班的路
百格大家讲
长风破浪
大选探路
翱翔天际
烈火真金
华研智库
吃饱了吗
鸟生鱼汤
娴言
鹭岛南望
走读天下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杭州亚运会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动力青年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佛光山
中国著名画家汤余铭 访东禅寺交流文化艺术
中国著名居士画家汤余铭(笔名北雁山人),日前拜访仁嘉隆佛光山东禅寺及佛光缘美术馆东禅馆,获佛光山马新印泰教区总住持觉诚法师款待,同时也和多位本地著名艺术家就文化艺术话题展开交流。
1星期前
星洲基金佛光山再联手 300万送暖300福利机构
星洲日报基金会、星洲日报、佛光山、佛光会再度联手发起“300万送暖——支援300家福利机构”计划,即日起开放给面对经济困难的福利机构申请。
2月前
促以巴重回谈判桌 佛光山宗长吁停火
佛光山宗长心保和尚促请全球宗教领袖、人道组织和世界各国领导人及联合国共同发声,呼吁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停战,化解冲突。
2月前
遇台风改航班再坐巴士 大马佛光人平安抵高雄
小犬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让国际佛光会马来西亚联合会中马协会一行58人的台湾之行一波三折,所幸最终顺利在晚上9时许抵步。
2月前
妙开法师 X 陆海燕 分享死别经历——生死学路上 勇于面对自己
当父亲去世之后,她的课业一落千丈,性格从活泼变成自卑。后来升上高中,星云大师在当地建庙,办活动,她去参加活动时,就与佛教结了缘,打开了成长时期对生死的谜团。后来她便决定出家,皈依大师门下。 无预警的生命终结,往往会给身边的人留下遗憾与疑惑,尤其是儿童或少年,这种生命教育初体验,往往会给他们留下难以抚平的伤口,“死亡”是无法再被提起的字眼。 这两位分享者,同样都在年少就经历过死亡;一位是父亲在她14岁时突然离世,那一夜的惊心历程让她久久无法释怀,“父亲”成为她20年来无法再提起的字眼。 另一位从8岁起就有了“死亡初体验”,之后的成长路不间断经历亲友的离世,死亡给她的人生带来很大的自责与困惑。 所幸最终她们遇上了“生死学”这位老师,让她们从死亡困惑的漩涡中解脱出来,感叹如果早一点认识这位“老师”,面对死亡就可以应对得更好一些。 马来西亚佛光文化出版社副总编辑妙开法师,也是慧开法师《生命的永续经营》著作的马来西亚简体版主编。 她表示,父亲在她14岁那年就往生,当时父亲只是44岁,年少的她不明白为何父亲会这么年轻就离世,死后会去哪里? 因为父亲突然离世,让她对生死教育有需求,不断问母亲父亲去了哪里? “我还记得父亲走的那天是凌晨2点,母亲在房里大喊,我就跑进去他们的房间。当时的我是不知所措,马上打开窗口对外大喊,希望有人可以来帮忙。邻居之后过来帮忙把父亲抬下楼,当时的身体已经往下沉,那一刻我很害怕失去他。” 当父亲去世之后,她的课业一落千丈,性格从活泼变成自卑。后来升上高中,星云大师在当地建庙,办活动,她去参加活动时,就与佛教结了缘,打开了成长时期对生死的谜团。后来她便决定出家,皈依大师门下。 ◢妙开法师曾怕提起父亲 妙开法师形容,师父如同她的老师与父亲,是她生命过程里的第二个父亲,而慧开法师这本书带出了师父对弟子的教育很扎实,书里看到大师的影子。 “如果当时(父亲离世时)我就看了这本书,我会比现在更好!” 她是在由《星洲日报》和富贵集团联办,《活力副刊》策划的“生命咖啡馆”系列之“生命的永续经营──生命的礼物”讲座会上,分享她的生命教育历程。 