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让心亮起来

|
发布: 5:45pm 22/07/2021

没钱 没工作 没交通 我感到前路茫茫

1662NHK202172117331510105991.jpg

生活中,难免有不如意、不愉快;人生的道路上,偶尔会跌倒、甚至受伤。《让心亮起来》愿意听你的细诉,并安排辅导机构为你排忧解难。

ADVERTISEMENT

读者无论在亲子、生活、学习、职场、家庭、爱情、友情、感情、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困扰或感到迷惑,都欢迎写信来交流,寻求心灵咨询。

不过,《让心亮起来》并不是一个来函必答,有求必应的专栏。主答机构有绝对权力拒绝答复不宜在报上讨论的议题,或是性质类似的问题。希望读者予以谅解。

主持人:

你好,我写这封信是因为我正面对迷茫、沮丧和迷失在困境中,无法解脱负面情绪。

我已20岁出头,但还是为出路前途所困。当我在找工作时,却面临找没有工的窘境。

我应该这么办?我只是想找普通工而已,就已为工作而烦恼。真令我感觉前路茫茫。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请帮帮我。

感觉沮丧难入睡

有时,我烦恼为何自己找没有工而感到沮丧甚至难以入睡,有时想获得此生的解脱,可是我又怕痛、怕死,又怕遭天谴。

老一辈的人说:自杀的人会重复跳,永世无法超生。我很沮丧有负面情绪,有自相予盾的想法。

在这年轻的岁月我就已为工作烦恼。我想去参加职业培训。可是,我存不够钱,父母也没有能力负担那些费用了。父亲已退休, 我再也没机会学习技能。可是那地方离家远、又陌生,人生地不熟,没钱的困境。我为前途感到一阵气馁和惋惜。

我也没办法,因为没钱、没工作、没交通。峇株巴辖的公共巴士只到下午四时就没了。我要如何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到傍晚六时的, 我要怎么工作?不可能住宿舍,不会开车、没车。

我很伤心,如何往前走才有出路?

为出路而烦恼的年轻人


别轻易认定失败
给自己尝试的机会 

为出路而烦恼的年轻人:

你好,谢谢你的来信。

从文字中感受到一位年轻人对前途的无助以及绝望:找不到工作、没钱、没车、没机会、没有丰厚的家境、没有被上天厚待的运气、没有一条铺满玫瑰花瓣通向社会的花香道路,就连普通老百姓最不起眼的交通工具–巴士,都刁难你。看起来,生活处处都是为难,连死也解脱不了痛苦。

尤其当你说:“不可能住宿舍”的时候,我开始好奇,每当找不到工作,你的内心是否常常默默地涌现类似这样的对白:“这些工作我做不来的”、“如果这些机会是好的,早就给别人抢走了!”、“我就算去面试了,人家也不要我的,我都没有专长”、“即便我被录取了,没有车我也很难去上班” 等等,而且这些对白充斥整个脑袋不停地打转。

“习得性无助感”
进入消沉状态

如果是的话,你的心理状态接近心理学描述的“习得性无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 。它是指一个人常常对生活感到“无助”。

许多在别人眼里看来是芝麻绿豆般或者正常的事,都会被患有“习得性无助感”的人,看成天大的山,无法跨越。

他们经常绝望、抑郁和意志消沉,最常听到他们说的话就是“无论我做什么都没有用”。

一个人不会天生就患有“习得性无助感”,绝大部分是环境因素塑造而成的。

这些人长期处于困难的生活环境,或者接连失败的经历当中。这些一次又一次的小挫折,让他们“学习”到自己不会在任何挑战中成功,对一切也都无能为力,陷入一种越来越悲观和无助的心理状态,认定自己无可救药什么都不行。在大部分的情况下,他们的态度是“还没打战就先认输”。

