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众筹

2天前
2月前
4月前
(新加坡3日讯)六旬嫂患罕见“低磷骨软化症”,导致磷不断流失,牙齿全掉光,骨头剧痛,过去10多年来卧病在床。如今出现新治疗法,若要恢复健康站起来,就要每月花近2万4000新元打针。 这名居住在裕廊西的苦命嫂李琬珊(67岁)在2006年罹患肿瘤,2008年切除肿瘤后情况好转,但只维持数个月后,肿瘤就扩散到肝脏,肿瘤甚至分泌出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导致肾磷不断排出,令她出现骨软化症。 李琬珊向《新明日报》指出,病发后由于骨头会出现剧痛,她睡觉时都不能转身,平日也只能进食流质食物,且必须包纸尿布来解决排泄问题。 “我的家族中并没这方面的疾病,发病前我也经常跑步、爬山和到楼下运动,所以从未想过会得到这种病。” 她透露,由于需要依靠处方吗啡和止痛药来控制骨骼和神经的疼痛,导致她的免疫系统也受到损害,同时会出现幻觉、胃部不适、食欲不振和头晕等症状。 不过,医生一年前曾向她指出,市面上有一种新型药物,能以注射的方式达到治疗目的,但须每月注射一次,每支针的价格近2万4000新元。 李琬珊的女儿王雪梨受访时说,一年前曾向当局申请为上述药物提供津贴,但没有下文。“我们也曾经电邮给生产药物的厂商,但也没获得回应。” 女儿众筹打针钱 因此她指只能通过网络平台筹募,希望能筹到一年12支针,相当于28万6000新元的善款。 “即使机会渺茫,但还是会用尽一切方式,希望能获得帮助。” 她也提及,医生曾告诉他们,若注射该药物后病情有改善,或许就能减低药量,而费用也会随之降低,不过这些都得待注射后才能知道。 一度花光积蓄四处求医 发病初期无法确定病因,只能到处求医,将数万新元的毕生积蓄全花光。 李琬珊说,当时看了数名医生都找不到病因,过后凡是听到别人说有好的医生可介绍,就会去求诊。 “这种日子前后约3年,也看过了多名医生,可惜病情就是没好转,反而导致我和丈夫存下来的约4万新元家庭积蓄都花光。” 她指本身是家庭主妇,丈夫以前只是做散工,且多年前已经退休,目前只依靠儿子每个月的收入和当局的福利津贴维持生活。 32岁女为顾她从未踏入社会 32岁女儿为照顾她,多年来无法踏入社会找工,母亲深感愧疚。 李琬珊指出,她的丈夫已经75岁,本身也逐渐衰弱,无法长时间照顾她,因此女儿从中学毕业后,就留在家中顾她。 “我的女儿已经32岁,但因没踏入过社会,所以至今她都没工作过,也没找到男友。” 她透露,女儿多年来都一直照顾和包容她,但她也盼望等到女儿成家的那一天。 “这也是我继续撑下去的原因,我抱着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好起来。”
4月前
6月前
6月前
6月前
(新加坡25日讯)马来西亚9岁女童钟谦彤去年被诊断患上罕见白血病,由于当地没有足够的资源为她治疗,家人只好把她转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 19岁的哥哥钟杰翰接受《8视界新闻网》访问时透露,去年10月带妹妹去打流感疫苗时顺便接受身体检查,发现她体内的白血球异常高。 他表示,经过进一步检查后诊断为,早期前体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arly T-cell precursor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简称ETP-ALL)。 他说:“这种白血病非常罕见,据了解大马还未有这样的病例,当地医院也没有足够的资源为妹妹进行治疗。” 钟谦彤家人和医生咨询后,决定在今年1月把她送到新加坡国大医院接受CAR-T细胞疗法;若治疗成功再加上骨髓移植,高达88%到90%的几率病情不会复发。 女儿时常自问:为什么这种病要发生在我身上? 45岁的母亲邹玉芬说,女儿每次接受化疗后副作用都很严重,发高烧和呕吐一整晚,什么也吃不下,只靠鼻胃管喝奶,只要一感到疼痛就会用手打病床。 今年2月中旬,钟谦彤因为生了痔疮,加上免疫力非常差,疼痛达到必须靠吗啡止痛的程度。 钟杰翰说,妹妹那一个月每天一直喊、一直叫,说为什么这种病要发生在她身上,为什么这么多小孩子就偏偏是她。 看着女儿受病痛折磨,邹玉芬感到很难受,但认为“每一次辛苦过后她都熬过了。她很勇敢,很坚强,每次妈妈都会给她力量”。 医疗费用庞大 难以应付在狮城花费 到了新加坡进行治疗为一家人带来经济上的压力,邹玉芬说,原本以为可以从医疗保险得到索赔,但女儿病情复杂,获赔的数目也远远不足支付,现在更是被保险公司拒绝,不能再申请索赔。 钟谦彤的爸爸在马来西亚一般的公司打工,母亲则因为要照顾女儿,已经有大概9个月没有工作,家里除了还在读大学的哥哥,还有一位6岁的小妹和爷爷需要照顾。 邹玉芬说:“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工作,只是用马来西亚的钱换来新加坡的钱,所以每100令吉只可以换到20、30元(新币,下同),所以这个生活费是非常庞大的。” 她透露,从女儿患病开始到现,总共的费用已超出30万元,而且之后还有漫长的康复之路需要花费,因此希望通过众筹帮助女儿。 钟谦彤的家人在新加坡国大教授和亲戚的建议下,在网上发起众筹,目前已筹得8万1851元,但距离33万元的目标还远远不足。 钟杰翰说:“我们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帮助谦彤度过这个难关。妹妹曾告诉我,康复后想到槟城看海、到云顶玩,想回家和回到学校上学。”
