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創刊至今95年,一路走來有風有雨;我們經歷過停刊的低谷,也迎接了復刊的重生。一路走來,我們也感謝派報業同仁的風雨同舟。
迎來95週年報慶,《星洲日報》訪問了許多代理和派報員,讓讀者聆聽他們與《星洲日報》的故事,以及述說彼此間仍在延續的緣分。
ADVERTISEMENT
他的人生因為派發《星洲日報》而邁向更好的方向,所以他寧願不收任何派報費,也要每天將報章派送到訂戶手中,希望更多人能閱報及從中受到啟發。
這名對《星洲日報》有著濃厚感情的派報人,是來新邦裡馬的曾紹勤(63歲)。他於1987年從朋友父親手中接過派報工作,自此踏上派報生涯。
這份工作賦予他穩定的收入,更讓他得以自我提升及改變人生軌道,也擁有更多機會。
曾紹勤在中學時期因不喜歡讀書而放棄華文課,步入社會後才遺憾不已,認為自己沒有深入認識中華文化,也沒受過中華文化的薰陶。
成為派報員後,他因有機會接觸文化人及文字工作者,耳濡目染下,有感自己也算是在傳承中華文化的工作上扮演一定的角色,於是,他開始通過不斷閱讀報章來自我提升。
曾紹勤受訪時多次稱自己的中文水平不高,實則不然,而他把這一切歸功於《星洲日報》。
因《星洲日報》改變
“我是因《星洲日報》而改變,我也認同華文報章肩負傳承中華文化的重任,所以我堅持每天派報,希望更多人能夠閱讀到報章,包括一些偏遠地區的訂戶。”
不僅如此,他還以自己的方式鼓勵更多人訂報及作為回饋,包括不收取派報費,以高價上門向訂戶回收舊報紙,讓訂戶每月有約10令吉的額外補貼。
“收舊報紙後,我需要把每份報紙整理整齊才能轉賣出去,賺取微薄價差。”
他在這過程中需要耗費許多時間、精力及交通費,惟他只希望此舉能鼓勵更多人訂報。
他認為,只要訂戶中有人像他一樣,因閱報而受到良好啟發或改變,那就已足夠。
37年來僅請假一天
在過去37年裡,曾紹勤只請過一天假,當時是為了出席女兒的畢業典禮,其餘的日子只要有報紙,他都會負責派送。
數年前的聖誕節,因第二天無報,他就在完成工作後帶著家人到吉隆坡一日遊,沒想到卻發生交通意外,妻子及父親骨折入院治療,他則腳部受傷。
“我在26日處理完報案手續,27日就趕回新邦裡馬,生著病及帶著腫脹的腳,把報紙一份份地送出去。”
回想起在接手朋友父親的報紙派送經營權時,朋友父親曾以“這個行業只有生命終止才有得休息”來打擊他;他過後才明白,對方其實是要傳承責任心及敬業精神。
他表示,雖然有人認為派報工作又苦又累,但只要轉換心態,就能樂在其中。
“我想到訂戶每天一早除了家人以外,第一個見到的就是我,我們互相打招呼問好,非常開心。”
至於派報生涯中最感慨的時段,曾紹勤坦言是在冠病疫情行管令期間,雖然街道上暢行無阻,卻心生不安及想起父輩曾提到的戒嚴時代,這讓他更加珍惜生活中來得不易的安寧。
他披露,報紙銷量在行管令期間顯著提高,顯示在生命攸關時刻,人們更願意優先選擇可信度高的報章,因此,他希望華文報章在提供可靠信息之際,也要推動語言規範,維護文化的純潔也避免出現溝通誤解。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