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20日讯)10亿洗钱案的至少4名被告相信从数年前就开始活跃于新加坡社区,并积极捐款。受访律师对此指出,若慈善机构知道所收到的款项“来路不明”或可疑,就必须通报。如果款项还在,当局可追回;若已发给受益人或用做其他用途,便无法追回。
10名外国人涉嫌干下伪造文件和洗黑钱等罪行,8月15日在新加坡被逮捕。此案涉及财物总值约10亿新元(约34亿令吉),相信是新加坡近年来涉款最多的犯罪活动。
ADVERTISEMENT
这10人已经在16日被控,他们是苏海金(40岁)、苏宝林(41岁)、苏剑锋(35岁)、张瑞金(44岁)、林宝英(43岁)、王水明(42岁)、陈清远(33岁)、苏文强(31岁)、王宝森(31岁)和王德海(34岁)。另有12人在协助调查,8人被警方通缉。调查工作还在进行中。
有消息人士告诉《联合早报》,相信涉案的数名被告在2019年或更早就来到新加坡。他们活跃于新加坡的一些社区,也参加新移民组织等。
一篇在2021年上载到善济医社网站的报道,提到了和本案4名被告同名的人。这4名被告是苏海金、林宝英、张瑞金和苏宝林。报道内容显示张瑞金和林宝英是夫妻。
这篇报道这么写:“特别感谢苏海金伍琴夫妇一家,苏宝林马宁夫妇一家,张瑞金林宝英夫妇一家”。报道说,这3对夫妇各捐10万新元(约34万令吉)给一个慈善机构。
记者就此事向善济医社义务执行主席卓顺发询问,但至截稿为止未接获回复。上述网站报道也已撤下。
消息人士也发给《联合早报》两张截图,图中出现和被告苏海金与林宝英同名同姓的人名。一张图是新移民社团天府会2021年12月,在微信公众号“新加坡天府会之音”发出的通告;里头提到数人将出任该会永久名誉会长,其中一人名为苏海金。
另一张截图则是2022年9月刊登于《联合早报》的一则广告,在这则恭贺天府会一名誉会长荣获公共服务奖章的广告中,祝贺者中有一人名为林宝英。
记者向天府会会长杜志强查询苏海金是否是该会永久名誉会长。杜志强通过短信回复“不是”。当记者出示截图再次询问时,他回应说“都不是正确的信息”。记者再问他,苏海金和林宝英是否和天府会有关系,以及是否是涉案者,他回复“完全没有关系”。
律师廖玲铃和法律行政专员梁振扬回复询问时说,倘若犯罪所得被转账给无辜者,包括慈善机构,警方有权追回款项,但这取决于几个因素,包括给予慈善机构的捐款是否还在。
两名受访者都指出,这个问题可能存在数种情况。首先,这些捐款如果仍在慈善机构的银行户头里,即款项还没有被用,就可以按照衡平原则(equity rules)追查和追回。
另一种情况是,慈善机构在收到捐款后已经用来进行一些之前无法落实的开销或赞助等,那就无法追回。
然而,这两名专家也说,倘若法庭发现慈善机构无论是否有这笔捐款都会进行某些开销或赞助等的话,那可能会准许向慈善机构追回捐款。
刑事律师蓝国庆受访时也说,理论上,若能证明捐款有问题,当局就有权追回款项,但要依据个别情况来判断。“例如,如果机构在接收款项时知道有问题,或者负责接收的人知道款项来路可能不明,就有可能也涉案。”
他说:“如果觉得捐款可能有问题,慈善机构有责任展开辨识客户(know your customer,简称KYC)步骤,避免陷入洗黑钱或其他纠纷。”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