大家现在所认识的妙开法师,是一位开朗的法师,但她自己却说,出家之前是个非常自卑的孩子,甚至出家后也是没有自信的弟子。某天大师让她出任一个职务,她胆怯不敢接受,大师却送她一句话:“头都敢剃了,还有什么不敢?” 她表示,在父亲往生后的20年里,她很怕别人在她面前提及“父亲”两个字,直至接触佛法,了解生死学后才改变,解除了她心中对父亲死亡的疑惑。 她表示,慧开法师的《生命的永续经营》,解开了人们对于死亡的很多疑问。如轮回,一般人认为轮回是佛教的概念,但这本书中却讲解了天主教与基督教都有轮回的概念。 “慧开法师教会我们如何在轮回中面对自己,找到生命永续经营的方法。” ◢陆海燕:我死而无憾! 陆海燕是生死学实践者,她从自学、自助到助人的这段路上,遇到非常美妙的过程,所以她可以说出:“我现在是死而无憾了!” 她经常出席生命教育的活动和阅读生死学丛书,也长期接触癌症病患,陪伴患者走过人生艰难的历程。 她表示,因为经常接触癌症患者,很多人都以为她是患者,但她并不是,她喜欢用文字记录生命中觉得有意义的事情。 她相信“十方三世”宇宙人生观,在她38岁那一年更加确定这个概念,生死学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 她表示,3岁半她就离开父母,在不同国家生活,从小就体会到生离死别。8岁那年,她最要好的同学意外身亡,全班同学都安静的坐在位子上,只有老师在擦泪,而她只知道这位同学突然“消失”了,再也见不到。 ◢自责没多留心轻生者 18岁她再次经历死别。她在高中时一位要好的同学喜欢唐诗宋词,而她喜欢音乐。 “我曾经问她为何喜欢宋词,她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升上高三的那一年,那位同学在家中轻生,那是她第二次轻生。面对同学的死亡陆海燕感到很自责,觉得自己如果能够多留心或许就能阻止这个悲剧。 往后的28年,每年的同学忌日她都不出门,在家缅怀那位同学。 陆海燕表示,她的母亲在2008年去世,死前那4年她母亲是个植物人,而她只是探望过母亲一次,葬礼也没有出席。第二年她的父亲也去世,同样也无法送终,成为她的遗憾。 然而死别还是没有在她生命中停止,50岁那年她的一位好同事因为癌症病逝,一波接一波的死别严重冲击着她。幸好之后她认识了生死学,才有今天的成长。 她坦言,多次的死别令她感到很自责,尤其是18岁那一年好同学的离世,因为当那位同学第一次轻生失败后,她曾劝告“以后不要这样了”,同学笑说:“今年不会了”,当时她就知道还会有第二次,然而那时候的她却没有条件、能力与知识去挽留。 “所以我很抗拒防自杀这样的字眼,这样可能会刺激一些人更想去做!” 她表示,之后同事因癌症病逝,她同样感到自责,因为当时她跟同事一起进行抗癌工作,却不知同事也患上癌症。同事的去世,让她反省到在忙碌的工作中,必须照顾自己与伙伴的健康。 在一次又一次的死别打击下,陆海燕非常沮丧,幸好她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还有两名孩子是她的精神支柱。 她在38岁那一年选择成为单亲妈妈,自己一个人带大两名孩子,压力很大,但也成为她生存的动力。 “曾经有一个晚上,压力大得令我想自我了结。幸好有两个孩子,让我懂得转念,为了他们为要好好生活。那时候我一个人打三份工。虽然生活很辛苦,但我不断学习与创造,包括学习生死学,改变了我的人生。” ◢保持空杯心态,不忌讳任何事 陆海燕认为,启蒙老师对学习生死学很重要,曾广志博士与冯以量对她影响很大。2012年她拖着最虚弱的身子(患上肺结核)上了第一次的生死学课程,两天的课程下来,她发现原来谈死亡可以这么开心与温和,于是她把学到的东西用在工作中,此后每年都持续上生死课程,让她在生死学上更加精进。 