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补习

4星期前
(新加坡3日讯)有非礼案底的补习教师到两名男学生家教补习时趁机非礼他们,被判罪成后判监53个月。 《8视界新闻网》报道,57岁的被告苏坤才(译音)共面对6项非礼罪状,罪行涉及两个学生。他原本否认有罪,但在涉及第一个学生的两项罪状进行审讯被判罪成后,他承认了其他罪行。法官今天综合判刑。 补习时抓男生手摸他下体 第一个受害者目前已经19岁,案件发生在他就读小四至小六那几年,被告当时是他的补习老师。 根据控方的结案陈词,被告上门为受害者补习时,两人在受害者的房里上课,被告经常趁机非礼他。 主控官说,被告有时动手抚摸受害者的大腿,有时会抓受害者的手去摸自己的下体。 审讯时,受害者出庭供证,诉说自己当时只是个10到12岁的男孩,不清楚要如何应对,也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 一直到前年,他有一次和朋友说起往事,得知被告也非礼了其他男生后,决定站出来指证他,于是报警揭发被告的恶行。 被告在审讯中否认罪行,宣称男生在补习时没有专心,会因一些宝可梦卡分心,他于是用手拍了拍他的大腿。 他原本也否认涉及另一个男生的罪状,但经过第一个男生案件的审讯后,法官判他罪成,他才改变主意承认了其他罪状。 非礼和亲吻第二个男生 被告在教另一个男生补习时,不只非礼他,还数次亲吻他,男生忍不住后哭着告诉妈妈,后者带他报警。 根据案情,被告在2015年到2019年为这个男生补习,每周上门两三次,男生当时也是个小学生。 2018年,男生11岁时,被告有一次在帮他补习时,突然把手伸进男生的裤裆里摸了男生的下体。 2019年6月,被告再次伸狼爪,男生不想再忍耐,于是告诉妈妈,当时还忍不住哭了起来。 隔天,他的父母带他报警。 在调查期间,男生透露,被告自2016年开始就不断伸狼爪非礼他,2016年到2018年之间,被告摸了他的下体至少20次,有时隔着裤子,有时是直接伸进裤裆里非礼。 2019年开始,被告得寸进尺,至少4次亲吻了他的脸颊,另外6次因他闪避而没被亲到。 庭上揭露,被告曾在2006年因3项非礼罪被判监10个月。控方要求法官判监50到54个月,另外坐牢多3个半月取代鞭刑。 法官最后判处被告监禁50个月和打鞭8下。由于他年过50岁不能打鞭,法官判他以坐牢多3个月代替8鞭,他因此共需坐牢53个月。 被告闻判后说,他的母亲生日要到了,他想帮母亲庆生,而他也需要安排工作事宜,要求法官允许他展期到11月30日才开始服刑,法官批准了这一请求。
4星期前
3月前
4月前
趁着假期之际,与师训的老同学聚会。好久不见的大家聊着学校发生的琐碎事,发现在同个制度下衍生出来的问题,无论城市还是乡村,竟是如此相似。 谈到越来越多的异族生报读华校的问题,其中一位同学竟娓娓道出,许多学校为了帮助异族生提升成绩而额外开办华文补习班,导致教师们怨声载道的争议。教师们纷纷抱怨,为何校方要为了配合异族生增加而加强他们的华文掌握能力,进而忽略了华裔生的学习进展,这么做不就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吗? 听到这儿,我愣在原地,被这一番话震慑之余,也反思出现这想法的个中缘由。 由于学校位置特殊,从我执教以来,每一班都一定有非华裔学生。看到这些学生,我由衷地佩服家长把孩子送进华校的勇气。众所周知,华校的学习环境,以学术为重,功课量肯定会比较多。这些不谙华文的家长,把孩子送入华校,需要面对的压力肯定比送去原源流的学校来得重吧?可为何他们还是坚持把孩子送入华校就读呢? 中国迅速增长的经济、巨大的市场与国际影响力,引发全球掀起“汉语热”,这一股热潮,衍生出“对外汉语”教育这一个事业。这一股热潮,也到了马来西亚。许多成年人趁着退休之际,也纷纷学习汉语,就像当年我们学习英语一样,希望掌握多一项语言技能,增加与他们沟通的能力。我国由于拥有多源流小学的优势,非华裔家长把孩子送入华小就读,只是希望他们能掌握多一门外语,并不是为了取得特别优秀的成绩。非华裔家长纯粹的本意,无需过度揣摩。 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想当年,身为华校生的我们学习华文是得心应手,可学习其他语言可说是困难重重。校方为了帮助我们提升其他语文的掌握能力,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务求我们的成绩不至于落后,可以顺利过渡到中学升学。 同理,学校的非华裔生不能掌握华文,意味着其他使用相同语言的科目也会受影响。为了提升学术成绩,加强学生的华文掌握能力,开办华文补习班也是无可厚非的啊!