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安乐死

2星期前
3星期前
2月前
3月前
3月前
5月前
5月前
6月前
7月前
7月前
9月前
为了积累经验,我曾在兽医诊所打过几个月的工。平日工作忙碌,我不仅要为毛茸茸的来客测量体温和体重,还要与它们的主人聊天。毕竟动物的命运,全掌握在他们一念之间。 有时病例需要手术。他们愿意出钱动手术,那是最好不过。可若是对医生的建议回以沉默,我们便明白又有一个小生命命运多舛。 有个病例我至今想起都觉得心痛。它是一只不足7月龄的小猫,蜷缩起来就像是一个灰白色的小毛球,一双明亮的眼睛总是好奇地看着我们。它的脚断了,可血脉不符合人类认为的高贵血脉。这是个灾难。一开始,是小主人带它来的。他说话有点结巴,身上的中学制服蓝得像海。医生细细地包扎和固定好小猫的断腿。他低着头,小声地说谢谢。两个星期后,他的父母和他一同前来,带着已奄奄一息的小猫。疏于照顾导致断腿伤口发炎。整条腿已经坏死,需要截肢。医生抬头看向全身上下穿戴亮丽的夫妻二人。手术费用是他们手上戴的手表大概一半的价格。他们面露难色。只要截肢便有很大的机会活下来,医生极力劝说。但沉默随之而来。许久,男士突然抬头,眼里闪过精光。 “那不如安乐死吧!” 看得见他的窃喜 有时我觉得人对于金钱与生命的看法是很奇怪的。他们可以为了虚荣心,一掷千金买下印着不知含义的符号的包包,而对于一个生命,也同样以外貌和血脉来判断价值。哪怕它正在他们的面前苦苦争取活下去的机会,可只要无法被量化成金钱,也终归要被放弃。医生从头到尾没有提过安乐死。基于原则与专业,只有患者在经过医生无数次的救治和确定下仍被判断无法好起来时,安乐死才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项。但同时,如何救治动物却要以主人的意愿为主。 可他说了安乐死就好。我看得见他的窃喜。我挣扎过,是否应该拿出我的积蓄救它。我看得见经验丰富的医生也在挣扎。但只要救了一个,也许明天就会有人闻风而来将一个个生命丢在诊所门前再扬长而去。我们不想有更多生命被轻易放弃。 于是我们妥协了。一切结束后,我和医生收拾器具。“我刚刚打哈欠。”对于他泪光闪闪的双眸,他有点慌乱地给出解释。看着他微驼的身影,我却有些释然了。有人一念之间选择精致利己,当然也有人坚守原则,一念之间,念念不违背赤子之心。
9月前
11月前
1年前
1年前
与作者宫下洋一一样,关于安乐死,寻常人等如我除非特意,很难真正了解。从对安乐死盲目支持,到因为一支记录安乐死的视频而引发了恐惧,这本书打破了我这一状态。 宫下洋一,是以巴塞罗那为采访基地、掌握多种语言的记者。由于他的西班牙女友,他对安乐死产生了兴趣,此书的取材便由此开展。 首先他到瑞士。由于瑞士只允许执行协助自杀(用医生给的致死药物,患者自身结束生命),为与主动安乐死(医生投用药物,使患者死亡)对比,遂又去了荷兰。接着去到允许精神病患安乐死的比利时。为细究美国所谓“尊严死”与协助自杀的差异去了美国。再来是与他身为日本人氏相关的西班牙与日本(另,在此书成书前,这两国安乐死皆不合法)。历时一年多,宫下洋一采访了医生、选择安乐死的患者、家属,还亲历了安乐死现场,见证了死亡。去到6个国家,采访各个不同的人,有各个不同的声音,此书的“厚实”自不用多说。 而除了了解安乐死,书里的故事亦很有知晓的价值——患有癌症的约莱尔·文努、确诊老年痴呆的希浦·彼得斯玛、为精神疾病痛苦的艾迪特和库恩·德布里克……他们究竟怎么了?他们究竟做过什么?他们究竟曾经怎么生活? I am the master of my fate; I am the captain of my soul. 这一句威廉·欧内斯特·亨利的格言是《安乐死现场》里希浦·彼得斯玛所一直挂在嘴边的——一生皆是如此。而他最终选择了安乐死。是否就只有安乐死才能完成master of my fate、captain of my soul呢?固然不是如此。只不过对这位captain而言,这是自己生命将不能依照所冀望的方式继续下去后的最好决意罢了。对他人来说全然有另一种可能。 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或许只有自己知道。但是答案绝非轻易即能浮现——需要感受自己的经历,需要理清所想要的是否就是所想要的。而死亡,是所有人都将要经历的。理想的死亡或许是所有人的愿望,而什么又是理想的死亡呢? “本书介绍了各种安乐死的事例,还写了我的感受。但是,我不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读者。”我想把做最终判断的权利交给读者。因为国家、文化和宗教等价值观的不同,个人的想法也有差异。死亡方式与生存方式直接相关。 或许能说当讨论死亡时不止讨论了一个人之死,还讨论了一个人之生。人的死亡方式,往往就是顺应其生活而出的产物,是生活的延续。可以说,问怎么死,便是问怎么生。众所周知的一句话: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而这本书多少都能给我们帮助。 “假设您只能活一个月,您想让家人看到您痛苦的样子吗?抑或是想根据自己的判断,安详地迎接死亡吗?对您来说,有尊严的死亡方式是什么呢?”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