在学习生死学过程中,她发现学习得保持空杯心态,保持好奇心,没有忌讳的做任何事情,包括拍遗照、躺棺材等,让她逐渐成为一个生死学实践者。 她觉得,在学习生死学的道路上,自我觉察最重要,不论是身体(疼痛感觉)或心理都要察觉出来,她把这些感觉都写成日记,作为自我化解与成长的方法。 当她把所学到的生死学知识都用在帮助人,关怀癌症病人,成为生死学实践者之后,她的第二个梦想就是自资出书,把这些年来所看、所学分享给更多的人,让迷失在生死深渊中的人得到慰藉。 “我的书的书名叫作《在困境中发现生命的礼物》,完成这个梦想之后,我觉得接下来的每一天都是Bonus,把余下的时间去帮助更多人,对我来说我现在可以无遗憾的死了!” 她认为,学习生死学的好处很多,在个人成长方面,解答了她心中一直以来的疑问,了解自己的生命历程。其次也可以助人,如她现在所做的帮助癌症病人走过每个阶段,感恩这些生命勇士给她亲身示范了奋斗过程。
3月前
马佛光山供僧法会 2千人参与僧宝节
马来西亚佛光山东禅寺8月31日举行2023年供僧法会,约2000名佛光人、护法信徒和大众以一颗虔诚的心供养僧众并接受法师的祝福,寺内人人以欢喜心供养,感恩法师们平日不辞劳苦的弘法利生。
3月前
即时国际
习近平观看南非表演 解说提“中国和台湾”没被纠正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南非,观看来自“佛光山南华寺”的演出,但当解说人员提到“中国与台湾”时,习近平听了后回应:“台湾,台湾请来的啊。”画面曝光引发网民热议。
3月前
即时国际
全国综合
佛光山一致推举 心保任“依止大和尚”
佛光山开山祖师星云大师2月5日圆寂后的半年里,佛光山依丛林古制,采现代民主决议,日前在宗务委会员中,佛光山长老院的储位长老和9名宗务委员一致推举现任佛光山宗长心保和尚为“依止大和尚”,是继星云大师后,佛光山教团依止之剃度师及得戒和尚代表。
4月前
全国综合
即时国际
心保和尚传承星云法师 成为佛光山依止大和尚
佛光山开山祖师星云大师2月5日圆寂后的半年里,佛光山依丛林古制,采现代民主决议,日前在宗务委会员中,佛光山长老院的储位长老和9名宗务委员一致推举现任佛光山宗长心保和尚为“依止大和尚”,是继星云大师后,佛光山教团依止之剃度师及得戒和尚代表。
4月前
即时国际
读家
【全民读书会】阅读星云大师
有次一个人问师父:“为什么你身边都是女众?”师父就说:“我的眼里没有看见女人,也没有看见男人,我看见的是出家人!” 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在今年2月5日圆寂之后,佛光文化院院长依空法师邀请了佛光山五大洲共30位重要弟子,亲笔撰述与佛教的因缘,以及与大师缘分,集合成书,出版了《星云大师的身教与言教》一书。这本书在今年6月于马来西亚海外华文书市举行推介礼,并邀请到台湾3位法师,分别是佛光山宗务委员会宗委慧屏法师、佛光山香海文化执行长妙蕴法师、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副院长妙光法师,以及新马泰印总住持觉诚法师分享书上所看不到的星云大师的智慧。 经过梳理之后,把4位法师当天的分享整理成4篇文章,与读者一起分享。 ◢师父没拿我们钱,反而给我们钱 觉诚法师:很多人都认为佛光山金碧辉煌,佛光山来到马来西亚,一定拿了马来西亚人不少香油钱,但我要说的是,师父没有拿我们的钱,反而还给我们汇钱。 1989年我从大马去到台湾,佛光山没有收我一分钱,包括两百多位马来西亚出家徒众,师父没有收过我们一分钱。然而有一些人对师父有所误会,说大马佛光山做法会,都把钱拿到台湾佛光山。师父跟我说:“不要紧,误会可以让时间来证明。” 后来我担任总住持的时候,师父给我打了一通电话:“觉诚啊,我要汇钱给你!” 