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鱼贩

2月前
6月前
(麻坡25日讯)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于上个月24日将核污水排入大海后,虽然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日本核污水处于安全水平,马来西亚沙巴海域安装的海水辐射监测器至今也未发现异常,不过本地消费者仍对海产持观望态度,麻坡3个巴刹都发现“鱼多人少”。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记者采访的这天的上午11时,原本是麻坡大巴刹鱼贩陈保顺(60岁)收档休息的时段,但是他档口上4个大托盘还摆满了海鲜。 他透露,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至少两周:“销量大概减少20%,主要是华裔顾客少了,因为在Whatsapp群里传得很厉害说鱼有辐射不可以吃了!” 毗邻的鱼贩吴先生(45岁)出示手机收到的照片和音频:“讲一个影,生一个囝(意思指捕风捉影);希望公众收到这些短信可以先自己分析,不要再继续散播谣言!” 吴先生透露,他的生意量也下降了30%,不少顾客向他询问本地鱼是否还可以吃。 以华裔为主的巴刹568情况也是如此。据记者连续两日来访观察,接近中午收档时,鱼摊上仍摆着许多海鲜。 鱼贩郑司崴表示,自农历七月结束后,整个市场就静下来,尤其是大鱼更是卖不动,进口鱼产三文鱼的销量,更从每周20条减少到低于5条。 他透露,自己是从同业获知Whatsapp流传的信息,也有不少客户询问本地海产是否还安全,整体营业额下降40%。 “就算是疫情期间,销量也不像现在那么少!” 据悉,流传在Whatsapp的是一张患者戴着氧气罩的照片,并附上两段不到20秒的音频,发布者称是因吃了海产而呼吸困难进入加护病房。 另一个则是在脸书流传的,声称是槟城海域出现数千死鱼的画面,发布者称是日本核污水导致。 第一则照片和音频来源不详,可信度极低。 第二则鱼群死亡的画面是因槟城海域“藻华现象”导致。据本报8月29日报道,该粉红海藻无毒,但会影响海水中的氧气含量,导致鱼群缺氧,鱼群死亡与日本排核污水无关。 郑司崴表示,麻坡市面鲜鱼都是来自巴冬鱼市,槟城海域漂浮的死鱼绝不会流入本地市场,也不会有鱼贩收购来贩卖。 另一方面,巴冬渔业工会会员陈德诚(38岁)透露,早在日本排放核污水前,就有许多传闻称鱼产会有辐射,不过从巴冬出口到新加坡的渔产并未受影响。 “如果本地鱼不安全,我相信新加坡政府早就禁止我们出口,就像之前禁止猪肉鸡肉出口一样!” 他表示,巴冬海域也没有鱼群集体死亡或不寻常现象,相反现在是红皂鱼(红鲷鱼)和石斑鱼丰收期,因渔获量多,价格还下跌了约10令吉。虽然渔获多价格跌,市场买气还是不见起色,甚至有些巴冬巴刹的鱼贩单日营业额不到500令吉。 受访的巴冬巴刹鱼贩符气娥(70岁)表示,有人告诉她现在吃海产会中癌症,让她哭笑不得。 “我跟他说,如果真的那么严重就连水也不可以喝了啊?”从业40年的她表示,未曾看过市场变得如此冷清,他们的唯一对策是减少进货。 记者随机访问3位巴刹遇到的民众,发现巫裔消费者并不关注日本排核污水的事件,多数华裔消费者则表示担忧。 家庭主妇黄女士(55岁)表示,女儿曾提醒她关于海鲜食安的问题,因为家里仍有两个年幼的孙子。 “我打算半年或1年后,那边的海水飘过来这里,我们就不吃海产。” 另一对母女古女士(39岁)和黄女士(75岁)表示,她们也听过类似传闻。 黄女士说:“我完全不相信,如果真有其事早就会有报道,现在任何食物都会受到环境污染,就在于个人选择吃或不吃。” 她们也认为,若有相应的水质检测报告或许可以让消费者更安心。 餐饮业者刘绍龙(60岁)表示,会来到巴冬吃海鲜的食客,基本不会担心海鲜食安的问题,所以他的业绩仅减少10%,偶尔也有顾客来问海鲜还能不能吃。 大巴刹渔业工会主席罗斯里(63岁)则表示,巫裔消费群体较安逸,不会对外界事件有太大反应,不过他也收到顾客询问本地鱼是否安全。 “我跟他们说,我们的鱼来自马六甲海峡,跟日本海域十万八千里,如果真的有事情,应该也是他们(日本)先发生事情。” 不过,罗斯里也希望有关当局出面帮助渔业:“现在是渔获丰收期,鱼变便宜了,但是其他物价上涨,消费者购买力还是下降,再加上外界风言风语,我希望当局可以来挂个布条还是告示,让公众知道本地鱼还是安全的!”  
