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发布: 7:10am 01/05/2025

教育部

温思恳

磐石之上

IGCSE

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

星洲人时事观点

教育部

温思恳

磐石之上

IGCSE

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

星洲人时事观点

温思恳.从SPM亮眼成绩看评分机制

为了让公众对SPM成绩有信心,应该采取更透明的做法。例如,每年公布各科评分门槛范围、原始分数分布,说明是否有进行评分调整,并邀请独立机构审查整个评分过程。

2024年成绩再创新高,引起了广泛关注。全国平均等级(GPN)从去年的4.60进一步下降至4.49,是自2013年以来最优的成绩。获得全科A(包括A+、A、A-)的学生从1万1713人上升至1万4179人,而整体合格率也从93.5%提升至94%。教育部将这次亮眼的表现归功于疫情后恢复面对面教学、学生缺考人数下降,以及一系列推动教育质量的改革措施。

ADVERTISEMENT

但这些亮眼的数据并没有完全打消公众的疑虑。不少人开始质疑,这样大幅度的进步是否真的反映了学生的真实能力?教育部是否可能透过调整评分标准或降低等级门槛,让成绩看起来更好?例如,如果将A+的门槛从原本的80分调低到75分,或透过“分数调整”(scaling)手法将原始成绩整体上调,就能轻易地让更多人取得高分。这类做法在全球并不罕见,尤其在疫情后,政府面对恢复教育成果的压力,更可能透过数据“优化”来提升公众信心。

不过,也必须承认,这次SPM成绩的提升在多个维度上是同步进行的,幅度也算合理。全国平均等级只改善了0.11点,并非异常剧烈的跳升。如果只是人为降低某一门课程的门槛,其他相关指标往往不会跟着提升。但这次,全A人数增加、全科及格人数上升、合格率上扬,再加上缺考人数大幅减少,呈现的是一种系统性的进步,而不是单一数据的“突变”。

更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科目的表现都在进步。95个科目中有59个的平均等级有改善,核心科目中也只有道德教育略微退步。这种不一致的成绩表现,其实更像是教学质量改善后的自然结果,而不是评分门槛全面放宽所造成的。如果教育部真的为了“好看”的数据而降低标准,理论上大多数科目的成绩都会同时提升,反而不会出现某些科目退步的情况。

此外,2024年SPM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缺考人数的显著减少,仅为6246人,远低于2022年的近三万人。这表示更多学生选择参加考试,即便其中可能包括一些学习表现不太理想的学生。但即使如此,整体成绩依然在上升,这进一步证明考生的准备更加充分,也反映了教学环境的改善确实带来了正面的影响。

城乡之间的成绩差距也被广泛关注。城市考生的平均等级从4.58改善至4.47,乡区考生则从5.01降至4.92,虽然城乡差距略微扩大,但两者都有进步。如果评分标准真的普遍放宽,乡区考生理论上应受益更多,城乡差距应该缩小而不是扩大。这样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成绩进步更可能源于实际教学的改进,而非评分制度的全面“放水”。

除了数据本身,一些外部反馈也支持成绩进步的合理性。社交媒体上,教师与学生并未普遍反映试卷过于简单或评分过于宽松,反而更多的是对学生努力和教学改革成果的肯定。疫情结束后,学校恢复正常运作,教师接受更多培训,乡区学校获得更多资源投入,都为学生提供了更稳定、扎实的学习环境。

不过,尽管目前看似一切顺利,仍有一个难以忽视的问题,那就是SPM的评分机制缺乏透明度。公众无从得知原始分数如何转换为等级,各科目的评分门槛是否每年都有所变动,也无法比较2024年的A等级标准是否低于以往年份。教育部也从未公开说明评分调整(scaling)是否存在,又是如何执行的。这种“不让人看见”的方式,让外界很难完全信服这场成绩进步背后没有人为干预的影子。

更大的问题在于,我们无法将SPM成绩和国际考试如进行有效对比,缺乏一个共同的标尺。如果未来SPM的高分人数持续增加,而IGCSE等国际考试成绩保持稳定,可能就会暴露出本地考试评分逐渐宽松的趋势。更现实的担忧是,若大学或雇主发现高分考生在实际表现中不尽如人意,SPM证书的公信力可能会逐渐下滑。

为了让公众对SPM成绩有信心,教育部应该采取更透明的做法。例如,每年公布各科评分门槛范围、原始分数分布,说明是否有进行评分调整,并邀请独立机构审查整个评分过程。同时,定期对比SPM成绩与国际考试表现,长期追踪高分考生在大学与职场中的实际表现,才能真正评估SPM的质量与竞争力。

总的来说,2024年的SPM成绩令人鼓舞,从多项指标来看确实反映出教育系统正在逐步恢复和进步。但在庆祝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制度透明度的问题。只有在一个开放、公正、严谨的评分机制下,SPM成绩的“创新高”才能真正具有说服力,也才配得上学生、家长与社会的信任。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