我当下就说:“不用,不用”,心想哪有孩子拿爸爸的钱,所以就不回复他。 之后管账的萧师姑来电说:“觉诚,你怎么可以不把银行账户给我,师父的钱你要拿。师父说不是给你的,是要给你办教育(佛学院)的!” 之后师父汇了100万令吉过来,那已经是15年前的事情。当我们拿到那笔钱时,心里是淌泪与感动的,因为每次去法堂见到师父,他都会发红包给徒众,从来不把钱放口袋,这就是星云大师。 当然我们弟子也很争气,那100万令吉我们没有动过,还一直在增加,因为信徒都愿意来赞助我们的教育费。 相信大家一定会有疑问,师父圆寂后是不是留下很多财产给我们,事实是他连一张纸、一支笔也没有留给我们,但他留给我们的法宝,弟子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气质,以及所作所为,都是师父给我们的教养,这种法供养更是无量无边。 也有人会问,星云大师是不是有神通?但在我心里师父有的是心通。 我记得那时办完弘法大会我还在场地收拾,师父偷偷叫我快点回去,他在等我。当我回到之后,师父只跟萧师姑说了一句话:“煮一碗泡面给她吃”,他知道我还没有吃,那时候我的眼泪不知道掉到哪里去,这就是星云大师,我的师父。 ◢师父眼中只有出家人 佛光香海出版社执行长妙蕴法师:除了政治和尚之外,过去很多人都说师父是妇女工作大队队长,因为师父身边都是女众弟子比较多。 有次一个人问师父:“为什么你身边都是女众?”师父就说:“我的眼里没有看见女人,也没有看见男人,我看见的是出家人!” 师父觉得,佛法要传下去,有出家人很重要。佛光山在印度德里有一个沙弥学院,院长是慧显法师。2010年他在师父指示下成立了沙弥学院,3年之后他把这些沙弥带回去台湾佛光山拜见师父。师父给这些沙弥开示说:“你们要发愿终身做和尚,要复兴印度佛教的话,有5项事情必定要做到。只要你成才,我愿为你牺牲。” 2019年我去印度出版了一本书《隔离线外的风景》,把沙弥学员10年来的始末做一个整理,还加入沙弥日记。当时沙弥已经有七八十位。他们每次经过沙弥学院那个走廊,看见墙壁上师父叫他们做的5件事情,一一倒背如流,也记住了师父说的那句话:“只要你成才,我愿为你牺牲。” 师父春风化雨的慈悲,也体现在当印度疫情严重时,当地政府限制不能聚众,慧显法师无奈下只能把沙弥遣回他们的家乡暂时还俗。解封之后这些沙弥都自动回来,重新剃度,从这可以看到师父眼里没有男众或女众,心里只有可以弘扬佛法的出家人而已。 我也想跟大家分享很有感觉的一句话。大概二十多年前,我带领着书记室,当时因为自己因缘不具足,累积了很多负面情绪,终于忍不住写了一封很有人性,但没有佛法的信给师父,我只记得最后一句话是:“师父,弟子深信您说的因果不会辜负我们,但是我觉得因果来得好慢。” 当我把信送去给师父,再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就接到法堂侍者电话说师父要跟我说话,我心想太好了,师父终于要为我报仇,或起码安慰我一下。 可是师父拿起电话却说:“妙蕴,我现在要对你说的话很重要,你一定要牢牢记住:你要做一朵莲花。”之后就挂掉电话。 我受了这么多委屈,需要你的开解,甚至帮我报仇,你却告诉我要做一朵莲花,我要怎么做? 但因为师父叫我牢牢记住,我就牢牢记住。直至体验到娑婆万象,在烦恼的时候记住一句话“在烦恼池中养一朵莲花”,把所有负能量都转化为正能量,就真的可以做一朵莲花,这个道理我是在多年之后才明白,我觉得这个是师父给我最有感觉与影响最深的一句话。 ◢我的师父不是政治和尚! 星云大师首席英文翻译员妙光法师:我的师父不是政治和尚,他只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出家人。他关心时事、国事,关怀众生能不能够像我们一样透过学习佛法,得到人生的幸福与安乐。 