7月前
11月前
1年前
(新山30日讯)居銮占美一对夫妻食用鸡腿鱼后1死1留医事件,再次引发消费者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而受访的大部份鱼贩表明已经多年没有售卖鸡腿鱼,市场对这类鱼的需求量也相当低。 接受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访问的鱼贩说,鸡腿鱼中毒事件逾10年前曾发生,加上政府颁布禁售令,消费者询问度不高,贩商都不冒然售卖。 此外,新山渔业批发商公会会长戴华山指出,市场对鸡腿鱼的需求少,而政府在早年下令鱼贩禁售鸡腿鱼,违例者罚款达10万令吉或监禁高达20年。 他说,上述禁令是20年前的条款,如今条款相信已修改,详细内容待进一步查询。 无论如何,戴华山呼吁鱼贩同业不要贩售鸡腿鱼,避免悲剧重演。 戴华山也是马来西亚渔业总会署理会长。他说,鸡腿鱼是河豚的俗称,由于其肝胆拥有剧毒,一旦处理不当,在享用时随时都会中毒而危害生命。 “摊商如果过于轻率,未将毒素清理乾净,沾染到鱼肉,就会造成安全问题。” 他表示,鸡腿鱼一般是拖网捕捉的鱼,价格约1公斤15令吉。 新山苏丽雅花园巴刹鱼贩陈华娜(31岁)表示,她有责任照顾消费者安全,危害性命的鱼类都不会推出销售。 “除了鸡腿鱼,一些鱼种也含毒素,同样需要经过谨慎地处理。” 新山柔佛再也花园巴刹鱼贩郑启权(40岁)说,他晓得鸡腿鱼内脏含毒素,所以从来不售卖鸡腿鱼。 “在日本,处理和销售鸡腿鱼需要执照,非常专业,这样才能避免中毒风险。” 在古来吉隆花园早市售卖海鲜已逾20年的戴春凤(55岁)表示,自十多年前发生有人吃了鸡腿鱼后不幸中毒的憾事后,政府就禁止售卖鸡腿鱼,若被发现售卖者将被罚款。 她表示,听说一些渔夫捕获鸡腿鱼后会放回海里,因为知道不能推出市场售卖,多年来也没有顾客特地来寻找鸡腿鱼。 “市面上出售的鸡腿鱼多数是违例售卖,因为价格便宜,加上一些人不知道其具有毒性,因此误买来吃。” 从事鱼贩工作已有45年的傅金福(57岁)表示,政府在多年前已禁止售卖鸡腿鱼,因此他多年来坚持不售卖这类鲜鱼。 他表示,有需求就有供应,目前市场上确实还有一些人在售卖鸡腿鱼。 “每当发生有人食用鸡腿鱼后中毒,就会引起热议,但经过一些日子后人们一般很快就会淡忘,导致市场上再有人买到鸡腿鱼食用。” 昔加末市区公市鱼贩陈庆友表示,他早在十多年前就听闻,贩卖鸡腿鱼者可被罚款,因此他不曾售卖此鱼。 他表示,曾有人表示可以供应鸡腿鱼,不过他不敢接货来卖,因为这是人命关天的事,而他也不曾吃过鸡腿鱼。 他说,曾有顾客前来要买鸡腿鱼。经他了解,对方是抱著好奇想要尝试的心态,而他认为这种心态要不得。 昔加末市区公市鱼贩林先生表示,鸡腿鱼内脏含有剧毒,而他不了解㓥剥鱼脏的手法,因此不曾也不敢吃此鱼。 他说,曾有华人前来他的鱼档询问是否有卖鸡腿鱼,由于他不曾售卖此鱼而说没卖。 古来的消费者曾莲柬(60岁)表示,以前市场上比较容易找到鸡腿鱼,当时她还会买回家炸了给孩子们吃,后来听闻这类鱼有毒后就再也不敢购买。 她表示,鸡腿鱼肉质多、鱼骨少,炸得酥脆味道很好,所以以前会经常买来煮给孩子们吃,如今回想起来心有余悸。 她表示,近年来比较少看到市场上有鱼贩售卖鸡腿鱼,但偶尔还会看到一些商贩摆卖,但她都不敢购买了。 