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发布: 7:20am 25/04/2025

诈骗

傅文耀

货殖旁观

MBI国际集团

张誉发

星洲人时事观点

诈骗

傅文耀

货殖旁观

MBI国际集团

张誉发

星洲人时事观点

傅文耀.靠境外通风报信,丹斯里拿督才被控?

说出的每一个名字,都像一块石头,投向沉默已久的真相湖面。我们真正需要担心的,不是谁落网,而是下一次当同样的欺诈事件再次发生时,我们是否还会选择深信不疑。

创办人张誉发目前人在中国接受法律制裁,人并不在大马,但他的名字近来再次回到公众视野。35亿资产被冻结、13人被捕,这场庞大的投资网络,终于开始崩裂。但更令人唏嘘的是,不是本地警方自发破案,而是中国执法机关提供的情报,才展开这项逮捕行动。

ADVERTISEMENT

根据媒体报道,张誉发在中国落网后,向公安供出了一批与他“有商业往来”的马来西亚人名单。随后,中方将情报移交大马执法单位,大马警方这才采取行动。我们所理解的正义,不是本土长出的自觉,而是一份跨境文件推动的后知后觉。

那些被捕的人之中,不乏名声显赫者。有曾被视为“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也有名片上挂着“丹斯里”“拿督”荣衔、常年活跃于各类慈善与论坛场合的华社代表。他们的罪责仍需法律证明,但那种靠近权力与资本的姿态,总让人难以不联想:若没有长年的信任背书、网络庇护与结构纵容,MBI那种介于合法与灰色之间的商业模式,又怎能在这片土地上持续运作10年?

我们一度把这类成功企业当作经济的润滑剂,把他们的故事包装为榜样教材。他们在媒体上讲成长经验,在讲座上谈投资之道,头衔成了信任的入场券,西装成了防火墙。而当事情崩盘,我们却又突然发现,那些看似光鲜的舞台,其实早已与现实脱节,其投资回酬根本不合逻辑,也站不住脚。然而,大马人太容易被语言麻痹,被权威蒙蔽,也太迟才愿意拆解繁华背后的结构问题。

这不是第一次。许多年来,类似的骗局在大马一再发生,从高科技包装到币圈金融,从网购平台到投资配套,每一轮总有新词汇、新口号,但核心从未改变——诱惑的是人性的漏洞,运作的却是国家监管和执法制度的缓慢。我们可以一再要求执法单位动作要快,但也必须承认,在这个系统中,我们早已习惯于退让与静默,甚至把一部分希望寄托在那些我们不愿深究的“成功者”身上。

这一次,我们以为迎来了迟来的清算,但真正该被清算的,未必只是几位被捕者的账目,更是整个社会对“信誉”的理解方式。一个骗子在境外落网,一串名字随之被供出,我们却直到这时才行动——这不是胜利的姿态,而是提醒:当我们必须靠骗子来提醒谁值得调查,我们早已失去了判断的主导权。

至于那位被捕的丹斯里,曾是媒体眼中的模范人物,亦是许多活动的座上宾。他是否真的涉及张誉发的犯罪活动,法庭尚未宣判前我们也不好说些什么,但他在局中的角色是否太合时、太刚好,也不禁令人低头深思。或许这正是这个时代最复杂的悲剧:人可以同时是受害者、参与者、也可能是维护机制的一环。

张誉发说出的每一个名字,都像一块石头,投向沉默已久的真相湖面。我们真正需要担心的,不是谁落网,而是下一次当同样的欺诈事件再次发生时,我们是否还会选择深信不疑。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