师父也常跟我们讲,这叫问治不干治,我们所有人没被褫夺公权,所以必须共同关心。 有一次报章媒体对师父有一些比较负面的文字,在法坛上沸腾起来。一位弟子替师父打抱不平。师父听完之后却指着那位弟子说:“这个某某法师你的修养不够,难道报章媒体上怎么写我,我就是这样子的人吗?有人觉得我是蓝的,有人觉得我是绿的。有人觉得我是红的,这都不要紧,我的底线只有人民要幸福安乐!”。 2015年我陪师父到海南岛出席博鳌亚洲论坛,那时师父已经88岁,连站立一分钟都很困难,每次站起来都要4个人搀扶。 在那么艰难情况下,师父坚持要出席,那是因为大会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他得到允许可以跟习主席及各国领导一起合照,所以可以想像现场是多么的戒备森严。 本来我们推轮椅陪师父进去,但过了一关就被挡下来,但因为师父需要照顾及翻译,经过协调后剩下慧宽法师和我陪同。 师父提前10分钟就到场等待,但警卫不让我们在礼宾台陪同等候,现场也没有椅子。当我们在跟警卫协调时,大师就说:“你不要跟这些警卫争执了,把我扶到位置上站好你们在旁边看着我就好。” 我们看着连一分钟都站立得很辛苦的师父,用尽全身力气努力地把身体撑起来,每一次摇摇欲坠我们都非常紧张害怕与难过。从师父准备好到所有领导陆续走进来站好已经是10分钟之后的事情,但拍照只要3秒钟。 拍完照后我们立刻把轮椅推到师父身边,他整个身体跌坐在轮椅上,我们担心师父有没有受伤,他却很兴奋地转过来问我们:“我刚刚站得挺不挺?你们不要小看我这一站,可能站出中国大陆13亿人口学佛的因缘,所以我今天很开心!” 我在大师75岁那年才出家,那时候师父已经走入慈祥和蔼的风格。印象深刻的是2002年我随大师来马来西亚出席佛光会国际青年会议,第一天会议就有很多佛光会长者的主题演说。听完几堂课之后,我回到大师的房间,他就问我:“你觉得今天的课怎么样?”,那时我才23岁,又从西方回来,有种直来直往的风格,直接回答:“今天的长者很重要,但他们的议题可能不适合年轻人。” 师父停了一下,只说一句:“你这样子说话可能不太适合”,接着就去会客。第二天早上,侍者都在大师疗房等待。大师一看到我就说:“妙光,过来给我打一巴掌”,我听后吓一跳立刻往后退一步。 师父看到我的反应就说:“你这样还不行”。几分钟之后进来一位出家二十几年的法师,师父也对他说同样的话。那位法师轻叹一口气说:“好吧,师父你要打就打吧”,大师看了之后转过来跟我说:“这个呢比你好一点,但是还差一些。” 又过了十几分钟,一位出家比我早十几年的法师进来,非常开朗。大师一样跟他说“过来给我打一巴掌”,结果这位法师不假思索,微笑把脸凑过去:“好啊,你打吧。” 大师再次转过来对我说:“你看,这个可以了!”随后他找了个机会跟我说明:“你知道你们3个人差别在哪里吗?就差在一个性质。” 他告诉我,一旦心扎根了进去,以后师父叫你做什么,你都不会有障碍,再困难的事情你都会放下自己的棱角去做好。 师父虽然没有用嘴巴或是用手教育过我或是打过我,但每一次师父给我的转化,所以那天他告诉我,都重重在我心上打了一记,这是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教育。 ◢大师的文章都是自己念出來的 佛光山宗委、督监院头单书记及义工会会长的慧屏法师:我讲一件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有次我们办了一个非常盛大的三坛大戒,我在大雄宝殿看到所有受戒的师兄都长得高大庄严,让人心生欢喜。 之后我跑到法堂,看到大师忍不住跟他说:“师父,师父,这一次出家的每一个人都长得高大庄严,令人心生欢喜。” 我以为师父会给我肯定,哪知师父淡淡地看着我说:“慧屏,出家不是看高大庄严的,出家是看弘法能量的”,听了之后突然觉得刚才好像肤浅了一点。 