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山24日訊)柔佛潮州八邑會館透過線上舉辦“疫”中中秋活動“雲中秋2021”,利用科技便利實現實體無法進行的新山華團傳統傳燈儀式,讓一盞盞具傳承意義的燈火以“穿越”方式傳遞給下一個人,創意、創新之設計大獲好評。
ADVERTISEMENT
每逢中秋節,新山華團及各組織舉辦的中秋慶祝活動少不了高潮環節──傳燈儀式,但今年中秋遇上我國及柔佛州的疫情高峰期,令源遠流長的《傳燈》之歌無法唱響,寓意文化之火不能止息的傳燈儀式也無法進行。
創意儀式獲好評
為了彌補這一遺憾,柔佛潮州八邑會館青年團配合線上中秋活動發揮巧思,以視頻剪接方式將線下未能展開的傳燈儀式照常進行到底,看到這麼“不一樣”的傳燈儀式,參與者都發出會心一笑,大讚這個創新的傳燈儀式好特別。
“雲中秋2021”是在本月19日透過該會館官方臉書直播,活動吸引眾多潮人參與,至今累積近3萬則留言、1萬2000次觀看數及1700個分享,反應十分熱烈。

在為時2個半小時的活動中,除了柔佛潮州八邑會館品牌活動的精彩回顧,節目也穿插了猜燈謎、猜月餅、猜柚子游戲等環節,有意思的節目流程還包括製做傳統燈籠、瞭解潮人拜月娘的傳統以及老潮州吟唱的中秋潮州歌謠。

講解制做牛奶罐燈籠
相信70後及80後的孩子還記得中秋節經典的“牛奶罐燈籠”,尤其是男生們像推輪子一樣推動的旋轉式牛奶罐燈籠更是一絕。

呈獻古早風中秋歌謠
令人驚喜的是,該會館董事紀維雄便在“雲中秋”活動上簡單講解了上述老式燈籠的製做方法以及所需準備的工具,讓現代的年輕及幼小的潮人趕緊學上來,不讓這個具懷舊意義的燈籠就此失傳。

另一個在年輕潮人圈已是買少見少的,還有舊時代的潮州中秋歌謠。活動因此也邀來了馬潮聯會信委會主任張金祥,為大家獻上一曲充滿古早風味的潮州中秋歌謠,別具意義。
錄製解說拜月娘儀式
也許身為潮籍人,你也不知道潮州人在中秋節有拜月娘的習俗,為了讓年輕一輩瞭解該傳統慶節方式,節目也特別錄製了拜月娘的解說。
據介紹,拜月娘是潮州人中秋節的傳統儀式,主要是由婦女和小孩在露天的場所進行有關儀式。
婦女們在中秋節當天吃了晚飯後會換上新衣,然後帶領孩子安好香案擺上柚子、月餅、菱角、水果、糕點等貢品,等月亮升起。;一些人則會點上兩根紅蠟燭任它燒完為止,並且擺上胭脂水粉、鏡子、梳子等美容貢品,祈求像嫦娥一樣美麗,青春永駐,小朋友也可以擺上文具、書本,祈求讀書聰明。

陳周平:科技便利傳承文化
柔佛潮州八邑會館會長陳周平指出,中秋節的最大意義是促進家庭團圓,國家團結。儘管今年沒有實體慶祝活動,但該會館透過年輕人的協助,以科技的便利也能透過線上呈現經典的中秋節目,令人欣慰。
他更感謝來自五幫會館的會長和新山中華公會等能一起參與獨特的傳燈儀式,凸顯了新山五幫共和的精神,意義非凡。

何朝東:不因疫情暫停活動
新山中華公會會長何朝東說,雖然因為疫情的緣故各鄉團無法舉辦實體慶祝活動,但他欣見各方包括柔佛潮州八邑會館能舉辦線上中秋活動,猶如“停課不停學”一樣,鄉團也不讓中秋活動因為疫情而留白。
同時,他也讚賞潮州會館的傳燈環節做得很好。

陳業榮:連接鄉親共慶佳節
柔潮聯會值年主席陳業榮也指,疫情儘管阻礙了鄉團活動的進行,但也在另一方面讓人看到意外的收穫。
他以“雲中秋2021”為例,便可經由科技的便利連接了全世界的潮人鄉親共賞明月、共慶佳節,鞏固彼此的情誼。

黃賜興:欣賞年輕人創意
馬潮聯會總會長拿督斯里黃賜興坦言,看到柔佛潮州八邑會館青年團以突發的奇想設計出別出心裁的傳燈儀式,他十分欣慰,也很欣賞年輕人的創意,希望新生代能瞭解老一輩的堅持,覺察背後的用心良苦,在有限的人生多做有意義的事。
他提及,行管令實施一年多,很多人開始想家,思念家中兩老,有人因此感到愧疚。
“如果不是疫情,年輕人可能不會體會到老一輩所祈求的闔家團圓和平安的意義。”
另外,在當天的線上聚會,陳周平也頒發了柔佛潮州八邑會館的大專助學金予8名會員子女,每人獲頒的助學金為2000令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