古来的消费者王绍权(37岁)在受访时表示,他知道鸡腿鱼具有毒性,也不会清理这类鱼,因此从来不会购买来食用。 他表示,据悉目前古来一些市场上还有售卖这类鱼,但他不会购买来吃。 热爱垂钓的昔加末人王文荣表示,他和钓友们都知道鸡腿鱼含毒,因此钓获此鱼后都放生,不敢㓥剥和煮来吃。 他表示,他曾在新加坡沿海和昔加末河流钓获鸡腿鱼。此鱼牙齿十分锋利,可以咬断鱼线。 他说,此鱼也称大肚鱼,当它遇击或上钩,鱼肚将自动充气,涨大至一粒小汽球。 他曾看过有人用一粒大石头,直坠猛击充气圆滚的鱼肚,结果击中鱼肚后弹飞在旁,而它则安然无事。 昔加末的消费者陈淑静表示,吃鸡腿鱼中毒住院或身亡事件时有所闻,因此她已很多年不敢再吃鸡腿鱼了。 她表示,住在柔佛东部渔村的亲戚,曾送来一包“切头除脏剥皮”的鸡腿鱼,而她和家人都是洗净后沾脆炸粉,下锅油炸来吃。 她说,她看到有人钓获鸡腿鱼后,才知其卢山真面目,否则只懂它“切头除脏剥皮”的模样而已。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关丹5日讯)关丹大巴刹内部装修期间,被安排搬迁至菜档和走道营业的68个鱼贩摊位,今天终于全数移至户外停车场营业,鱼贩们纷赞好。 部分鱼贩受访时说,关丹市政厅将鱼档集中在同一个地点,让顾客一上门就找得到想找的摊位,将有助他们重新推高销售额;户外营业空气流通,对管控冠病疫情也更为有效。 他们说,相对之前鱼档散落在巴刹内各个角落的做法,如今为期6个月的新地点非常理想。 曼苏:环境大幅改善 鱼贩曼苏说,虽然适逢雨天,顾客不太踊跃,部分鱼贩周五也提早休息,还未确定生意额回升,不过环境比起之前已有大幅度的改善。 “户外有棚架挡风遮雨、水喉可以清洗摊位、篱笆和锌板防护,也有电灯风扇,通风舒适,我很满意。” 他说,鱼贩们对能够在这种环境下营业半年感欣慰,不再担心顾客不到访。 阿兹曼:集体雇杂役看守财物 鱿鱼贩阿兹曼说,首日户外营业非常顺利,截至中午售出约80公斤鱿鱼。 他说,相比以往每日售出100公斤左右还有少许距离,不过比之前仓促搬档时的情况好太多。 “鱼贩将从即日起,以每桌每日2令吉的费用,雇用一名巴刹杂役负责保安工作,在夜晚看管我们的鱼箱等财物。” 问及是否担心失窃问题发生,他说,最重要是所有鱼档集中在一起,有问题能一起解决。 三苏:打烊后留下鱼箱难免担心 鱼贩三苏则说,他售卖的鱼类大多是鲛鱼、红鱼和虾等,打烊后将渔获留在半开放的营业场地,难免会担心。 他说,每个鱼箱大约可装百来公斤渔获,贵价鱼类至少3000至4000令吉,在无法每日将鱼箱带走的情况下,只能将看管工作交给人。 问到今日营业的情况,他说,在未扣除成本下,首日粗略计算有大约1000令吉的收入,估计来临周末可再增加。 阿旺:忧顾客难找车位 鱿鱼贩阿旺说,今日生意不俗,顾客较之前在巴刹里营业时增多。 但他说,由于鱼档全面占据巴刹旁边的停车格,原有的小贩中心搬到熟食中心旁,加上附近还有其他店铺和彭亨关丹城市转型中心,他担心顾客较难找车位。 “尤其星期日还有周日农业市集,到时一定车多人多。” 较早前,大部分鱼贩为关丹市政厅安排他们在该巴刹的空置摊位,如蔬菜部、肉部以及肉鸡部门的走道等设临时摊位表露不满,经一轮反映,市政厅在户外停车格,即原本露天小贩中心下午营业的位置。
2年前