不一会儿国际佛光会秘书长觉培法师从法堂走进来,跟师父说了同样的话,我听了才想跟他说:“你这样太肤浅了,重点是弘法能量”,我念头才一动,师父却看着他说:“觉培,你说得对,高大庄严很重要。” 当下我觉得傻眼及有点想笑,后来才明白,师父是一个非常细致的人,觉培法师属于高大庄严型的人,所以师父就说高大庄严很重要,师父看我大概高大庄严没有机会,所以就只跟我说弘法能量比较重要。 晚年师父因为糖尿病引发黄斑部病变,眼睛看不见,因此就有人质疑每天刊登在《人间福报》的文章不是大师自己写的,一位比较亲近的信徒就问我:“恐怕是你们帮他写的吧?” 我就跟他说:“对,他念给我们写的!”每次师父饭后跑香或是会客前有5至10分钟的空档就会写文章。时间不足的话,只能写1天、3天或5天的文章,时间够的话,他甚至可能一个月的文章都写起来。 每篇文章都是师父念给我们写,全篇文章都念完,甚至念到一个段落,就说这个地方要句号,不能用逗号。师父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他的心却是亮的。 师父是一个很贴心的人,心心念念都要为别人着想,把时间都用在信徒上面,用在你需要他的身上。 有次一位客人告知会迟到10至15分钟,所有人都舍不得师父在太阳底下等候,建议师父进去里面休息。 然而师父说不要,免得出来的时候来不及接客人,这样子会很混乱。于是师父就在前面绕一绕,开始口述文章,非常有条理,只用了10分钟就完成了一篇文章,然后就回去原位等客人。 没多久客人车子来了,客人远远看到师父竟然高兴得跳下车奔过来跟师父握手,然后师父就很得意的回头看着我说:“慧屏,怎么样啊?” 还有一次我跟师父去纽约,师父要做煎饼,我就在旁边看着。他问我:“要学吗?”我说要,他就教我做。煎饼做好后很香,当时心想下一个应该会分给我吃吧,谁知师父转过来跟我说:“学起来以后做给信徒吃!”
5月前
读家
本报特约
觉诚法师.看见奇迹
我们这一次非常有福报,原本只想在大学成立一个人间佛教研究中心,寻找一些大乘佛教精神的经典告和论说,想不到却如此的好因好缘,能够碰上这么好的大学以及这么好的院系,专门研究巴基斯坦犍陀罗文化尤其是大乘佛教的遗迹,系所也希望有一天能够把全部的大乘经文做最好的保存和翻译。
5月前
本报特约
全国综合
慧开法师:规划不同年龄阶段 人们经营生命非永续
台湾佛光山副住持兼南华大学宗教学研究所/生死学系(所)讲座教授慧开法师表示,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宗教,都讲生命是永续的。
5月前
全国综合
全国综合
佛教青年领袖摇篮 500中学生参与携手同圆
2023年第14届“携手同圆”中学佛学会三好领袖培训营,于28日在佛光山东禅寺隆重揭开序幕,500多名来自全马各地的佛教青年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盛大的活动。
6月前
全国综合
大柔佛焦点
人间佛教阅读研讨会 300人新马寺听华严经
(新山6日讯)佛光山新马寺日前举办人间佛教阅读研讨会《星云大师全集》导读,由佛光山文化院院长依空法师为300名佛光人导读《华严经。普贤十大愿》。 依空法师指出,读《华严经》不仅能让我们看见自身的富贵,还能知道佛教思想的超越与丰富,心胸自然宽广扩大,且是非常实践的经典,可完全运用在生活中。 法师引用星云大师的普贤十大愿作为导读内容,包括第一大愿“礼敬诸佛”是人格的尊重;第二大愿“称赞如来”是语言的赞美;第三大愿“广修供养”是结缘的实践;第四大愿“忏悔业障”是行为的改进;第五大愿“随喜功德”是心意的净化;第六大愿“请转法轮”是真理的传播;第七大愿“请佛住世”是圣贤的礼遇;第八大愿“常随佛学”是智者的追随;第九大愿“恒顺众生”是民意的重视;第十大愿“普皆回向”是功德的圆满。 