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一传统游戏取代晨读 把童年还给孩子



在科技瞬息万变以及人手一机的时代,今日的小学生,日子除了上学、补习、上兴趣班、打游戏机及观看短视频,似乎再没有其他。
ADVERTISEMENT
眼见孩子们与童真童趣、开心无忧的生活,距离越来越远,新山宽柔一小校方突发奇想,从去年开始,试着将各民族的传统游戏,如:播棋(Congkak)、中国象棋、西洋棋、跳棋、毽子、五粒石、马来文拼字游戏(sahibbah)、英文拼字游戏(scrabble)、跳飞机等古早童玩带入校园,意外激发了学生们提早到校参与活动的热情。
王敬福:晨读效果不彰
宽柔一小校长王敬福坦言,配合教育部加强学生国英语的措施,校方原本安排三至六年级上午段的学生们,到校后集合在大礼堂一起进行晨读,借此提高学生们的国英语能力,惟有关安排实施一段时间后,校方发现效果不彰。

家协主席林昇民附和道:“学生们一早来到学校其实仍处在睡眼惺忪状态,在这样的时刻学习,一般都很难吸收知识。”

发现问题后,王敬福说,校方与家协及教师们一直进行多方讨论及集思广益,最终考量了当下的学生已逐渐失去童年的现实情况,决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适合的童玩游戏引入校园,“寓乐于教”,让学生们在玩乐中学习。
郑泳宏:多为益智游戏
副校长(课外活动)郑泳宏透露,校方选择的游戏,大多为益智游戏,目的除了通过游戏帮助学生提高掌握国英语的能力,也希望激发学生们思想碰撞的火花。

据了解,学校一开始仅在课室进行有关活动,后觉得空间受到限制,今年决定移师户外,在空间宽阔的食堂,让各班级的学生齐齐玩游戏。
为此,校方特别花费了逾2000令吉购买数套游戏,凡提早到校的学生,可自主前往活动室拿取所属班级的游戏箱,在食堂和同班级的同学玩。

国英语科达标才可玩游戏
王敬福指出,为了激励孩子们把国英语学好,校方特别规定学生们必须在国英语科目上达到一定的能力水平,才可加入玩游戏的行列。
除了符合校方所定要求的学生可以参与游戏之外,王敬福说,校方也鼓励孩子们在进行游戏时采用国语或英语交流,借此提高他们的外语沟通能力。
他说,除了星期一的周会,星期二至五上课前的15至20分钟左右,都会有安排一段游戏时间。

鼓励全程用国英语交流
郑泳宏说,由于不希望给孩子们压力,学校并没有强制须全程用国英语交流,只是希望制造一个环境,让孩子敢于开口说平常较少使用的语言。
与此同时,校方提供的国英语拼字游戏,从另一角度而言,也可帮助或鼓励学生们掌握更多国英文生字。
王敬福说,学校会特别安排小班制的国英语加强班,帮助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提升他们的能力。
“学生们需要引导,所以赏罚还是要分明。不过,我们可以看到,为了能和其他同学们一起玩游戏,孩子们也会努力达标。”
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把沉闷的晨读,换成活泼的游戏,虽然一天只有短短15到20分钟的时间,实际上,却让宽柔一小收获了许多惊喜,如校长所言:“突破常规更有效益,且一举多得”。
王敬福说,最明显的例子是,很多由家长亲自接载上下课的学生,都会要求父母尽早把他们送到学校,跟以往三催四请的情况可谓是天渊之别。
不仅如此,由于学生们需自己拿取及收拾各类游戏,无形中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主能力;与此同时,游戏也促进了孩子们的沟通与交流。
学生:游戏比晨读有趣
六年级的学生冯紫晴受访时说,她很开心可以和朋友一起玩,而且大家还约好要早点到学校。

“我以前马来文不太好,现在有进步了。”
同为六年级的梅缇卡表示,她很喜欢五粒石,此外,她也有接触播棋,遇到难题的时候,还会特别请教老师或巫裔同学。

三年级的张柏尔则说,他以前没有接触过以上提及的任何一种游戏,但通过学校推动的这项活动,他有机会接触中国传统文化——象棋。

其他受访学生也含蓄地异口同声说,“游戏比晨读有趣得多!”
各族学生增进交流
从活动推动以来一直观察学生反应的郑泳宏指出,学生平常也会面对课业压力,通过游戏,正好可让他们纾解及发泄一下,何乐不为?
让他感动的是,透过游戏教学,也让他看到了各族学生增进彼此的交流。

据了解,友族同胞在该校共占了8%左右。
此外,他发现,一些平常学习能力比较慢的学生,遇到有兴趣的游戏,还会特别花心思去研究。
“我就遇过一名学生,他的课业并没有很好,可是接触到象棋后,他还会自己画图研究如何对奕。一般家长都很注重孩子们的学术成绩,但我相信透过兴趣,孩子们也可以找到适合他们的出路。”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