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場州選已經確定會在7月29日提名,8月12日投票。這次州選各界皆有詮釋,最常聽到的是希盟和國陣在西馬合作超過7個月後,是否能抵擋國盟的綠潮?
最讓人覺得詭異的,伊斯蘭黨主席丹斯里哈迪阿旺對綠潮的看法,從6月初和6月杪,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轉變。
猶記得去年11月大選後,伊黨橫掃多個國會議席,當時他們重申“綠潮”一詞,認定綠潮可以協助他們拿下檳城、雪蘭莪和森美蘭州的州政權。
直到6月1日,哈迪阿旺還認為依然存在的綠潮,在來臨州選能轉化成國盟的票源;6月29日,哈迪阿旺卻改口,指將伊黨的勝利以“綠潮”包裝,是在製造“伊斯蘭恐慌”。
7月15日,國盟主席丹斯里慕尤丁出來粉飾綠潮,要求人民無需擔憂綠潮,還借馬華曾經的讚賞,指國盟政府從未探討種族課題。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是,為何國盟伊黨所樂見的“綠潮”,自6個州議會陸續解散後,變成可怕的詞?
團結政府上臺後,國盟沒有展示要和聯邦政府協調的姿態,任何政策的宣佈,都被批的一文不值。國盟把目標鎖定在6場選舉,過去半年不斷製造更高的民怨,試圖說服人民國盟的綠潮可以改變政治局勢。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社會,這是大家無法非議的事實。州選來臨之際,國盟不斷通過各種手段鞏固基本盤(馬來人的支持),唯各種民調顯示國盟始終無法獲得非馬來人的青睞。
國盟從過去的囂張,把非馬來人當成出氣袋,製造種族化及族群對立,卻在最近收緊言論,意圖降低非馬來人對國盟的反感。
或許,有人認為聯邦政府給團結政府領導就好,州政府由誰領導都沒問題。但國家良好的施政及發展,需要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密不可分的合作與協調,才能取得共識,其中吉打州便是最好的例子,該州州務大臣可說不業正務,每天語出驚人地吸引和鞏固國盟的基本盤。
如今,距離6場州選投票日不到1個月,我要呼籲身邊的親朋戚友,無論族群,都要出來投票履行公民責任,選一個正真為民服務的政府,不是製造種族和宗教對立的聯盟。
更多報道,請留意星洲日報、星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