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发布: 4:36pm 08/05/2025

陈厝港

陈厝港海南会馆

陈厝港

陈厝港海南会馆

新旧对照 | 陈厝港海南会馆145年的历史

文、图:舒庆祥
(部分为档案照片)
陈厝港海南会馆145年的历史
今天陈厝港海南会馆天后宫的大殿。

离新山北上5英里的,是新山华人最早踏足的地方。

该地迄今还保有3座历史悠久的古庙。创于1881年的陈厝港海南会馆(早年原名陈厝港琼州会馆),其附设的天后宫是其中一座,其他两座是灵山宫及天尊宫。另外,有一个立在树丛中的神龛,虔人称作拿督公庙。

ADVERTISEMENT

史上记载,陈厝港是潮州人陈开顺响应天猛公的号召,率众义兴党人,越过柔佛海峡前来拓荒垦殖。后来,此地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为陈厝港。

新山于1855年开埠后,潮州人迁往新山后,陈厝港的居民改为以海南人为多。

这一情况持续至1997年,笔者第一次书写陈厝港历史时,在这一篇刊登在《星洲日报.大柔佛》的专栏《走过历史》系列,题目是〈一条河一口井,孕育全村人─陈厝港〉的文中,即有介绍当时全村只剩下17户华族人家,人口不上百人。其中8户是海南人、3户是潮州人,其余是广闽客等华人。

陈厝港海南会馆145年的历史
今天陈厝港海南会会馆的风貌。

陈厝港海南会馆是该地于距今181年前,有华人居住以来仅有的一个乡团组织,现任会长是林先强。

该会在历史上有下列几个特点值得一提:

一、传说该会成立于1880年,馆内附设天后宫,于1978年另建天后宫于会馆后。这一建馆史的传说,比新山海南会馆早一年,仅比立于1878的新山广肇会馆迟2年。

该会到底成立于何年,史料并没有记载,是凭该会于1980年庆祝100周年成立而加以推论的。

该会历史另一民间传说是,早期是一间亚答屋,立在河边,后被大水冲走,又在原址重建,又是亚答屋。后因一位同乡染上天花病逝,当局怕天花病蔓延,派人把该屋烧毁,重建时曾获得苏丹阿布峇卡捐赠予300大元资助。

已故文史工作者吴华,在他所写的《海南人参与开拓陈厝港》一书中指出:“陈厝港琼州会馆于1911年重修立有碑记。从碑记中,可以看到当时的主要领导人为黄振胖、潘儒禄、黄益利等,其中黄振胖为会馆总理。”

吴华在文中继指出:“我们虽无法查证,十九世纪中期,参加开拓陈厝港的海南先辈,但可以肯定,黄振胖(?-1940),是廿世纪初期,琼帮人士的领袖。黄振胖的墓碑目前仍在班兰新村里。”

二、该会曾于1980年8月3日,隆重举行天后宫开光暨庆祝会馆100周年大典。这是该会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庆祝活动,被视为该会最为重要的一次重组时期。1983年,该会正式加马来西亚琼州会馆联合会。

陈厝港海南会馆145年的历史
陈厝港海南会馆庆祝天后宫开光暨100周年庆为盛大场场面。

之前的1981年重整会务,成立福利组、青年团及妇女组;事会任期改为2年。新人新政,一切新气象。这是该会历史上最亮丽的一页。

三、会所前半部屋顶,凌晨雨中坍塌,这是发生在2001年9月27日晚;幸好在凌晨3时,无入受伤。该会会长冯贵勤和附近居民获悉后,到现场进行清理工作。

陈厝港海南会馆145年的历史
陈厝港海南会于2001年9月27日屋顶坍塌前的风貌。

事后,该会发动筹募运动,事后共筹得了逾8万9000令吉,工程于2002年竣工。只是整修,没有照该会原有的建筑格局进行,完成后风貌已变了样。

陈厝港海南会馆145年的历史
陈厝港海南会馆在凌晨风雨中屋顶坍塌,星洲报日《大柔佛》当年的报导。

四、该会于2017年10月9日,特邀时任内政部副部长拿督诺加兹兰前往该会换了新貌后的天后宫,主持征信录(石碑)的揭幕仪式,场面热烈。该会会长林斯文、马华地不佬区会主席黄有益及马来亚海南会馆联合会副秘书林先强亦有出席。这是数十年之后,第一位副部长级的高官亲临高官。

陈厝港海南会馆145年的历史
2017年,时任内政部副部长拿督诺加兹兰为天后宫征信录(石碑)主持开幕仪式后的全体合照。

五、该会现任会职林先强说,时代的改变及人事的变迁,给该会带来极大的挑战。不过,既肩负这一重责,他誓言完成这一任务, 继续把该会的工作做好。

陈厝港海南会馆145年的历史
林先强:肩负职责,将完成身负的工作。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