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 新山市厅全面升级交通灯系统 冀望“塞塞塞”变成“通通通”



(新山8日讯)新山的发展日新月异,交通伴随人口增长也日益拥挤,为了纾缓交通阻塞的固疾及提高通行效率,新山市政厅从9月初开始逐步升级辖区内的交通灯系统,通过可被称为“AI警察”的新智能系统,望能缩短等红灯的时间和车龙,将“塞塞塞”变成“通通通”。
得益于马币兑新币的差距,有越来越多新加坡访客选择越堤到新山一带购物及消费,尤其是在周末和公共假日,大量狮城客鱼贯涌入新山,造成许多热门商圈,如谷中城、茂奥斯汀花园、柔佛再也花园等出现大批车潮,“塞塞塞”因而成为周末常态。
ADVERTISEMENT
若遇上雨天或交通灯损坏的突发状况,交通更会陷入大瘫痪,车辆长时间动弹不得,引发民怨四起。
由于柔新捷运系统(RTS)将在2027年第一季度投入运作,届时也会带来更多人潮、车潮,新山市政厅为了应对现时已经发生,以及未来可能更严重的交通“打结”情况,决定淘汰旧有的交通灯系统,以具有人工智能(AI)功能的新系统取代。
这项举措不仅防患于未然,也适时赶上柔佛州政府积极推进的智慧城市(Smart City)概念发展趋势。
不过,基于新系统还在初始采用以及收集大数据的阶段,当局仍会监督及观察其实际成效。

隶属新山市政厅安全城市工作小组、负责管理茂奥斯汀区的市议员黄有益告诉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上述名为“Traffic Sense”的新系统,已在9月4日晚上于第一个试点,也就是作为交通热点区的新山茂奥斯汀花园慕迪亚拉尔玛斯乌达玛路(Jalan Mutiara Emas Utama),率先装置及开跑。
“茂奥斯汀区周边新增了很多新兴住宅区,随著人口增加,这里的车流量也越来越大,高峰时段的塞车情况很严重,所以市政厅选择让这里当‘先锋’。”

黄有益坦承,新系统启用后,首2天确实出现交通混乱的状况,令他捏了一把冷汗,所幸警方安排了警员维持现场交通秩序,避免了更糟糕的情况。
经过数天测试和监督,他说,新系统进行了相应调整,如今已渐入佳境。

他透露,过去数年,新山市政厅采用的交通灯系统是源自澳洲的SCATS系统,而此系统已有40年历史。
他指出,旧系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红绿灯的转换是按照已设置的固定时间,无法根据即时路况调整。
“此外,面对突发状况,如交通事故或恶劣天气影响,系统的反应也有限。”

他说,新系统“Traffic Sense”属本地开发的交通灯系统,并配备AI摄像头;优点是可通过新山市政厅的综合监控行动中心(JBIOCC)进行监控与管理,换言之,所有交通灯将统一接入中央平台,实现全市一体化管理,并且加强道路安全与交通秩序。
“它能与其他交叉路口进行同步调整,让车辆通行更加顺畅。”

黄有益将新系统形容为“AI警察”。
他说:“过去塞车时,交警会在现场指挥交通,让车龙更长的车道快速通行,避免车龙越来越长,导致小路出来的车辆堵在路口,造成堵塞情况恶性循环。”
“新系统就像‘AI警察’,它会依据实时车流量自动调整,确保车流更顺畅。”

新系统还有另一个优点,一旦交通灯发生故障,系统会通过手机应用程式第一时间通知相关人员,早期警报功能也加快了维修进度。

据了解,新山市政厅辖下共有225个交通灯,当局已拟定在2026年1月,全面完成交通灯新系统升级工程。
黄有益表示,尽管9月初才在茂奥斯汀花园完成第一个新系统装置,但他相信相关人员可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所有旧系统的更换。
他提及,过去部份地区的旧系统其实也有半AI的功能,即所谓的路面感应,但新系统不像这类旧系统,需要在路面埋下感应器。
“新系统主要涉及重新设置和装上AI摄像头,不需要挖开路面,也毋需花太长时间。”
他补充,“Traffic Sense”据称可提高40%的交通效率,惟基于落实初期AI还要花时间收集大数据,相信未能一开始看到极大成效。
“旧系统就像‘死读书’,而新系统是‘活学活用’,一旦所收集的数据逐步完整,它也会越来越聪明。”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