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会员文

|
发布: 5:58pm 10/09/2022

这些人,那些事

峇永春会馆

这些人,那些事

峇永春会馆

這些人那些事 | 19世紀前南下闖蕩 峇永春先輩開荒務農

永春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當年的永春先輩沿著海路勇闖四海,而從馬六甲永春會館創立於1800年(清朝嘉慶五年)來看,永春人在19世紀之前就已來到馬來半島。

峇株巴轄永春會館於2016年新廈落成時成立文物館,以珍藏及保護文物,並講述永春人的故事及精神。

報道、攝影:林偉良

ADVERTISEMENT

來自中國福建省的永春人,在兩個世紀前就開始下南洋,許多永春先輩也來到峇株巴轄龍引、新加蘭及亞音須汝一帶的山林開墾荒地務農,經過艱苦奮鬥後才落地生根。

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本期的〈這些人,那些事〉,來到峇株巴轄永春會館的李天恩文物館,回顧早年永春先輩赤手空拳來到本地開山墾地的事蹟。

永春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當年的永春先輩沿著海路勇闖四海,而從馬六甲永春會館創立於1800年(清朝嘉慶五年)來看,永春人在19世紀之前就已來到馬來半島。

雖然峇株巴轄永春會館至1918年才成立,但從19世紀初開始,已有永春人來到本地拓荒居住,並以務農為生。

到了19世紀中葉,永春人開始掀起移民潮,遠渡重洋來到本地,因為當時位於內陸山區的永春土匪橫行,人民生活困苦,都希望能到異地謀求出路。

“椰籤”是剝椰子皮的工具,使用時需以站立的方式,將椰子按在簽上將皮剝開。
英殖民政府放寬入境條例

這時適逢英國殖民政府對橡膠的需求量增加,並放寬入境條例,所以許多永春同鄉紛紛來到馬來亞。

永春移民生活穩定及熟悉環境後,將村裡的親友陸續接過來,因此本地的永春人也越來越多,並將原鄉的語言文化及民間習俗也帶到這個新天地。

早年永春人來到本地後以務農為生,將原始森林開發成農地,種植的主要農作物包括樹膠、菸草、椰子及咖啡等。

當時永春人也喜歡種植芋頭、蕃薯葉、木瓜及香蕉等蔬果,因為這些蔬果種了就有收成,可以解決三餐溫飽。

文物館內展示許多永春先輩務農為生的珍貴照片及資料。
2016年設文物館

峇株巴轄永春會館於2016年新廈落成時成立文物館,館內收藏的許多農具用品,包括膠刀、膠片車、秤子、椰籤及巨型鋸子等,都是當年先輩辛勤開荒務農的好幫手。  

文物館也收集了大量資料,向年輕一代講述先賢艱苦奮鬥達致成功的故事,以讓他們瞭解先賢創業不易,才懂得堅守與珍惜先輩奠下的基業。

此外,會館希望通過設立文物館珍藏及保護文物,講述永春人的故事及精神,讓文物成為活生生的文化教材。

陳安業:永春人後期轉型工商業

峇株巴轄永春會館會長陳安業表示,早年來到本地的永春人都是務農為生,後來才開始從事工商業,成為企業家及專業人士,對地方發展及慈善教育工作貢獻良多。

他舉例說,本地的永春同鄉如丹斯里陳志遠、拿督顏榮發、拿督顏金髮及鄭國昇等人,都是著名的華商。

他說,新文龍中華中學校父鄭振中一生貢獻教育公益事業,也是備受後人景仰的永春先賢。

落地生根後興辦學校

“永春人在新文龍三區落地生根後,非常注重教育工作,一直積極興辦學校,讓華裔子弟能夠獲得受教育的機會。”