(关丹26日讯)关丹大巴刹鱼贩搬迁风波,将随着鱼贩迁移至巴刹旁的停车场而告个段落。 继早前关丹国会议员傅芝雅沙烈巡视大巴刹的环境,并向关丹市政厅市长拿督韩旦反映情况后,后者随即着手处理,包括于一周前派人在巴刹外的停车场搭建帐篷、增设水龙头、电灯及风扇等设备。 《东海岸》社区报记者今天走访了解,相关地点的设备已经几近完成,68名鱼贩目前只待市政厅下迁移指示。 关丹市政厅已经在该巴刹旁的停车场搭建帐篷,鱼贩乐见其成,随时准备搬往营业;原本使用该停车场的露天熟食小贩则搬迁至巴刹前的停车场,小贩们吁请驾驶者配合中午12时前移开车辆,以方便他们开档营业。 大巴刹业者代表罗斯里对本报说,所有鱼贩已经与市政厅达成协议,同意全数一起往外迁移。 他说,目前市政厅在为设备做最后准备;业者则讨论有关雇用保安员的费用。 “由于停车场是个开放的空间,即使增建篱笆也担心安全问题,所以在市政厅同意下,我们将会雇用一名巴刹的业者,他同意晚上7时后在巴刹留宿看管业者们的冰箱等财物。” 他说,鱼贩的初步意见是以每日68令吉为看守员薪酬,惟还未达致最终结果。 他提到,68名鱼贩中有5名业者起初不同意搬迁,但由于市政厅规定必须所有人一起搬迁,因此业者们最终决定共同进退。 “大部分业者面对每日80至100令吉的营业额,这种日子已经足足一个月,我们实在没有办法再巴刹里营业。” 鱼贩末查基说,他的摊位是在巴刹里蔬菜部的最角落位置,首2天的营业额只有15和20令吉,第3天零收入,至今也每天面对渔获无法全部售出的惨况。 他说,停车场空气流通,又有排水沟和水喉可以清洗,比起现有巴刹的情况好太多。 “里面每张桌子至少2至3名鱼贩,尤其鸡肉部门那里简直违反防疫标准作业程序,若卫生局来查看,我们无法开脱。” 问到搬往外面会面对的问题,他说,民众无需担心卫生问题,鱼贩会确保每日收档前清理干净停车场。 至于财物安全问题,他说,鱼贩们自行负担开销,雇人看管营业设备。 鱼贩莫达说,他已做好准备与同行们一起搬往停车场营业,相信市政厅会在屠妖节后才宣布。 “我们较幸运,档口被安排在大门口位置后生意不错,原本不想搬,不过现在肉鸡部已开始不满地方窄小,顾客也担心风险。 他说,为了大家利益着想,他认同一起搬出去停车场。 他说,业者的冰箱、渔获、磅秤等都需一起搬往外面,为了安全,他也同意出钱雇用看守员。 “我们盼政府或非政府单位协助分担部分开销,减轻我们的负担。” 无论如何,关丹市政厅尚未回应有关鱼贩会在何时正式搬迁。 另一方面,大巴刹露天熟食小贩于上周搬至巴刹前的停车格之后,小贩们仍在适应当中。 据观察,当地小贩多数在中午12时后陆续抵达准备设摊,不过该时段大多数空间仍停满车辆,小贩只好将就使用仅有的位置。 豆浆小贩谭官威说,由于搬迁日子尚短,大多民众仍不知道下午时分需要让路给摊位营业。 “疫情下生意难做,我们希望设好摊位后准时做生意,否则2时后顾客开始减少。“ 他希望民众多体谅和配合,在中午12时移开车辆,方便小贩开档营业。 他也说,该处营业另一个问题是路面凹凸不平而导致雨后积水。 他与其他小贩表示体谅鱼贩的情况,因此都会配合市政厅的决定作出让步。 “我们也希望民众多体谅,暂时占用其中一条停车格,他们尚可以使用另一边小贩中心旁的停车格或巴刹前面的停车格。”    
2年前
6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