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佛州選舉的結果在意料之中,並沒有讓多數政治分析家遭打臉。正如所預測般,國陣以多數議席重新掌權,並且是以三分二的議席優勢迴歸,唯一出乎意料的或許是大臣人選,出現了原任大臣(帶領這次選戰的統帥)必須讓路給新任大臣的情況。
縱觀過去多場州選舉,似乎激不起選民對選舉的熱情,更不用說18歲新選民了。柔佛州選舉作為18歲成為合格選民的第一場選舉,正因為如此,18歲新選民頓時成為所有政黨候選人竟相爭取的對象,但現實的問題出在這些年輕新選民多數對政治一問三不知,他們對政治的不瞭解和冷感,使得投票率非常低。
ADVERTISEMENT
自修改法令後18歲國人擁有投票權,但我其實並不看好,就如上述提到的,選民太年輕,還不到認真看待政治的年齡,所以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或傾向哪個陣營,就怕他們在被逼迫、慫恿之下胡亂投票,這也就失去了投票的意義。當然這是目前無法改變的政策,必須得靠接下來的領袖如何去灌輸或教育下一代何謂政治、何謂選舉,以讓選民能夠做自己的選擇,而這無疑是一條漫長的路。
每一次選舉的時間相隔最少4年,每年都會有自動成為新選民的滿18歲者,這個群體確實不可忽視。在政治這一塊,該如何去培育新一代的政治領袖,讓年輕且有遠見的領袖來引領國家,就是當前所有政黨必須做的事。這不單單是喊喊口號、拍拍照、做做秀那麼簡單,而是必須讓年輕的領袖真正瞭解不同年齡層、不同群體選民的訴求,非即將大選才來打打招呼、亮亮相那麼簡單。要如何讓選民看到年輕一代的魄力和領導能力,以及他們的認真服務,就是所有政黨的首要任務。從18歲開始培育新人,間中經歷兩屆選舉(8年)的話,屆時這批年輕領袖也不過26至30歲,我就不相信我國不會有30歲以下有經驗且能服眾的政治人才。
我兩名政治恩師都對我說過一句話:好的領袖是培育出更多的領袖,而不是打壓領袖。藉著這句話,我非常希望資深政治領袖讓年輕一代發揮,給年輕領袖一個平臺,我國政壇也才不至於出現青黃不接的困境。我相信多數選民已經厭倦了政治老面孔,並且質疑我國何時才能走出舊時代的政治文化、何時才能讓更多年輕領袖上位?這樣的期盼,無非是希望我國的民主更加的成熟。
更多報道,請留意星洲日報、星洲網。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