法师认为现代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应重视教养礼貌,普贤十大愿正是人们一生的功课,可与人为善,紧扣社会步伐,让佛法受用最重要。 “佛光人善于广结善缘,广修供养及随喜功德,人我保持同喜同乐,普皆回向的重要是分享与给、不求回报,佛弟子的生活中,因有了佛法而为富贵人家。” 此外,在李秀珍檀讲师主持研讨会第二阶段的主题论坛中,人间佛教读书会总部执行长觉培法师引用佛说“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如见佛”,鼓励大家参加读书会阅读全集并深入经藏。 新马泰印教区总住持觉诚法师则以“恒顺众生”及“随喜功德”两大愿,分享在弘法路上打开因缘法门,促进宗教的交流、破除种族的隔阂,让佛教赢得最和谐宗教的称誉。 国际佛光会马来西亚南马协会理事锺秀凤选择勤修普贤十大愿的“称赞如来”,认为语言的布施,平时就要练习,同时爱语的布施不分你我、家人或外人。
7月前
大柔佛焦点
大柔佛焦点
佛光山心保和尚访马佛总柔分会 兩造未来合作空间可期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与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柔佛州分会主席传愿法师皆认为,佛光山与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柔佛州分会在佛法宣扬和教育工作的合作上,未来有很大的发挥空间等待探索。
7月前
大柔佛焦点
大柔佛焦点
时隔3年重访新马寺 心保和尚:来关心大家
(新山27日讯)时隔3年,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今午重返新山新马寺,与信徒、佛光会成员等接心,也看看大家、关心大家。 心保和尚是于今午3时45左右抵达新马寺,他抵达时受到三好幼儿园学生、佛光会成员等夹道欢迎,场面十分温馨和热闹;心保和尚在大雄宝殿礼佛后,也向出席者开示。 此外,心保和尚今早也拜访了麻坡的净业寺和国际佛光会马来西亚协会麻坡分会。陪同者包括:佛光山新马泰印教区总住持觉诚法师、国际佛光会马来西亚协会南马分会会长林培传等。 心保和尚接受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访问时说,今早拜访净业寺,一来是回礼,因为在星云大师圆寂时,该寺住持禅亮法师曾到东禅寺吊唁,二来是与禅亮法师等交流。 心保和尚今早拜访净业寺和国际佛光会马来西亚协会麻坡分会时,分别获得禅亮法师,以及国际佛光会马来西亚协会麻坡分会会长林汶弟接待。 他说:“师父(指星云大师)说,佛教要交流、团结,所以我们利用一些时间拜访道场,其实大马很多道场与佛光山的交情都非常好。” “星云大师在1963年首次来到大马,而在这60年里,也与各地的长老交流,关系非常和谐,所以这次来也去拜访长老的寺庙,与他们互通。” 心保和尚说,他最后一次拜访新马寺是在2019年,过后因为冠病疫情无法来访。 他说:“这次来新马寺是看看大家、关心大家,因为大家都很支持《大马好》活动。今晚也有一场佛学讲座,用佛法与大家共鸣。” 心保和尚明早也将拜访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柔佛州分会,向该会主席传愿法师回礼和交流,因为传愿法师在星云大师圆寂时,曾到新马寺吊唁星云大师。
8月前
大柔佛焦点
更多佛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