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人文足迹

|

这些人,那些事

|
发布: 3:15pm 15/01/2023

锣鼓响过好年

潮州大锣鼓

广东潮汕

锣鼓响过好年

潮州大锣鼓

广东潮汕

【这些人那些事】早期只在喜丧事神诞演奏 笨珍潮州大锣鼓 成舞台艺术

报道、摄影:黄建荣(部分照片由受访提供)
柔:这些人那些事(1月16日刊):笨珍潮州大锣鼓的变迁,从喜丧事神诞到舞台艺术
笨珍潮州会馆的潮州大锣鼓队将于来临大年初二,出队到大家的家中演奏15分钟,来个“锣鼓响过好年”。(黄建荣摄)

地区的传统音乐,由锣鼓乐与管弦乐组合而成。在笨珍,传承和发扬这项民间艺术的诏安会馆、仁爱俱乐部及潮州会馆,让它从早期的在红白事和神诞上演奏,逐渐搬上了舞台。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本期的〈这些人,那些事〉,就带领读者了解潮州大锣鼓在笨珍的发展轨迹和变迁。

ADVERTISEMENT

潮州大锣鼓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不论是喜事、丧事,还是庆祝神诞、游神、功德法会、店家开张,都可邀请潮州锣鼓队来演奏。自上个世纪,潮州锣鼓队就出现在笨珍的红白事场合,其中以白事占大部分。

柔:这些人那些事(1月16日刊):笨珍潮州大锣鼓的变迁,从喜丧事神诞到舞台艺术
在黄庆廉(左)的指导下,队员们每周进行练习。(黄建荣摄)
许元龙:10月会庆演奏 意义非凡

笨珍诏安会馆会长许元龙在受访时表示,会馆成立不久后就设有潮州大锣鼓队,主要为笨珍社区服务,不论红白事,只要受到邀请都会出队;在扣除开销后,出队所得的部分收入将纳入会馆音乐组的基金。

“按照传统,本会馆每逢农历三月十八,都在会馆庆祝田元帅诞辰,祭拜仪式包括安排潮州大锣鼓演奏。”

他也披露,会馆将在今年10月庆祝成立83周年,并安排锣鼓队在宴会上演奏潮州大锣鼓,意义非凡。

柔:这些人那些事(1月16日刊):笨珍潮州大锣鼓的变迁,从喜丧事神诞到舞台艺术
在80年代全盛时期,笨珍诏安会馆大锣鼓队获得青少年热烈参与。(许元龙提供)
沈利进:八成在丧事演奏

笨珍诏安会馆音乐主任沈利进表示,按笨珍的情况,聘请潮州大锣鼓队到场演奏的,超过八成是丧事。

他指出,在笨珍为丧事演奏的锣鼓队主要来自诏安会馆和仁爱俱乐部,潮州会馆的潮州大锣鼓队则以舞台表演为主。

柔:这些人那些事(1月16日刊):笨珍潮州大锣鼓的变迁,从喜丧事神诞到舞台艺术
因为喜爱潮州锣鼓,沈利进12岁便加入诏安会馆的大锣鼓队,目前担任音乐主任,领导大锣鼓队。(取自诏安会馆脸书)
鼓队青黄不接

他表示,诏安会馆和仁爱俱乐部的潮州大锣鼓队,大部分队员是重叠的,大家互相支援,但也反映鼓队面对青黄不接的情况。

“不像我那个年代,由于对于潮州锣鼓的喜爱,我在12岁便加入诏安会馆,至今已57岁了。”

他说,随着时代变迁,年轻人缺乏兴趣加入潮州大锣乐队,因此就如酬神戏一样,潮州锣鼓队也因人才凋零,不免面对薪火失传的命运。

“大锣鼓队经过两年疫情的停顿后,随着去年疫情逐渐好转,恢复出队演奏,出队时的阵容有十多二十人。”

柔:这些人那些事(1月16日刊):笨珍潮州大锣鼓的变迁,从喜丧事神诞到舞台艺术
黄庆廉(左)曾在16、17岁时,加入仁爱俱乐部潮州大锣鼓队成为队员。(黄庆廉提供)
柔著名潮州大锣鼓之一

根据资料,仁爱俱乐部的原名为“仁爱互助社”,于1947年由先贤许炳意、叶安城、庄成勤、洪业成、谢傅谦、陈炎生及数10名热心人士倡议创立。“仁爱”取自《中庸·第二十章》的“仁者人也”,以及《论语·学而》中的“泛爱众,而亲仁”。

仁爱互助社的宗旨为慈善互助,早期的会务为协助处理丧事,后来受到注册法令的限制,不得不在1954年修改章程,改名为仁爱俱乐部,但是仍然保持“守望相助,互相扶持”的宗旨。