6月前
7月前
7月前
7月前
7月前
7月前
(新加坡21日讯)马来西亚一名25岁青年到新加坡打拼一年多,原本身体硬朗的他上个月突然身体不适,被送入当地加护病房,病情一度好转后又急转而下,至今情况仍危急。 青年的大姐蔡素欣(33岁)告诉《8视界新闻网》,他们一家有5名兄弟姐妹,蔡家俊最小,一直是个懂事、听话的孩子。 她表示,由于家庭不算富裕,弟弟为了补贴家用,只身到新加坡打工,当一名厨师助理。 她说:“弟弟开工前须完成身体检查,当时除了高血压外,没有其他健康状况。不过3月中,他开始感到身体不舒服,出现了发烧、后背腰骨酸痛等症状。” “我听他的室友说他身体不适,就叫新加坡的亲戚帮忙看看,亲戚说他的状况很糟,必须马上送院。当时他神志不清,没有办法说话,医生只能打药让他睡下去,减轻病痛。” 蔡家俊4月1日住进新加坡樟宜综合医院加护病房,医生诊断出他患有严重的类鼻疽(melioidosis)与菌血症(bacteremia)。类鼻疽是一种由类鼻疽伯克氏菌引致的疾病,这种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泥水中。 此外,由于他们有家族糖尿病史,细菌的感染也导致蔡家俊患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 蔡素欣说,受病菌感染,弟弟的肾脏功能受损,只能每两天就洗肾,肺部功能也受影响;目前还不确定弟弟如何受感染,但很可能同工作中接触到的蔬菜泥土有关。 心脏一度骤停 蔡素欣透露,弟弟住院几天后病情曾好转,被转到普通病房休养,期间还可以自己吃饭、起身,还能与家人交谈。 “当时我们就跟医生说,想让他转到柔佛新山的医院休养,医生也批准了。不过,转到新山后的一个晚上,他的情况恶化,又再次被送进加护病房。” “我们一家在4月15日凌晨接获医院来电,我深夜与父亲从怡保赶到新山看望,只知当时弟弟突然感到呼吸不顺畅,心脏还一度骤停,需进行抢救。” “医生只是说他突然很喘,呼吸不上来,然后心脏停止了两分钟,情况比之前还要严重。父母听到后就是很心痛、很伤心,爸爸一度求着医生把他救回来。” 医药费已超过保险最高限额 蔡素欣说,弟弟一向来很文静,很多时候都会留在家里,帮忙打理家务,一家人非常亲密,看到弟弟现在躺在病床上的一幕,令她感到悲痛万分。 “这几天我的脑袋是一片空白,只希望弟弟能快点好起来。” 由于蔡家俊持有新加坡工作准证,加上病情不属于工伤,他的医疗保险最高限额仅为1万5000元(新币,下同),而截至4月13日,他的医药费已高达4万元。 为了应付不断增加的医药费,蔡素欣4月17日通过网上众筹平台筹款,希望帮助家人偿还这笔费用。 据了解,短短4天内已有180多人通过页面捐款,筹集的费用已接近1万3000元。 蔡素欣感谢网民的热心救助,并表示如果有额外款项,将毫不犹豫捐出来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
8月前
(新加坡15日讯)疑因在新加坡工作压力过大,导致高烧不退、癫痫发作而陷入昏迷的24岁马来西亚青年张德聪,目前已经苏醒且情况稳定。 他的家人还透露,他已经透过众筹,筹足在新加坡就医时的医药费,因此呼吁民众停止捐款。 《8视界新闻网》此前报道,今年2月17日,在新加坡任职餐饮管理培训生的张德聪,到女友林汶蒨的工作场所找她吃午餐时突然晕倒,随后被女友送到国大医院救治。入院后的他多次癫痫发作,随后进入人工昏迷状态,以控制癫痫再次发作。 3月初转往大马就医 其女友表示他是因为承受太大的压力而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医生当时也表示需要等他的脑电波平复下来才可以尝试让他苏醒。 张德聪于3月6日从新加坡国大医院转往马大医院继续治疗;在新加坡医治的两个星期中,他一共累积逾7万2000新元的医药费,他的女友随后通过网站发起众筹来筹措医药费。 人已苏醒情况稳定 据了解,张德聪目前已经苏醒。他的母亲萧淑芬近日受访时表示他的情况稳定,但还是有精神和记忆混乱的现象。 她还透露,医生指儿子有好转的迹象,因此将逐渐减少药物用量以避免他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同时会为他进行电脑断层 (CT) 扫描,以进一步诊断病情。 另外,萧女士也表示早前在新加坡的医药费已经筹足,呼吁民众停止捐款,同时感谢亲朋好友和热心人士的捐款和关心。目前在马来西亚的医药费由保险公司承担,无需向大众筹款。
8月前
8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