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眼海口福興宮龍腳隊也可以說是峇眼漁村村民的集體回憶,不少村民從小就觀看龍腳隊的精湛演出直到長大,也有不少村民加入龍腳隊學習,堅持傳承這項民間傳統技藝。
報道、攝影:歐妙香(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ADVERTISEMENT
成立於80年代的峇眼海口福興宮龍腳隊,是峇株巴轄如今碩果僅存的高蹺隊伍。這支龍腳隊成立以來在峇眼傳承了一代又一代,是當地人的驕傲。
峇眼海口福興宮龍腳隊也可以說是峇眼漁村村民的集體回憶,不少村民從小就觀看龍腳隊的精湛演出直到長大,也有不少村民加入龍腳隊學習,堅持傳承這項民間傳統技藝。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本期的〈這些人,那些事〉走訪峇株巴轄峇眼漁村,瞭解這支高蹺隊是如何一步一腳印走過40年歲月。
黃美春:三哥黃文財成立龍腳隊
峇眼海口福興宮龍腳隊負責人黃美春(64歲),從年輕時就負責龍腳隊的化妝工作,在她的印象中,這支龍腳隊成立於1982年。
她透露,峇眼海口福興宮龍腳隊的成立緣於一場喪禮,當時峇眼一名村民過世,喪府請了外地的高蹺隊伍來送喪,她的三哥黃文財看到高蹺表演後,就對這門技藝產生了興趣。
自學高難度動作 從平衡練起
她說,後來三哥就在峇眼成立了福興宮龍腳隊,並與一群村民自學成師,他們當時除了特別訂製高蹺鞋,還找來會縫紉的表姐製作表演服。
“那時候沒有特別找師傅教,大家都是自學;很多大人小孩子都來學,一開始磕磕絆絆、跌倒受傷是難免的,要從平衡開始練起,之後再學習各種高難度動作。”
她說,後來龍腳隊開始承接喜喪事表演,他們不止在本地承接表演訂單,也時常接到外地的邀約,曾踏足昔加末、麻坡、馬六甲、登嘉樓及檳城。
她說,若是喜事,比如神誕慶典或遊行,他們一般就表演《八仙過海》,由8名隊員分別出演漢鍾離、張果老、韓湘子、鐵柺李、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及曹國舅。
演《西遊記》寓送往生者到仙界
“白事就表演《西遊記》,一般是由六七個人組成表演隊伍,分別飾演唐三藏、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哪吒及猴子,有時還會加入木吒。”
她說,喪府邀請龍腳隊演出《西遊記》是取唐僧上西天取經為意,象徵著一路護送往生者順利到達仙界,喪府會丟橙、硬幣或紙幣,他們需要想辦法把東西撿起來。
村裡的孩子站廟前等待表演
另外,她還記得,當年村裡的孩子都希望有機會表演,以賺取20至30令吉的零用錢,每當廟會有表演,就會有很多人站在廟前,只有被叫到的人才有機會上去表演。
她透露,她接手打理峇眼海口福興宮龍腳隊之前,在隊裡負責替隊員化妝,妝容參考自粵劇,直到前任領隊即她的四哥黃樹芬身體出現狀況,才由她接下這個職務。
“以前和現在不一樣的其中一點,是以前道具比較多,比如豬八戒會拿著鋤耙、孫悟空則要拿著金箍棒,不過現在沒有拿這些道具了。”
她感嘆,隨著時代變遷,現在願意學習這項技藝的孩子越來越少,他們面對找不到人的窘境,加上孩子們平時要上學,即使有人提出邀約,也需看隊員的時間是否配合得到。
許明賢:練習高蹺跌倒是常事
許明賢(52歲)是峇眼海口福林宮龍腳隊的一員,他從20多歲就加入龍腳隊,至今已有約30年的歲月。
他回憶說,以前村子裡很多人都想加入龍腳隊,每次練習都有二十多人,當時他覺得好玩,就參加了高蹺隊。
“當時只要一有空,我就會過去練習,那時候我常常扮演孫悟空的角色。高蹺練習的時候確實比較辛苦,跌倒是平常事。”
他透露,由於現在有了年紀,他不再負責踩高蹺,而是轉為打鼓。
陳偉傑:需克服心理恐懼
峇眼村民陳偉傑(28歲)說,他在五六歲就開始學習踩高蹺,直到現在還是海口福林宮龍腳隊的隊員,平時除了給予教導,也會參與表演。
他說,當初因為龍腳隊缺人,所以婆婆叫他加入龍腳隊學習踩高蹺;他還記得一開始學習時要靠自己摸索,當時年紀還小難免害怕,他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才掌握其中訣竅。
“踩高蹺是蠻費力氣的,不過最難的還是要克服心理的恐懼。在峇眼這個地方,那時候幾乎70%至80%的小孩都會這門技藝。”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