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美事 | 盼阅读滋养更多人心灵 永平社区图书馆用爱传书香



(峇株巴辖25日讯)在越来越紧凑的生活步伐中,阅读这回事似乎变得越来越小众,但仍有一群默默耕耘的义工坚持守护他们所经营的社区图书馆,希望能在社区散播阅读种子,让更多人感受到阅读的美好。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本期〈善心美事〉带领读者来到永平社区图书馆,了解这间由爱书书友开办的非营利社区图书馆如何发挥本身力量,为永平小镇增添书香。
ADVERTISEMENT

永平社区图书馆创立于2019年,今年已迈入第6年,图书馆目前位于永平旺馨苑的永平新村村委会多元活动中心。
虽然图书馆没有富丽堂皇的环境,但小小的空间却布置得温馨舒适,每一处都可见义工的用心,除了张贴着各种孩童的手作品,馆内不同种类的藏书也分类摆放得整整齐齐,供公众借阅。

图书馆外也是别有洞天,许多用废弃品制作的环保艺术品及一面色彩缤纷充满童真的壁画点缀了环境,这些都是图书馆在多个单位相助下,大家齐齐美化的功劳。
每个星期六,只要天气良好,图书馆会在这个户外空间举办周六草坪故事活动,孩子们在义工带领下阅读绘本,交流互动,一起进行各种延伸活动。

创办人“小鱼妈妈”李美慧(51岁)受访时说,永平社区图书馆是在2019年成立,当初由“永平父母心灵成长班”属下的阅读小组策划,全体会员参与协助。
“图书馆的前身是永平父母心灵成长班,原本是一群妈妈学教养与教育知识的平台,后来我们开始有了做社区服务的想法,就从设立公共书架开始。”
她说,当初他们举办义卖会筹款买书架,在社区置放图书让公众自由借阅拿取,后来获得更多人捐赠图书,又在机缘之下有了一个空间,社区图书馆于是有了雏形。

“一开始图书都是公众捐赠,但是素质与书况参差不齐,后来我们慢慢购入更多优质的图书,在按照国际编码编排图书时,才把一些不理想的书本淘汰。”
她说,永平社区图书馆的藏书种类多元,适合各个年龄层前来阅读,现在除了开放让公众借阅图书、每周固定举办周六草坪故事分享会,也不定时举行各类面向不同群体的讲座会。
另外,李美慧提到,他们每年开学都会举行走入校园说故事活动,不仅在本地的学校进行分享,也曾去到如文律、麻坡等地去讲故事。

经营一间社区图书馆并不容易,对李美慧而言,人手是永平社区图书馆目前面对最大的挑战,由于缺乏义工协助,图书馆每个月都会先定下开放时间,并在脸书专页公告。
她说,图书馆目前的义工仅10人左右,大家平时各有各忙,需要事先协调时间,因此图书馆一直都在招募更多义工。
“另外,我们希望义工与我们创办图书馆的理念是契合的,因此我们现在招募义工时,都会要求他们参与周六草坪故事分享会半年,好让他们大致了解我们的运作。”

她表示,虽然义工平时都很忙碌,但每年都会举办几次聚会,她会趁机向他们传达图书馆经营的理念,彼此间也会互相分享图书馆的点点滴滴。
“我发现一些义工到这里帮忙后,渐渐变得爱看书了,拿到捐赠的书本都会互相告知,先阅读为快。”

李美慧说,虽然永平社区图书馆的借阅量不是很大,但却有一班固定的书友定时到访图书馆,这里已成为他们的心灵寄托。
她举例,有一名父亲每个星期会固定载着两姐弟前来看书,两姐弟也向义工叙述了小时候没有机会买书,如今看到图书馆有他们想看的书,仿佛是弥补了小时候的缺憾。

“这一点是我们没想过的,这里成了很多书友们心灵寄托的地方,也让大家能遇见同频率的爱书书友,大家在书香中找到温暖与力量。”
她表示,虽然现代人的生活环境越来越优渥,但大家也应同时从另一个角度去重视人的发展,她希望这座图书馆能成为社区民众滋养心灵的补给站,也呼吁更多团体一起推广阅读。

义工王靖莹(24岁,书记)每个星期都会到永平社区图书馆帮忙至少一天,这个习惯至今已维持了3年。
她说,她本身喜欢看书,但身边却很少人有阅读的习惯,在阅读这条路上难免觉得孤单,因此当初透过脸书得知永平有社区图书馆时很高兴,并萌生接触的念头。
“当时得知图书馆缺乏义工,我就开始来帮忙,包括为小朋友说故事、设计活动海报、开馆关馆到处理各种琐碎的事务。”

义工黄新虹(43岁,家庭主妇)是4名孩子的妈妈,她一路参与永平社区图书馆的创立,看着图书馆一路发展到今日,是图书馆的资深义工之一。
她说,只要图书馆举办活动,时间允许的话她都会来帮忙,包括为孩子们讲故事等。

她笑称,她与前来图书馆看书及参与活动小朋友是双向滋养,看着小朋友听故事、做活动时快乐的模样,她就感觉很有满足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