假若其他学生面对其他语言的问题,校方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吧,这是教育者的责任,何来为他人作嫁衣裳一说呢? 我始终认为,身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应该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教育,是我们的使命,只要是我们的学生,应当尽力指导之。为人师者,理应一视同仁,有教无类,不论贫富、贵贱,关心和爱护每个学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与同道们共勉之。
6月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新山26日讯)随著冠病过渡至地方性流行病,教育部不再分组返校上课,以及马新边界重新开放之后,本地补习与托儿中心的学生陆续回流,业者已逐步暂停网课。 另外,在应对日增的回流学生人数,各中心除了继续严守防疫措施,还必须为孩子“收心”,让他们的心尽快回到实体课,以赶上学习进度,追回过去所失去的部份,重返正轨。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日前走访本地补习和托儿中心,向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 在新山美乐花园开设教育中心的孙彦彬指出,政府4月1日起将冠病过渡至地方性流行病,并从4月17日开始取消学生分组返校上课措施之后,该中心的学生人数逐步回流,目前达85%。 孙彦彬继说,部份学生在4月下旬和4月尾期间陆续接种第二剂疫苗,因而请假在家休息,相信在这之后,回院学生人数将攀升至90%。 另外,过去两年疫情反复,在为学生提供网课期间,该中心老师规定学生必须打开摄像头,并紧跟学生学习进度,在必要时联系家长,针对孩子学习情况,进行沟通和调整。 孙彦彬透露,在全面恢复实体课后,中心逐步取消网课,让学生恢复原有学习生活,重返正轨。除非特殊情况,中心才会发送网课链接给学生,例如学生请假接种疫苗或校方指定需隔离等。 他说,为提高防疫,中心除了确保学生时刻佩戴口罩,还继续每日为学生测量体温。同时,加强消毒工作,自行烹煮食物,让学生分区用餐等。 孙彦彬指出,马新边界的开放,对中心的学生人数回流没多大关系。不过,在行管令期间,许多在新加坡工作的大马人无法返马,这造成一些父母未能长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孩子面对的状况比较多,随著马新边界开放,学生终能与父母相聚。 他坦言,过去两年,当局实施行管令期间,一些家庭因收入减少,而暂停补习课程,人数占20%至25%。他希望经济尽快复苏,让家长们恢复生计,重返以前的生活。 此外,他说,目前,家长面对冠病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恐慌。不过,为免学生对防疫开始松懈,教师仍需不时加强和提醒学生防疫措施之重要。 在新山茂奥斯汀花园开设补习中心的陈心坚坦言,部份补习中心在经历两年疫情后,目前依旧处于不稳定状态,这主要因为家长仍担心孩子可能被感染,而也有的孩子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转校或停课,其中包括自马新边界开放后归来的家长。 疫情冲击经济,受影响的不只是补习中心,还有家长。陈心坚指出,部分家长面临失业等问题,导致补习中心在疫情期间流失近70%学生。据非正式统计,在行管令期间,南马区约有30%补习中心关闭。 在冠病过渡至地方性流行病之后,补习中心业者渐渐看到曙光。陈心坚预测需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才能回到类似疫情前的状况。 另一方面,陈心坚说,也有人看到补习领域的商机,在后疫情时期加入补习中心这个行业。从一些网站上可看到新的补习中心增添网课服务项目,成为新趋势。 他指出,开放后回流的学生仅有40%至60%,他希望半年后,再有20%的学生回返中心上课。 “有两种因素导致出席率增减,首先是出席率不稳定的学生,因为家庭或个人原因而不来补习,也不去上学。” 另一方面,他提到,现代孩子因为上网时间过长,而成为上网症候群,在他的学生里就占了80至90%。 他说,上网症候群常出现脑雾现象,缺乏专注力和耐心,记忆力短浅,易情绪波动。再加上疫情期间长时间待在家,缺乏与他人接触,导致这类孩子不善表达和侦察他人情绪。 