在50年代,仁爱互助社的会员曾多达400人,大锣鼓队在80年代时已是柔佛州内著名的潮州大锣鼓之一。

仁爱俱乐部现任潮州大锣鼓队负责人陈开国受询时指出,大锣鼓队经过调整后,目前仍在运作,队员有20多人,红白事都会出队演出,但以白事为主。

柔:这些人那些事(1月16日刊):笨珍潮州大锣鼓的变迁,从喜丧事神诞到舞台艺术
黄庆廉:上个世纪50年代,在笨珍成立潮州大锣鼓队的目的,主要是为丧事服务。(黄建荣摄)
黄庆廉:以前每出队获数十令吉

笨珍潮州会馆副文化兼潮乐团领队黄庆廉(45岁)曾在16、17岁时,参与仁爱俱乐部潮州大锣鼓队,成为队员。

据他所了解,当年各公会成立潮州大锣鼓队,主要是作为会员的福利之一,同时一部分收入可用来维持公会的运作。

“在90年代,每逢出队演奏,队员都会获得一笔数十令吉的酬劳。如果是出队到会员的白事,会获得10多至20令吉,外人聘请的话则可多达30令吉。”

他笑言,这笔钱对于当时的青少年,可是一笔相当可观的零用钱。

“以前出队,大家是为了去赚取零用钱,现在的小朋友不愁没钱。”

柔:这些人那些事(1月16日刊):笨珍潮州大锣鼓的变迁,从喜丧事神诞到舞台艺术
黄伟通:希望发展潮州大锣鼓文化,延续潮汕传统,同时强调“办喜不办丧”的方向。(黄建荣摄)
黄伟通:早期被认为是“死人乐队”

笨珍潮州会馆会长黄伟通表示,由于早期的笨珍,许多丧家会邀请潮州大锣鼓队参与送殡,于是不少人就对潮州大锣鼓队存在刻板印象,以为它是专门为丧事出动的“死人乐队”。

他说,若参考中国的情况,一般上在节庆时,潮州人都会举办“迎老爷”仪式,而“老爷”就是神明的意思,传统上在中国潮汕地区的庙宇会进行敲锣打鼓的习俗,过后会挨家挨户到社区送上祝福,同时也有潮汕传统英歌舞的文化。

“然而潮州大锣鼓来到笨珍,反而演变成不一样、独特的文化现象。”

他指出,会馆希望发展潮州大锣鼓文化,延续潮汕传统,同时强调“办喜不办丧”的方向,只有喜庆节庆才会出队。

另一方面,黄庆廉指出,根他所了解,笨珍在上个世纪50年代,潮州大锣鼓队成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丧事服务,于是让人们有了先入为主的概念。

受陈欣荣启发搬上舞台

他认为,音乐其实不分喜丧,潮州大锣鼓是在2000年的时候,受到新加坡潮州大锣鼓队老师已故陈欣荣的指导和启发才转型,逐渐搬上大舞台进行艺术表演。

“柔南地区的潮州大锣鼓队,之前没有想过潮州大锣鼓能搬上舞台演出。陈欣荣老师来到柔南一带后,为潮州大锣鼓的演奏方式进行转型,成为舞台艺术。”

“因此在陈欣荣老师的影响下,笨珍潮州会馆潮州大锣鼓队多数进行舞台演出。我们没有去学习笨珍流行的八仙、十仙曲目的演奏套路。”

他表示,大锣鼓队在舞台上所呈献的曲目,一般时长5到8分钟,相比之下,传统曲目如八仙和十仙,打起来需要大约半个小时。

“由于我们专注舞台呈现方式,若受邀为白事进行演奏,再以舞台的方式来打潮州锣鼓,可能会给人格格不入的感觉。”

发起“”活动

为了进一步发扬潮州大锣鼓,笨珍潮州会馆发起潮州大锣鼓拜年的活动。

会馆的潮州大锣鼓队将于来临的大年初二,出队展开“锣鼓响过好年”活动,到大家的家中进行15分钟的敲锣打鼓,寓意家财兴旺、年年丰收,借此传承潮汕民俗文化。

黄庆廉披露:“在槟城也有每逢大年十五元宵节,邀请潮州大锣鼓队上门拜年的习俗,我们安排在大年初二是为了方便队员,希望各界人士能支持,所有红包将纳入潮乐团活动基金。”

柔:这些人那些事(1月16日刊):笨珍潮州大锣鼓的变迁,从喜丧事神诞到舞台艺术
笨珍诏安会馆每逢农历三月十八庆祝田元帅诞辰,都会安排潮州大锣鼓演奏。(取自诏安会馆脸书)
柔:这些人那些事(1月16日刊):笨珍潮州大锣鼓的变迁,从喜丧事神诞到舞台艺术
在80年代全盛时期,笨珍诏安会馆大锣鼓队获得青少年热烈参与。(许元龙提供)
柔:这些人那些事(1月16日刊):笨珍潮州大锣鼓的变迁,从喜丧事神诞到舞台艺术
笨珍潮州会馆成立潮州大锣鼓队,进一步发扬潮州大锣鼓文化。(黄建荣摄)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