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会员文

|
发布: 4:32pm 22/07/2022

旅游景点

观音庙

地方前线

这些人,那些事

旅游景点

观音庙

地方前线

这些人,那些事

這些人那些事 | 不侷限信仰 朝多方發展 觀音廟打造旅遊景點

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本期的〈這些人,那些事〉要介紹一所位於實廊四條的廟宇,這所廟宇雖然僅有37年曆史,但走過的路卻相當精彩,契子契女更是多達逾萬人。

廟宇內設有八仙洞及過運橋,設計別緻。

報道、攝影:鍾柔潔(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ADVERTISEMENT

有華人聚集的地方,總少不了學校與廟宇。學校是華裔“再窮不能窮教育”的證明,廟宇則是華人傳統民間信仰的重要精神寄託。

對我國華裔而言,廟宇在早期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安定人心、凝聚力量的所在,也記載著華裔先賢南來的歷史軌跡。

然而,隨著社會不斷變遷,廟宇開始朝多方面發展,包括支持華文教育、照顧社會福利和推動旅遊等,不再侷限在信仰中心。

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本期的〈這些人,那些事〉要介紹一所位於實廊四條的廟宇,這所廟宇雖然僅有37年曆史,但走過的路卻相當精彩,契子契女更是多達逾萬人。

這所廟宇正從過去的傳統信仰場所,朝著旅遊景點的目標前進,它就是聞名當地、香火鼎盛的南海觀音廟。

過運橋下的水池可讓人涉水,以求洗去黴運,迎來好運。
遷入莊嚴堂皇新廟

實廊四條南海觀音廟在不久前才圓滿完成遷廟儀式,從臨時廟宇遷入莊嚴堂皇的新廟,吸引各地區,甚至是海外的善信到場見證歷史性一刻,場面隆重熱鬧。

這所廟宇是於1985年,由南海觀音娘娘的代言人黃亞珠(58歲),在經歷一連串奇異事件後所創辦。

初期在住家起乩

黃亞珠在成為代言人初期是在住家起乩,之後為避免打擾家人,才在把廟宇建在兩座建築物之間的一小片私人地上,當時的廟宇面積僅有9呎乘10呎。

儘管廟宇面積窄小,卻因為靈驗而吸引大批善信,在一傳十、十傳百的效應下,甚至有善信遠從臺灣、新加坡與印尼等地前來膜拜,以祈求家人平安順利、消災解難或是求得子嗣。

顏永海:南海觀音廟非常靈驗,吸引海內外的善信膜拜。
顏永海:周邊友族不反對廟宇

信徒顏永海(50歲,自僱人士)指出,當時廟宇附近有警察局、馬來學校及清真寺,但友族同胞都不反對廟宇的設立,只是要求照顧好交通。

“每逢大日子,廟宇人潮擁擠,除了擺滿祭品,廟外還點了數百支大香,熱鬧無比,可是從未有人投訴。”

認為這所廟宇非常靈驗的他說,無論是在工作、姻緣或子嗣方面,他的祈求都一一應驗,因此讓他深信不疑,不僅成為南海觀音的契子,也成為廟裡最早的義工之一。

新廟宇就建在臨時廟宇的後方,四周還有寬敞的土地可進行美化工作。
購地建廟壓力化為動力

由於廟宇設立在私人土地上,理事會有感必須擁有本身的廟地,於是在善信的大力支持下,在2009年購置了一片約2英畝的土地,並申請轉換土地用途。

好事多磨,轉換土地用途的申請原本陷入膠著,就在原地主表明欲收回土地時,轉換手續馬上水到渠成,彷彿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而理事會也於2014年在新土地上興建臨時廟宇,在原地設立已29年之久的廟宇終可搬遷。

從2014年起,廟宇理事會就開始邊籌款邊建廟的工作,間中曾面對各種流言蜚語及挑戰,惟理事會把種種壓力化為動力。

隨著遷廟工作完成,臨時廟宇也正式走入歷史。
鄭凌龍:流言蜚語從未停歇,但我們都不予理會。
鄭凌龍:做好分內事就好

理事會總務,也是廟主黃亞珠丈夫的鄭凌龍(61歲)表示,當時有不法分子濫用神廟名義騙錢,也有人質疑籌款是為了斂財,令他們承受不小的壓力。

“其實謠言從未停息過,面對閒言閒語,我們都不予理會,傻傻地做好份內事就是了,從未有別的想法。”

他表示,陪伴與支持妻子的這些年,家人沒有假期、沒有自由,一直在不求回報地付出,認為只要能幫到人就好。

黃亞珠:只要能幫到人,就會非常開心,從不覺得累。
黃亞珠:能幫到別人就滿足

當了南海觀音娘娘代言人數十年的黃亞珠,有時外出時會被人稱為“娘娘”,還有人會突然向她道謝,讓她感到開心。

她表示,在過去數十年,雖然犧牲了假期與自由,無法像一般人一樣到處走走或休息,但她從不感到疲累,覺得只要能幫助別人就心滿意足。

她披露,她第一次起乩時正懷著第一個孩子,但她並沒有因為挺著大肚子就暫停任務,每次做完月子,她也會馬上回到“工作崗位”。

她說,南海觀音通過她來協助無數人渡過難關,也多次彰顯神蹟,雖然每次起乩時,她都沒有知覺,惟事後會被義工告知情況。

“就如新廟宇的設計與規模,都是南海觀音通過我向理事們說明,之後理事們才轉告我。”

信徒自發捐款

她說,新廟宇分成天公殿、大殿、八仙洞、過運橋及千手觀音殿,大部分建材是從中國進口,也請中國畫師在橫樑柱子上作畫。

“在建廟過程中,我們從不主動對外籌款,是信徒知道後自發捐款,而每當我們遇到問題,也很快有人幫助解決。”

她認為,在神明加持下,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鄭銘裕:廟宇也可發展成旅遊區。
鄭銘裕:信而不迷 傳承信仰

馬來西亞華人神廟總會理事兼實廊四條南海觀音廟理事鄭銘裕(58歲)自20多歲,就開始在廟裡活動,並在神明的加持下解決了不少問題。

他認為,廟宇是華裔信仰的傳承與精神的寄託,教導人們向上向善,然而,現今有很多年輕一輩對廟宇不瞭解,也存在誤解,一些人的惡行更破壞了華人廟宇的名聲。

他鼓勵人們信而不迷,並指廟宇除了是華裔信仰文化的傳承,也可以發展成旅遊區,帶動地方上的經濟,而這也是實廊四條南海觀音廟未來的目標。

南海觀音廟的理事、義工與善信都喜歡廟宇的氛圍,常主動到廟裡幫忙。
實廊四條南海觀音廟在早期的面積僅9尺乘10尺,雖然廟小,卻人氣旺。
實廊四條南海觀音廟每當有慶典,都會有義工自發性幫忙。
廟宇大殿莊嚴肅穆,是信眾的精神寄託。
每當大日子,南海觀音廟總是吸引眾多善信前來參與活動。
甫完成搬遷工作的實廊四條南海觀音廟,外觀宏偉壯麗,有發展成為旅遊景點的潛能。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