他指出,仍有一些家长未让孩子返校,希望政府和学校加强推动和鼓励学生回校上课,让父母重新重视回校上课这件事。 也是在新山茂奥斯汀花园开设教育中心的纪继耀和郑丽宝受访时透露,目前回来上英文和数学补习课的中学生和国际学校学生正逐步增加,不过,一些家长因忧心疫情及其他因素,仍倾向选择让孩子进行网课。 两人透露,该社于疫情前,该中心刚好停办小学安亲班,把重心放在中学和国际学校补习课程和照顾孩子方面,因而躲过一般安亲班的第一波行管令压力。 两人发现,在疫情严峻时期,在开设网课初期,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学生愿接受网课安排。惟当开始回到实体课时,一些已接受网课的家庭,则对回返实体课并不积极。 两人指出另一现象,即该中心在过去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里,许多会考班旧生已整批毕业,结束补习课程,而另一方面,在疫情笼罩下,新课程询问度则比以前少,远不及毕业离开人数。 他们提到,该中心目前以国际学校学生占多数,这主要因为国际学校课程时间表,在后疫情时期没什么改变,时间上较易配合。相比之下,宽中的上课时间则在疫情后改变较大,补习时段也有较大调整。 此外,两人透露,今年开始,出现越来越多因“上网课毁了学业”的案例,不少家长就此前来询问课程。最近中心也接收了一些“紧急状况”的案例,例如4天后,或2个月后考需应付重要考试,程度与应考科目相差太大,高中生基本语法知识不到小学等。 两人表示,这些特别状况,他们都能够在同个补习时段灵活处理,帮助学生过关。 “虽然他们程度不同,每一位学生,我们都是一对一指导,而不用开办独立的班,这个方法,我们在疫情前已实行,现在疫情后,可能是我们用来面对疫情冲击的最佳方案,但是先决条件是我们俩对自己教导的领域(英文和数学)都深入掌握,当然,还有家长的信任。”    
2年前
(新加坡20日讯)一名家长被指虽家境宽裕还聘有两名女佣,却无故拖欠孩子1200新元(约3600令吉)的补习费,补习教师愤而找追债公司向家长讨债,双方各执一词,先后向警方报案。 数理科补习教师黄先生(31岁)向《新明日报》申诉,一名家长透过补习介绍中心,于前年底找上他,请他为当时即将升中二的大儿子补习。 “我教她儿子数学及科学,每周两堂课,一次两小时,每小时收费50元(新元,以下皆同)。” 他说,补习一年后,由于成绩有显著进步,对方于今年1月要求他为小儿子补习。同月,黄先生照常将补习时间表传给对方,说明两名儿子的补习费一共为1200元,对方当下也表示收到,并允诺转账,岂料迟迟没收到。 “隔天我再次询问,对方要求我再给一点时间,我当时没多想,毕竟过去一年都不曾被拖欠补习费。” 之后,该名母亲称学费向来由丈夫支付,黄先生为了尽快收取补习费,亲自联系对方的丈夫,岂料竟引起对方不满。 “他责备我在新年期间讨债,认为不吉利,还叫我不用继续上门补习。他原先表示会付钱,几天后却没下文,还威胁我若再找他,就一分钱也不给,甚至叫我直接入禀小额索偿庭。” 令黄先生不解的是,对方住在巴西立一带公寓的顶层单位,家中有两名女佣,生活宽裕,不知为何会拖欠千元的补习费。 “若是面对困境,可以和我商讨,分期付款也行,但不是赖账,这样真的很不负责任。” 家长:改变付费安排引发纠纷 另一方面,学生的母亲受访时说,补习费一直以来都由丈夫负责,自己一般会先垫付,丈夫事后再还她,但今年改变了安排,才引发拖欠费用一事。 “我多次解释,但对方(补习教师)不放过我,还找人到我娘家讨债,甚至把我和孩子的照片、个人资料公开,这对我很不公平。” 据她所知,补习教师和丈夫已谈好14天后付清补习费,可是约定的日子未到,对方就开始骚扰她。 “事后,不仅我父母遭受巨大压力,孩子现在都不敢上学。” 如今,她已聘请另外两名补习教师。 学生的父亲则解释,没人喜欢在农历新年期间被追债,加上自己是生意人,不满对方情商太低。 目前,他针对妻儿被公开资料一事报警,事后也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并强调已缴付近40%补习费。 补习教师黄先生则回应说:“他当时要求我14天不要烦他,否则一毛钱都拿不到。我答应不烦他,所以找追债公司处理。” 花288元追债 只讨回400元 黄先生表示,他在2月8日花费288元,找合法追债公司向对方讨债,也报警备案,过去两个月却只讨回400元。 “追债公司抽成25%后,再扣掉先前的费用,其实我只拿回60元。” 另外,黄先生也于14日在社交媒体贴文公开母子照片,追究欠钱事件。但他说由于网友留言谴责,脸书的负责人过后已撤下贴文。 “其实我只是想要一个公道,并会继续向她追讨余款。”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