被信念捆绑
悲观看待事情

简单来说,患有“习得性无助感”的人的终极信念就是“我无论多努力,都会以失败收场”。

这个信念捆绑着他们,有些或许还可以完成不费力气的任务,但大部分却是陷入绝望中等待痛苦(失败)的到来,放任自己轮回在失败的框架当中,不得解脱。

而且吊诡的是,当一个人越认定自己会失败,在行动上就越被动也越不会去努力,而越不努力也就越提高失败的机会。这个结果又不断加强了那个“我无论多努力,都会以失败收场” 的信念,因此患有“习得性无助感”的人常常“实现预言”。

前面提到的造成“习得性无助感”的环境因素包括:被施虐的生活或成长环境,比如长期被虐待的妇女与孩子,是最常见的高发人群,他们的潜意识已经套牢了“尝试是无望的”;过度严苛或溺爱的家庭教育,也会让人对许多事情倍感无助。

“习得性无助”若没有及时处理,会渐渐发展成“习得性绝望”(learned hopelessness),容易导致抑郁。

从别人的失败
套入自身经历

另一点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也未必一定是直接从自己的经历当中习得无助,也可以是通过观察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的不可控事件,以及他的行为反应,然后得到无助感,这种状况称为“替代性无助”。比如目睹父母亲经常失败的孩子,即便没有亲身经历过失败,也会认为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得到成功。

另一种情况是“群体性无助”,是指个体长期与“习得性无助感”的人们一起生活,一群人抱在一起,非但没有更好的解决问题,反而抱团无助。

亲爱的,以下一些小建议,希望能给你带来小小的帮助:

1.不要随意说“不可能”,给自己一个尝试的机会,常常对自己说“这个方法我没有尝试过,不如试一下”。推荐你阅读尼克·胡哲(Nick Vujicic)的《人生不设限》(life without limits)这本书,可以让你更深刻了解这句话对生命的影响。

2.完成生活里的小任务,给自己一点小进步和成绩,然后庆祝每一个成就,即便那个成就是何等的微小。

3.在每一次面对困难时,检查自己内在的对话,是不是常常判自己死刑?或将一时的挫折,夸张成永远的困难。

4.当困难发生时,不要沉溺于无助的感觉而不自拔。可以问自己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我还能做什么?;别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可以向谁学习处理这个问题?;我可以有什么下一步计划,让问题不会恶化或重复?等等。

5.减少对结果的期望,因为结果常常是不可控的,专注在自己可以做的事就好。但是如果结果令你快乐的话,庆祝它。

从外被打破是压力
从内被打破是成长

你听过一句话吗?“鸡蛋从外被打破,是食物;从内被打破,是生命”。生活也是如此,从外被打破是压力,从内被打破是成长。

若你能从内心打破自己的无助感,不再受困于过去的失败,愿意试着主导自己的人生,那么这种成长相等于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对了,当我在本月9日收到你的电邮时,我马上去jobstreet.com查询了一下,单单在峇株巴辖就有1735个工作机会,其中适合年轻就业者的领域,比如酒店与餐饮业占了198个、销售357个、工厂或制造业382个、行政与人事135个、其他行业包括送餐、罗里助理、清洁工、货舱助理等等34个。这些就业机会单单只是jobstreet提供的,还不包括其他就业网站。

当我在本月16日投稿时,我又再查询多一次,在峇株巴辖依然还有1728个职位空缺待填补。

对于这样的资料讯息,你看到了什么呢?

主持人


来函请寄:

《让心亮起来》负责人
12, Jalan Maju, Taman Maju Jaya, 80400 J.B. Johor.
或电邮至:[email protected]

博爱辅导中心新山分会

地址:02-45,02-47 Jalan Masai Jaya 1, Plentong 81750 Johor Bahru, Johor
脸书:新山博爱
电邮:[email protected]
电话:07-357 9195传真:07-357 9198
工作时间:星期二至星期六(9.00am – 5.30pm )
服务收费:半津贴制
如有任何疑问, 欢迎您拨打 07 – 357 9195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