他說,1951年,新文龍三區華社統籌統辦新文龍中華中學,鄭振中被選為首任董事長,聘請黃潤嶽擔任校長,校務蒸蒸日上。

“到了1961年,鄭振中也堅決反對新文龍中華中學改製為國民型中學,並強調就算他被褫奪公民權、遞解出境甚至坐牢都無所謂,這個決定也奠定了新文龍中華中學的獨中地位。”

新文龍中華中學董事長多為永春人

他說,新文龍中華中學多任歷屆董事長,包括現任董事長鄭國昇都是永春人,這也顯示永春人對華教的熱愛。

“永春人也出任當地華小、華團及神廟組織的領導人,對社會公益工作不遺餘力。”

陳安業透露,其祖父陳華板早年從永春抵達檳城,過後步行來到麻坡的武吉巴西,接著才又來到龍引定居,後來也參與創辦龍引中華公會及當地中小學的工作。

鄭敬祥:早年龍引、新加蘭及文律都是永春人的主要聚居地。
鄭敬祥:早期先輩多投靠龍引親友

也是馬來西亞永春聯合會青年團總團長的峇株巴轄永春會館文物館主任鄭敬祥說,早年新文龍三區(龍引、新加蘭、文律)及亞音須汝,都是永春人的主要聚居地。

“永春人從中國南來峇株巴轄後,多數前往龍引一帶投靠親友,若同鄉不願在龍引安頓下來,則會到拉美士、昔加末、居鑾及亞位淡等地尋找發展機會。”

他說,峇株巴轄永春會館成立時,多數會員都是來自龍引的永春人,而且新加蘭及文律區也分別成立了當地的永春會館。

永春謀生比南洋艱苦

他透露,早年中國永春的山地貧瘠又有匪患,所以許多永春人都紛紛來到南洋謀生。

“當年永春一帶交通不便,家家戶戶都種植同樣的農作物,或者養豬來自給自足,根本沒有銷售市場,所以生活相當貧苦。”

他說,以前從中國廈門到永春的路程長達5小時,必須經過同安、安溪及南安,一路上還要面對土匪的威脅,所以經商謀生非常不便。

生活穩定後鼓勵親友來謀生

他指出,永春人來到本地後,發現這裡一年四季都有收成,只要種植農作物就能換得三餐溫飽,所以紛紛安排親友前來開荒。

“這裡土地肥沃,只要種了農作物就有得吃,大家生活穩定後,就寫信回鄉,鼓勵親友們前來謀生。”

他說,許多生活困苦的同鄉陸續前來,成為開發新地段的勞動力,然後擁有本身的土地,漸漸在此定居。

“當永春人越來越多,就開始成立會館組織,除了作為聯絡處,也能照顧同鄉福利,而且剛抵步的同鄉還能寄宿在會館。”

峇株巴轄永春會館文物館收集大量資料,向年輕一代講述先賢艱苦奮鬥成功的故事。
鄭敬祥:鄉親購地成為地主

鄭敬祥說,早年永春人過慣了苦日子,都渴望擁有土地,而且當時土地非常便宜,所以鄉親們不斷購地,出現越來越多的地主,生活也逐漸富裕。

“老一輩永春人都非常重視土地,因為大家都是靠種地吃飯,如果子孫賣地還會被視為敗家子。”

他透露,當初永春人下南洋時,都抱著“賺夠錢就回鄉”的心態,但到了50至60年代本地經濟蓬勃發展,許多鄉親因此決定留在本地不再回鄉。

“在60至70年代,峇株巴轄紡織業崛起,接著又出現經濟大蕭條,導致農產品價格大跌,所以許多永春人也轉型進軍工商業。”

峇株巴轄永春會館副會長吳良天 (左起)、會長陳安業、桃源俱樂部主席鄭良球及文物館主任鄭敬祥,一同講述永春先輩的故事。
巨型鋸子必須由兩人同時操作,是先輩開墾山林荒地的利器。
早年許多龍引永春先輩都是以割膠為生。
橡膠業者當年使用的“膠片車”。
秤子及秤錘在早年的買賣市場及經濟活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膠刀及膠杯。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